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宮女出宮後為什麼沒人要呢?還不是因為這些職業病!

2021-01-10 魚姐愛歷史

題記

25歲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25歲的年輕女性本該是婚戀市場上受歡迎的一批人了。不過,在古代有這樣群人,卻在難以嫁出去,還被嫌棄說即便是街邊最醜的乞丐,也不願意要,這是為什麼呢?

我是時空調查局的記者魚魚,帶著這個疑問,我們穿越到了清朝,採訪了知情人,讓我們看看前方帶來的報導吧!

被採訪者:村口黃大娘

你說的沒有人要的就是那個隔壁的張大爺家的表妹家的哥哥的小女兒吧。這個你可問對人了,村裡就沒有我不知道的事情。好了,不跟你廢話了。為什麼沒有人要啊,那當然是因為,那都是老姑娘了呀!

你看看我們這裡的,哪個人成親不是在十幾歲的年紀啊,這姑娘到了20歲以後就不好嫁人了,更別說她回來都已經25歲了。跟她年紀合適的人,都有好幾個娃娃了,誰還願意娶她呢?比她年紀大的,人家還不願意嫁,這不就耽誤下來了。

我偷偷的告訴你,聽說她們從那裡回來的人,都不能生了。不能生娃娃,誰還願意娶呢?不僅不能生娃娃,你看看那病歪歪的樣子,娶回來要花多錢錢養著呀!

當然,也有願意要的,不能當正房當個小妾還是可以,還有那年紀大的娶不上老婆的,也是願意要的。不過,人家不願意嫁呢?

要我說,這些女娃娃也是可憐的,本該嫁人的年紀去了宮裡。十年後好不容易回來了,還帶著病,看起來就活不久的樣子。好一點的,手裡有點錢,或者找到個願意娶的,還能有個依靠。不好的,哎,那下場……

非常感謝熱心的黃大娘的解惑,從黃大娘的敘述中我們了解到非常重要的三點原因:

原因一:年紀大

古代人結婚年齡很早,一般十三歲開始就是談婚論嫁的年齡了,平均女子的結婚年齡在十六歲左右。恩,這個在現代還是上學的年齡,她們已經開始為人婦了。

所以,宮女們因為進宮謀生,錯過了最佳的結婚年齡。等到回到家的時候,就已經變成了老姑娘了。這個年紀是當時婚戀市場上,最嫌棄的年紀了。

原因二:職業病

除了年紀的原因以外,還有身體素質的原因。據資料顯示,因為宮女屬於古代高危職業之一,她們的老闆是妃子,而妃子的脾氣是非常不好的。稍微一有疏漏,打罵是小事情,掉腦袋也是常有的事情。而且,在古代還沒有工會投訴。

沒得辦法,這些宮女只好提心弔膽的工作,還不能夠好好休息,古代宮女的工作時間是007,只要老闆需要,你就需要隨時待命。這樣的高危工作,讓宮女的身體和心理都處於緊繃的緊張的狀態,而且是一直處於這個狀態。

因此,宮女都有職業病,專業上來說就是血鬱一類的疾病。而這種病呢,不利於有孕很難有娃娃。不能生,這個是婚戀市場上的又一大忌諱了。#歷史那些事#

原因三:眼光高

除了年紀和身體的原因以外,有些宮女自身也有問題,那就是眼光高。見慣了大世面的人,見慣了自己老闆的錦衣玉食的生活,再回到以前的家裡,以前的生活。嫁一個不出色的老公,還可能是年紀大、可能只是貪圖自己的錢財的人,很多宮女也是不願意的。

後記:

結束了這次的採訪,魚魚不得不感慨自己是生活在現代。這裡工作雖然很辛苦,但是自己是有選擇的權利的,自身還是受到勞動法保護的。

好了,本期到此結束,煩請動動你的小手,點讚、轉發、收藏,給魚魚一點動力啦!

