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九年中國邊防部隊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紀實【完整篇】

2020-12-01 騰訊網

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創所有

前言

今年2月17日,是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勝利40周年紀念日。當年無數風華正茂的熱血青年為懲處襲擾中國西南邊境,狂妄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越南,從廣西、雲南突進越南境內拉開了對越自衛還擊的序幕。他們在極度的艱難困苦環境中和越軍進行了激烈殘酷的撕殺搏鬥,付出了相當大的犧牲,並取得了勝利。這次對越自衛還擊的勝利,沉重打擊了越南的霸權主義,為我國改革開放贏得了戰略主動權,同時也促進了我軍革命現代化建設的轉型,徹底解決了中越陸地邊境問題,其意義十分重大和深遠的。

戰爭雖已遠去,但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這場戰爭是值得紀念的,也是不該遺忘的。讓我們記住為國捐軀的烈士,他們永遠長眠在祖國南疆的土地上,換來的是親人日夜的思念和呼喚!讓我們記住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祖國尊嚴的一代軍人,共和國的旗幟上有他們血染的風採!

一、中越戰爭的起因

中國和越南是山水相連的鄰邦,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相處。在越南人民爭取民族解放、國家獨立的革命鬥爭中,中國政府和人民發揚國際主義精神,幾乎是傾其所有,給予了全面無私的支援和幫助。因此,越南人民把中國視為可靠的後方,胡志明主席曾把兩國人民的友誼比作"同志加兄弟"。然而,上個世紀的70年代未,兩國之間卻發生了一場不該發生又難以避免的戰爭。

1969年中蘇珍寶島衝突,導致中蘇持續處於敵對狀態,而1972年的尼克森訪華,中美關係開始改善。中美開始關係正常化及建交談判,無疑給越南和蘇聯構成了重大威脅。1975年抗美援越戰爭結束後,越南開始倒向蘇聯,蘇聯也為了牽制中國,於是越南和蘇聯在1978年籤訂了《蘇越友好合作條約》,支持越南在印度支那半島的擴張。而越南也公開叫囂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越南開始反華排華,至1979年2月驅趕華僑達20多萬人。而且在我邊境發起挑釁,不斷製造流血事件。

在邊境地區大量集結軍隊,在廣西邊境部署了4個步兵師、1個工兵師、9個獨立團、13個獨立營及若干個公安屯。在我領土上埋地雷、設路障、挖塹壕、修暗堡,派兵強佔我浦念嶺、浦湯島、庭毫山、溥蓄丁等地區,瘋狂進行武裝挑釁。至1979年2月,越軍共向我境內開槍開炮300多起,打死打傷我邊防軍民300餘人。

為了維護中越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對越軍的種種挑釁我國一直採取克制的態度,不進行還擊,並多次派出政府高級代表團赴越進行規勸和說服,可越南當局把我們的克制和忍讓當作軟弱可欺,不僅不聽規勸,反而越南狂言要與中國打一場大規模的戰爭。1978年12月25日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全面發動了侵略柬埔寨戰爭,直接影響到中國生存發展空間。對於越南的霸權行為,我國忍無可忍,於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著名社論。"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拉開序幕。中越戰爭由此爆發。

越南軍隊在邊界上挑釁,攻擊與謾罵中國邊防軍人,並開槍開炮打死打傷中國軍民。

越南軍人進入中國境內阻止中方道路施工

越南當局瘋狂驅趕迫害華僑

中國政府派出輪船前往胡志明市接回被越南當局驅趕的華僑難民

中國政府面對越南當局的武裝挑釁,作了兩手準備,第一是派出政府高級代表團赴越進行規勸和說服,其次是中央軍委調動廣州軍區、昆明軍區、成都軍區、武漢軍區等作戰部隊趕赴西南邊境做好軍事鬥爭的準備。

廣州軍區於1月8日上午完成戰術準備:4個野戰軍、3個地面炮兵師等全部進入待命地點。昆明軍區則於1月10日凌晨完成戰役展開,2月9日深夜完成了作戰準備。另空軍、高炮和地空飛彈部隊也完成部署;南海艦隊集結各型艦艇120餘艘和戰機170餘架。

二、中國奮起反擊

1979年2月17日凌晨,中越邊境群山中萬炮齊嗚,地動山搖。一發發炮彈撕裂長空,一齊射向越軍陣地,驟然響起的槍炮聲震動了整個世界。中國軍隊自衛還擊作戰拉開序幕!

