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壬寅宮變」,16個宮女為何勒不死一個嘉靖,內幕說來蹊蹺

2021-01-19 網易

2020-12-19 02:52:37 來源: 屯少娛樂

舉報

  導言

  壬寅宮變,發生在明朝嘉靖年間,是宮女們意圖殺死明世宗嘉靖帝的一次事件。由於此事發生在嘉靖壬寅年,所以稱之為壬寅宮變。

  

  明代最出名的大概是「奇葩」的皇上、惡毒的宦官、殘忍的酷刑,但是大部分人不的是,明代也有中國最牛的宮女。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夜,明世宗朱厚熜留宿在端妃曹氏的宮裡,正值他睡得似病死豬一般時,一件聳人聽聞的事兒發生了。以楊金英為主的16位宮女,悄悄地趕到了嘉靖帝朱厚熜的床邊。他們並不是來召幸的,只是來行兇的,殺皇上朱厚熜。宮女們蜂擁而上,七手八腳按著朱厚熜,他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姚淑皋蒙上朱厚熜的臉,又牢牢地掐著他的頸部;邢萃蓮、王槐香按著朱厚熜的上半身,蘇川藥、關梅秀把握住朱厚熜的左手和右手;劉妙蓮、陳菊花按著兩腿。楊玉香把一條黃綾布拿給楊金英,楊金英拴著套繩,姚淑皋和關梅秀兩人就用勁去拉套繩,想把朱厚熜掐死。

  

  可是,不管怎樣用勁牽扯,朱厚熜卻一拖再拖死不了,其中一個宮女張金蓮見勢不太好,便起了背叛的心。居然跑到附近的坤寧宮,把工作方案給了方皇后。方皇后趕忙帶人趕來,姚淑皋看到方皇后,上來就打過她一拳。接著,趕到的宦官和護衛快速工作制服了這名宮女,奄奄一息的朱厚熜獲救了。

  朱厚熜被勒了很久,再加上驚嚇過度,氣場堅決。太醫們都害怕迷暈,唯獨太醫院使許紳冒著萬死,「調峻藥下之」。三四個時間以後,朱厚熜咽喉才伴有聲響,「去紫血數升,遂能言,又數劑而愈」。朱厚熜儘管沒死,可是受到了震驚,對他甚至大明王朝都造成了極其長遠的危害。

  

  壬寅宮變後,朱厚熜剛開始全身心修行,不聞不問朝廷,嚴嵩獨斷專行越來越激烈,嘉靖朝由盛轉衰。這麼多弱不禁風宮女齊心合力想殺掉一個皇上,在中國歷史上是不常見的。那麼,宮女們為何不管不顧自身的生命要那樣做?大概有二種看法。

  宮女們遭遇著恐嚇威脅!朱厚熜繼位沒多久,一聲令下廢佛崇道,沉溺於道學方術,大操大辦拜神典禮,大興土木建玄帝宮,甚至連政務、刑獄也由方術決策。朱厚熜迷戀女色,房勞過度,用凌虐童女的方式來煉取不死藥。

  

  朱厚熜最寵幸的異人之一陶仲文,敬獻了一個祖傳秘方,朱厚熜長期性服用這類仙丹,陽亢,燥熱出現異常,性子殘暴,抽打宮女。這麼多宮女觀點一致,必然是來到恨之入骨的程度。宮女們親眼看到宮內姐妹們歷盡迫害,知道這類災禍早中晚會來到自身頭頂,因此才決策拼死一搏,他們明知道不管可否取得成功,死是無可避免,但既然如何都是死,還不如與朱厚熜兩敗俱傷。

  也有一種是宮鬥。不論是《明實錄》還是《明史》,都確立記述了那時候參加弒君的宮女是16人,可是,最後被幹掉的確是18人,多的是端妃曹氏和寧嬪王氏。這類見解覺得,是寧嬪王氏為主謀,啟動此次宮變的。

  

  當王氏被宮女們招供出來以後,於妒忌,王氏便將端妃曹氏拉下水,硬說端妃是這事的真兇。而這時,嘉靖帝朱厚熜仍在暈厥靜養,後宮事務管理都由方皇后解決。正好方皇后跟端妃曹氏都不和,因此順帶把端妃曹氏一起處決。在行刑的情況下,端妃曾大呼誣陷,罵王氏污衊自身,可是方皇后熟視無睹。

  一個月後,朱厚熜總算緩了回來,他第一個要找的人便是端妃,殊不知早已被方皇后處決了。向身旁的護衛一探聽,獲知了端妃含冤而死的實情。可是人死後不可以復活,朱厚熜剛開始討厭方皇后。