相關焦點

  • 清朝為什麼沒人願意娶宮女?不是因為地位低下,有兩個原因
    清朝為什麼沒人願意娶宮女?首先要搞清楚一個事實:不是沒人願意娶宮女,而是有能力娶宮女的人不願意娶宮女。宮女地位再怎麼低,回到民間也是鳳凰落到野雞群裡,誰不想沾沾皇帝的龍氣呢?但事實上,有機會接觸到宮女的達官貴人、官宦子弟、商賈富戶都不大願意娶宮女。
  • 在清朝,有4種宮女,出宮後是沒人敢娶的
    有的人說,宮女進了宮就是皇上的女人了,出宮後沒人敢要,那是沒有分清楚「宮女」和「妃嬪」的區別。「宮女」和「妃嬪」都是通過選秀進入後宮的,不同的是,宮女是從滿洲上三旗的包衣中挑選,包衣就是奴才,他們的身份是世襲的,男性包衣也可以當官,但是你當做大的官也是奴才。宮女進宮做的是服務工作,相當於「服務員」。
  • 一入宮門深似海,清朝宮女出宮後結局怎樣?還能嫁得出去嗎?
    其實也不是都沒人願意娶,而是分級別,看是什麼級別的宮女,在清朝有一部分宮女還都嫁給了王公貴族呢,所以終歸還是看宮女的家族出身。清朝宮女有著嚴格的等級,高級別的宮女最終大多被指婚給王公貴族在清朝有著很嚴格的等級制度,和後宮嬪妃以及朝廷大臣一樣等級森嚴,但是清朝的宮女等級主要看家族出身。
  • 清朝的宮女小姐姐:出身名門,人美守規矩,為何出了宮沒男人要?
    要知道,古時候嫁娶之事是媒妁之言,一些家族因為官場利益「賣女兒」,尚且幾歲甚至十幾歲的女兒,會被父母嫁給一些老爺或者肥胖少爺。所以當時十幾歲的少女就想著進宮,更上一層樓,心想不如進宮找個阿哥,甚至想進宮當王的女人。當然這也不大乏一些家族想利用女兒,讓她進入後宮,以輔助家族。要知道,當時能進皇宮的宮女,大多出身名門,相貌也是一等一。
  • 清朝人彩色老照片,宮女出宮辦事驚豔街頭,大清巨人夫妻合影曝光
    清朝人彩色老照片,一位清朝時期的方外高人,穿著看上去有些豔麗,或者說有些妖豔,但是這位高人的表情卻是很有正氣凜然的感覺,眼神有些慈祥,他的假指甲看起來有些神氣,也不知道為什麼弄的彎彎曲曲,還細細長長的?知道原因的朋友估計歷史學的很好,說不定就是學霸呢!
  • 清朝宮女二十多歲出宮後,三個原因導致無人敢娶,第一個最難接受
    明明宮女的長相都還過得去,但卻無人敢娶,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她們與太監們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估計你也不願意娶。歷代王朝出於服務皇帝與後宮妃嬪的需要,會招納一大批的宮女入宮,而且選拔的標準也比較苛刻,首先五官端正,長相上要過得去,其次還要口齒伶俐,心思敏捷。
  • 古代宮女出宮後,她們都過著怎樣的生活?看完難以置信
    如果沒有宮女的存在,那些嬪妃們都要自己動手了,妃子嫁入到皇宮中,她們就是享福的,所以給她們配了很多的宮女來伺候她,如果讓這些妃子來做粗活的話,她們肯定連做都不會做,這樣的場面一定跟戰爭一樣。宮女來到皇宮中,她們原本以為過的日子會非常好,沒想到也是天翻地覆的變化,來到皇宮中的他們每天要做很多的事,讓她們身心疲憊,把這些宮女被折磨的不堪。
  • 如果你在清朝,你願意娶宮女嗎?
    在清朝康熙、乾隆的時候,宮女大體上三千多人,後來逐漸減少。光緒的時候,人就比較少了,一千九百多人。我們都喜歡看古裝劇,覺得裡面的宮女都好漂亮,這樣的女子應該很多人夢寐以求都想娶到。但是在清朝,實際情況是誰都不想娶宮女。這究竟是什麼情況呢?
  • 古代宮女走出宮門後,為何有些人都不能生育?
    古代的宮女雖然也算是皇宮的人,但其地位極其低下,也就不可能被多少正史記載,有關宮女的事情,大多源於民間傳說或者一些秘聞野史之類,可信度都不大。民間傳說有些宮女不能生育這種事也可能真的存在,但並不像有些人說的她們出宮後已經喪失了生育能力,即使嫁人後也生不出孩子,這其實是沒有任何依據。那麼,何以會有這種說法流傳呢?這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 古代宮女痛苦的事,不是幹苦力,是半夜侍候主子時「憋不住」
    前言封建王朝統治期間,歷朝歷代,國家向民間挑選年幼女子入宮,通過培訓服侍後宮妃嬪,皇家子女。而一入宮門深似海,無昭不得出宮。後宮女制度發生變革,年華老去宮女可退宮。但其地位還是比較低微。一、宮女 漢朝前,宮女主要來源便是戰敗方女俘。
  • 老照片:清朝末年的太監被驅趕出宮後的情景,圖四的神情讓人心酸
    而清朝也是一個最喜歡養太監的朝代,到清王朝滅亡,末代皇帝溥儀還曾經讓太監服侍過幾年,可以看出這一習俗在他們腦海中是根深蒂固的。 而清朝太監在被趕出宮的時候,也是十分狼狽的。因為當時的皇帝溥儀懷疑食太監們放火燒宮,偷盜財寶,於是一氣之下便將他們全趕出宮了。
  • 大明王朝:海瑞供詞遞進京,呂芳為什麼要瞞著嘉靖帝去見嚴嵩?
