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明朝分成前後兩個半段的話,那么正德皇帝應該是"中間"的那一個。在所有十六位明朝皇帝中,正德皇帝朱厚照正好是第十位,數量上雖然中間偏後,但人家前九個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從正德開始後面六個,就好像不再那麼"循規蹈矩"了,甚至每一個都有點兒"個性飛揚"。
正德皇帝的諡號是明武宗,在各個朝代看來好像帶"武"字的一般都不會太差,因為很容易讓人們聯想到漢武大帝,應該是在軍事方面取得過出色成績的。但在所有"武字輩"的皇帝中,朱厚照卻是個特例,他確實打過一次勝仗,親徵挫敗了一次蒙古王子南下的入侵,其他就沒什麼了。這個"武"字可能更多的源於一個"豹"字,或者說是源於一處叫"豹房"的宮殿。
首先來說"豹房"是什麼,顧名思義養著豹子的房舍。大概有200多間,且裡面不止養著豹子,還有獅、虎等各種猛獸,據說朱厚照從小喜歡騎射,對於猛獸互鬥尤為鍾愛,當上皇帝以後,在一群宦官的引誘下開始熱愛上了這項"運動",斥巨資在西華門另外建造一處宮殿,一開始叫新宅,養上猛獸之後被稱為豹房。裡面除了猛獸以外,還有戲子伶人,朱厚照看完了猛獸互鬥激情澎湃,再去荒淫一番,從此不出豹房。
他在位總共十六年,不算太短,當時的大明統治中心就在豹房。但朱厚照又不算是個宅男,豹房裡呆久了也會嫌悶得慌,便會揮霍無度的出巡,每一次都花費巨大,朝政也隨之荒疏。各地不僅開始出現農民起義,就連老朱家宗室藩王都有先後起兵、企圖奪取皇位的。這樣一個武宗,只活了三十一歲就病逝了,他去世的地方就是將他身體掏空的豹房。
別看武宗荒淫,卻沒能留下子嗣,在太后和內閣首輔楊廷和的擁立下,武宗的堂弟登上皇位成為大明第十一位皇帝,他就是著名的嘉靖皇帝。嘉靖之所以出名,與其在位超長不無關係,四十五年的統治自然會出現前後不一不能一貫而終的局面。大體可以把嘉靖年間一分為二,他的前期最大的特點就是整肅武宗以來的混亂朝綱,對官員的管理尤其嚴厲,但對普通百姓卻非常寬容。如果把明朝朝廷看作是一個人的話,這種做法就相當於"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還是取得了很不錯的效果的,歷史上稱之為"嘉靖新政"。
這種史學界稱呼常有"盛世"、"治世"或者"中興",而嘉靖這個不能算中興,在他之前有很多做得不錯的好皇帝,比如孝宗他們都處在明朝中期,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興。說盛世的話嘉靖年間也算不上,因為他後面就不再這麼認真當皇帝了。後半段從他個人信奉道教開始,把朝政交於嚴嵩這樣的人,後長期不理朝政,甚至激起民變。
內亂的同時,外力也在趁虛而入。蒙古俺答汗於公元1550年,直接把兵開到了北京城下,東南沿海倭寇不停的騷擾,南北混亂夾擊下,從嘉靖後半段開始一直困擾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