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以楊金英為首的數十名宮女密謀殺死明世宗嘉靖帝,結果以失敗告終,史稱「壬寅宮變」。
事情的起因還得從嘉靖帝說起,歷史學家對其評價褒貶不一,單從為人上講,他苛待嗣母明孝宗張皇后,對后妃也刻薄寡恩,其第二任皇后方氏曾遭遇火災,嘉靖帝卻見死不救。 其性格多疑、暴戾且喜怒無常,經常無故鞭打宮女。
古代皇帝都喜歡追求長生不老,明世宗亦不例外,為練就不老神丹,他大量徵召13、14歲的婷婷少女入宮,採補這些少女的處女經血以煉丹製藥。為保持身體的潔淨,她們受盡了折磨,經期時不允許進食,僅能吃一些桑葉、喝一點露水,而13-14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最後,以楊金英為首的數十名宮女們終於忍無可忍,於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發動了一場起義,也就是史稱的「壬寅宮變」。這日凌晨,她們趁皇帝熟睡之際,用黃綾布將他的脖子套住,接著一群人按著嘉靖帝不動,另一群人用力拉扯,企圖勒死嘉靖帝,但因為過於緊張打了死結,沒有成功,於是她們又用釵、簪等物刺向皇帝。然而她們中出現了一個叛徒,一個小宮女因害怕偷偷向方皇后報信,方皇后趕來後將宮女們制服,並全部處以極刑——凌遲。明世宗最後也沒有死,只是受傷昏迷,還活到了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年1月)。
「壬寅宮變」,是由宮女們施行一次地地道道的抗暴行為,也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宮女起義活動,雖然最後以失敗告終,但這也反映出她們不畏強權、勇於自救的精神,也從側面反映了封建專制皇權的腐朽。清朝中後期后妃侍寢制度的變化或許也是受了這場宮變的影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