戰爭分別由雲南和廣西兩個作戰方向,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雲南作戰由臨時調任的熟悉越軍戰法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作戰由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總共動用了9個軍29個步兵師(分別為:11軍、(軍長陳家貴)13軍、(軍長閻守慶)14軍、(軍長張景華)41軍、(軍長張序登)42軍、(軍長魏化傑)43軍、(軍長諸傳禹)50軍、(軍長張志禮)54軍、(軍長韓懷智)55軍、(軍長朱月華)20軍第58師、(軍長張福鈺)廣西軍區獨立師、雲南省軍區獨立師、廣西軍區2個邊防團、雲南省軍區5個邊防團)、2個炮兵師(炮1師、炮4師)兩個高炮師(高炮65師、高炮70師)以及鐵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種部隊約30多萬兵力的解放軍部隊,在約500公裡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突襲,越軍以6個步兵師,16個地方團及4個炮兵團,總兵力約10萬人以及邊境地區大量民兵應戰。

中國解放軍東線4個軍20餘萬人在許世友指揮下分14路進入越南境內,3小時後,北集團41軍121師突破莫隆,向通農縣前進,41軍122師從廣西平孟方向攻擊朔江,41軍123師368團進攻茶靈。

同日,雲南西線3個軍約10萬餘人在楊德志、張銍秀指揮下,從雲南邊境攻入越南。對越自衛還擊戰正式打響。

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東線總指揮、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在前線視察。

對越自衛還擊作戰西線總指揮、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德志在前線視察。

三、雲南西線部隊戰況

雲南西線部隊11軍、13軍、14軍和50軍第149師凌晨向越南發起進攻後,右翼部隊強渡紅河,迅速殲滅了對岸守敵,左、右兩路達成對老街地區越軍的合圍,激戰至20日,殲滅了老街守敵大部,攻佔了市區;22日一部奪佔了代乃,切斷了越軍頑部與增援部隊的聯繫,爾後,西線作戰部隊分左右並肩突擊向縱深發展,25日雲南方向參戰部隊佔領柑塘市和柑塘礦區。於27日對越軍增援部隊發起攻擊,至3月3日,攻佔了沙巴、鋪縷、郭參、封土等要點。

雲南西線部隊這次作戰突破越軍陣地縱深達40公裡,攻佔老街、柑塘兩個市。攻佔孟康、沙巴、壩灑、封土、保勝等5個縣。前出至郭參、鋪樓、外波河、黃連山口、封士地區。共殲敵16,480餘人。繳獲一批武器裝備,摧毀了敵人一批軍事設施,完成了作戰任務。

炮兵部隊對敵人陣地實行炮火準備

坦克部隊搭載步兵快速衝入越南境內

坦克部隊對敵陣地進行火力打擊,支援步兵戰鬥。

戰場指揮所

11軍31師:殲敵1455人,其中擊斃1402人,俘敵53人。31師擔負11軍在封土方向的主攻任務,經連續突擊,殲滅了從巴南棍至木桑的一線守敵,打下巴沙山口,攻佔封土縣城,勝利完成了預定任務。在撤軍回國途中,該師91團奔襲殲滅班繞散之敵,創造了一個加強步兵團單獨在一個方向上殲滅越軍有野戰防禦工事並預有準備的一個加強步兵營之戰例,受到了11軍和總參謀部的表揚。

11軍32師:殲敵726人,其中擊斃713人,俘敵13人。32師作為昆明軍區的預備隊,隨戰役的發展先後向金平、河口、麻慄坡方向機動10次,行程150公裡。各部隊分別擔負了進攻西樓、班繞散、沙巴、郭參、春鬥的作戰任務,較好完成了昆明軍區賦予的機動作戰任務。

雲南省軍區獨立師(戰後改稱11軍33師):殲敵720人其中擊斃711人,俘敵9人。雲南省軍區獨立師配屬給11軍,以一部向楠那河對岸之敵實施牽制性攻擊,主力配合31師向封土方向突擊。該師雖多年擔任內衛值勤任務,臨時擴編,無戰鬥經驗,但在巴丹、封土兩個方向都打得頗為英勇頑強,基本完成了作戰任務,功不可沒。

13軍37師:殲敵2243人,其中擊斃2166人,俘敵77人。37師擔負13軍在紅河西岸的主要突擊方向,偷渡紅河,激戰230高地,奪谷柳,下柑塘,一直打到外波河過。該師善於總結經驗教訓,部隊戰術運用出色,殲敵多,傷亡小,受到昆明軍區前指表揚,成為了西線部隊的一個標杆。

