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道士一句話,嘉靖帝竟然不再見自己的兒子

2021-01-21 對別酒怯流年

陶仲文,明朝嘉靖年間的道士,嘉靖身邊紅人,原名典真,湖北黃岡人。

陶仲文本是一名管理倉庫的小吏,愛好道學,和龍虎山道士邵元節交好。邵元節將其推薦給嘉靖,陶仲文表演了一場以符水哩劍斬妖除魔的大劇(就是林正英表演的那一套),得到嘉靖信任。

嘉靖痴迷於道家修仙,因此身邊道士眾多,每個道士都有一手掐符念咒的演技。可是其他道士在嘉靖身邊待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被趕走,唯獨陶仲文得寵二十年,直到其年老歸隱。

陶仲文有多受寵呢?整個明朝,只有一個人一人兼領三孤(少師、少傅和少保),那就是陶仲文。

就在陶仲文歸隱之後,嘉靖帝還常常將其掛在嘴邊,思念至極,於是將他的兒子陶世恩安排到了真人府。

至於普通的封侯拜相更不在話下。

那麼陶仲文為何如此受寵呢?主要是兩個原因。首先,陶仲文多次預言成真;其次陶仲文有絕活。

先來說說陶仲文的幾個預言。

有年嘉靖南巡,路上有旋風圍繞龍輦。嘉靖問:「這是怎麼回事兒?」陶仲文說:「預示有火災。」當天夜裡,故宮果然著火。

嘉靖二十八年,年都御史胡纘宗入獄,株連數十人。第二年春京師災異頻繁,皇上詢問陶仲文。仲文回答說怕有冤獄,得雨才能消災。嘉靖對胡纘宗等人從輕處理,果然天降大雨,京城災難消失。為此嘉靖還封陶仲文恭誠伯。

以上都是小預言,陶仲文真正令人稱奇的預言是「二龍不相見」。

嘉靖帝子女不少,有八個兒子,但活到成年的只有兩個,活到嘉靖帝去世的就只有一個,就是後來的隆慶帝朱載坖。

嘉靖十三年,皇長子朱載基剛剛出生兩個月就病死,嘉靖帝萬分悲痛。

陶仲文告訴了嘉靖帝「二龍不相見」的讖語,嘉靖帝深以為然。

兩年之後,嘉靖帝相繼有了朱載壑、朱載坖、朱載圳。

當三人到了該入學的年紀時,需要出閣講學,這必須需要嘉靖帝出面。

然而就在儀式結束後不久,已經十四歲的朱載壑病倒了,沒多久就去世了。

嘉靖帝痛定思痛,從此嚴格遵守「二龍不相見」,對剩下的兩個兒子裕王朱載坖和景王朱載圳長期漠不關心。

還好,兩人雖然身體一直不好,但也活到了成年。

不過在嘉靖帝死之前前兩年已經28歲的朱載圳也因病去世,嘉靖帝只剩下一個兒子朱載坖。

就這樣,作為皇儲的朱載坖尷尬無奈地生活在那條咒語的陰影下,直到世宗駕崩。

他還是個親王。這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裕王朱載坖登基稱帝,徹底為「二龍不相見」這條魔咒畫上了句號。

那麼陶仲文的絕活是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嘉靖帝曾經遭遇過宮女刺殺,據說是因為嘉靖帝床上太猛,宮女受不了。嘉靖也意識到傳統的「採陰法」雖然兇猛,但是對於傳宗接代並沒有好處。

