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們,今天,我們要向馬克思學什麼

2020-12-16 新華社新媒體

胸懷崇高理想,一生為人類解放不懈奮鬥;不畏艱難險阻,一生為追求真理勇攀思想高峰。

熱愛生活,真誠樸實,重情重義。

一位頂天立地的偉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

他就是「千年第一思想家」馬克思。

在馬克思的身上,有我們每個人都能汲取到的精神力量。他正是當代青年最勵志、最具正能量的超級偶像。

2018年5月3日在德國特裡爾市立西麥翁博物館拍攝的馬克思主題展入口。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

【關於理想】

馬克思說: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永遠發揮作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2018年5月5日,觀眾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的「真理的力量——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主題展覽」上參觀。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同你我一樣,青年時代的馬克思,心懷夢想,意氣風發,認真思考過自己的未來。

17歲那年,馬克思在他的高中畢業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將擇業問題與對世界的認識、對社會的認知和對人生的態度聯繫起來。在青年馬克思看來,選擇職業不應該被一時的興趣、短暫的激情、個人的虛榮心所左右,一個有尊嚴的職業不應該靠金錢來粉飾、靠名譽來包裹。

拒絕普魯士政府的高官厚祿,矢志不移為窮人說話、為人民戰鬥……馬克思一生飽嘗顛沛流離的艱辛、貧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為人類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奮鬥,成就了偉大人生。

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青年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關於學習】

馬克思說: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這是2018年5月4日在英國倫敦拍攝的大英博物館圓形閱覽室外景。圓形閱覽室位於大英博物館中央。為撰寫《資本論》等著作,馬克思居住倫敦期間常在此借閱圖書。新華社發

馬克思是個「超級學霸」。

青年時期是馬克思修煉心法提高內功的時候。經過深入研究和思考,馬克思對自己曾經篤信的黑格爾哲學產生了懷疑。他批判了黑格爾哲學中的唯心主義體系,吸取其辯證法的合理內核。馬克思華麗轉身的思想,正是建立在其廣泛閱讀基礎上的理性思考。

為創立科學理論體系,馬克思博覽群書,不僅深入了解和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各個學科知識,而且深入了解和研究各種自然科學知識,努力從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養料。

正如恩格斯所說:「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淺嘗輒止。」

青年時期是培養和訓練科學思維方法和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無論在學校還是在社會,都要把學習同思考、觀察同思考、實踐同思考緊密結合起來,保持對新事物的敏銳,學會用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善於把握歷史和時代的發展方向,善於把握社會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現象和本質。

關於實踐】

馬克思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這是2018年2月7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中心拍攝的白天鵝咖啡館內景,當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這裡撰寫了《共產黨宣言》。新華社記者 葉平凡 攝

理論和實踐,哪個更重要?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的認識過程正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一個循環往復、不斷深化上升的過程。

馬克思主義不是書齋裡的學問,而是為了改變人民歷史命運而創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的,為人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論學習還是工作,都要面向實際、深入實踐。今天,我們向馬克思學習,就是要努力成為有理想、有學問、有才幹的實幹家,在新時代創造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記者丁小溪)

