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孝道文化的作用

2021-01-13 義工平臺

孝作為中國古代傳承至今的家庭倫理規範,有維穩家庭的作用。人們用「孝」來衡量家庭關係,使孝道文化紮根於中國的家庭、施行於社會,成為所有人都遵守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範。

在古代,中華民族有著敬老孝親的良好風氣,能夠很好的敦化民風、促進社會和諧;這種風氣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傳承養老敬親的孝道傳統,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孝」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之一,孝道文化在中國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修身養性。從個體來講,孝道是每個人修身養性的基礎。古代人都重視孝,通過踐行孝道,使每個人的道德完善。而失去孝道,就意味著失去做人的最起碼的德行。因此,儒家歷來以重視孝道、修身養性為基礎。在今天,倡導孝道,並以「孝」作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養標準仍然具有一定的重要現實意義。

二,融合家庭。從家庭來說,實行孝道,可以長幼有序,規範人倫秩序,促進家庭和睦。社會是由各個家庭組成的,每一個家庭的穩定對社會的穩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家庭穩定則社會安定,家庭不穩定則社會不安寧。儒家強調用孝道規範家庭,在古代具有敦化民風、使家庭和睦的作用。在新時代,「孝」對教育子女尊敬和贍養老年父母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

三,報國敬業。「孝道」對忠君思想是有一定的推崇的,它倡導報國敬業。在封建時代,君與國有時候是同一個意思。儒家部分思想認為,實行孝道是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達於至高無上的國君。雖然有對國君的愚忠這一糟粕,但其包含的報效國家和愛國敬業的思想則是積極進步的。

四,凝聚社會。儒家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產生。其中孝道的思想可以規範社會的行為,建立的一些禮儀制度,調節人際關係,從而凝聚社會,達到天下一統,由亂達治。客觀地講,孝道思想為封建社會維持其社會穩定提供了意識形態,為中國的一統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五,塑造文化。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於諸子百家,歷代都有損益變化,但孝道的思想和傳統都始終影響著幾千年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中華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夠同化無數外來文化,其根本原因在於孝道經久不息的傳承和雄厚的文化積澱。中華民族文化之所以經久不衰,成為古代世界文明延續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於孝道文化。

了解「孝」之後,你對中國的孝道文化有什麼看法?

