一個人有勇氣,不等於恐懼就沒有了,而是要敢於面對恐懼並且克服恐懼。有勇氣跨越成功的障礙,戰勝恐懼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我們應該給生命注入勇氣,然後無所畏懼地去嘗試,雖然嘗試的結果不一定是理想的,但勇敢的人生一定是輝煌的。
恐懼心理,是在真實或想像的危險中,個人或群體深刻感受到的一種強烈而壓抑的情感狀態。主要表現為神經高度緊張,內心充滿害怕,注意力無法集中,腦子一片空白,容易衝動,不能做正確判斷或控制自己的舉止。
每當恐懼的巨大陰影籠罩心頭,表示我們正處於人生關卡,或面臨重大的挑戰。躲避恐懼形同不戰而降,只會削弱我們的力量;如果我們先行接納,並且嘗試克服恐懼,新的力量將在我們身上萌生。每戰勝一次恐懼,我們就會變得更加堅強。
恐懼存在的原因,離不開我們的信念、思想,以及我們對自己記憶的解釋與選擇。恐懼限制了我們的自由,禁錮了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無能為力,讓我們不敢去尋求更美好的東西,讓我們不敢去做我們想做的人,也讓我們遠離了愛。
恐懼是人生的一大敵人。專家認為,恐懼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之一,也是一種重要的心理反應。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恐懼。
對正常人來說,恐懼症患者恐懼的強烈程度與引發恐懼的情境通常都很不相稱,甚至令人難以理解。他們恐懼的對象有特殊環境、人物或特定事物,比如雷雨、蟑螂等。
一般來說,女性比男性膽小,所以恐懼症患者女性多於男性。恐懼症多發於青少年時期。而且發病較急,往往在某一事物或情境面前引起一次焦慮和恐懼發作以後,該事物或情境就可能成為恐懼的對象。
恐懼是一種企圖擺脫危險的逃避情緒。它不但影響人生正確的判斷而且會對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那麼,怎樣去除恐懼心理呢?不妨參考以下這3點:
01學習科學知識
一位心理學家說得好:「愚昧是產生恐懼的源泉,知識是醫治恐懼的良藥。」的確,人們對異常現象的懼怕,大都是由於對恐懼對象缺乏了解和認識引起的。
例如,有的人因受迷信思想的影響,懼怕「鬼火」,以為真是在鬧鬼,因此夜晚路過曠野一見閃閃爍爍的「鬼火」就怕得要命,驚恐而逃。
如果他們學習有關科學知識,明白了「鬼火」原來是人或動物的屍骨散發出來的磷化氫的自然現象,對「鬼火」的恐懼心理就會自然消失。對其他事物和情境也是這樣,只要通過學習,了解其知識和規律,揭去其神秘的面紗,就會很快消除對某些事物或情境的無端恐懼。
02勇於實踐
經常主動接觸自己所懼怕的對象,在實踐中去了解它、認識它、適應它、習慣它,就會逐漸消除對它的恐懼。例如,有的人懼怕登高、懼怕遊泳、懼怕蛇、懼怕毛毛蟲等,只要經常實踐、多觀察、多鍛鍊、多接觸,就會增長膽識,消除不正常的恐懼感。
03轉移注意力
把注意力從恐懼對象轉移到其他方面,可以減輕或消除內心的恐懼。例如,對於在眾人面前講話的恐懼心理,除了多實踐多鍛鍊外,每次講話時把自己的注意力從聽眾的目光、表情轉移到講話的內容上,再配合「怕什麼!」等積極的心理作用,心情就會變得比較鎮靜,說話比較輕鬆自如了。
如果不正常的恐懼心理沒有及時克服,就可能進一步發展為恐懼症。恐懼症也叫恐懼性神經症,屬於一種心理疾病。只要及時去醫院接受心理治療,並輔以藥物治療,一般也都能治癒。
生活在現代社會,我們必須摒棄害怕受傷、畏懼挫折的心理,擺正心態,以一顆健康而勇敢的心去生活。這樣,明天才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