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仲文,明朝嘉靖年間的道士,嘉靖身邊紅人,原名典真,湖北黃岡人。
陶仲文本是一名管理倉庫的小吏,愛好道學,和龍虎山道士邵元節交好。邵元節將其推薦給嘉靖,陶仲文表演了一場以符水哩劍斬妖除魔的大劇(就是林正英表演的那一套),得到嘉靖信任。
嘉靖痴迷於道家修仙,因此身邊道士眾多,每個道士都有一手掐符念咒的演技。可是其他道士在嘉靖身邊待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被趕走,唯獨陶仲文得寵二十年,直到其年老歸隱。
陶仲文有多受寵呢?整個明朝,只有一個人一人兼領三孤(少師、少傅和少保),那就是陶仲文。
就在陶仲文歸隱之後,嘉靖帝還常常將其掛在嘴邊,思念至極,於是將他的兒子陶世恩安排到了真人府。
至於普通的封侯拜相更不在話下。
那麼陶仲文為何如此受寵呢?主要是兩個原因。首先,陶仲文多次預言成真;其次陶仲文有絕活。
先來說說陶仲文的幾個預言。
有年嘉靖南巡,路上有旋風圍繞龍輦。嘉靖問:「這是怎麼回事兒?」陶仲文說:「預示有火災。」當天夜裡,故宮果然著火。
嘉靖二十八年,年都御史胡纘宗入獄,株連數十人。第二年春京師災異頻繁,皇上詢問陶仲文。仲文回答說怕有冤獄,得雨才能消災。嘉靖對胡纘宗等人從輕處理,果然天降大雨,京城災難消失。為此嘉靖還封陶仲文恭誠伯。
以上都是小預言,陶仲文真正令人稱奇的預言是「二龍不相見」。
嘉靖帝子女不少,有八個兒子,但活到成年的只有兩個,活到嘉靖帝去世的就只有一個,就是後來的隆慶帝朱載坖。
嘉靖十三年,皇長子朱載基剛剛出生兩個月就病死,嘉靖帝萬分悲痛。
陶仲文告訴了嘉靖帝「二龍不相見」的讖語,嘉靖帝深以為然。
兩年之後,嘉靖帝相繼有了朱載壑、朱載坖、朱載圳。
當三人到了該入學的年紀時,需要出閣講學,這必須需要嘉靖帝出面。
然而就在儀式結束後不久,已經十四歲的朱載壑病倒了,沒多久就去世了。
嘉靖帝痛定思痛,從此嚴格遵守「二龍不相見」,對剩下的兩個兒子裕王朱載坖和景王朱載圳長期漠不關心。
還好,兩人雖然身體一直不好,但也活到了成年。
不過在嘉靖帝死之前前兩年已經28歲的朱載圳也因病去世,嘉靖帝只剩下一個兒子朱載坖。
就這樣,作為皇儲的朱載坖尷尬無奈地生活在那條咒語的陰影下,直到世宗駕崩。
他還是個親王。這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裕王朱載坖登基稱帝,徹底為「二龍不相見」這條魔咒畫上了句號。
那麼陶仲文的絕活是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嘉靖帝曾經遭遇過宮女刺殺,據說是因為嘉靖帝床上太猛,宮女受不了。嘉靖也意識到傳統的「採陰法」雖然兇猛,但是對於傳宗接代並沒有好處。
陶仲文懂得一些醫術,他有獨家秘方,既可以讓嘉靖帝生龍活虎,又能幫助其提高受孕率。
這也是陶仲文得寵二十年最主要的原因。
時至今日,陶仲文的方子仍在流傳。
陶仲文雖然獨得恩寵,但是他並沒有像其他得勢道士太監一樣驕橫跋扈,反而利用自身優勢做了不少好事。
《明史》載:「仲文得寵二十年,位極人臣,然小心縝密,不敢恣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