相關焦點

  • 讀馬克思《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有感
    才發展到今天的境界!實現崇高的理想必定要有三個重要的點,一是堅持,二是機遇,三是掌握技能方法!品讀馬克思《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時,我深有體會,有如今強大的祖國作為後盾,我們的理想才能更好地去實現!馬克思認為「我們在選擇職業時應該遵循的主要方針是人美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當我們選擇了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並且使自己的內心感別充實快樂,為人類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那麼就快接近成功了。
  • 馬克思哲學的性質與德國古典哲學的遺產
    思考這些問題,源自德國古典哲學的馬克思哲學所實現的哲學革命,給了我們深刻啟示。近來,關於馬克思哲學闡釋中的康德、黑格爾兩種傾向之爭,使得德國古典哲學傳統再次復歸馬克思哲學研究的視野。我們面對德國古典哲學的遺產,面對其與馬克思哲學的思想史淵源,無疑要以批判繼承的態度去釐清或探尋馬克思哲學的哲學之基和根本性質,因為馬克思哲學在哲學史中的超越性不是橫空出世抑或懸置的。
  • 激流網召開紀念馬克思200周年誕辰研討會
    最後,塗老表示,要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努力做一個名副其實的馬克思主義者。84歲高齡的塗老發言,讓人既振奮,又感動。接著,任黎明老師發言。任老師在談到近來各種紀念馬克思誕辰活動時,引用了馬克思的一句話「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最近紀念活動不少,但很多活動只是在紀念一個披著華麗外衣的偶像,沒有觸及馬克思主義的靈魂。
  • 韓毓海:馬克思的共產主義即人類的「初心」
    孩子們不僅沒有學到區別真理與謬誤的本領,反而學會了一套善於詭辯的技能,把真理與謬誤搞混,使人分不清真偽。什麼叫崇高,什麼叫正直,什麼叫謙和,什麼叫人道,什麼叫勇敢,他們全然不明白。「祖國」這個親愛的名詞,他們充耳不聞。 ……我們有許多物理學家、幾何學家、化學家、天文學家、音樂家、畫家和詩人,但就是沒有公民。
  • 青春遇見馬克思③江蘇省大學生菁英人才學校已培養學員10餘萬人
    南京審計大學青年共產主義學校,將審核評估與晨訓、道德實踐、結業考試等相結合,讓同學們對馬克思和共產主義的感受不再覺得「遙遠」,變得有趣和親切。南京大學自主發起成立了全國首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青年學習社,重點解決好「學什麼、怎麼學、怎麼做」的問題。「青馬工程」照亮學子的成才之路。
  • 我的大學之國際科考Ⅳ | 沿著馬克思的足跡
    第一場是由德國著名馬克思研究專家米夏埃爾·海因裡希為大家講授《馬克思與青年黑格爾派》,主要圍繞著馬克思早期思想展開,特別是在柏林期間馬克思和青年黑格爾派之間的理論爭鋒,為同學們補充了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第二場講座則是由柏林布蘭登堡科學院研究員于爾根·赫雷斯博士帶來的《MEGA2的歷史與現狀》。
  • 馬克思是一個怎樣的人
    馬克思是德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學家、經濟學家、革命理論家和社會學家。主要著作有《資本論》 、《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創立的廣為人知的哲學思想為歷史唯物主義,其最大的願望是對於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馬克思在1835年-1841年中學畢業先後在波恩大學和柏林大學法律系學習。
  • 革命導師馬克思:你真的了解這個「完美主義者」嗎?
    >團中央青年講師團成員廣西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靳書君教授為我們講述他所感悟的「馬克思的初心」靳書君:馬克思的初心我碩士、博士、博士後,都是學馬列的,現在是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一名博導。馬克思通過供求關係研究價值規律。但他捋斷鬍子也想不到,今天在人口最多的國家,研究馬克思主義的人才供不應求、一將難求!馬克思主義熱了,馬克思本人也離我們更親近了。習近平總書記說:「馬克思是頂天立地的偉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他熱愛生活,真誠樸實,重情重義。」
  • 謠言止於智者——擊碎污衊馬克思的三大謠言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馬克思在大學時加入了撒旦教、馬克思在野雞大學拿的博士學位,以及馬克思有一個私生子。為什麼這樣的謠言可以屢屢不禁,而且還有人信?這是我們需要深思的問題。1.馬克思在大學加入過撒旦教嗎?美國一名基督教牧師理察·沃姆布蘭德曾經寫過大量的書,比如《Was Karl Marx a Satanist?》