13軍38師:殲敵1530人其中擊斃1387人,俘敵143人。38師擔負了13軍在紅河西岸的助攻方向,偷渡紅河後,迅速分割合圍壩灑地區守敵,經31小時連續戰鬥,殲滅了壩灑地區的越軍黃連山省隊獨立第2營、1個公安屯和武裝民軍一部共564人,打出了被中央軍委稱為是"自衛還擊戰的第一個殲滅戰"。此後38師擔任軍右翼梯隊,連續進攻,與友鄰協同勝利攻佔越西北重鎮柑塘。

13軍39師:殲敵1672人,其中擊斃1041人,傷敵469人,俘敵162人。39師是13軍中最年輕的部隊,擔負紅河西岸中路進攻任務,偷渡紅河,中間直進,與越軍反覆爭奪,勝利攻克了嶽山防線和谷珊西山,打開了通向縱深地區的道路。後該師116團、117團部部插到代乃,聯手防禦,未能使越軍王牌步兵316A師前進一步,有力配合了軍主力攻殲柑塘之敵的戰鬥。

14軍40師:殲敵1455人,其中擊斃1394人,俘敵61人。40師擔負14軍在紅河東岸的主攻方向,勇渡南溪河連發搶攻,一舉攻克黃連山省會城市的出色戰例。該師從正面連續突擊,撥掉了7號公路沿線的多個越軍防守要點,打滿全場。

14軍41師:殲敵1620人,其中擊斃1485人,俘敵135人。41師是14軍在紅河東岸的偏師進攻方向,連續在孟康、發隆與守敵進行了反覆爭奪的殘酷攻堅戰,打得甚為艱苦,創造了這次自衛還擊作戰中兩個較為典型的巷戰戰例。該師121團在進攻發隆時還創造了著名的瓦解敵軍戰例,在戰前通過敵軍工作爭取了越方的9個民軍哨所,從而順利插入敵後,為迅速包圍發隆之敵創造了戰機。

14軍42師:殲敵1047人,其中擊斃979人,俘敵68人。42師是14軍在紅河東岸的側翼助攻方向,先奪撥坡、班老,再克坂高、班甘,一路攻堅撥點都很艱苦,掃清8號公路之敵,總體表現不錯。所屬的136團卻榮立了14軍9個步兵團中唯一的集體二等功。

50軍149師:殲敵1969人,其中擊斃1398人,傷敵536人,俘敵35人。149師作為昆明軍區的預備隊,千裡奔赴戰地,在天降大雨,地形不熟,敵情不明,縱深過大的不利情況下,全師各步兵團連續發起進攻穿插,以遠道疲憊之師向越軍的野戰防線反覆進行突擊,幾乎沒有戰鬥間隙,打得都是遭遇戰、反狙擊、偷襲、強攻、奔襲的硬仗,毫無取巧之處。經過連續一周突擊前進30餘公裡,終於攻佔沙巴縣城,重創越軍六大主力之一的步兵316A師,完成了13軍賦予的作戰任務。

戰士們歡呼勝利的場面

被中國軍隊俘虜的越南武裝人員

四、激戰高平

高平是越南一個省,是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重頭戲。

1979年2月17日凌晨,41軍122師從平孟方向攻擊朔江;41軍123師368團從靖西方向進攻茶靈;42軍125師從水口關方向進攻復和。三處都是正面進攻,越軍一時亂了陣腳。此時,以北集團41軍121師、123師兩個團加強坦克繞過了越軍的346師防禦正面,從西北面念井突破,向高平以西的通農、班西、扣屯方向實施穿插;以南集團42軍124師、126師配屬大量坦克、裝甲車和自行火炮,搭載步兵從東南面突破,走牛車小路穿插東溪,打通高平以南的4號公路,與41軍主力南北對進直搗高平。43軍129師從15一18號界碑之間突破,殲滅靠矛山、班腮地區之敵,南下切斷4號公路,保障42軍側翼安全,再向七溪發起進攻。

42軍124師、126師、54軍162師在坦克部隊配合下,衝破越軍的重重阻擊於2月22日抵達高平市郊,2月24日南集團準備就緒,東西南三面會攻高平市,前後7小時激戰,25日0時25分佔領了高平省城,由於穿插部隊未能按時到位,合圍高平守敵未能實現,越軍346師師部和部分殘敵跳出合圍而下落不明。25日開始,廣州軍區前指下令各部分段清剿殘敵。

