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臺海:我軍首次聯合作戰解放一江山島紀實

2021-01-10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亮劍臺海:我軍首次聯合作戰解放一江山島紀實 丁曉平   毛澤東說:「形勢變了,準備打大陳,先解決浙江沿海島嶼……」

  位於浙東台州灣口外的大陳島,分上大陳和下大陳兩島,距離解放軍艦艇錨地海門僅46公裡。其西北方向和南北兩側有一江山島、漁山列島、披山島、南麂山島等多個島嶼。

  1953年駐紮大陳島的國民黨軍隊的總兵力有一萬多人,佔國民黨駐浙東島嶼總兵力的一半,由胡宗南擔任司令,並有艦隊司令齊鴻章和「海上突擊縱隊」司令黃八妹協助。大陳島成為國民黨海軍在浙東沿海的軍事指揮中心。

  1953年6月20日,人民解放軍成功地奪回大鹿山、小鹿山、雞冠山和羊嶼4島,並乘勝追擊奪回積穀山島後,胡宗南被蔣介石調回臺灣。接任大陳防衛司令部司令的是陸軍中將劉廉一。此人亦出身陸軍,對海軍雖不甚了解,但心高氣傲。劉廉一重整旗鼓,撤的撤,換的換,進行了一番整頓。

  1953年底,在杭州召開的中央軍委會議上,毛澤東再次指出,朝鮮停戰了,我們可以騰出手來準備解決臺灣問題了。

  其時,朝鮮戰場上,歷時三年的大規模戰爭已經結束,毛澤東在這個時候重提解決臺灣問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美軍在朝鮮戰場的失敗,無疑「山姆大叔」有些不甘心。其時,美國正和蔣介石陰謀醞釀籤訂「共同防禦條約」。美國企圖通過「條約」來控制臺灣和臺灣海峽,並以臺灣作為幹涉中國「不沉的航空母艦」。而蔣介石卻利用「山姆大叔」來給自己撐腰杆子,阻止解放軍的軍事行動,做起反攻大陸的美夢。

  早在1951年3月,剛剛調任華東軍區參謀長的張愛萍,就把解放大陳島和浙江沿海島嶼列入了自己的計劃。7月,陳毅把他叫到上海,要他主持研究浙江和福建沿海島嶼問題,這正好是不謀而合。不久,在張愛萍的主持下,提出了一個「從北往南打」的作戰方案,旨在首先解決大陳島,然後依次由北向南,逐個由小到大,解放浙江沿海島嶼,然後接著一直到解放福建沿海的馬祖列島和大小金門等島嶼。張愛萍率領工作組經過反覆研究和實地勘察,將成熟的方案呈送給司令員陳毅。

  陳毅將這一「從北往南打」的方案報告了毛澤東主席。

  毛澤東批示說:「朝鮮停戰前,不要進行,停戰以後再說。」

  朝鮮停戰後,毛澤東在中南海的一次高級別的會議上說:「形勢變了,準備打大陳,先解決浙江沿海島嶼,估計美帝不會有大的幹涉。你們就準備吧!」

  1954年7月中旬,中央軍委命令華東軍區:華東軍區應於九、十月間,以空、海軍轟炸大陳之敵,並以一部陸軍部隊攻佔一江山島……這道命令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不僅因為它是打擊美、蔣協防陰謀,查明美帝國主義的企圖,為而後解放東南沿海諸島創造條件,從而警告美、蔣:中國人民決不會屈從於美國的壓力,一定要解放敵佔島嶼――更是因為它的宣布,標誌著解放軍將首次實行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這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次歷史性跨越!

  8月2日,彭德懷在總參謀部主持召開解放浙閩沿海島嶼作戰會議。總參謀長粟裕、作戰部部長張震、鐵道部部長呂正操、通訊部部長王諍、海軍副司令員方強、空軍副司令員王秉璋和瀋陽軍區副司令員鄧華等參加了會議,聽取了華東軍區參謀長張愛萍關於解放大陳島戰役方案的專題匯報。

  大家在聽了張愛萍的匯報後,各抒己見,進行了充分討論。粟裕說:「這是我軍陸海空三軍首次聯合渡海作戰,組織工作比較複雜,還要估計到美國可能插手,要作艱苦的打算。」彭德懷基本同意華東軍區的這個作戰設想,但強調一定要作好充分準備,慎重初戰,攻則必勝。會議結束時,粟裕要求張愛萍擬定一個詳細的作戰預案,再來北京向中央軍委匯報一次,以作出最後決策。張愛萍奉命回到南京,立即召開作戰會議,研究制訂作戰方案。

