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八大經典名言警句,將孝道傳承下去!

2021-01-09 國學修學堂

《孝經》在儒家經典中,是字數最少的一部。其經文部分,只有1778個字。然而早在漢代,《孝經》便已成為經學的入門參考讀物。由於孝道是家庭中主要的倫理關係,所以很容易引起人們情感上的共鳴。

一、禮者,敬而已矣。

解讀:所謂禮,就是一種恭敬的態度罷了。如果認為禮就是一套儀式,內心並不恭敬,這樣的人就算行禮,也是無禮之人。

二、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原句是《孝經·開宗明義》:「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本指身軀、四肢、鬚髮、皮膚,後亦泛指自己身體的全部,自身。

三、愛親者,不敢惡於人; 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意思是說,一個懂得熱愛自己父母的人,就不敢厭惡別人的父母;一個懂得敬奉自己父母的人,就絲毫不敢怠慢別人的父母。

四、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一個人如果不愛自己的父母親人而去愛其他人,就違背了做人的德行;不恭敬自己的父母長輩而去恭敬其他人,就違反了做人的規則。

五、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君子奉事君主,做事就要考慮如何竭盡全力,事後就要考慮有沒有過錯怎樣彌補,奉行順從君主美好的言行,糾正制止君主的錯誤舉動,所以君臣上下的關係親密。

六、立身行道,名揚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意思是:人在世上,遵循仁義道德,有所建樹,顯揚名聲於後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終極目標。

七、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

君子能孝親,必具愛敬之誠,以愛敬之誠,移作事君,必能忠於事君。他能敬兄,必具和悅態度。以和悅態度移於事長,必能順於長官。

八、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

孔子說:「能夠親愛自己父母的人,就不會厭惡別人的父母。能夠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會怠慢別人的父母。以親愛恭敬的心情盡心盡力地將雙親侍奉,而德行教化施之於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從效法,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

