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看看中國傳統的孝道,走進「楊氏孝坊」

2021-01-13 老馬詩圖

百善孝為先,中國人把孝視為人立身之本,小到家庭和睦,大到國家安康,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一直影響著華夏民族,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孝作為一種意識形態上的產物,是在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孝的觀念是在血緣關係的基礎上,為了感恩父母及長輩的生育撫養,表達崇敬及哀思之情,隨著歲月的流轉,逐漸形成了「追孝」、「享孝」、「孝祀」的觀念及表現形式。早在「詩經」中記載「率見昭考,以孝以享」說明了孝的意義,就是人們在生產勞動與大自然的鬥爭中為乞平安進行的一種尊祖敬宗的祭祀活動。「說文解字」中對孝也做了解釋「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善事父母在物質上奉養父母。

國家出現後,僅限血緣家庭的崇敬祖先,善事父母的「孝」逐漸延伸到政治、宗教、社會等領域,成為了一種社會性的道德準則。比如說「孝」的這兩種形態在社會中表現有,評論一個人品質、人品是往往首先看這個人有沒有孝心,已經成為對人的一種普世的道德標準。而對祖先的崇敬則表現為中國傳統的清明掃墓、以及春節期間對祖先的祭祀活動(有的地方俗稱為「上墳」燒紙錢)。可見孝文化在中國的社會活動的重要性及普及型。

當下社會,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物慾橫流,也慢慢的侵蝕著人們的一些普世價值觀念,為了自我利益,"六親不認"的不孝與不感恩現象也日益出現在社會形態中,這類問題也已構成社會性的問題,影響了人際、家庭、社會等方面的和諧。孝與感恩的中華民族最基本的傳統美德,正在受到嚴重挑戰。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道德準則也在社會中開始不那麼重視了。

今天我們走進「楊氏孝坊」,看看古人對孝的重視及做法。楊氏孝坊又名"楊孝子祠",位於江蘇省蘇州張家港市鳳凰鎮港口恬莊村老街北首。建於清嘉慶10年,曾是楊氏家族祭祀祖宗的地方。楊氏孝坊是清政府表彰楊氏孝子楊岱建造的。楊岱(1737-1803),為當時名揚天下的孝子。史載,楊岱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建造了楊氏祠堂,原為祭祀楊氏先人的,但他次年即拿出一千多畝良田作為祠堂義田,贍養楊氏家族以及旁姓中的貧寒家庭,並幫助解決施衣、施藥、施棺的經費。以後又陸續拿出一千餘畝田地作義田,辦義塾,讓鄉裡的清貧子弟也能上學。此外還有修路架橋等善舉。嘉慶10年(1805),清政府頒旨建造了這座孝坊。

人已逝,遺蹟尚存,在遺址上遺留的精神尚在。這些遺留的痕跡將曾經發生的哪些孝的故事保留和傳遞,讓走進這裡的每個人從這裡發現和感知中華名族的孝道美德,從而在自身立言行事中將這一傳統美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做一個有孝道之人。

