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康熙、乾隆的時候,宮女大體上三千多人,後來逐漸減少。光緒的時候,人就比較少了,一千九百多人。
我們都喜歡看古裝劇,覺得裡面的宮女都好漂亮,這樣的女子應該很多人夢寐以求都想娶到。
但是在清朝,實際情況是誰都不想娶宮女。這究竟是什麼情況呢?
一.大部分宮女都很醜
一般妃子很漂亮的,但宮女是很醜的。這是因為選宮女這種事一般都是由妃子和太監負責。作為妃子,當然會挑一些比較醜的女子入宮,這樣對於自己的威脅就小些,不然宮女太漂亮被皇上看上了,對自己會不利。這也就導致那些入宮的宮女大多數都是比較醜的。到慈禧的時候,她就定了個規矩,專門挑比較醜的,力氣大的,能幹活的。甚至到後期,都挑40多歲的女子來做宮女,因為會幹活。太醜,沒人娶,也是一個因素。
二.宮女出宮的時候,已經人老珠黃了
據相關史料記載,清朝宮女的出宮年齡自乾隆朝以後便逐漸固定在26歲左右,這在當時也已屬年老的行列了。清朝宮女入宮時,最小的只有十三歲,等到她們可以出宮時,已經二十五歲了。清朝時,一般人家的女子結婚的年齡是15歲左右,皇族的話要更早一點,比如康熙虛歲12歲就大婚了,甚至有的公主在幾歲就賜婚了,到了12或13歲就嫁給要嫁的人了,18至20歲的清朝女子都屬於大齡剩女了。更何況是25歲以後,這時候就更麻煩些了。
所以,出宮後並沒有人願意娶她們了。
三.宮女患肝病和胃病的不在少數
宮女入宮後,除了要伺候好自己的主子外,還要幹很多的雜活。有的宮女後遇到的主子不好,平時伺候主子又得小心翼翼,生怕引來殺頭之罪,無人傾訴,難免會心生怨氣,鬱鬱寡歡,長此以往,導致肝氣不能條達,脾胃受累,肝脾失和,以至於百病纏身。有的宮女氣虛,還會得一種叫做血鬱得病,這種病會讓宮女一直虛弱無力,病懨懨的狀態,甚至還會影響生育能力。如果想要治好這種病,只能天天喝中藥調理,且不能太過勞累,最重要的是得花一大筆錢買藥,這不是普通宮女能承受得起的。
而在封建社會,在封建社會,一個沒法生孩子的女人,即便是美如天仙,是沒有人願意娶的。
我來說說:
宮女這樣的境遇是值得同情的,但在那個年代卻也沒有辦法改變。好在封建社會結束了,當下的女性也獲得了自由,不少女性都在各個方面實現了獨立,這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