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宮女萬氏,為何受到成化皇帝獨寵?

2021-01-10 狐狸講歷史

北京的故宮經歷了明清兩代,故宮裡住過許多人,發生了許多事情。明朝皇宮裡有三大名妃,分別是永樂皇帝的權妃,成化皇帝的萬貴妃,萬曆皇帝的鄭貴妃。今天要來講講萬貴妃為何被成化皇帝獨寵,成化皇帝朱見深是明朝的第七位皇帝,他在十八歲繼位,在位二十三年。成化皇帝年幼時,他的父親英宗親徵,被俘虜,之後又復闢,這可謂是大起大落,而朱見深這個時候也經歷了被立太子、被廢又被立的反覆折騰。

故宮

成化皇帝朱見深與萬貴妃是怎樣相遇?為何相愛?成化皇帝朱見深在三歲的時候,他的父皇在「土木之變」中被俘虜,之後朱見深便被孫太后立為了皇太子,並親自撫養教育他。萬貴妃這時候是孫太后宮裡的一名宮女,萬貴妃小名叫貞兒,是山東諸城萬家莊人。萬氏的父親是縣吏,之後被貶到了順天府霸州,也就是今湖北省霸州市,萬氏四歲被選入宮中,她做事十分勤快能幹,為人也特別聰慧伶俐。萬氏比朱見深大十七歲,在遇見朱見深的時候,她已經二十歲了,當時孫太后讓她照顧朱見深,朱見深之後一直被奶奶孫太后和宮女萬氏悉心照顧著,而且萬氏每天與他形影不離,在這日常的陪伴和照顧下,兩人便有了深厚的感情。

故宮圖片

朱見深十五歲時,孫太后去世了,朱見深唯一的感情依託就是萬氏了,朱見深為了讓萬氏長久的陪伴自己,便想將她娶為正妻,但是他與萬氏年齡相差很大,而且萬氏身份低微,所以他的父皇英宗和錢皇后不同意萬氏為正妻。後來英宗為朱見深挑選了三位優秀女子,從其中挑選太子妃,但是還沒選定英宗便離世了,離世之前英宗命朱見深在百日內完婚,之後朱見深在天順八年七月的時候冊封三女子之中的吳氏為皇后,並且舉行了隆重的婚禮。吳皇后成為後宮之主後,沒過多久就與皇帝疼愛的萬氏發生了衝突,還命下人責打了萬氏,之後傳到了朱見深的耳中,又加上萬氏的哭訴,僅當了一個月的吳皇后就被廢除了。

朱見深

吳皇后被廢除,後宮不能一日無主,兩個月之後,朱見深便又立了一位新皇后,王氏,在四個月裡皇帝舉行兩次大婚,這在紫禁城中是歷史唯一一例。新皇后王氏知書達理,聰明賢惠,她知道朱見深不喜愛她,而且還獨寵萬氏,但是她還是一直恪守婦道,毫無怨言,而這位王皇后的結局也是極好的,史書中記載她「母儀兩朝,壽過八十」。萬氏萬貴妃她在後宮之中一直受到專寵,並且從未被皇帝冷落,萬氏在成化二年的時候為朱見深生下了皇長子,但是不幸的是沒過多久皇子就夭折了,之後萬貴妃由於年紀比較大,一直都沒再懷上孩子。

萬貴妃

萬貴妃為何能獨得專寵?萬貴妃到底有什麼本事?萬貴妃獨受專寵原因有四。第一是美,萬貴妃豐滿豔麗,妖嬈曼妙,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成化皇帝自是逃不過;第二是媚,諂媚的媚,萬貴妃特別善於迎合皇帝的意思,善於阿諛奉承,這使得皇帝喜歡她;第三是智,萬貴妃十分聰明,善於運用手段,她在後宮之中,毒害其他嬪妃,仗著皇帝的寵愛,對下人太監胡亂責罵,第四是緣,萬貴妃在朱見深小時候就照顧他,這份感情也在這照顧之中有了萌芽,有了基礎。結合上述所說,成化皇帝朱見深寵愛萬貴妃也是有原因,有源頭的。