  也有人覺得,本次宮變很有可能是一場政治鬥爭的結果,由於「大禮議」之爭不久才以嘉靖帝的獲勝宣布完畢,就發生了「壬寅宮變」,因而,不排除它是政治鬥爭的輸家藉助嬪妃意願去掉嘉靖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明朝壬寅宮變:十幾個宮女起義,差點把皇帝勒死
    然而無論那次起義,無論那次宮變都是需要勇武的男人作為基石的。簡而言之就是,無論起義還是宮變,都需要精兵強將。然而明朝嘉靖皇帝時,發生的一次宮變卻和歷史上諸多宮變不一樣,這次宮變或者說起義是十幾個弱女子發起的,而且參與者也只有這十幾個弱女子。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壬寅宮變。壬寅宮變因為發生在壬寅年,故而被史書這樣稱呼。壬寅宮變發生在嘉靖二十一年,即公元1542年。
  • 壬寅宮變:一場古代的女性流血革命
    這幫宮女用繩子勒住嘉靖的脖子,一下子把嘉靖整醒了,剛要喊來人護駕,一塊黃凌布直接塞進嘴裡,有的宮女按腳,有的宮女按手,繩子套了一圈又一圈,眼見皇帝佬就要斃命,沒想到不知道哪個笨蛋宮女在脖子上打了個死結,「諸婢不諳綰結之法,繩股緩不收。」
  • 壬寅宮變——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由宮女發動的政變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以楊金英為首的數十名宮女密謀殺死明世宗嘉靖帝,結果以失敗告終,史稱「壬寅宮變」。事情的起因還得從嘉靖帝說起,歷史學家對其評價褒貶不一,單從為人上講,他苛待嗣母明孝宗張皇后,對后妃也刻薄寡恩,其第二任皇后方氏曾遭遇火災,嘉靖帝卻見死不救。
  • 為何清朝皇帝選妃子侍寢,要翻牌子?原來是這位明朝帝王的影響
    早起採集露水這事,都壓在了宮女身上。從此,每天天還沒亮,那些可憐的宮女們,就得出去採露水。萬一那天採不到,還會被訓斥。要知道,宮女們每天的工作就非常繁重了,現在非但加了工作,且最要命的是,連覺都睡不好了。長期下來,終於宮女們再也承受不住這種折騰了,嘉靖四十五年十月的夜晚。宮女楊金玉,聯合其其他幾個宮女,要幹掉這位只想自己長生,不讓別人生存的皇帝。辦法就是勒死嘉靖。
  • 劉伯溫預言福建出天子,100年後果真應驗,是哪一個天子被言中了
    張璉是嘉靖年間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領袖,他曾經連續拿 下明朝數十個縣,實力範圍包括浙江、福建、廣東一帶,曾經佔領了30多個縣,對明朝的統治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依靠著東南沿海線的半壁江山,與明朝分庭抗禮,並建立」飛龍國「,自稱飛龍人主。 由於張璉的起義影響極大,徹底的驚動了明朝朝廷,朱厚熜終於忍不住了,派遣都督劉顯、參將俞大猷率官兵20萬去圍剿張璉。
  • 揭秘明朝十六位皇帝的死因,多數死因撲朔迷離,而且都是英年早逝
    那麼這16位皇帝的死因都是為何呢?下面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位,活的最久的朱元璋 朱元璋最為明朝的開國皇帝,也是十六位皇帝中活得最久的一位,享年71歲。作為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工作態度也給子孫後代做了很好的榜樣,他是明朝最勤政的皇帝了,一生幾乎沒有休息過。
  • 明朝宮女萬氏,為何受到成化皇帝獨寵?
    明朝皇宮裡有三大名妃,分別是永樂皇帝的權妃,成化皇帝的萬貴妃,萬曆皇帝的鄭貴妃。今天要來講講萬貴妃為何被成化皇帝獨寵,成化皇帝朱見深是明朝的第七位皇帝,他在十八歲繼位,在位二十三年。成化皇帝年幼時,他的父親英宗親徵,被俘虜,之後又復闢,這可謂是大起大落,而朱見深這個時候也經歷了被立太子、被廢又被立的反覆折騰。
  • 既不算暴君,也不算賢君,明朝的轉折點是否在正德與嘉靖?
    如果把明朝分成前後兩個半段的話,那么正德皇帝應該是"中間"的那一個。在所有十六位明朝皇帝中,正德皇帝朱厚照正好是第十位,數量上雖然中間偏後,但人家前九個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從正德開始後面六個,就好像不再那麼"循規蹈矩"了,甚至每一個都有點兒"個性飛揚"。
  • 因為道士一句話,嘉靖帝竟然不再見自己的兒子