  8月10日,華東軍區下達了解放大陳島的預先號令。8月13日,中央軍委批准華東軍區設立浙東前線指揮部,由華東軍區參謀長張愛萍任前指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陸海空三軍部隊的有關同志林維先(浙江軍區代司令員)、聶鳳智(華東軍區空軍副司令員)、彭德清(華東軍區海軍副司令員)、馬冠三(華東軍區海軍參謀長)為副司令員,王德(華東軍區副參謀長)為參謀長。指揮部就設在寧波天主教堂的大院裡,下設海軍前線指揮所、空軍浙東指揮所和登陸指揮所,還有華東軍區政治工作組和後勤聯合指揮部。

  人民解放軍自誕生27年來的第一個三軍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就在這裡開始了一個新的徵程,掀開了解放軍進行現代化作戰的序幕。

  8月20日,張愛萍派華東軍區作戰處長石一宸帶著軍區制訂的詳細作戰方案進京匯報。

  8月22日,總參謀長粟裕聽取了石一宸的匯報,表示同意。

  兩天後,彭德懷再次聽取了石一宸的匯報,並強調說:殺雞要用宰牛刀。

  彭德懷說:「人們常說,『殺雞焉用牛刀』,這次我們就是要用宰牛的刀去殺雞。這是我們首次三軍聯合作戰,只能勝利,不能失敗。三軍渡海作戰的難度大,要求高,指揮複雜,我軍沒有成熟的經驗,一定要慎重初戰。」

  就在這天晚上7點30分,華東軍區收到了總參謀部的電報:「同意石一宸同志代表軍區匯報的作戰方案,可先著手準備。」接著,中央軍委又發來三條指示:

  1. 要充分準備,有把握後才發起攻擊;

  2. 在組織海軍和空軍行動中,要嚴格掌握對美帝國主義的政策,既不主動惹事生非,又不示弱的自衛原則;

  3. 從小到大,從實踐中訓練和鍛鍊部隊,為解放整個敵佔島嶼創造條件。

  同時,中央軍委還決定:為及時指導和總結我軍首次三軍協同作戰經驗,將浙東前線指揮部歸中央軍委直接指揮。

  「殺雞用牛刀」論爭之一:是先拔「門閂」,還是先攻中心?

  一江山島,位於椒江口外約35公裡,處於台州灣中部,離大陳島11公裡,離頭門島9公裡。分為兩個部分,稱做南江山和北江山,兩島相距僅250米。北江山東西長約1900米,南北寬約700米;南江山東西長約1100米,南北寬約300米。地形狹窄,又高又陡。

  如此彈丸之地,卻是軍事要塞,國民黨稱:大陳是臺灣的「北大門」,一江山是大陳的「門閂」。「一江山是大陳的門戶,大陳是臺灣的屏障,一江不保,大陳難守;大陳失守,臺灣垂危!」為此,蔣介石派他的所謂「克難英雄」王生明上校作為一江山島的「守護神」,下轄國民黨突擊第四大隊和第二大隊第四中隊和炮兵第一中隊,計1000餘人。島上配備有大小火炮100多門,各種機槍100多挺,構築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火力點154個。兩島獨立守備,互為依託,成犄角之勢,易守難攻。

  作戰方案批准以後,戰役開始進入實施階段。第一個問題立即擺在了浙東前線指揮部司令張愛萍的面前。作戰的突破口應該選在哪裡?

  8月31日,在前指作戰部署會議上,大家對是先攻打大陳島還是先攻打一江山島,從而對解放以大陳島為中心之敵佔島嶼的整個戰役最為有利,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意見就是先打大陳島,而且持這種意見的佔大多數;一種意見就是先打一江山島,但持這種意見的只有少數。

  雙方各執一詞,都有其合理性。

  張愛萍認真冷靜地聽完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後,說:「我同意先攻打一江山島。」他的理由是:我軍最前沿的島子是東嘰列島的頭門山島,距離大陳約15海裡,而距離一江山只有5海裡。這是我軍第一次進行三軍聯合渡海登陸作戰,一下子要渡過15海裡去攻打大陳,距離遠,容易受挫。而一江山距離我們近,容易成功。如果打下了一江山,再以它為依託,乘勝追擊拿下大陳就比較容易了。再說,如果拿不下一江山,我們重新調整部署也會方便些,不會導致很大的損失。」

