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英國公墓:馬克思在此長眠,倫敦中二青年的吸血鬼「獵場」

2020-12-24 騰訊網

公墓本是安放亡者的棲息地,是生者最不喜的去處。但因為造的宏偉,建築精美,葬的人生前身份不低,便形成了一座充滿歷史年代感的景點。

圖片為去驢行專欄攝影師(義大利)Alessandro Grussu授權,未經允許禁止使用

這類景點、日本、美國、歐洲各國都不少,但也能區分出不同的文化屬性,比如日本高野山的奧之院充滿濃濃的東方宗教色彩,美國的阿靈頓國家公墓是很典型的園林風光,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海格特公墓則是英國很典型哥德式風貌,但最吸引人的卻是它的神秘性。

從倫敦市中心往北走,開車約30分鐘就能抵達海格特公墓。因與漢普斯特德荒野公園相鄰,許多遊客參觀了國會山一覽倫敦的都市群,也會順道拜訪這座埋葬著世界上名人最多的公墓。

在前後兩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倫敦經濟突飛猛進,人口一度暴漲,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這人一多墓地就不夠用了,由於市民隨便亂葬,當時的倫敦還出現一下雨,棺木被衝出來的奇聞。

為了緩解這方面的壓力,1836年倫敦在市中心周邊動工建造七座墓園。1839年開放的海格特公墓,因主打維多利亞時代的傳統建築風格,又巧妙地融合了自然生態景觀,海格特公墓被當時的倫敦貴族們最為推崇。

這貴族一致看上的公墓,那就是等級上的身份,價格也是水漲船高。在這一風氣的影響下,海格特公墓就猶如現代的CEO小鎮一樣,其「住戶」要麼是非富即貴的名流,要麼是被各界推崇的藝術家、科學家、哲學家等等。

對我國影響深遠的馬克思,其陵墓就位於海格特公墓的東翼入口之處,是該公墓最有影響力的景點之一。這也是中國遊客,唯一認識的一座陵墓。

除這座以外,最著名的還有英國朋克之父馬爾科姆·麥克拉倫、2016年過世的音樂天才喬治·麥可、英國鄉村音樂代表人物伯特·揚施、著名女作家雷德克利芙·霍爾、電影機發明人威廉·弗裡斯·格林等。

這幾座陵墓的主人,生前在英國、乃至歐美地區都有很大的影響力,是英國最傑出的人物。除此以外,便是從19世紀到今天葬在這裡的貴族、名流、富商。其中還有一小部分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做出貢獻犧牲的士兵,總共人數超過17萬。

二戰時期,德軍對倫敦大轟炸,海格特公墓遭到了致命的破壞。戰火停息後,墓碑倒塌四分五裂,一些屍骸甚至被炸飛翻出土表。戰爭結束後,滿目瘡痍的倫敦也沒空去收拾,便使得這座公墓愈加荒廢陰深。

60年代末至70年代,海格特公墓一度成為流浪漢的落腳地。也是在這幾年間,不斷有人聲明看到了超自然的神秘影子。也有人發現墓地裡的動物,無故死去且喉嚨被放血,所以就有了吸血鬼之說。

關於吸血鬼的說法,那還真傳的有板有眼。有一些探險家稱,在墓園深處藏著一位來自中世紀的吸血鬼公爵,是它的僕人於1770年把它秘密地藏在這片墓園裡。也不知道英國的年輕人是怎麼想的,十分相像吸血鬼的傳說,在1970年還曾出現跑到墓地獵殺吸血鬼的中二事件。

英國報紙,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一些所謂的超自然研究專家,也煞有其事地展開調查,然後在媒體上一會一個幽靈,一會一個吸血鬼,炸呼呼地好像真成了一樣,總之都沒有石錘的證據。但到今天,仍有一些人渴望在這裡狩獵到吸血鬼,企圖一舉成名。