關注「義工平臺」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關於孝道文化。

相關焦點

  • 發揚中華孝道文化,了解孝道文化內涵作用
    發揚中華孝道文化,了解孝道文化內涵作用在上次的文章中,小編講了關於孝道的歷史,這次小編就來講講孝道文化的內涵,讓更多的人了解孝道文化,弘揚我國的孝道文化,讓我國優良的孝道文化在世界上得以發揚,讓更多的人,把孝道當作自己心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 傳統孝道文化的現代價值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文明觀察】孝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滲透到了幾千年來中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某種意義上,中國文化可謂「孝的文化」。孝在中國文化中的作用之大、地位之高,以至於如果談中國文化而忽視孝,即非於中國文化真有所知。
  • 壽光:揚孝道文化 涵養鄉風文明孝道
    為了弘揚和傳承孝道文化,形成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的有效載體,在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建設美麗鄉村等活動中,壽光市化龍鎮狠抓鎮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並結合實際情況,多措並舉,將孝道文化與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文明新風尚,進一步增強了群眾的文明素質,提升了鄉村文明水平,有力助推了美麗鄉村建設。
  • 弘揚傳統文化 踐行中華孝道
    常州中華孝道園將孝道文化與旅遊資源優化配置,將弘揚傳統文化與旅遊觀光有機結合,實現文化旅遊資源產業化和規模化其集尋根祭祖、朝山禮佛和旅遊觀光為一體,是我國以孝文化為主題的大型山水文化景區。常州中華孝道園以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價值之一的「孝」為主題,以祭祖文化和觀音文化為特色,以儒、釋、道對孝的論述為基礎,樹立孝行標杆,弘揚孝道精神,是一個集尋根祭祖、朝山禮佛、覺悟教育和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遊景區。
  • 肖波談孝道與中國傳統文化
    9月19、20日,正值傳統中秋佳節,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鄉村之聲播出了湖北工程學院黨委書記、中華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肖波教授談《孝道與中國傳統文化》節目2集。據悉,該節目分為4集,後兩集將於國慶節期間播出。  在19日的節目中,肖波闡述了孝道發展的三個階段以及孝道與中國文化間的關係。
  • 郭招金談「當代慈孝」:當今論孝道忠孝要兩全
    郭招金談「當代慈孝」:當今論孝道忠孝要兩全 2017-09-06 16:55:2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 中華孝道文化與現代社會的代際和諧
    其中"孝"對中國傳統的養老尊老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從而為代際和諧和家庭的穩定與傳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孝文化的形成源遠流長,正確審視"孝"對我們今天社會的影響,是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特別是對建立"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社會具有深刻的借鑑和實際價值。本文運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孝道文化的演進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在現代社會保持代際和諧傳承孝道文化的觀點和建議。
  • 論「養兒防老和父母在不遠遊」之中國傳統文化孝道!
    大家好,我是龍閣秦渝,今天我們來聊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養兒防老和父母在不遠遊」……其實只要處理好「養兒防老和父母在不遠遊」所面臨的現實問題,就不覺得中華傳統文化會有什麼問題,分析如下:一,「養兒防老」體現的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的「家」「孝」思想,也是維繫家庭及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 張麗雲:淺談現代孝道文化
    孝是人際關係在中國文化中的根本出發點是貫穿天、地、人、己、子、孫的縱向鏈條。現代的孝道文化其實就是單指父母跟子女之間的關係,由於社會的進步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孝道文化,那麼孝的意義是什麼?怎麼做才算是孝?而父母親會在眾多的孩子中選擇自己喜歡的疼愛有加,對自己不喜歡的又會厭惡打擊,不受歡迎的孩子生存條件相當惡劣,這種情況下對孩子而言,孝道很難,孝只是表面的敬而遠之。父母和子女之間除了表面的孝道以外,基本上沒有交流也就沒有多少感情,其實這種孝道不過就是懼怕而已,我覺得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孝。