在對越軍346師殘部和地方武裝、民軍的清剿期間,廣州軍區前指命令戰備預備隊54軍160師、162師,20軍58師,50軍150師投入戰鬥,用了11個師在高平地區反覆清剿。整個高平戰役期間北集團和南集團參戰部隊先後攻佔高平、朔江、通農、復和、河安、東溪、廣淵、茶靈、七溪、重慶等越北重鎮,突進越南縱深最遠65公裡,實際距離最遠推進100公裡。共殲滅越軍1,9萬餘人,繳獲擊毀大批武器裝備和軍用物資。

炮兵對敵陣地實行火力打擊支援步兵戰鬥

急造軍路,坦克搭載步兵實行縱深穿插

戰地指揮所

41軍121師:殲敵2898人,其中擊斃2615人,傷敵237人,俘敵46人。121師擔負了這次自衛還擊作戰中最為艱苦的對高平西側的外層敵後穿插任務,長途80餘公裡,一路全是山地密林,地形民情不熟,越軍層層設防,可謂險關困難重重。該師各部為爭取時間完成任務儘量避戰繞路,缺乏後方火力支援,地形生疏,隊伍越拉越長,被越軍層層阻擊攔打。部隊邊戰邊走,勞累疲憊,䃼給中斷,迭遭傷亡,抬著傷員和烈士遺體艱難前進,最後終於插到指定位置。121師打納隆、掩護高平作戰部隊撤軍,功不可沒,打滿全場,顯示了英勇頑強的戰鬥意志和我軍軍魂。

41軍122師:殲敵2730人,其中擊斃2524人,俘敵206人。122師是41軍中的生產師,而該師擔負了高平以北方向打得最為激烈的朔江攻堅,連續作戰5晝夜,勝利完成作戰任務,打出了一個縮小版的高平戰役,並創造了這次自衛還擊作戰俘敵之最和擊斃敵指揮官軍銜最高的紀錄。

41軍123師:殲敵1496人,其中擊斃1130人,傷敵179人,俘敵187人。123師是41軍的主力師,擔負了向高平西側的內層敵後迂迴任務,以及從龍邦向茶靈方向牽制進攻的任務。該師主力在發起穿插進攻後,克服困難重重,最後穿插到指定位置。該師368團在龍邦方向對茶靈之敵突施牽制進攻,經過激戰連續攻克了八達嶺和八姑嶺,打得非常頑強。

54軍160師:殲敵854人,其中擊斃777人,俘敵77人。160師是開戰一周後才趕到戰地,配屬給41軍在高平西側地區作戰。由於戰役高潮已經過去,該師主要對分散遊擊之敵實施清剿,並擔任守護交通線的任務,部隊先後撒入了高平東西兩側的廣大地區清剿殘敵。

54軍162師:殲敵2085人,其中擊斃2017人,俘敵68人。162師是第二批部隊中首先加入戰場的,成為高平戰區的救火隊。由於戰場情況緊急,該師先後執行的戰鬥任務變換多達7次,部隊忽南忽北、忽東忽西、機動頻繁、連續作戰,共轉戰400多公裡,戰鬥縱深80公裡,足跡幾乎遍及整個高平以東地區。部隊吃大苦、耐大勞,始終保持高昂的戰鬥意志。廣州軍區首長許世友和向仲華很欣賞這支部隊,專門予以表揚。

20軍58師:殲敵841人,其中擊斃629人,傷敵209人,俘敵3人。58師是中國宣布撤軍之後才奉命進入越南境內作戰,歸50軍前指指揮向據守重慶地區的殘敵實施突擊,打通回國道路。該師謹慎持重,穩紮穩打,較為順利地攻佔了重慶,而各級指揮所、後勤系統和部隊連以上單位均未因遭越軍襲擾而受損,顯示出了一支老部隊的優良素質。

50軍150師:殲敵467人,其中擊斃444人,傷敵22人,俘敵1人。150師是中國宣布撤軍之後才進入越南境內,配屬給41軍在高平西側地區擔負搜索清剿任務。作戰前期該師表現較好,448團在班英地區攻佔了多個越軍據守的高地,449團配合121師向納隆之敵出擊,450團一路清剿,都打得不錯。最後撤軍階段448團受越軍伏擊,損失較重。