相關焦點

  • 百善孝為先,中國文化傳統美德,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
    百善孝為先,中國文化傳統美德,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有一句俗:百善孝為先,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我們不管做什麼事,孝順是最基本的基礎。孝順是一個人的本份,父母花了心思養育了我們、教育了我們,才把我們安全的撫養長大,父母的深情,跟高山一樣高,如海水一樣深,這一種恩情,我們是永遠也報答不完的。
  • 百善孝為先,關於孝道的10句名言!忠孝是立身之本!
    百善孝為先,關於孝道的10句名言!忠孝是立身之本。1. 孝子之養老也,樂其心,不違其志;樂其耳目,安其寢處。——《禮記·內則第十二》孝順的子女,贍養父母,能夠使得父母從內心感到快樂,他們不會違背父母的意願,想盡辦法讓父母賞心悅目,會安排舒適的住處讓父母就寢。
  • 中國傳統文化之孝道
    百善孝為先,傳統的孝道文化數千年來一直影響著乃至整個華夏民族。中國人把孝視為:人立身之本、孝是家庭和睦之本、孝是國家安康之本,同時也是人類延續之本。孝,千百年來是中國社會維繫著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 孝行天下,百善孝為先
    清行孝道[超話]清行孝道,開啟孝道真理的一天!清晨醒來,就要以最好的狀態迎接新的一天。七、所言所行,奉勸分享孝道真理,人天歡喜。任到何方,常為多眾傾誠愛戴、恭敬。八、愚者轉智,病者轉健,困者轉亨。九、可避免惡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資超越,福祿殊勝。十、能為一切眾生,種植善根。以眾生心,作大福田,獲無量勝果。所生之處,常得見天道孝道真理法。直至智慧宏開,實修親證,找回真我,回歸本源!。
  • 傳統孝道文化的現代價值
    圖為浙江省杭州市,孩子們正在孝道文化館裡學做「紅包孝燈」。孝道文化的內涵孝道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基本道德規範,一般指社會要求子女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包括尊敬、關愛、贍養老人,為父母長輩養老送終等等。人類社會在漫長的歲月中形成了人際道德關係。在我國,有文字記載的以孝道為核心的尊老養老道德觀念,至少已有三千多年歷史。
  • 百善孝為先,幾個孝順的星座,值得結交為朋友
    百善孝為先,幾個孝順的星座,值得結交為朋友盡孝是每個人必須做到的,生而為人,你必須明白百善孝為先,你被父母養育成人,他們付出的辛酸你可能看不見,但是你要明白這非常不容易,如今他們在一天天的老去,你要做到的就是盡你的孝道,孝順的人是值得受到任何人的掌聲的
  • 論「養兒防老和父母在不遠遊」之中國傳統文化孝道!
    大家好,我是龍閣秦渝,今天我們來聊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養兒防老和父母在不遠遊」……其實只要處理好「養兒防老和父母在不遠遊」所面臨的現實問題,就不覺得中華傳統文化會有什麼問題,分析如下:一,「養兒防老」體現的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的「家」「孝」思想,也是維繫家庭及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 肖波談孝道與中國傳統文化
    9月19、20日,正值傳統中秋佳節,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鄉村之聲播出了湖北工程學院黨委書記、中華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肖波教授談《孝道與中國傳統文化》節目2集。據悉,該節目分為4集,後兩集將於國慶節期間播出。  在19日的節目中,肖波闡述了孝道發展的三個階段以及孝道與中國文化間的關係。
  • 弘揚傳統文化 踐行中華孝道
    傳承孝道文化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孝道一直是衡量人類社會活動的重要道德標準。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對孝道有著極高的評價。可以說,孝是仁、義、禮、智、信的基石。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提倡孝老愛親,倡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今,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
  • 百善孝為先 義烏農商銀行「孝道金」傳遞企業正能量
    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浙江農信員工的基本行為規範之一。為更好地弘揚正能量,培養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自2017年4月起,義烏農商銀行出臺「孝道金」管理辦法,適用對象為本行全體在崗在編員工。「孝道金」由兩部分構成,一半來自扣除員工工資,另一半來自單位補貼,並按月直接發放至員工或配偶父母指定的一位接收人帳戶中。
  • 生活正能量,中華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
    也是今天我們要說的主題「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傳統美德,「孝」對中華兒女而言,不僅是一種道德規範,而且已經成為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這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所傳承下來的。從中秋節和春節我們就能看出來,尤其是春節,無數的子女在外奔波了一年,不遠千裡從外地歸來,那麼這個目的是什麼呢?難道僅僅是因為放了那麼幾天假,回家休息休息?
  • 中國父母心聲:以下傳統「孝道」全拋棄的子女,才是真正為老人好
    文|秘籍君在中國,孝道文化流傳了數千年,尤其在兩宋時期,以仁孝治天下的宋仁宗更是規定了條條框框,一人孝順傳汴京,整個鄉裡都會跟著受益。時至今天,亦是如此,孝道被國人看作是衡量一個人道德水準的重要量尺。可是,什麼是真正的孝道呢?
  • 百善孝為先,孝順這一傳統美德用英語怎麼表達呢?
    這是對孝道的經典表達。孝順的用英文表達是「filial」,而孝道可以說filial piety。中國是一個重視家庭觀念的國度,但是現在我們的離婚率卻位居世界前列。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居高不下的離婚率?傳統的家庭觀念是否在解體?我們明天一塊討論。
  • 郭招金談「當代慈孝」:當今論孝道忠孝要兩全
    郭招金談「當代慈孝」:當今論孝道忠孝要兩全 2017-09-06 16:55:2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 孝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美德,植物人老太太子女們詮釋的孝道
    文|翩翩蝴蝶四妹孝道是中華傳統文化美德,其受重視程度之高、影響社會之深、延續時間之久,為其他民族文化所罕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一文導語: 整個社會在進入老齡化以後急需重視每一個老人的養老問題,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最後走向衰老的晚年,多數人也要經歷不能自理一段時間後走完自己的人生。
  • 何為孝道?聽聽蕅祖怎麼說
    大家都知道「百善孝為先」,但是什麼是孝?我們也是含糊籠統、搞不清楚。蕅益大師就對這個孝、孝道這件事情,他就把它詳細地說明,什麼是孝道。在這個「孝道說」當中蕅益大師把它分成兩類,一個是世間的孝道,一個是出世間的孝道。
  • 為什麼說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
    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說明淫和孝這兩種行為對一個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不淫可稱良善,不孝既是惡人,萬惡和百善之間差一百倍,說明世間的惡比善要多一百倍,下面本文來詳細解讀這個問題。一,為什麼萬惡淫為首?為什麼說百善孝為先?元亨利貞四種道德,元代表是仁,也是愛,愛別人的意思,是指人與人之間親善的關係,後來發展成為其中的一種愛稱為孝,也就是對父母的愛,任何人都會有愛別人的心,任何人第一個接觸的人首先是自己的父母,所以父母是一個人第一個有親善關係的人。
  • 百善孝為先!關於孝道的10句名言,不可不知!
    中國傳統文化很重視「孝道」,中國古代把孝看作百善之首,在漢代,一個人如果「孝」是可以被推薦去當官的,這叫「舉孝廉」,皇帝更是以「孝」治天下,漢代皇帝的諡號中就都有一個「孝」字,比如我們熟悉的漢武帝,就是「漢孝武帝」。1、人之行,莫大於孝。
  • 孝道,源遠流長,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中華孝道園
    中國文華源遠流長,有許多的精華。而這裡面,孝道是永久不變的。在古代,孝是測量一個人的重要準則,而現在,孝的含義更加價值連城!中華孝道園,它坐落在常州市武進太湖灣旅遊度假區內,是全國十大旅遊名片之一的景點。中華孝道園面向太湖,背靠蓼莪山脈,是江南一帶的「世外桃源」。
  • 百善孝為先:真正的孝道有三個境界:越孝順,福氣就會越多
    他認為,孝道有「三個境界」:一是養好長輩的身體,不愁衣食;二是養好長輩的心,讓老人感到幸福;三是 養好長輩的志,讓老人過上有意義的生活。真正的孝道,「三種境界」都做到才能算上真正的孝順,然而福報就會越來越多!一。養好長輩的身體,確保他們不愁吃穿。「健康是最大的財富」,一個人的健康,活著就是幸福,如果生病活著,其實就是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