    上次海瑞遞交供詞後,嘉靖帝已經下令對巾帽局、尚衣監和織工局進行查辦.作為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呂芳,顯然這段時間並不好過,天剛蒙蒙亮,他就衝沒有及時吹掉燈的小太監們發飆。隨後,就見到了這封供詞,那麼接下來,他為什麼瞞著嘉靖帝去見嚴嵩呢?《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115期:大明王朝:呂芳收到海瑞的供詞,為什麼瞞著嘉靖帝急忙去見嚴嵩?
  • 故事:「吃不飽」的宮女
    天蠍座的人很想在感情中獲得對方的真心相待。僅僅他們覺得以後應該更要謹慎才行。渡江(東海藍軟)。3星座被情所動。遇良人幸福與日俱增6月過後。所以遺憾分開了。分手後他們也會明白這段感情的可貴。因為他們永遠難以忘懷心中最柔軟的地方。十月。倘若他們的感情突然的打住。但是他們的那些幻想卻會讓對方有一些難以接受他們對感情的需求。渡江(紅)。外框採用華葉紋飾。雖然身邊的都是小問題。獅子座的人也會收斂自己的鋒芒。
  • 清朝最漂亮的皇后50多歲了還常常被翻牌子,兒子當皇帝後自責而亡
    皇帝是天底下權力最大的人,所以他們擁有很多妃子,佳麗三千絕對不是一個誇張的手法。因為古代醫療衛生條件差,孩子容易夭折,而皇上又需要很多的子嗣來繁衍自己的皇家血統,所以,收納很多妃子是必要的事情,再加上皇帝本身已經是天下第一人,怎麼可能還在男女之事上委屈自己呢?
  • 聽老宮女回憶,光緒和珍妃的故事,宮裡是如何召幸妃子的?
    說到光緒帝小編,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光緒帝是當時清朝的皇帝,當時光緒皇帝沒有實權,掌握政權的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可以說一生都在計算,不斷為自己著想。當時,慈禧出發前,沒有忘記把光緒帝最喜歡的妃子珍妃從井裡掉下來,光緒帝也很悲傷。許多人也在問小編,光緒帝是如何與珍妃的公主人事的?你怎麼喜歡珍妃的妃子?具體來說,讓我們看看!
  • 清朝最能生的妃子,50歲仍被翻牌,知道兒子當皇帝後病死
    清朝作為中國封建史上的最後一個王朝,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而康熙皇帝也是清朝這幾位皇帝中比較著名的一位皇帝,在康熙擔任清朝皇帝期間,清朝相對來說比較繁榮。康熙在八歲便繼承皇位,等到他成年後鞏固政權,除了鰲拜,平定三藩,康熙也被人稱為千古一帝。大家知道康熙的豐功偉業,但大家也許不知道,康熙是清朝的皇帝中,嬪妃數量最多的人。
  • 長春宮是西六宮之一,除了富察皇后,還住過一位大人物
    因為影視劇的傳播,不僅令乾隆的富察皇后,成了許多人心中的「白月光」,同時也令她的住所,長春宮為人熟知。其實一開始,有的人會有疑問,皇后不是應該住在坤寧宮嗎,為什麼富察皇后會住在長春宮呢?
  • 壬寅宮變——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由宮女發動的政變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以楊金英為首的數十名宮女密謀殺死明世宗嘉靖帝,結果以失敗告終,史稱「壬寅宮變」。事情的起因還得從嘉靖帝說起,歷史學家對其評價褒貶不一,單從為人上講,他苛待嗣母明孝宗張皇后,對后妃也刻薄寡恩,其第二任皇后方氏曾遭遇火災,嘉靖帝卻見死不救。
  • 清朝紀曉嵐墓被發掘,發現7名女屍骸體態各異,專家:歷史沒寫偏
    今天我們為您揭開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在清朝紀曉嵐墓被發掘時,發現7名女屍骸體態各異,專家說:正史沒寫偏。這是怎麼回事呢? 紀曉嵐雍正二年,也就是1724年生人,本名紀昀,字曉嵐。年輕的時候非常的桀驁不馴,幾次錯失進仕途的機會,但好在人家夠聰明,恃才放獷也是有資本,最終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他30歲的時候,考中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 延禧宮略中讓人看不懂的點,祖父是刑部尚書,為何她卻只當個宮女
    這個人思想十分縝密。電視裡,爾晴以前就跟明玉說過,她的祖父雖在朝廷中當過尚書,但她自己卻只是一個包衣奴才。祖父雖為尚書,但內務府包衣奴才的身份,永遠是她抹不掉的烙印。延禧宮略中,爾晴稱自己的祖父為刑部尚書,為什麼她只當一個宮女呢?那時候為何都是包衣奴才,爾晴看上去還不如魏瓔珞逍遙自在。為何納蘭·明珠的孫女,剛進宮就被封為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