  張愛萍說到這裡,大家茅塞頓開,都點點頭笑了起來……



【1】 【2】 【3】 

 相關專題  相關新聞

相關焦點

  • 亮劍中的楚雲飛一共有五個原型,分別是歷史上的何人
    此戰中,人民軍隊晉察冀軍區、晉綏軍區部隊聯合作戰,攻擊大同,楚溪春堅守大同,令我軍舉步維艱。正在雙方在大同城下酣戰之時,傅作義派出董其武、孫蘭峰等人率軍採取圍魏救趙之策,直擊集寧,使得我軍疲於奔命。最終,在楚溪春的堅守和傅作義的攻擊下,我軍受挫,被迫撤出戰場。大同集寧戰役一度使得我軍在西北戰場的形勢吃緊,楚溪春,這位晉綏軍名將,也打出了自己軍事生涯的代表作。
  • 解放軍大規模亮劍臺海,蔡英文稱盼「兩岸對話」
    2020年12月,解放軍大規模亮劍,警告臺當局,重壓之下,蔡英文果然「服軟」,1月1日新年致辭上,再度稱「期盼兩岸對話」,「臺獨」這是怕了?據臺海網1月1日報導,當天,蔡英文發表「元旦談話」,聲稱,大陸只要有心改善兩岸關係,「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臺灣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
  • 國臺辦開門見山,解放軍連續亮劍臺海,祖國必統一
    事實上,除了國臺辦明確表態,絕不會為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留下空間以外,中國人民解放軍也連續亮劍臺海地區,彰顯戰區部隊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堅決捍衛國家主權的能力與決心。當前形勢下,祖國必然統一不僅是大勢所趨,更是民心所向。這下蔡英文當局應該要絕望了,解放軍軍機僅在本月就已累計進入臺灣西南空域15天,極大地震懾了「臺獨」分子。
  • 與此同時,解放軍兩度亮劍臺海
    在臺海局勢日趨緊張的背景下,臺軍近期再度做出危險舉動。據《環球時報》1月7日援引臺媒消息,臺「中科院」前不久發布消息稱,他們將在春節前進行3波飛彈試射,射擊時間分別是1月7和8日、1月14和15日、1月18和19日,最大彈道高度標註為「無限高」。射擊的時間和管制範圍均相同,屬於同型飛彈。
  • 新年第一天,我軍的行動是最好的回應
    對此,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奉勸臺當局不要再玩弄欺世惑眾的把戲,而我軍則用實際行動對此進行回應。據臺海網1月2日報導,解放軍兩架軍機此前一天再次巡航臺西南空域,臺「空軍」聲稱升空警戒並進行廣播「驅離」。就在前一天,臺防務部門發言人史文順表示,2020年全年解放軍巡航臺西南空域的架次達380多架次。
  • 2020年臺海軍情大盤點
    這一幕接一幕的場景,就是臺海今年軍事動態的縮影。回顧2020年,美臺勾連挑釁導致臺海局勢持續惡化,解放軍用密集演習予以回應,機艦繞臺更是成為常態,有臺媒直呼「臺海今年很忙!」臺媒認為,此次美軍艦過臺灣海峽系臺灣地區選舉結束後首次。二月2月9日、10日,解放軍殲-11、空警-500和轟-6等軍機連續兩天飛過所謂的「海峽中線」進行遠海長訓,震懾「臺獨勢力」。2月12日,美國空軍一架MC-130J特種作戰運輸機曾沿臺灣海峽,由北向南飛行。此外,兩架美軍B-52轟炸機,亦在當天沿臺灣東部空域由北向南飛行。
  • 70年前的今天,海南全島解放:木船是如何打敗軍艦的?
    我軍負責渡海作戰的兩支勁旅——四十三軍、四十軍,從松花江畔戰鬥到南海之濱,一路所向披靡,無堅不摧,銳不可當。然而,波濤洶湧的海峽天塹,難住了多數來自北國的「旱鴨子」勇士們。當時我軍還是只有陸軍單一軍種的部隊。渡海作戰,不僅沒有海、空軍的配合,也沒有海上作戰的經驗。瓊州海峽有數十公裡之寬,隔岸不能進行炮火支援。
  • 對越反擊作戰,我軍犧牲的兩個師級將領都是誰?當時有多大年齡?
    在1979年對越反擊作戰中,面對越南方面的屢屢侵犯,我軍動用九個軍的兵力發起了反擊作戰。在這場反擊作戰之中,我軍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很快形成了強力壓制之勢,並最終取得了反擊作戰的勝利。不過,在這次反擊作戰中我軍也有一定的傷亡,就拿師級將領來講,就在戰場上犧牲了兩位,這也是在對越反擊作戰中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那麼,犧牲的兩位師級將領都是誰呢?他們當時有多大年齡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一、林鳳雲。林鳳雲是今遼寧東港人,出生於1928年,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