相關焦點

  • 明朝壬寅宮變:十幾個宮女起義,差點把皇帝勒死
    然而明朝嘉靖皇帝時,發生的一次宮變卻和歷史上諸多宮變不一樣,這次宮變或者說起義是十幾個弱女子發起的,而且參與者也只有這十幾個弱女子。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壬寅宮變。壬寅宮變因為發生在壬寅年,故而被史書這樣稱呼。壬寅宮變發生在嘉靖二十一年,即公元1542年。皇帝作為天下的主人,差點被十幾個宮女勒死,不得不說真夠勁爆的。
  • 唯一一位只娶一個老婆的皇帝,一生獨寵一人,到死不願碰別的女子
    皇帝是史上最不缺老婆的人,清朝的順治皇帝,獨寵董鄂妃,24歲英年早逝,後宮之中也有不少的嬪妃,但卻有一任皇帝卻是例外,史上唯一一位只娶一位老婆的皇帝,一生獨寵一人,致死不願去後宮。
  • 為何清朝皇帝選妃子侍寢,要翻牌子?原來是這位明朝帝王的影響
    大明一朝,許多皇帝都跟前朝皇帝一樣,相信能長生不老。所以依靠術士什麼的煉丹求長生。這種情況,嘉靖帝最嚴重。比如,嘉靖帝不知從哪裡淘騰出來,說,早晨第一滴露水是最好的藥引子,用這露水服用丹藥,效果好得不得了。別說長生,估計都能成仙。
  • 揭秘明朝十六位皇帝的死因,多數死因撲朔迷離,而且都是英年早逝
    明朝建立於1368年,一共經歷了276年的歷史,共有16位皇帝。關於明朝皇帝的記載,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在史料上也並不少見。但古代皇帝作為一國之君,常年身居宮中,除了宮裡人員和朝中大臣之外,普通老百姓幾乎很難能見到皇帝的真容,這也給皇帝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 太監和宮女「對食」的真正含義是什麼?朱元璋為何會對其處以剝皮之...
    電視劇《甄嬛傳》中有這樣一個情節,甄嬛的宮女崔槿汐和皇帝身邊的太監蘇培盛結成「對食」,被人發現後,受盡侮辱。那麼,「對食」究竟是什麼意思?又為何會受人詬病呢?在我國的明清時期,宮女是禁止談情說愛和發生性行為的。為了發洩內心的欲望,許多人便有了所謂的「對食」行為。
  • 延禧宮略中讓人看不懂的點,祖父是刑部尚書,為何她卻只當個宮女
    延禧宮略中,爾晴稱自己的祖父為刑部尚書,為什麼她只當一個宮女呢?那時候為何都是包衣奴才,爾晴看上去還不如魏瓔珞逍遙自在。為何納蘭·明珠的孫女,剛進宮就被封為貴人?所有這些實際上都和清朝的選秀制度有關。清王朝後宮的婦女,從地位最高的皇后到宮女,都是從旗人中選出的。然而,儘管它們都是旗人的身份,但在它們當中,也會有三六九等之分。
  • 明朝「壬寅宮變」,16個宮女為何勒不死一個嘉靖,內幕說來蹊蹺
    19 02:52:37 來源: 屯少娛樂 舉報   導言  壬寅宮變,發生在明朝嘉靖年間
  • 雞缸杯為何拍出2.8億?劉益謙:明朝皇帝朱見深獨寵萬貴妃的見證
    劉益謙:首先它不是個普通的杯子,它是文物不可再生,它不僅代表著明朝成化時期最高的制瓷工藝,同時也見證了明朝成化皇帝朱見深和萬貴妃的愛情故事。馬未都先生在採訪中也有說:「明朝成化皇帝朱見深和萬貴妃之間相差19歲,娶她的時候萬貞兒36歲,這個女人從成化皇帝兩歲就一直伴隨他終身,值得一提的是,成化帝在位23年裡,萬貴妃是集三千寵愛於一生;因為成化帝深愛這個女人,朱見深看萬貴妃喜歡很精緻的杯子,為博美人一笑,成化帝開始讓景德鎮燒制各種精緻小巧的瓷器便於萬貴妃把玩。萬貴妃在成化皇帝40歲時候去世,隨後,成化皇帝朱見深也相繼離世。」
  • 一入宮門深似海,清朝宮女出宮後結局怎樣?還能嫁得出去嗎?
    比如雍正生母、康熙四大妃之一的德妃烏雅氏,她家族出身就是正黃旗包衣,她的祖父是御膳房總管爾森,父親魏武是正黃旗參領,整個家族都是屬於包衣出身,德妃與妹妹都是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前後通過上三旗包衣女子每年選秀選入宮中為秀女,由於德妃和妹妹都沒有立刻被康熙選中,所以她們姐妹二人之後就成為了宮女。
  • 明朝皇帝選妃子有多嚴格?多輪比拼,標準苛刻,只挑人中之鳳
    明朝皇帝選妃,也就是找老婆,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和父母見過一點頭就拜堂成親相比,皇帝選妃可是標準而又極其複雜的流水線作業。在明朝,皇帝老婆分成以下幾個等級:大老婆自然是皇后,後宮表率,兼任領導。在皇后之下,分成皇貴妃、貴妃、九嬪、才人、婕妤、美人、昭容、選侍、淑女等不同等級。