  • 中國的孝文化:你真的理解什麼是孝道嗎?
    中國的孝文化在中國如果你不孝敬長輩,那你一定會被稱為壞人,有一句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在中國一定要會尊敬長輩,孝敬父母。這是我們的文化表現,是構建在血親關係上的一種特殊的情感,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傳承了這麼多年的文化,可以稱之為孝文化。在我們的社會上,是要奠基在孝的基礎上的,所以孝是我們的文化是和其他文化相區別的重要表現。那麼,你真的理解什麼是孝道嗎?
  • 藏御堂傳承中華孝道文化
    在異鄉生活的我們,忽視自己的父母有多久了?藏御堂基於同一份發心,同一個願景,凝聚眾多家人同行,將大健康產業文化發揚光大,築就浴足養生行業民族品牌。選擇加入藏御堂做這樣一份事業的家人,內心一定是善良孝順的,明白健康養生和孝道是密不可分的。
  • 中國傳統文化之孝道
    百善孝為先,傳統的孝道文化數千年來一直影響著乃至整個華夏民族。中國人把孝視為:人立身之本、孝是家庭和睦之本、孝是國家安康之本,同時也是人類延續之本。孝,千百年來是中國社會維繫著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 聆聽孝子故事 感受孝道文化
    武陟縣稅務局稅悅愛心志願服務隊深入董永故裡開展移風易俗志願活動7月3日上午,武陟縣稅務局稅悅愛心志願服務隊深入小董鄉小董村董永故裡,開展以「聆聽孝子故事,感受孝道文化」為主題的移風易俗志願活動。聆聽了先賢故事,志願者們在演講園暢談感想,大家一致認為,中華孝道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董永之所以被後世傳頌、敬仰,就是根植於平民中最深厚的孝文化的傳播和傳承,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之所以膾炙人口流傳至今,正是古人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寄託。通過此次活動,志願者們紛紛表示要敬先賢、學先賢,弘揚傳播孝道文化,做移風易俗文明傳播者。
  • 孝道是一個方法通道!傳統文化已經蒙塵|孝道通達宇宙大道
    中國的拜祖先和孝道。祖先是什麼?何為祖先?何為孝道。拜父母是孝,但是孝和孝道是一回事嗎?拜父母是孝,拜祖先也是孝。拜祖先是為了找到祖先的根。祖先的根是什麼?是宇宙大道,萬物根源根本。天地之道。中華的人通過孝道抵達宇宙根本。孝道是一個方法通道。
  • 品讀《孝經》名句,感悟中華孝道文化!
    孝道是傳統文化的根基,是做人的根本,《孝經》是儒家十三經之一,是儒家修學的入門課程,也是專門闡述儒家孝道倫理思想的一部經典。在古代選拔官員,孝道是最根本的一個標準,如果不孝敬父母,連個正常人都不算,就更別想進入仕途了。今天和大家分享幾句《孝經》的名言,感悟一下我們中華民族的孝道文化。
  • 孝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美德,植物人老太太子女們詮釋的孝道
    文|翩翩蝴蝶四妹孝道是中華傳統文化美德,其受重視程度之高、影響社會之深、延續時間之久,為其他民族文化所罕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一文導語: 整個社會在進入老齡化以後急需重視每一個老人的養老問題,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最後走向衰老的晚年,多數人也要經歷不能自理一段時間後走完自己的人生。
  • 「綠色中元,文明祭掃」之普東篇——「弘揚傳統文化,踐行中華孝道」
    在中元節到來之際,為引導社區居民進行文明祭祀、綠色祭祀,傳承和弘揚孝道文化,北辰區民政局攜手辰青啟航社工服務中心於8月24日下午在富宜裡社區開展「綠色中元,文明祭掃」之「弘揚傳統文化,踐行中華孝道」主題活動。
  • 孝道,源遠流長,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中華孝道園
    而這裡面,孝道是永久不變的。在古代,孝是測量一個人的重要準則,而現在,孝的含義更加價值連城!中華孝道園,它坐落在常州市武進太湖灣旅遊度假區內,是全國十大旅遊名片之一的景點。中華孝道園面向太湖,背靠蓼莪山脈,是江南一帶的「世外桃源」。中華孝道園的修建也嚴格遵守了中華園林傳統的風格。在進入園中一點,就有一座假山,它的形態雖然錯綜複雜,但是線條極美。
  • 家訓中的孝道及其價值意蘊
    在「以孝治天下」思想的浸潤下,藉助於家訓這一獨具特色的文化載體,儒家所倡導的孝道融滲於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成為中華文化最具特色的精神標識和最強大的文化基因。 孝文化的原點在家庭。中國人所講的家,既包括家庭,也包括家族。尤其是在中華傳統家國一體的社會模式下,孝不僅僅屬於維繫家庭和諧的倫理道德,也由家庭倫理延展至調節家庭之外人倫關係的社會倫理。
  • 孝道的悖論:五四知識分子的理智與情感衝突
    傅斯年認為孝道單方面有利於父母而無益於子女,他說:「中國人是為他兒子的緣故造就他兒子嗎?我答道,不是的,他還是為他自己。」在他們看來,這種不平等的父子關係違反了生物進化論,是敗壞人性的結果。其三,孝道實際上是一種「孝的宗教」。胡適認為,儒家不信鬼神,便發明孝的宗教來代替神的宗教。在這種宗教中父母是一種讓人行善去惡的道德監督和制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