  • 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2018年5月4日) 習近平 同志們: 今天,我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在這裡隆重集會,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緬懷馬克思的偉大人格和歷史功績,重溫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輝思想。
  • 馬克思的博士論文:自由意識的集中表達
    這位沒到場參加答辯的「異類」,就是我們的主角——馬克思。我們知道,馬克思是在柏林大學學習哲學的,為什麼他會在耶拿大學答辯拿學位呢?這就和馬克思大學時期的學業生活與思想發展密切相關。1836年,馬克思轉學到柏林大學學習哲學後,很快,他成為一名勤奮的「學霸」。
  • 今天五四青年節 今天的青年和 那個時代的青年有什麼不同
    青年一代的成長,正是我們事業必定要興旺發達的希望所在。青年時代是培養習慣、希望和信念的一段時光。讓我們學習多方面的知識,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盡職盡責,才能不辱時代所賦予的使命。我們都知道青年是早上的太陽,當我們是清明的時候,每個人都可以,我們說我們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說,我有時候就在想現在的我們在做什麼?100年之前,同樣的青年又在做什麼?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那些比較出名的人物的青年究竟是什麼樣的。
  • 馬克思又回到了保加利亞【2】
    作者在文選的前言中指出,他們希望向讀者介紹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馬克思,而不是一個歪曲了的形象;力圖糾正在接受和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時的教條主義傾向,或者把馬克思神化或妖魔化。前言強調說,馬克思沒有像那些新自由主義者和反共鬥士們預言的那樣已經死亡了,而是獲得了新生。今天,馬克思依然活在我們心中。
  • 如何理解馬克思說黑格爾的思想中有神秘主義的部分?馬克思這裡說的...
    在這個哲學系統中,都會有一個至高且無處不在的「精神」(νους)存在,他在自身之中進行區分,同時又向外逐步地、有秩序地、延展(προοδος)出整個世界。在這樣一個哲學系統中,關於這個至高的精神存在本身就是「不可言說的」且「不可認識的」,它本身就具有神秘性。同時它無論是向內的區分,還是向外的延展,這本身都是「神秘」的。
  • 馬克思墓之行,一個無可爭議的「千年偉人」,一次愉悅的精神朝聖
    在一個多雲的清晨,同遊倫敦的幾位華威同學前往杜莎夫人蠟像館,我與朋友則結伴前往倫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拜謁馬克思墓。我們在海格特地鐵站下車,這個倫敦近郊小鎮一片靜謐,街道整潔,行人稀少。向南前行1公裡多,路過一座小教堂,再沿著一條林蔭密布的坡道走過百餘公尺,就來到了公墓門口。
  • 馬克思墓宣布收費:想參觀,請先繳給資本主義4英鎊
    二十四歲的英國馬克思主義學生聯盟(Marxism Student Foundation)負責人、青年政治活動家本·格林耶茲基(Ben Gliniecki)向《華爾街日報》表示:「這事兒非常噁心。馬克思墓沒有了諷刺的深度,從馬克思身上牟利的卑鄙資本家卻大有人在。」他激昂的言論被多家媒體轉載。格林耶茲基拒絕付費參觀,他只能隔著圍欄勉強看上一眼,這令他無奈、失望和憤怒。
  • 黑格爾與馬克思哲學的當代意義
    問題之緣起與意義我們今天仍然有必要回到「馬克思與黑格爾」的哲學關係問題,並且不僅僅是把它當作一個已然過去了的單純學術史問題來對待,而是看作今天仍然需要我們嚴肅對待的思想命題,因為它事關對馬克思哲學當代性的準確把握和對當代中國發展道路之世界歷史意義的深入理解。
  • 「世界公民」馬克思的奮鬥之路:痛並快樂著
    在第七集《痛並快樂著》當中,四位主講人通過互動對話的形式向觀眾講述:被剝奪國籍的馬克思,為何還被稱為「世界公民」;艱苦的流亡之路上,是什麼最讓馬克思感到自己完全支持不住;面對入不敷出的生活,馬克思又為什麼放棄了兩次做官的機會。在此,我們摘選節目中部分精彩對話,以饗讀者:
  • 馬克思墓開始收費:想參觀,請先繳給資本主義4英鎊
    但現在馬克思墓不再接受免費參觀者了,想見馬克思得先繳4英鎊(近40元人民幣)門票錢。表面上看,這座日均訪客達兩百多人的墓園依然蒼翠如昨,也沒有證據表明日均訪問人數較收費之前有所下降,然而收費一事著實引來馬克思忠實追隨者們的連續聲討。
  • 我們為什麼要信仰共產主義
    柏拉圖認為將來治理國家的人都必須是學哲學的,國王就是哲學王。「讓我們永遠走向上的路,追求正義和智慧」。一千八百多年後,託馬斯·莫爾提出「烏託邦」,成為「空想社會主義」開創性人物。「烏託邦」是指「沒有的地方」。這個社會的特徵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