  • 《皇帝成長計劃2》宮女爬床觸發方法分享 宮女爬床如何觸發
    導 讀 皇帝成長計劃2宮女爬床怎麼觸發?
  • 一介宮女,權勢凌人,竟廢掉帝國皇后
    一介宮女,權勢凌人,竟廢掉帝國皇后其實,如果說我們中國歷史最為詭譎的地方,便是後宮了。因為後宮不僅是皇帝生活的地方,更是一個帝國權力陰謀交織的地方。因此,在皇帝後宮中能夠發生什麼事情再奇怪,我們也不會感到驚訝。
  • 皇帝不知節制,接連一周寵幸宮女,最後吃「藥」過多直接猝死
    古代的時候,王朝不相同,每個皇帝的治國風格也是不同的。在這些皇帝中,很多之所以沒有好的名聲,都是因為自己做了很多混帳事情。歷史上很多皇帝都是因為自己沉迷美色,所以才會在自己的王朝自然滅亡之前就直接滅亡了。
  • 古代皇子出身富貴,為何卻多早夭?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與宮女有關
    古代皇子出身富貴,為何卻多早夭?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與宮女有關說到古代最令人羨慕的身份,當然非皇帝莫屬了。古代的皇帝,貴為天子,坐擁天下,榮華富貴享用不盡。但卻有很多皇帝,雖然享受著平民百姓所沒有的一切,包括衣、食、住、行等等,卻很多皇帝英年早逝,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萬曆皇帝不立朱常洛為太子,說是宮女生的,其母說你也是宮女生的
    朱翊鈞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他是明穆宗朱載坖第三子,十歲繼位,年號「萬曆」,因此,也被稱為「萬曆皇帝」。朱翊鈞在位四十八年,長達半個世紀,因此,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廟號明神宗。萬曆九年(1581年),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在其生母李太后的慈寧宮中,看到一個宮女很可愛,突然來了興致,臨時起意,私幸了這名宮女,這名宮女姓王,後來有了身孕,朱翊鈞雖然是皇帝,但是,他非常忌諱這件事情,一直不敢承認,想賴帳,可是,在內起居注中,有詳細記載,明神宗再神,也無法抵賴。
  • 明朝16帝聚在一起,以朱元璋的暴脾氣,哪些皇帝會挨他的揍
    自古以來,我國已經出現了十多個朝代,四百多位皇帝,各朝代中,昏庸、暴君很常見,但是像明朝這樣,出現了很多奇葩皇帝,還是少見的。朱元璋雖然為人殘暴,殺了很多功臣,但他勤政,也算一個好皇帝。他這樣一位脾氣暴躁的皇帝,假如見到他之後的16位明朝皇帝,他會揍誰?
  • 古代宮女走出宮門後,為何有些人都不能生育?
    其實要說宮女人數最多的還算唐開元、天寶年間,宮女人數躍升至4萬,這可能與唐朝當時的經濟繁榮有關,後宮龐大,沒點經濟實力做支撐也是沒法供養的她們,因為這些宮女不但領工資,就那些胭脂脂粉之類的開銷就是一筆巨額款項。事實上,清朝以前的宮女是不會放出去的,不過也有過幾次特例,《漢書》中就曾記載漢文帝放了孝惠帝時期的宮女,「出孝惠皇帝後宮美人,令得嫁。」
  • 壬寅宮變——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由宮女發動的政變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以楊金英為首的數十名宮女密謀殺死明世宗嘉靖帝,結果以失敗告終,史稱「壬寅宮變」。事情的起因還得從嘉靖帝說起,歷史學家對其評價褒貶不一,單從為人上講,他苛待嗣母明孝宗張皇后,對后妃也刻薄寡恩,其第二任皇后方氏曾遭遇火災,嘉靖帝卻見死不救。
  • 為何說清軍是明朝養大的?當你看完明朝的操作,你還恨的起來嗎
    明朝末年有上億的人口,上百萬軍隊,還有號稱天下第一的神機營(火槍部隊),為何卻幹不過人數不到20萬,裝備著大刀長矛的八旗軍呢?除了明朝自身的腐敗之外,經濟是一大因素,而支撐清軍南下的財富正好來自明朝。但不是每個皇帝都有朱元璋和朱棣那麼的強勢,土木堡之變之後,被朱姓皇室壓制到極點的文官集團通過這場精心策劃的戰爭徹底掌握了主動權,從此之後,朱姓皇室和漢朝中後期的皇室一樣變成了與文官集團共治天下的魚肉。明朝的海禁禁的民,但並不禁皇室。海禁導致的直接後果是被逼無奈的沿海百姓拋家棄子,或下海當海盜,或下南洋去求生。明朝所謂的「戚繼光抗倭」,不過是一場官逼民反的內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