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關於孝道的10句名言,不可不知!

2021-01-09 國學修學堂

中國傳統文化很重視「孝道」,中國古代把孝看作百善之首,在漢代,一個人如果「孝」是可以被推薦去當官的,這叫「舉孝廉」,皇帝更是以「孝」治天下,漢代皇帝的諡號中就都有一個「孝」字,比如我們熟悉的漢武帝,就是「漢孝武帝」。

1、人之行,莫大於孝。

出自《孝經》。人類的行為,沒有比孝道更為重大的了。孝,是為人之本;敬,乃做人之根。

2、父慈而教,子孝而箴。

出自司馬光的《家範》。父親慈祥而能訓教,兒子孝順而能自我規勸。

3、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出自北宋文學家蘇轍。 孝道是每個人都有且必須要懂,要去孝順。

4、立愛惟親,立敬惟長。

出自《書·伊訓》。確立愛心相要從親人開始,確立恭敬要 從長輩開始。指品德修養首先應該從親近者做起。

5、千經萬典,孝義為先。

出自《增廣賢文》。不管有什麼樣的經典,忠孝仁義都是首要的。

6、當家才知柴米貴,養兒方報父母恩。

當家的人才知柴米可貴,撫養孩子的人才會報答父母對自己的恩情。說明只有當了父母,才能體會當父母的艱辛。

7、家多孝子親安樂;國有忠臣世太平。

出自《喻世明言》。家裡孝子多的話家裡就能和睦安樂,同樣的國家有良將忠臣就可常保太平無事。

8、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

出自《禮記·祭義篇》。孔子認為,父母完整地生下你的身體,你必須在死去的時候把完整的身體歸返給父母,這才叫做孝。

9、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出自《孝經》。親愛自己父母的天子,不會厭惡天下的父母。尊敬自己父母的天子,也不會怠慢天下的父母。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出自《孟子》。尊敬自己的父母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所有人的父母長輩,愛護自己的孩子,從而推廣到愛護所有人的孩子。