多年以後人們對英國的尼斯湖水怪、巨石陣等未解之謎,質疑是不是英國人炒作、人造未解之謎。公眾的懷疑也不是沒有道理,就好比日本特產奧特曼怪獸,英國專產幽靈吸血鬼。

相關焦點

  • 倫敦見聞 | 拜謁馬克思的墓
    大家感覺我可能有點跑題,我要說的是:倫敦就是這樣,有時候人們想法多元到不可理解,一如馬克思一百多年前剛到倫敦時候的樣子。 說回拜謁馬克思墓的事,最開始挺順利,但快到目的地的時候我困惑了。到底公墓在Waterlow Park的裡面,還是外面?
  • 星火旅遊英國紅色之旅遊記:追尋馬克思的倫敦歲月
    旅途漫漫,土耳其航班經伊斯坦堡轉機,飛越歐亞,跨過8個時區,抵達倫敦蓋特維克國際機場。大家懷著對無產階級偉大導師的敬仰,到達倫敦伊始,未及下榻,便冒著細雨,緊鑼密鼓地按計劃前往馬克思紀念地探訪。倫敦正值淫雨霏霏,溼冷難耐,與許多人想像中溼潤舒服的海洋氣候不同,幾位缺少準備的旅伴在時差疲憊與陰冷天氣的合擊下感冒了,這是冬春之交在英倫旅行的重要教訓。
  • 全世界最美的九座公墓(一)
    那你有沒有想過,去城市的公墓呢?那裡有舊哀思,也有新希望。| 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 王爾德,巴爾扎克,蕭邦的長眠地法國巴黎的拉雪茲神父公墓(Père-Lachaise)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墓地之一,每年有超過 350萬遊客來此朝聖,被稱作「巴黎的縮影」。
  • 用中文介紹馬克思墓二維碼在倫敦啟用
    倫敦馬克思墓啟用中文二維碼新華社倫敦7月2日電(記者張代蕾)中國駐倫敦旅遊辦2日介紹說,用中文介紹馬克思墓的二維碼近日在倫敦啟用。據中國駐倫敦旅遊辦介紹,馬克思墓中文二維碼近日在線上推出,內容包括馬克思墓的基本信息、參觀須知、交通路線,以及恩格斯當年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等,兼顧實用性和知識性。馬克思墓位於倫敦西北郊的海格特公墓,是不少外國遊客,尤其是中國遊客的瞻仰之地。但公墓遊覽說明及網站上均只有英文介紹,這對不懂英文的中國遊客而言多有不便。
  • 最另類的景點:全世界最美麗的9座公墓
    黑魔法聖地 吸血鬼傳說建於1839年的海格特公墓,位於倫敦北郊,曾是許多人嚮往的安葬地。1883 年,馬克思在倫敦病逝,當時由於他為無國籍者,他的家人和朋友把他的遺體與妻子燕妮合葬在的海格特公墓。後來關於這裡鬧鬼的傳言四起,甚至海格特公墓棲息著吸血鬼的都市傳說一直流傳至今。
  • 世界十大最美公墓,恰似天使灑落在人間的天堂
    公墓始建於1804年,佔地面積110英畝(約660餘畝),是法國巴黎最大的公墓,同時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墓之一。在這裡長眠的多為過去二百年內為法國做出突出貢獻的各界名人。拉雪茲神父公墓被人們稱為「傑出的露天喪葬藝術博物館」,作為巴黎最著名的歷史性公墓,拉雪茲神父公墓以其多變的公墓空間、各具特色的墓碑及碑型、形態各異、造型別致的雕塑,向人們展現了如何將陵園更自然地融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中。公墓自19世紀初建立以來,長眠在這裡的亡靈超過了近100萬。
  • 我的大學之國際科考Ⅳ | 沿著馬克思的足跡
    馬克思故居內的馬克思像科考團師生在特裡爾馬克思雕像前合影科考團學生對特裡爾市民和遊客進行訪談7.18-7.19布魯塞爾、倫敦海格特公墓馬克思在布魯塞爾生活過三年,這三年是他人生中的重要轉折點。在哲學上,馬克思正式從青年黑格爾學派中分離出來,創作了《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並與恩格斯合著了《德意志意識形態》。
  • 馬克思墓之行,一個無可爭議的「千年偉人」,一次愉悅的精神朝聖
    在一個多雲的清晨,同遊倫敦的幾位華威同學前往杜莎夫人蠟像館,我與朋友則結伴前往倫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拜謁馬克思墓。我們在海格特地鐵站下車,這個倫敦近郊小鎮一片靜謐,街道整潔,行人稀少。向南前行1公裡多,路過一座小教堂,再沿著一條林蔭密布的坡道走過百餘公尺,就來到了公墓門口。
  • 全世界最美的九座公墓(二)
    ,又名新教徒公墓或英國人公墓。公墓內種植地中海柏木、石榴等樹種。公墓供非天主教徒使用,並不局限於新教徒或英國人。同時代的英國詩人濟慈和雪萊都安葬於此。而他的好友塞弗恩和布朗撰寫的這樣幾句話:「此墓中安葬?一位英國年輕詩人的遺骸。他在彌留之際仍對敵人的惡意中傷深感痛心。」而一年後溺水而亡的雪萊,屍體由拜倫等火化,骨灰下葬。葬墓志銘與濟慈呼應:他並沒有消失什麼,不過感受了一次海水的變幻,他成了富麗珍奇的瑰寶。
  • 尋找馬克思!這份「紅色旅遊」攻略 是歐洲行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視頻:今年他200歲,他的故鄉將這樣隆重紀念他在馬克思故鄉特裡爾,卡通版紀念品,改變了人們往日印象中"大鬍子此外,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據說是馬克思去世時坐過的那把椅子又回到了馬克思在德國特裡爾的故居。德國特裡爾是馬克思人生的第一站。17歲,馬克思離開故鄉,前往波恩、柏林讀書。1843年他又被迫離開祖國,從此漂泊異鄉,先後旅居法國、比利時和英國。