    陶仲文,明朝嘉靖年間的道士,嘉靖身邊紅人,原名典真,湖北黃岡人。陶仲文本是一名管理倉庫的小吏,愛好道學,和龍虎山道士邵元節交好。邵元節將其推薦給嘉靖,陶仲文表演了一場以符水哩劍斬妖除魔的大劇(就是林正英表演的那一套),得到嘉靖信任。嘉靖痴迷於道家修仙,因此身邊道士眾多,每個道士都有一手掐符念咒的演技。
  • 嘉靖皇帝——看似精明,實則活得像個「傻子」!
    很多史學家對明朝這段歷史可以說是痛心疾首,皆因這一段歷史值得人們稱道的地方實在不多,特別是明朝的皇帝。著名學者呂思勉先生認為:「明朝雖然驅逐胡元,把中國恢復過來,然而論其一代政治,清明的時候,卻是很少的。」
  • 大明王朝的16個奇葩皇帝,最恪盡職守的居然是崇禎皇帝
    享國276年的大明奇葩何其多,其中連皇帝都一個比一個奇葩,其實哪個朝代還沒有個奇葩皇帝?只是大明有16個,這也太多了點。下面,我們就來一一了解一下這16位奇葩帝王。 名字決定命運——朱元璋 朱元璋就是個勵志傳說,放眼今天,連馬雲都要自愧不如。
  • 昌平神秘古墓,破敗不堪還有無字碑,據說:埋葬16位慘死的妃子
    東井在德陵左饅頭山西麓,在定陵右邊大峪山東麓還有一個地方叫西井。這兩片墓區沒有確切的資料記載,但是根據民間流傳的觀點,這裡面埋葬的就是殉葬的妃子。明太祖朱元璋死後,朱元璋處死了四十六個妃子給他陪葬。在朱棣死後,朱棣的大兒子明仁宗確定了三十八人的殉葬名單。據史料記載,在明仁宗宣讀出來殉葬名單,把陪葬的妃子們都引領到堂前,大殿中哭聲一片。
  • 明朝皇帝姓「朱」與「豬」同音,明朝人把豬叫什麼?說來挺有意思
    說來挺有意思文/露露知歷史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避諱」是一種特有的制度,尤其是文人如果在交談或書寫時不注意,可能會被砍頭。「避諱」這一觀念有著極其深遠的歷史,一說起源於西周時期。「避諱」就是封建社會為了維護等級制度的尊嚴,以禁止人們說或者寫禁「字」。
  • 太監和宮女「對食」的真正含義是什麼?朱元璋為何會對其處以剝皮之...
    電視劇《甄嬛傳》中有這樣一個情節,甄嬛的宮女崔槿汐和皇帝身邊的太監蘇培盛結成「對食」,被人發現後,受盡侮辱。那麼,「對食」究竟是什麼意思?又為何會受人詬病呢?在我國的明清時期,宮女是禁止談情說愛和發生性行為的。為了發洩內心的欲望,許多人便有了所謂的「對食」行為。
  • 權力的遊戲——嘉靖皇帝修墳史
    這時剛滿十四歲的朱厚熜剛剛繼承興獻王位兩年,卻被突然告知,他將會成為大明天子,也就是後來我們耳熟能詳的嘉靖皇帝。 這個還是半大孩子的年輕人在當時一定沒有想到,處在權力風暴中心的他,竟然會成為一個偉大的陵墓設計師。除了明太祖朱元璋以外,他是唯一一個同時設計了父母、自己、兒子三代陵墓的明朝君主。
  • 古代皇子出身富貴,為何卻多早夭?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與宮女有關
    古代皇子出身富貴,為何卻多早夭?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與宮女有關說到古代最令人羨慕的身份,當然非皇帝莫屬了。古代的皇帝,貴為天子,坐擁天下,榮華富貴享用不盡。但卻有很多皇帝,雖然享受著平民百姓所沒有的一切,包括衣、食、住、行等等,卻很多皇帝英年早逝,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為什麼明朝皇帝的壽命大多數都不長?原因有3點
    11.明世宗(嘉靖)朱厚熜,60歲。12.明穆宗(隆慶)朱載垕,36歲。13.明神宗(萬曆)朱翊鈞,58歲。14.明光宗(泰昌)朱常洛,39歲。15.明熹宗(天啟)朱由校,23歲。16.明思宗(崇禎)朱由檢,35歲。
  • 皇帝夢見一個宮女罵他無恥,醒來後幹了這麼一件事
    可如果是皇帝做了個夢,情況就不一樣了,往往會影響很多人。明王朝在北京的西苑有一個動物園,豢養著各種珍禽異獸、以供皇上玩賞。可是有一天,園中出現了極反常的現象:各種動物都在聚精會神地享用擺在自己面前的美味佳餚,但老虎卻在籠中煩躁不安地來回走動,因為它們未能像往常那樣找到自己的食物。第一天是如此,以後天天都是如此。百獸之王失卻了往日的威風,有氣無力地臥在籠中,最後終於都活活餓死了。
  • 老人出門賣蛋蹊蹺身亡 死前曾被3人扶至路邊
    老人出門賣蛋蹊蹺身亡 死前曾被3人扶至路邊 2017-02-16 11:26:09來源:成都商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