陶仲文懂得一些醫術,他有獨家秘方,既可以讓嘉靖帝生龍活虎,又能幫助其提高受孕率。

這也是陶仲文得寵二十年最主要的原因。

時至今日,陶仲文的方子仍在流傳。

陶仲文雖然獨得恩寵,但是他並沒有像其他得勢道士太監一樣驕橫跋扈,反而利用自身優勢做了不少好事。

《明史》載:「仲文得寵二十年,位極人臣,然小心縝密,不敢恣肆。」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書生思念亡妻,道士幫他走陰,到了陰間卻忘了道士的話
    父母為此事都急白了頭,可是張鴻書卻一定要堅持己見,父母拿他沒有辦法,因為他們了解兒子的性格,只要他認準的事兒,八匹馬也拉不回來。兩年之後,張鴻書偶然遇到一唱戲的女子,立刻被她風情萬種的身段所迷住。儘管父親不太滿意唱戲女子的出身,但是張鴻書卻揚言非她不娶,為了不讓張家斷後,父母還是勉強同意了這門親事。
  • 大明王朝:海瑞供詞遞進京,呂芳為什麼要瞞著嘉靖帝去見嚴嵩?
    上次海瑞遞交供詞後,嘉靖帝已經下令對巾帽局、尚衣監和織工局進行查辦.作為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呂芳,顯然這段時間並不好過,天剛蒙蒙亮,他就衝沒有及時吹掉燈的小太監們發飆。隨後,就見到了這封供詞,那麼接下來,他為什麼瞞著嘉靖帝去見嚴嵩呢?《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115期:大明王朝:呂芳收到海瑞的供詞,為什麼瞞著嘉靖帝急忙去見嚴嵩?
  • 揭秘明朝的「甲辰科場案」,為何令嘉靖帝大發雷霆?
    明朝嘉靖年間,中央和地方的科舉考試舞弊現象逐漸嚴重,大臣們多次因考生冒名頂替事件向嘉靖帝朱厚熜奏摺上疏,歷述了各地科舉考試的舞弊情況,有官員的親屬冒充京籍而中舉的,也有考官靠賣題漁利的。朝野輿論一時譁然,更有市井流言稱之為「一鑾當道,雙鳳齊鳴」(鑾意指翟鑾,雙鳳意指他的兩個兒子)。在流言出來後,大學士翟鑾向嘉靖帝建議複試考生,以洗刷自己和兩個兒子的清白,被皇帝拒絕。之後,嘉靖帝派吏部、都察院共同嚴查,務必獲得真相。
  • 母親去世後,經常給兒子託夢說太臭了,道士去墳前查看後,很無語
    母親去世後,經常給兒子託夢說太臭了,道士去墳前查看很無語我叫丁寧文,小的時候我的父親對母親特別不好,左鄰右舍都在勸我父親對我母親好一點,因為我母親為人和氣,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問我父親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 修佛還是打天下,這道士的一句話,決定了朱元璋的一生
    這一切的背後,離不開一位道士,如果不是因為他的一句話,朱元璋可能在皇覺寺青燈伴古佛,孤寂終老。元朝末年,由於元朝廷的殘暴不仁,在苛捐雜稅的壓迫之下,各地農民不斷揭竿而起,其中幾股比較大的勢力分別是朱國珍、張士誠、郭子興等。或許有人問,為什麼沒有朱元璋呢?不急,其實這個時候我們未來的明太祖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青年,在皇覺寺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
  • 《道士下山》原著作者揭秘「道士」真正的下山路
    還在朋友圈吐槽電影《道士下山》裡的滾草地情節嗎?別OUT啦,給朋友圈裡一大幫沒看過《道士下山》小說的人講原著劇情,才是新鮮出爐的高冷吐槽利器。  自從陳凱歌電影《道士下山》7月3日全國公映,王寶強的「傻笑」、林志玲的「偷情」、郭富城和張震兩大男神的「不離不棄」……讓陳凱歌收穫高票房,也得到了潮水般的差評。這些被吐槽的劇情為何出現?
  • 大明王朝1:嘉靖王20年不上朝,依然掌控朝廷,帝王之術純熟
    與此同時,裕王之子也就是嘉靖帝的第一個皇孫即將誕生,此時的裕王非常清楚這個孩子的平安降生關係到他所代表的清流官員的力量增長,甚至會影響到之後大明王朝的勢力走向,此時的他陷入了無盡的憂心之中,為自己的孩子,也為現在正陷入僵局的徐階等人。
  • 道士一眼就看出兩個孩子是皇帝命格,這個道士是誰?兩個皇帝又是誰?
    因為這個原因,當時很多家庭中的男丁都不在家裡,家庭中只剩下了一些老弱病殘婦女。家中的男人在外徵戰,家中的老人婦女孩子的生活便變得特別艱難。而且由於戰爭的轉移,很多家庭為了保命需要逃難,就是為了躲避戰火的困擾。而這些逃難的人中大部分都是一些兒童婦女,有的老人行動不便基本上已經放棄了抵抗。
  • 歐陽娜娜的神奇朋友圈曝光,竟然是趙麗穎兒子的乾媽