相關焦點

  • 《孝經》中的經典名言警句,孝道為先,果斷收藏!
    《孝經》中國古代儒家的倫理著作。儒家十三經之一。傳說是孔子作,但南宋時已有人懷疑是出於後人附會。現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書共分18章。① 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醜不爭。出自《孝經·紀孝行章第十》,大意是:侍奉父母的人,居於上位不驕傲,處於下位不作亂,在眾人中不忿爭。②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語出《孝經·諸侯章》,意思是說:一個人學識高、地位高,如果他能夠居上位而不自高自大,不傲上凌下,那麼他就能長守高貴的位置;一個人很富有,如果懂得節制、把握好度,恪守禮法而不奢侈,不炫富,那樣他就能長守富貴的生活。
  • 《孝經》中的10則經典名言,教你如何行孝道!
    《孝經》是中國古代儒家的倫理學著作。傳說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時已有人懷疑是出於後人附會。清代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中指出,該書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遺言」,成書於秦漢之際。1、人之行,莫大於孝。出自先秦《孝經·聖治》。人的品行,沒有比孝顯得更重要了。
  • 品讀《孝經》名句,感悟中華孝道文化!
    孝道是傳統文化的根基,是做人的根本,《孝經》是儒家十三經之一,是儒家修學的入門課程,也是專門闡述儒家孝道倫理思想的一部經典。在古代選拔官員,孝道是最根本的一個標準,如果不孝敬父母,連個正常人都不算,就更別想進入仕途了。今天和大家分享幾句《孝經》的名言,感悟一下我們中華民族的孝道文化。
  • 「傳承好家風」孝道要先行!豐潤區學校開展「中華好家風·孝道...
    為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任各莊鎮新庄子小學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和辦學特點,以「孝道」教育為突破口,引導師生認知孝道,踐行孝道。▼▼▼01廣泛動員,積極組織「中華好家風·孝道」主題徵文。
  • 中小學生名言警句大全分類歸納,學生勵志名言警句,值得收藏!
    名言警句也有歸類總結,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方便記憶。有的家長不重視孩子名言警句的積累,覺得這些名言警句沒有太多的作用,所以收不收集都無所謂。其實,恰恰相反,孩子積累的名言警句越多,越有助於培養孩子在精神上的強大。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在精神上被學習壓垮,心理承受能力太低,易造成心理問題。從小積累勵志名言警句,能讓孩子心靈更強大,抗壓能力更強,遇到困難也會積極向上。
  • 勵志的名言警句 最經典的勵志名言名句
    關於勵志的名言警句整理分享,走好自己的路,邁好自己的步,生活充滿了選擇,而生活的態度就是一切,那麼關於勵志的名言警句都有哪些呢?一起來欣賞
  • 公務員面試高分專項輔導:經典名言警句知識理解
    第四章  經典名言警句知識理解  第一節  古代名言警句解析  1.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請談談看法。
  • 中華孝道的起源與孔子的孝道理論
    中華孝道,任五千年時空變,始終在古老的東方大地上代代傳承,源遠流長。中國人把善事父母稱之為『孝』。孝,是東方人性文明的起點;孝,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是對長者先賢的敬重,也是對生命之根的叩謝。孝,是人與獸的重要分水嶺,是人性的重要標誌之一,它沉澱在華夏兒女的基因之中,它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之內。在華夏文明的洪荒時代,就萌生了原始意義上的敬老意識。
  • 關於孝道的10句名言,不可不知!
    中國傳統文化很重視「孝道」,中國古代把孝看作百善之首,在漢代,一個人如果「孝」是可以被推薦去當官的,這叫「舉孝廉」,皇帝更是以「孝」治天下,漢代皇帝的諡號中就都有一個「孝」字,比如我們熟悉的漢武帝,就是「漢孝武帝」。1、人之行,莫大於孝。
  • 年輕人在孝道上最容易犯的錯誤!
    文:路兵何為孝道?在儒家經典《孝經》中,曾子就曾經問孝道於孔子。仲尼居,曾子侍。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 孝道,源遠流長,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中華孝道園
    而這裡面,孝道是永久不變的。在古代,孝是測量一個人的重要準則,而現在,孝的含義更加價值連城!中華孝道園,它坐落在常州市武進太湖灣旅遊度假區內,是全國十大旅遊名片之一的景點。中華孝道園面向太湖,背靠蓼莪山脈,是江南一帶的「世外桃源」。中華孝道園的修建也嚴格遵守了中華園林傳統的風格。在進入園中一點,就有一座假山,它的形態雖然錯綜複雜,但是線條極美。
  • 小學語文必背:諺語、歇後語、名言警句,家有小學生,務必留一份
    【小學語文必背:諺語、歇後語、名言警句,孩子用於寫作,絕對加分】說起諺語、歇後語、名言警句相信學生們都不陌生,這三部分在語文中雖不系統的學習,但卻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在大大小小的考試中,都會有相關的題型。
  • 魯迅先生的這幾句經典名言,有些什麼深刻含義?
    魯迅先生生活在清朝末年民國初年,他生活的年代,正是中華民族鳳凰涅槃、久經苦難的烈火歲月,作為留學日本的海歸高級知識分子,他的作品裡面自然是到處都充斥名言警句,一直並且將長久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理念。魯迅先生下面挑選幾句他的比較經典的名言警句,讓我們一起來討論一番吧。
  • 打造高逼格面試答案必備素材之名言警句
    打造高逼格面試答案必備素材之名言警句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21國考,必備素材,名言警句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學生須熟誦「孝道」名言 培正小學此舉大受歡迎
    學生須熟誦「孝道」名言 培正小學此舉大受歡迎   好東西永遠不會過時  西關培正小學從《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著作中摘選出與「孝道」有關的語句、篇目,印成小冊子發給學生。教學方法則採取先讓學生熟讀成誦、後講解領會的方式:規定在星期一、四早讀時誦讀,星期二、五下午用毛筆字抄寫;老師則在語文課、思想品德課或社會實踐課上,對這些儒家學說的內容進行講解。
  • 黃金左手排位賽「名言警句」,一個比一個騷氣!
    但是小編認為最受最厲害的不是技術(當然技術也厲害),而是他在直播時候的滿嘴名言警句(騷話)。下面就給大家羅列幾句最後最有名的騷話,不知道大家覺得那一句是最騷的呢?1:「知道我為什麼不喜歡5v5嗎?人太多了,我的ping值和fps都會報帳。我要1打5,人沒有那麼多,操作空間就更大了!」
  • 小學語文常識+名言警句+成語+諺語+歇後語!替孩子收藏慢慢背!
    眾所周知,小學「日積月累」選材形式多樣,選材有對聯、名言警句、成語、歇後語和一些經典的詩句等。鑑於此,老師幫同學們把小學語文基礎知識整理出來,非常全面。建議家長替孩子收藏、列印!把這份資料吃透,語文成績一定能大大提升。小學語文常識+名言警句+成語+諺語+歇後語!替孩子收藏慢慢背!
  • 松坡講文壇首次開講:與張千山話家國說團圓 感悟孝道文化
    孩子們齊聲背誦《孝經》。紅網時刻9月26日訊(記者 曾珍 通訊員 袁豐 )9月26日上午,由邵陽市文旅廣體局主辦、松坡圖書館承辦的松坡講文壇在市松坡圖書館開講。市社科聯主席張千山應邀作了《家國情思:中秋佳節與中華孝道》專題講座。昔有「松坡講武堂」,今有「松坡講文壇」。
  • 用孝道影響孩子,受益一生!
    #孝經——《孝經》之前看過一部古裝電視劇,有個小細節我印象深刻,講的是秦孝公嬴渠梁繼位之前,杜志在朝堂上帶節奏擁立長公子嬴虔,但反被嬴虔斷了一縷頭髮,杜志目中含淚,痛苦萬分喊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啊!」另外較為印象深刻的是三國時期,曹操有一次出徵,下令士兵不得損壞百姓的麥田,違者處斬。
  • 百善孝為先,關於孝道的10句名言!忠孝是立身之本!
    百善孝為先,關於孝道的10句名言!忠孝是立身之本。1. 孝子之養老也,樂其心,不違其志;樂其耳目,安其寢處。——《禮記·內則第十二》孝順的子女,贍養父母,能夠使得父母從內心感到快樂,他們不會違背父母的意願,想盡辦法讓父母賞心悅目,會安排舒適的住處讓父母就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