34軍129師:斃敵875人。129師配屬給42軍打高平,保障該軍側翼安全,並擔負向七溪方向突擊的任務。該師主要對據守班腮、靠矛山、七溪之敵實施了幾次短促突擊,戰鬥規模不是很大。但其作戰位置較為重要,既封閉了西面太原方向越軍反攻4號公路的主要通路,同時照顧到42軍和55軍的側翼,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在清剿作戰中,該師還在那扔東側無名高地打出了一個掏洞殲敵的典型戰例。

42軍124師:殲敵2991人。124師是42軍方向突擊高平的主攻部隊,在裝甲部隊配合下勇猛突擊,從布局關一路打到高平,長驅70餘公裡,攻難渡險,刀鋒銳利,勝利攻克越北重要省會城市高平,受到了中央軍委的通電嘉獎。後北上南下執行清剿任務,連克800高地、茶靈、弄殺、格靈殘敵,勢如破竹,順利打通回國道路。

42軍125師:殲敵1718人,其中擊斃1010人,傷敵625人,俘敵83人。125師是42軍的生產師,該師獨立擔負了向復和、廣淵方向進攻的任務,一路強攻硬打,傷亡較大,不得不由友鄰部隊接替進攻。後該師轉向執行清剿保障任務,其中375團1營夜襲攻佔班佔西側長形高地,創造了1個加強營殲敵1個營的成功戰例。

42軍126師:殲敵2054人,其中擊斃1088人,傷敵900人,俘敵66人。126師是42軍方向突擊高平的開路先鋒,在完成了奔襲東溪的任務後,各部還都沒有收攏休整,又奉命配合124師向高平進攻,部隊不顧疲勞服從大局,堅決執行任務,一直打到高平。其後又北上清剿,攻佔673高地,打下弄壓山口,奔襲下琅,打通回國道路,基本上沒有休整,連續作戰,打滿全場。是高平戰役最出色部隊之一。

五、攻克諒山

同登是越南諒山省的一個邊境城鎮,是諒山的門戶,要攻下諒山必須拿下同登這個地區。1979年2月17日凌晨,萬炮齊嗚,55軍163師、164師、165師、配備軍坦克團從多路殺向同登區域,至23日基本控制了同登地區。163師23日炸毀了同登鬼屯炮臺,164師運動保障隊於22日17時修通了北山邊境至探隆的道路及坦克便道,南京軍區工兵第2團也於24日修通了剝皮至坂然的道路,為進攻諒山做好了準備。

諒山戰役,是對越自衛還擊戰的廣西戰區,以拿下諒山為既定目標。主攻諒山的是55軍及附54軍162師,加強重炮集群另配43軍主力和50軍148師,以東面祿平方向協同進攻。

2月27日清晨,諒山戰役開始。炮兵10分鐘火力急襲,然後55軍兵分三路,以163師487團猛攻扣馬山,488團進攻417高地,164師491團直取巴外山。各部隊像潮水般撲向各個高地。激戰至2月28日,諒山外圍防禦要點已全部掃除。中國軍隊從東、北、西三面直撲諒山市區。3月1日上午,55軍集中300餘門火炮猛烈轟擊諒山,隨後,55軍分兵數路突入諒山市區。3月4日6時50分,55軍、43軍等部組成突擊集群,以猛烈炮火開路,搶渡奇窮河,越軍3師遭到毀滅性打擊,主力部隊基本被殲,諒山徹底被攻克。

坦克部隊在這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立下汗馬功勞

"炮兵萬歲"這是步兵兄弟對炮兵部隊的讚譽

坦克護送後勤保障車隊前進

坦克搭載步兵向諒山衝擊

戰場指揮所

50軍148師:殲敵779人。148師是東線第二階段作戰時才趕到戰地,主力配屬給55軍164師向諒山突擊,442團向入侵板爛地區的越軍338師一部實施反擊。各方向戰鬥規摸都不太大,但突擊果敢,奪扣當山、渡奇窮河、打338師都比較成功,完成了預定任務,起到了應有的作用。

54軍161師:殲敵1487人,其中擊斃1464人,俘敵23人。161師到達邊境後配屬給55軍向諒山進攻,主要任務是保障55軍的右翼安全,並以一部兵力南下阻擊太原方向的援敵。該師482團一路突擊南下,在情況不明的越軍縱深內連續與守敵激戰,攻堅撥點,一直打到了奇窮河北岸,基本完成55軍賦予的作戰任務。後該師481團、483團奉命攻佔脫浪縣城,打通了4號公路,總的來說,表現不錯,殲敵不少。

