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龍閣秦渝,今天我們來聊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養兒防老和父母在不遠遊」……
其實只要處理好「養兒防老和父母在不遠遊」所面臨的現實問題,就不覺得中華傳統文化會有什麼問題,分析如下:
一,「養兒防老」體現的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的「家」「孝」思想,也是維繫家庭及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符合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觀念。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對「養兒防老」觀念要爭取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應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美德中好的一面,同時剔除「養兒防老」中愚昧封建思想。只要做到這一點,那麼養兒防老與中國傳統文化並不衝突。
二,「父母在不遠遊」,百善孝為先的觀念,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的「孝」字的分量是十分重要的!
中國是個禮儀之邦,幾千年的文化薰陶,鑄造了我們尊老敬老的優良品質,一個孝順的人值得尊敬,一個不孝的人會讓所有人鄙視……
三,除了「養兒防老和父母在不遠遊」古人還告訴了我們下一句「遊必有方」的現實意義!
「生兒育女,羔羊跪乳,烏鴉反哺……」父母是我們來到這個世上第一個就見到的人,陪著我們長大,陪著我們經歷著風風雨雨,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我們。
父母的老去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因為我們也在逐漸長大。小時候照顧我們是他們的責任,父母老去時,照顧他們就是我們的責任。這種責任不是給他們錢或是給他們東西,而是花時間和經歷去照顧他們,使他們感受到家庭溫暖,心情愉快。讓他們不會覺得老了是孩子的累贅。
當然,在現在的社會生活節奏和壓力下,有很大一部分人為了謀生不得不背井離鄉,去外地打拼……所以一但父母老去時,「父母在不遠遊」似乎就成了一句空話,因為有些人不能夠用全部的時間去陪伴他們。
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骨子裡的傳統「孝」的觀念,卻一直時刻提醒著我們,還是儘量要抽出時間來陪伴他們,其實他們想要的不是你給他們買東西,而是需要你來陪他們,陪他們追憶那些曾經有趣的,歡樂的,亦或是失落的,痛苦的事情。就算嘮叨,那也是一種陪伴……陪伴就是一種愛,這是他們最需要的,千萬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那一天,才追悔莫及!
四,最後總結: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父愛如山,筆墨如刀,把愛的親情深深刻入方寸之間……
母愛似水,歲月流長,讓亙古的執著凝固最美的記憶……
其實「養兒防老和父母在不遠遊」這兩句話和中國傳統文化其實並不衝突,只要合理的處理好所要面對的問題和矛盾,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還是可以傳承下去的,辦法總比藉口多,不要為了藉口而抱憾終身!
好了,就先聊到這裡吧,相信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自己的孝道……俗話說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願天下所有人的父母都健康長壽!
《孝道》龍閣
一聲啼哭世間物,人非草木豈無情。
羊羔跪乳念親恩,烏鴉反哺孝為先。
遠遊四方天地誌,衣錦還鄉嘆白首。
此生男兒當立誓,雙膝只跪父母恩。
註:最後吟詩一首,贈送各位有孝心之人,希望好人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