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宮女的長相都還過得去,但卻無人敢娶,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她們與太監們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估計你也不願意娶。
歷代王朝出於服務皇帝與後宮妃嬪的需要,會招納一大批的宮女入宮,而且選拔的標準也比較苛刻,首先五官端正,長相上要過得去,其次還要口齒伶俐,心思敏捷。清朝因為擔心漢人洩密、奪權,所以宮女大多從旗人中挑選。一般家中貧困的,會在女兒八到十四歲的時候到內務府登記,最後通過選拔的話,就可以正式成為一名宮女。
當上宮女以後,她們每個月還有工資可以拿,有時候運氣好的話,還會得到主子的賞賜,所以基本上一個宮女正常一個月還是可以拿到不少錢的,一般從四兩到二十兩銀子不等。雖說有豐厚的薪資可拿,但是她們這一生基本上出嫁無望,只能孤獨終老。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與太監對食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男婚女配本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宮闈之內,宮女們和太監卻顯然不在此列,他們得不到異性的慰藉,只能日復一日地忍受著煎熬。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生理上,他們受到的折磨與重壓都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長此以往,就逐漸形成了一種上不得臺面的慣例,私下裡太監會和宮女「假夫妻」,又被稱作「對食」。他們雖然不能發生實質的關係,但卻能夠彼此依偎,給予對方一些溫暖。
但這又給宮女們造成了另外一種隱患,因為按照慣例,她們等到25歲左右,是可以出宮尋找自己的歸宿的。但是宮中「對食」的習俗民間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即使有宮女沒有做這樣的事,但在觀念極度保守的清朝,誰又願意冒這種風險,娶她們為妻呢?
二、身患疾病
宮女們在宮中承擔的勞作強度還是很大的,有的甚至要晝夜不停地服侍主子,在這個過程中她們不能出絲毫的差錯,否則輕則受到責罰,重則性命不保,所以精神一直處於緊繃狀態。我們現代人都知道,人如果長時間處於高壓狀態下的話,身體很容易出現各種狀況,比如失眠、食欲不振等。久而久之,就會發展成各種疾病。
所以即便一個宮女能夠躲過懲罰,很幸運的出宮,基本上身體也有各種隱疾。在醫療並不發達的清朝,這些病一旦爆發,很有可能要了性命。所以一般人誰也不願意好不容易娶了一個媳婦,沒過多久就一命嗚呼了。
三、她們看不上別人
宮女自進宮之日,就要接受各種培訓,比如禮儀、衣著、談吐等,這使得她們的整體素養要高於一般的老百姓,見識也遠非一般的老百姓能夠相比。
而且在宮中多年,她們也積累了不少的財富,在離宮的時候她們被允許帶著這些資產離開。和一般老百姓相比,她們妥妥地屬於中產階級。
既然自身長相不差,素養又高,還有物質作為支撐,一般的老百姓她們自然看不上。想要找條件好一點的,可是別人又看不上她們。
綜合以上幾個原因,大家就可以看到,宮女們的命運到底有多麼悲慘了。
自進宮之日起,她們就註定要孤獨終老,再無人可以長相廝守。清朝沈椿就曾經記載,一些宮女在臨死之前就曾囑託別人,一定不要把自己埋得太深,因為她們深信,埋得越淺越可以早點投胎轉世,過更有意義、更有希望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