43軍128師:殲敵1628人,其中擊斃1611人,俘敵17人。128師是43軍進攻祿平方向的助攻部隊,先是攻殲了540高地、長條山地區之敵,後一直打到奇窮河北岸,牽制了越軍338師西援祿平,保障了軍主力的側翼安全。該師作戰地域偏僻,地形複雜,部隊供給不易,生活艱苦,但打得有聲有色,殲敵較多,自身傷亡較小,並創造了奇襲班崗掏心戰和多次打出回馬槍的出色戰例。

43軍127師:殲敵2125人,其中擊斃2088人,俘敵37人。127師是我軍中歷史最悠久的部隊,擔負了43軍方向正面祿平之敵突擊的主要任務。該師先是在支馬、龍頭與越軍進行了反覆爭奪的惡戰,爾後長驅直入攻佔祿平縣城,奔襲險渡奇窮河,奪取要點迷邁山,與55軍共同形成了威逼河內的態勢,勝利完成作戰任務。後在撤軍途中多次打出"回馬槍",大量殺傷敵人,受到了廣州軍區前指的通報表揚。

55軍165師:殲敵3410人,其中擊斃3162人,傷敵94人,俘敵154人。165師在55軍的3個步兵師中作戰位置最偏,打同登時遇到越軍的抵抗卻較為強烈,一度進攻受挫,咬牙硬啃敵人。打諒山時該師進展迅速,較好完成了上級賦予的任務。因為該師作戰地域瀕臨外線,越軍散兵遊擊非常猖獗,部隊對殘敵實施了較長時間的清剿作戰,殲敵數量比較突出。

55軍164師:殲敵2437人,其中擊斃2370人,俘敵67人。164師在55軍3個步兵師中位置相對獨立,作戰正面最寬,攻進距離最長,一路都是艱難的山地制高點攻堅,獨自拿下了諒山外圍四大制高點中的扣考山和巴外山。該師491團3營最先突入諒山市區,獲得了"攻佔諒山先鋒營"的光榮稱號。

55軍163師:殲敵5861人,其中擊斃5293人,傷敵530人,俘敵38人。163師是此次作戰中異軍突起大放光彩的典型部隊。本不屬於主力的該師攻同登,克諒山,打過奇窮河,遇到的越軍實力最強,阻擊最多,戰鬥最為激烈殘酷,一路強攻硬打,勝利完成作戰任務,創造了東西兩線參戰部隊中師、團、營、連各個建制級別殲敵之最的紀錄。

3月4日163師打過奇窮河,攻殲南市區守敵。上午10時許,163師489團2營一部和師偵察連一部佔領了諒山市委大樓。偵察連班長陳守全和戰士劉永亮搜索完殘敵後,在市委大樓前執行警戒任務。163師政治部新聞幹事李永安也隨部隊衝到大樓前,發現了陳守全和劉永亮持槍挺立的英姿,當即意識到這是整個自衛還擊戰的一個標誌性歷史時刻,於是他迅速佔領有利位置,選好角度,按動快門抓拍下這張珍貴的歷史照片。

(下圖)

廣西軍區獨立師:殲敵2034人,其中擊斃1226人,傷敵711人,俘敵97人。廣西軍區獨立師擔負牽制廣寧省邊境之敵的獨立作戰方向,先後在保肯、橫模、高巴嶺打了三場硬仗,場場是攻堅,殲敵不少,傷亡也大,戰例都很典型。因為該師的有力攻擊,嚇得先安地區的越軍325B師主力急保芒街、海防,不敢亂動,無法協同亭立地區的338師西援祿平,有力支援了廣州軍區主力的作戰行動。

(下圖左一為戰鬥英雄李作成)

被擊毀的越軍坦克

被中國軍隊俘虜的越方武裝人員

中國軍隊交替掩護開始撤軍

六、撤軍回國

攻克諒山後,3月5日,中國政府宣布:"中國邊防部隊自2月17日起,被迫自衛還擊,現已達到預期目的。自1979年3月5日起,中國邊防部隊開始全部撤回中國境內"。中央軍委下達了撤軍命令。3月6日起,解放軍交替掩護開始撤軍,炸毀了越方所有公路橋梁,在撤退路上鋪設地雷,以火箭炮與長程炮火掩護撤軍,越軍無大規模追擊行動。雲南西線部隊於1979年3月13日全部撤回國境內。廣西東線部隊於1979年3月16日全部撤回國境內。

中國解放軍步兵隊伍通過凱旋門受到祖國親人的歡迎!