    說起歐陽娜娜,其實這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了,很早網上就流行著一句話:哪個女孩不想成為歐陽娜娜。在伯克利,歐陽娜娜和王源是朋友,儘管在國內是當紅明星,也有自己的影視以及音樂作品,但是在伯克利,其實校園內認識他們的人很少,老師和同學都不知道歐陽娜娜竟然還是藝人並且有作品。
  • 借懷孕恃寵生嬌的皇后,偏遇到薄情寡恩的嘉靖帝
    嘉靖帝的原配陳氏是孝宗張皇后所選,所以備受嘉靖冷落不喜。當初選皇后的時候,張太后也是盡心盡力的,要給侄子選一個好皇后,「父母行止端莊、家法齊整女子,年十四、十五,容貌端潔、性資純美、言動溫恭、鹹中禮度者」。張太后的選拔標準就是父母品行好,自己的相貌性格也要好,這一點來說,張太后可謂上心。可惜,並不被領情。
  • 和尚和道士都吃素,為什麼和尚肥頭大耳,道士卻骨瘦如柴?
    不論是在各種影視劇還是在現實中,和尚大多大腹便便,而道士卻十分清瘦;此外,在寺廟和道觀中供奉的仙人佛像也大都呈現這樣的反差,比如彌勒佛、如來佛祖都是慈悲大肚的形象,而三清道士則顯得清瘦。同樣都是吃素,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反差呢?
  • 《道士下山》原著作者徐皓峰:商業武俠片走向末路
    「您如何評價陳凱歌的電影《道士下山》?」面對記者的第一個問題,徐皓峰表示不會回答這類問題。他解釋說,按照影視圈的「行規」,原著作者不方便去評價導演,心有不甘的記者們在詢問了關於新書、武俠的問題後,最後一個問題仍是問徐皓峰會不會拍《道士下山》?他回答說:「我自己不會拍《道士下山》,因為喜歡陳凱歌的《孩子王》。」
  • 「不生個兒子,我死不瞑目!」婆婆為了讓我生兒子竟然這樣做!
    但我婆婆卻不是這麼想,在她的認知裡,再好的女兒都不如兒子好!前段時間,這兩個萌小娃終於齊齊上了幼兒園,這讓我終於鬆了一口氣。出門的時候也有時間收拾一下自己了,不像以前帶著女兒的時候出門都是灰頭土臉的。正當我打算重回職場,找回那個光鮮亮麗的自己時,我婆婆又來催生了。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來催生,她對我的雙胞胎女兒視而不見,極少關懷。
  • 揭秘道士修行必讀的三大經書和入門方法
    人總有好奇之心,好奇未知東西,正因為有了好奇心,所以人們有了求知慾,喜歡追根究底了解未知的真相。特別是玄之又玄的命運,他看不見摸不著,人們總想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有了這方面的需求就誕生了周易大師、六壬大師等等。在道教全真門派的修行中則不提倡未卜先知,全真道長認為有些東西提前知道了對修行沒有好處,它反而會給修行增添魔障。
  • 書生夢見道士給他賀喜,自己卻沒有考中進士,再遇道士時道出緣由
    (網絡圖片:道士)只見一團白氣散去,從門外走進來一個道士,四十歲上下,到了房中對陳慶常作了個作揖,笑著道:「給您賀喜了,不過恐怕您這一趟是要白跑了,此科功名君不在列!不過也不必介懷,您可是個『醉魁』!到時候接連考中舉人、進士都不在話下,不久還能當上左都御史!」陳慶常並不明白道士說的什麼意思,正要細問,又是一陣白煙騰起,道士擺手間,化作白煙就不見了!
  • 崇禎讓道士算命,道士測完大呼4字,後竟全都應驗
    這位皇帝不貪財,不好色,不懶惰,天分也不算低,身體也不差,並且日夜辛勞,廢寢忘食。但到底是回天乏力,二百七十六的明朝終究斷送在了他的手上。只能說崇禎沒有生在一個好時代,如果他在太平盛世當皇帝,那麼他一定可以成為一位好皇帝。崇禎太年輕,善惡分明,即位後殺盡閹黨,以致朝中無人幫助他牽制東林黨,以一己之力去跟滿朝大臣鬥,怎麼鬥得過?
  • 紅樓夢:榮國公窮孫,其母一個動作一句話,兒子奮發逆襲人生贏家
    寧榮二府的經濟危機尚越來越嚴重,族裡其它就更不用說了,賴嬤嬤有一句話說得貼切:「你看那正根正苗的忍飢挨餓的要多少?」榮國公子孫裡正根正苗忍飢挨餓的,賈芸就是其中的一位。賈芸早早死了父親,寡母帶著他清苦度日,賈芸漸漸大了,還沒有個正經營生,眼看著母子兩個的日子都快要過不下去了,賈芸著急,尤其是看到賈芹、賈菱、賈菖等人都在榮府裡管著一方事務,月月都有可觀的銀子收入,賈芸也想拉個府裡的關係,走這樣的路。
  • 金星兒子被同學嘲笑,只用一句話讓同學閉嘴
    他們會有矛盾、有爭吵,會有各自的小團體,會遇到不喜歡的人,也會交到很好的朋友,而孩子間的相處方式,也無不是各自家庭的投射。從一個孩子的行為處事,就能看到孩子的家教。金星兒子被同學嘲笑,只用一句話讓同學閉嘴金星因為她的犀利和真性情,深受觀眾們的喜愛,不少人都愛她的「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