  • 影視:劍鋒所指——看《亮劍》!
    影視:劍鋒所指 ——看《亮劍》當我買了這部小說亮劍時,我已經離開電視劇好幾年了。主要有電視劇,這不打算買一本書,然後偶爾看書評,只知道劇本只是書的三分之一內容,在書店瀏覽時,看到的是與戰爭相當不同的心痛和震驚。這本書並不便宜,猶豫不決,也不買。
  • 以一個步兵師2萬人,力抗我軍兩個野戰軍45天
    導讀:在《亮劍》中,楚雲飛作為反派的主角,是晉綏軍中少有的能打仗的將領。日本特種部隊的山本一木對其評價甚高,說楚雲飛「槍法精道,膽識過人,戰術指揮能力突出,有戰略眼光」,就連狂傲的李雲龍也誇讚其「是條漢子」。
  • 1953年抗美援朝,我軍20分鐘打光1900噸炮彈,彭德懷:停戰籤早了
    我軍在解放戰爭時期,雖然一共繳獲了54430門火炮,但因為國內的軍工行業跟不上,所以很多先進火炮完全派不上用場,在1950年志願軍出國作戰後,發起的第一第二次戰役中,我軍面對不可一世的美軍只射出了1054發炮彈,被迫採用坑道和地道運動作戰,在防守中尋找反擊機會,雖然在第三和第四次戰役時,我軍火力增益達到10倍,一共射出了1.2萬發炮彈,但與世界第一的美國部隊,仍有很大差距,所以在夏秋季陣地戰略反攻作戰和金城攻堅戰之前
  • 地空一體撲救 跨省聯合作戰
    這驚險的一幕,是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與福建森林消防總隊廣東肇慶駐防隊伍在肇慶市羚山森林公園區域共同開展森林火災聯合撲救演練。省、市相關領導在現場觀摩了演練。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與福建森林消防總隊廣東肇慶駐防隊伍消防官兵共同滅火。
  • 單刀直入真性情 《亮劍2》李雲龍最強勢表白
    熱血男兒當自強亮劍精神永垂不朽「爺們」李雲龍曾如此總結亮劍精神:亮劍精神,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跟李雲龍一起作戰李雲龍最強勢表白有血有肉的李雲龍儘管文化水平並不高,卻敢作敢為,真性情,叱吒風雲,身經百戰。
  • 1960年-1961年,解放軍曾入緬剿匪作戰
    1960年底至1961年初,中國邊防部隊與緬甸國防軍在中緬邊境「金三角」地區前後兩次實施了聯合清剿國民黨殘軍的作戰行動,史稱中緬聯合勘界警衛作戰。這是我軍歷史上特殊的、鮮為人知的越境作戰行動,作戰目標和目的是清剿國民黨反動集團武裝。為中緬聯合勘界掃除障礙。
  • 《亮劍》兩個經典情節,讓你認識有仇必報的大丈夫,李雲龍
    「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這便是『亮劍』精神,也是李雲龍的一生寫照。李雲龍性格非常鮮明,幾乎沒有文化,性格粗暴愛說髒話,但又極為豪邁善於指揮,擁有乎常人的作戰想像力,直率、粗糙、無掩飾。
  • 1946年,我軍病逝的兩位高級將領都是誰?當時都有多大年齡?
    在1946年,由於長期在艱苦的條件下工作,我軍有兩位優秀的高級軍事將領積勞成疾,最終因病而去世,令人無比痛惜和感慨,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如果他們沒有過早離開的話,或許會取得更大更多的成就。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在1946年病逝的兩位高級將領都是誰?
  • 【黨史上的今天】1955年1月18日,人民解放軍解放一江山島。
    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  鄧小平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時發表談話,就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  他提出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的論斷。
  • 一九七九年中國邊防部隊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紀實【完整篇】
    一、中越戰爭的起因中國和越南是山水相連的鄰邦,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相處。在越南人民爭取民族解放、國家獨立的革命鬥爭中,中國政府和人民發揚國際主義精神,幾乎是傾其所有,給予了全面無私的支援和幫助。因此,越南人民把中國視為可靠的後方,胡志明主席曾把兩國人民的友誼比作"同志加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