  • 墓地也藝術 玩轉如同藝術博物館般的公墓
    公墓跟種族多樣化的紐奧良一樣變化多端,如今是路易斯安那非裔美國人遺產線上的一個站點,而先前則是天主教墓地,當然它的變遷可並不止這些。之中最有名氣的長眠者可能是19世紀的巫毒祭師瑪麗·利維,據說她的遺物都還在格萊比韻墳地中,為她舉辦的神秘祭也留在了那裡。除了封齋前的星期二遊客不能參觀外,隨時都可以來此徘徊。
  • 倫敦著名的名勝古蹟,你去過幾個
    倫敦是英國的首都,它位於英格蘭東南部,跨泰晤士河兩岸,是倫敦的政治、金融、工業、貿易和交通中心,名勝古蹟眾多,著名的有白金漢宮、倫敦塔、維斯特敏斯特教堂、大英博物館、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以及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的墓地等。
  • @青年們,今天,我們要向馬克思學什麼
    17歲那年,馬克思在他的高中畢業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將擇業問題與對世界的認識、對社會的認知和對人生的態度聯繫起來。在青年馬克思看來,選擇職業不應該被一時的興趣、短暫的激情、個人的虛榮心所左右,一個有尊嚴的職業不應該靠金錢來粉飾、靠名譽來包裹。
  • 北京史上第一個公墓:曾是皇家禁地 長眠近百名人
    王榮光系江蘇人,是民國初期頂級建築大師,15歲便到英國建築師金斯密在上海開辦的事務所做學徒,受到系統的培訓,不但掌握了房屋設計和建造的技能,而且在建築工地打拼20多年,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對萬安公墓的興建傾注了大量心血。遺憾的是工程尚未全部完工,他便於1937年猝然病逝。之後,由他的長子王明德全面接手萬安公墓的建設與管理。
  • 馬克思墓宣布收費:想參觀,請先繳給資本主義4英鎊
    倫敦北部海格特公墓,卡爾·馬克思的墓地。  二十四歲的英國馬克思主義學生聯盟(Marxism Student Foundation)負責人、青年政治活動家本·格林耶茲基(Ben Gliniecki)向《華爾街日報》表示:「這事兒非常噁心。馬克思墓沒有了諷刺的深度,從馬克思身上牟利的卑鄙資本家卻大有人在。」他激昂的言論被多家媒體轉載。格林耶茲基拒絕付費參觀,他只能隔著圍欄勉強看上一眼,這令他無奈、失望和憤怒。
  • 英國著名古典建築(五)
    英國汽車遺產博物館  這裡有300餘輛珍貴的老帝國汽車工業的品牌和古董貨。  一些著名品牌已經消失,只剩下孤獨的車身影仿佛在嘆息和回憶往日輝煌時期。  該博物館為英國汽車工業遺產託管委員會管理,記錄了一百多年來的汽車文明和汽車工業的興盛歷史,是汽車行業裡越需珍貴的財富。博物館為巨大的圓形建築,坐落在一片綠草原的正中央。  馬克思墓地  1956年3月14日,英國工人和各國共產黨合力重建了馬克思墓。
  • 馬拉度納被送往阿根廷首都郊外的公墓下葬 與父母一起長眠
    馬拉度納下葬:與父母一起長眠前妻+女兒送最後一程根據法新社的報導,球王馬拉度納的遺體在阿根廷總統府停留11個小時之後,被送往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郊外的公墓下葬。值得一提的是,馬拉度納的父母也安葬在這個公墓,球王將與他的父母一起長眠。
  • 穿越200年 打開歷史圖冊追尋馬克思的足跡
    1843年10月-1845年1月,馬克思住在這裡,房子現已翻修。《德法年鑑》有一位撰稿人,他就是弗裡德裡希·恩格斯。1844年8月,恩格斯在從英國返回德國的途中來到巴黎,拜訪了馬克思。兩人交談中發現志趣相同,對所有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看法完全一致,從此,他們結成了為共產主義事業共同奮鬥的偉大友誼,為兩人今後的長期合作奠定了基礎。
  • 英倫建築:英國著名古典建築(五)
    英國汽車遺產博物館  這裡有300餘輛珍貴的老帝國汽車工業的品牌和古董貨。  一些著名品牌已經消失,只剩下孤獨的車身影仿佛在嘆息和回憶往日輝煌時期。  該博物館為英國汽車工業遺產託管委員會管理,記錄了一百多年來的汽車文明和汽車工業的興盛歷史,是汽車行業裡越需珍貴的財富。博物館為巨大的圓形建築,坐落在一片綠草原的正中央。  馬克思墓地  1956年3月14日,英國工人和各國共產黨合力重建了馬克思墓。
  • 火種:馬克思、恩格斯與《共產黨宣言》
    直到內閣製成熟之前,英國的資產階級專制統治(寡頭統治)和法國的奧爾良王朝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表面的區別僅在於英國是工業資本家主導,法國是金融資本家主導。而在19世紀上半葉,德意志聯邦的普魯士和奧地利等大大小小的封建王國,比英法的資產階級專制還要落後得多。青年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就是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中出生並成長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