中央慰問團到各部慰問參戰部隊

七、緬懷烈士

向對越自衛還擊戰犧牲的烈士致敬!

自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從2月17日至3月16日我軍約有8100名(包括失蹤955人,其中雲南方向11人,廣西方向944人失蹤)指戰員在這場對越作戰中犧牲,負傷約2.3萬人,被俘238人。中國軍隊共消耗彈藥2.38萬噸,其中炮彈106萬發,子彈5500萬發。作戰期間,中國軍隊戰傷坦克戰車268輛(被越軍擊毀48輛)。

在整個戰役中,廣西方向突入越南縱深20一40公裡,攻佔了高平和諒山2座省會城市,以及河廣和茶靈等11座縣城,基本殲滅越軍2個師、3個團和9個營,大部殲滅2個團和6個獨立營,部分殲滅14個團和1個裝甲旅,共計40671人。雲南方向,突入越南縱深40公裡,攻佔了老街和柑塘2個市,以及孟康、沙巴、壩灑、封土和保勝5座縣城,前出郭參、鋪樓、外波河、黃連山口、封土地區,共殲滅16481人(其中斃敵13524人,俘敵849人)。兩個方向共殲敵57152人,俘敵2173人。

八、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中央軍委授予的戰鬥英雄

1979年10月9日,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授予在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表現突出的79名幹部、戰士以榮譽稱號。名單如下:

陸軍11軍(6人)

蔣金柱(烈士)、褚萬林、陶少文(烈士)、李光輝、張進誠、和自興(烈士)。

陸軍13軍(7人)

劉保建、吳勇(烈士)、李啟(烈士)、山達、阿爾子日、李水波(烈士)、徐澤貴(烈士)。

陸軍14軍(6人)

羅正和、白洪普、巖龍(烈士)、海水幹、甘在和、高華忠。

陸軍41軍(12人)

陳武賢、黃招強、陳書利、姜利民(烈士)、李慶海(烈士)、常超淼(烈士)、謝振華、何學高、劉勇、陳全鋼(烈士)、唐立忠、劉宏生(烈士)。

陸軍42軍(10人)

李金斧、楊松堅、韋學鋒、孫永遷、雷應川(烈士)、黃紀石、李定申(烈士)、彭雲火、蘭延春(烈士)、何相孟。

陸軍50軍(3人)

夏柱玉、楊建章(烈士)、肖家喜。

陸軍43軍(8人)

吳建國(烈士)、郝修常(烈士)、黃吳榮、丁化國、韓永民、謝君生、曹保勤(烈士)、侯滿厚。

陸軍54軍(4人)

胡緒清、朱仁義(烈士)、王息坤(烈士)、潘細臘。

陸軍55軍(14人)

王成富(烈士)、呂志經(烈士)、馬旭旺、周元生、陳日升(烈士)、張春才(烈士)、葉建柏(烈士)、羊才良、覃毅忠、王木舟(烈士)、鄭宏餘(烈士)、何錫祥(烈士)、李德貴(烈士)、許森。

雲南省軍區(2人)

李成文(烈士)、喬勝清。

廣西軍區(5人)

李作成、莫尤(烈士)、梁英瑞(烈士)、楊朝芬、李志堅。

昆明軍區直屬(1人)

賀全利

廣州軍區直屬(1人)

吳志平

向對越自衛還擊戰的戰鬥英雄致敬!

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接見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英模代表

從左至右:陳永貴、吳德、方毅、韋國清、汪東興、華國鋒、鄧小平、王震、烏蘭夫、紀登奎、張廷發、陳錫聯、聶榮臻、徐向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會見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英模代表團成員。

後記

軍人,一個偉大而又神聖的名字。只要有戰爭,只要有災難,那麼,這個名字就意味著犧牲,體現著奉獻。國家有戰爭時,人們首先想到他,因為他是軍人,是最能保護百姓安危的戰士;人民有災難時,政府會首先依靠他,因為他是人民的子弟兵,大家最信賴的人。因此,不管他是現役軍人還是退役軍人都是國家的功臣,凡有良心之人都應尊重他們。這是國家民族的生存之道。

