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導稱,德國大眾汽車製造廠發生一起機器人襲擊人類事件,當時一名21歲的工作人員正在對位於安全籠內的一款機器人進行安裝和調製,沒想到機器人突然「出手」擊中其胸部,並將其碾壓在金屬板上,致使該名工作人員當場死亡。
大眾汽車公司發言人已證明上述細節,其強調,這不是與人類並肩共同勞動的機器人,當時其被放在安全籠內,而工作人員也恰好進入籠中對其進行調試。目前,調查人員正在對此事進行調查,但網民宣稱,這是首起「機器人殺人案」,網際網路上對這名工人的死亡也進行了各種版本的解讀。
發生在大眾汽車製造廠這起機器人襲擊人類事件,讓許多人開始擔心機器人的安全性。特斯拉CEO馬斯克此前就發表驚人言論,稱人工智慧的發展將使未來的機器人能夠自主決定屠殺人類,就像我們刪除郵件一樣簡單,其還預測,機器人滅絕人類,最多將在10年發生。
眾多網友將馬斯克的擔憂當做「危言聳聽」,但熟悉馬斯克背景的會知道其不是在「譁眾取寵」。馬斯克本身就是位造詣極深的工程師,其在大學時就開始思考,這個世界真正面臨的問題是什麼,哪些會影響到人類的未來。他當時看好網際網路、可持續能源和空間探索,在其畢業後,他依約進入這三個領域,創辦Paypal、特斯拉和SpaceX,其中特斯拉和SpaceX都是各自領域內頂尖級別的企業,這兩家公司仰仗的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和高端的科學技術,因此,以馬斯克對人工智慧的了解,其絕對有發言權對人工智慧未來對人類可能造成的安全威脅發表評論。
而馬斯克已將其對人工智慧的擔憂轉化為實際的行動,由由馬斯克支持的「未來生命研究所」日前拿出了近700萬美元,支持針對人工智慧負面效應展開的研究。這筆資金將獎勵給37個研究團隊,這些團隊的研究課題廣泛,但均與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有關。
除了馬斯克,一些行業觀察人士也擔心人工智慧會發展到無法控制的程度,他們警告人們要在人工智慧太過聰明之前對其進行控制。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也對人工智慧吹響了警鐘,稱自己「不理解為什麼有的人不擔心」超級智能機器的出現。
目前世界上並未出臺任何一項通用的法律來規範人工智慧的發展,但在1939年,俄羅斯美籍作家阿西莫夫在小說中描繪了工程師在設計和製造機器人時通過加入保險除惡裝置對機器人進行控制的情景,幾年後,其又為這種技術裝置提出了倫理學的道德三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也不得見人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機器人應服從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違反第一定律;機器人應保護自身的安全,但不得違反第一、第二定律。所有的機器人跟人工智慧都必須遵守這三條鐵律,人類自然也不會製造出破壞規矩的機器人。「機器人三定律」雖然備受指責,但其首創性還是得到認可,並且具備實際借鑑價值。
而此次大眾汽車製造廠機器人殺害人類事件,具體原因還有待調查組的調查結果,究竟是零部件故障或程序設置出錯導致機器人出手傷人?還是預防機制不到位?抑或是其他原因?在結果公布前,我們不能妄下斷論。而頭條前瞻相信,這次殺人事件不會阻止人類探索人工智慧的腳步,但無疑為研發者敲響了警鐘,會讓其更加慎重和考慮周全。而如何在科技進步和道德倫常中取得平衡,從古至今就是人類在思考的問題。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