相關焦點

  • 百善孝為先,關於孝道的10句名言!忠孝是立身之本!
    百善孝為先,關於孝道的10句名言!忠孝是立身之本。1. 孝子之養老也,樂其心,不違其志;樂其耳目,安其寢處。——《禮記·內則第十二》孝順的子女,贍養父母,能夠使得父母從內心感到快樂,他們不會違背父母的意願,想盡辦法讓父母賞心悅目,會安排舒適的住處讓父母就寢。
  • 百善孝為先的下一句是什麼?知道的人不多,做到的人比比皆是!
    百善孝為先的下一句是什麼?知道的人不多,做到的人比比皆是!歷史上很多的經典詩句我們往往只說得上來半句話,而剩下的半句儘管也蘊含著極為豐富的人生道理,卻總是容易被人選擇性地忽略。比如說「百無一用是書生」的上一句是「十有九人堪白眼」就很少有人知道,而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百善孝為先」的後句是什麼也很少有人知道。古代有這樣一幅精妙絕倫的對聯:「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天下無完人。」
  • 人生感悟,百善孝為先!
    百善孝為先,善待父母,因為我們誰都會老去!還記得三月的那天早上,那是一個充滿了沉重,哀痛欲絕的早上!那時候我還在睡覺,突然我老婆哭著跑過來叫醒我,哭著告訴我她爸不在了!當時我直接懵圈了!我們只是在外打工的遊子,我們馬上簡單的收拾一下東西,就出發回家,一路上我老婆都是淚水不停的流著,眼睛都已經哭腫了!
  • 「百善孝為先」,看看中國傳統的孝道,走進「楊氏孝坊」
    百善孝為先,中國人把孝視為人立身之本,小到家庭和睦,大到國家安康,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一直影響著華夏民族,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作為一種意識形態上的產物,是在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建於清嘉慶10年,曾是楊氏家族祭祀祖宗的地方。楊氏孝坊是清政府表彰楊氏孝子楊岱建造的。楊岱(1737-1803),為當時名揚天下的孝子。史載,楊岱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建造了楊氏祠堂,原為祭祀楊氏先人的,但他次年即拿出一千多畝良田作為祠堂義田,贍養楊氏家族以及旁姓中的貧寒家庭,並幫助解決施衣、施藥、施棺的經費。以後又陸續拿出一千餘畝田地作義田,辦義塾,讓鄉裡的清貧子弟也能上學。
  • 10句把握機會的經典名言!機遇稍縱即逝,可遇而不可求
    10句把握機會的經典名言!機遇稍縱即逝,可遇而不可求。所以當機遇到來時,要果斷地抓住機遇;如果猶豫不決,當機會失去時便懊悔莫及。一、知者善謀,不如當時。語出春秋·管仲《管子·霸言》。「知」字通「智」字,而當時則為正當其時的意思。
  • 百善孝為先——好媳婦蒙芸芸
    蒙芸芸,女,出生於1983年10月,現年37歲,是莊浪縣第四幼兒園教師。尊老孝親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蒙芸芸在單位是出了名的好兒媳,了解她情況的同事、朋友、親戚、鄰居一致稱讚她是敬老、孝老、愛親的好榜樣。
  • 《增廣賢文》關於貧窮富貴和錢的20句經典名言!句句扎心!
    20句關於貧窮富貴和錢的經典名言,供各位看官體悟!1、人為財死,鳥為食亡。2、有錢男子漢,無錢漢子難。3、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4、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5、無錢休入眾,遭難莫尋親。6、人窮志短,馬瘦毛長。7、富人思來年,窮人想眼前。
  • 歷史上關於「感恩」的三句名言,句句經典,孟子的話最為高深
    歷史上關於「感恩」的三句名言,句句經典,孟子的話最為高深文 | 美美的世界閣中國歷史上千年,每年都有新鮮的事情發生,以至於老祖宗們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傳統美德。生活中我們要靠家人,在外面我們要靠朋友,有時候我們還要靠自己的拼搏,讓自己更加強大。
  • 弘揚傳統文化 踐行中華孝道
    常州中華孝道園將孝道文化與旅遊資源優化配置,將弘揚傳統文化與旅遊觀光有機結合,實現文化旅遊資源產業化和規模化傳承孝道文化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孝道一直是衡量人類社會活動的重要道德標準。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對孝道有著極高的評價。可以說,孝是仁、義、禮、智、信的基石。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提倡孝老愛親,倡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今,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
  • 10句有關誠實守信的名言警句,言之有理,深得人心!
    10句有關誠實守信的名言警句,言之有理,深得人心。1. 小信成則大信立。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篇》。小的誠信樹立了,大的誠信才能樹立。2. 國以信而治天下,將以勇而鎮外邦。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八回》。
  • 2015國家公務員面試名言警句積累:百善孝為先
    一定要用名人名言或古語詩詞來展現自己的語文功底。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亙古不變的主題。中公教育專家總結了一些關於孝順的名人名言與古語,方便考生答題時用在開頭讓考官眼前一亮或用在結尾升華主題。  1.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2.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3.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學生須熟誦「孝道」名言 培正小學此舉大受歡迎
    學生須熟誦「孝道」名言 培正小學此舉大受歡迎 NEWS.SOHU.COM  2003年09月09日17:10  金羊網-羊城晚報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
  • 《孝經》中的經典名言警句,孝道為先,果斷收藏!
    所以聖明的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就會像上面所說的那樣。⑥ 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出自《孝經·紀孝行章第十》,孝子侍奉父母,平常盡力做到恭敬,奉養盡其和顏悅色,父母生病盡其憂慮,為父母治喪極盡悲哀,祭祀父母嚴肅莊重。這五個方面都做到了,才能侍奉好父母。
  • 中國傳統文化之孝道
    百善孝為先,傳統的孝道文化數千年來一直影響著乃至整個華夏民族。中國人把孝視為:人立身之本、孝是家庭和睦之本、孝是國家安康之本,同時也是人類延續之本。孝,千百年來是中國社會維繫著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 《增廣賢文》中的8句孝道名言:鴉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
    《增廣賢文》中的8句孝道名言,訴不盡的父母恩情一、孝當竭力,非徒養身。前一句賢文語出《論語·學而第一》:「子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後一句賢文語出《論語·為政第二》:「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 這10句經典名言,每一句都很簡短,但很有道理,你都讀過嗎
    名言、語錄,歷來都是能讓我們警醒的話。筆者就是很喜歡讀名言、語錄,尤其在生活迷惘的時候,往往不經意間的一條名言或語錄說到心坎裡,就能立刻讓自己感到很振奮,讓自己生活繼續充滿信心和鬥志,這也許就是名言語錄的作用吧!就比如以下這10句經典名言或語錄,每一句都很簡短,但很有道理,你都讀過嗎?
  • 論「養兒防老和父母在不遠遊」之中國傳統文化孝道!
    大家好,我是龍閣秦渝,今天我們來聊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養兒防老和父母在不遠遊」……其實只要處理好「養兒防老和父母在不遠遊」所面臨的現實問題,就不覺得中華傳統文化會有什麼問題,分析如下:一,「養兒防老」體現的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的「家」「孝」思想,也是維繫家庭及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 百善孝為先,中國文化傳統美德,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
    百善孝為先,中國文化傳統美德,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有一句俗:百善孝為先,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我們不管做什麼事,孝順是最基本的基礎。孝順是一個人的本份,父母花了心思養育了我們、教育了我們,才把我們安全的撫養長大,父母的深情,跟高山一樣高,如海水一樣深,這一種恩情,我們是永遠也報答不完的。
  • 詳述「佛教孝道」之沿革,佛子不可不知!
    佛教孝道與儒孝有何異同呢?按淨土祖師蓮池袾宏(1535年-1615年)之《緇門崇行錄》云:「贊曰。生養死葬。小孝也。生俾底豫。死俾流芳。大孝也。生導其正信。死薦其靈神。大孝之大孝也。目犍連以之。」可見漢傳佛教之孝道有入世間與出世間的意義。佛教道德與孝道當代西方學者對研究佛教道德方面,應該把問題放在佛教世界觀內理解。
  • 10句行善積德的警示名言!人生第一是行善積德!
    10句行善積德的警示名言!人生第一是行善積德!一、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語出《尚書·周官》。行善積德,就會心曠神怡,一天比一天顯示得快樂和美好;作假欺詐,就要費盡心機,反而一天比一天顯示出漏洞和拙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