我們不要戰爭,但戰爭又是一個國家特殊時期最高利益的需要。軍人為國家利益奔赴戰場,是軍人義不容辭的神聖職責。一個軍人能為國參戰,是體現軍人十分能得的機遇。參戰軍人只是國民中的很少一部分,他們貢獻的又是寶貴的鮮血和生命。他們的流血犧牲的行為都應該得到國家的肯定和褒揚。我們的社會應該承認和尊重他們的特殊貢獻,確保他們享受優惠待遇的合法權益。以此彰顯參戰軍人的尊嚴、人民軍隊的尊嚴、國家的尊嚴,提高部隊戰鬥士氣,營造為國當兵光榮、為國參戰更光榮的社會氛圍,激勵中華兒女為國獻身的精神。各級黨委政府都要積極推動落實好有關政策,切實解決好退役軍人及家屬的實際困難,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他們心裡。

主席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對一切為國家、為民族、為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們,不管時代怎樣變化,我們都要永遠銘記他們的犧牲和奉獻"。

對越自衛還擊戰是一座永恆的豐碑,是新時期振興中華民族精神的光輝站點和偉力之源。這些新時期最可愛的人,當年用血肉之軀捍衛了祖國的尊嚴,保衛了祖國領土的完整,他們是值得我們崇尚和尊重的;無論是犧牲的烈士還是活著的軍人,他們是永遠立於共和國精神高地的英雄。

讓歷史記住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祖國尊嚴的一代軍人。

(放到你圈子裡,戰友們會感激您)

相關焦點

  • 此人是對越作戰黑豹行動僅剩的8人之一,被授一等功,今身家過億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對在中越邊境挑釁和入侵的越南軍隊進行的自衛還擊作戰 。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對中國採取敵對行為。中國採取自衛措施,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宣布撤出越南。中國邊防部隊撤出越南之後,雙方都宣布戰爭的勝利。對越反擊戰落下帷幕。
  • 1979年2月17—2020年2月17:對越自衛反擊戰41年
    >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1979年2月17日,在中越兩國延綿500公裡的邊界線上,萬炮齊發,對越自衛還擊戰正式開始,同一天的中國的《人民日報》發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宣布對越開戰。
  • 1979年2月17日,對越反擊戰第一天,越南有什麼反應?
    1979年2月17日,新華社奉我國政府之命,就中國人民解放軍對越南採取的軍事行動發布聲明稱:「中國政府和人民一貫的立場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國邊防部隊忍無可忍奮起還擊,完全是正義的行動。我們要建設自己國家,我們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我們不願意打仗。
  • 戰爭印跡——對越自衛反擊戰紀實
    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檢閱,它沒有共和國70周年大慶時的那種的方陣,但他卻同屬英姿勃勃的中國軍人;雖沒有禮兵儀仗,卻同樣代表著共和國的意志。他們在邊境的坎坷山路上,踏著雜亂而急速的腳步,卻走出了在天安門廣場前那板油馬路上根本就走不出的豪邁。雖然都是檢閱,但其結果卻截然不同。
  • 1979年2月17日 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戰士們在自製的貼有「祖國在我心中」字樣的紅旗上簽名,表達保衛祖國的決心  1979年2月17日 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  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軍委的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在廣西、雲南邊境地區被迫對越南侵略者發起自衛反擊戰。
  • 1984年老山戰役,偵察戰士戰鬥生死瞬間,內附真實作戰照
    1984年老山戰役,偵察戰士戰鬥生死瞬間,內附真實作戰照文/文史紀事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越南在我國的大力援助下取得了抗美作戰勝利後利益薰心,在受到他人唆使後開始我國漸行漸遠,最後發展成為兵戎相見。越軍不僅在東南亞攪局,甚至還將手伸向了中越邊境地帶,不斷挑釁企圖一點點蠶食我邊境領土。在屢屢勸告無果的情況下,我邊防部隊被迫才進行了自衛還擊戰鬥。幾十萬大軍從廣西、雲南兩線朝著越北境內突進,以雷霆之擊打的對方方寸大亂,僅兩周左右的時間就攻克了越北幾個重鎮,28天左右的時間就取得了預期的作戰目的。
  • 介紹6本對越反擊戰的回憶錄,從諒山戰役一直打到老山輪戰
    一、《1979對越戰爭親歷記》,作者王志軍,原陸軍第55軍163師487團7連戰士。這本書於對越自衛反擊戰30周年之際出版,曾經轟動一時。本書主要講述了東線廣西方向解放軍廣州軍區陸軍第55軍的作戰過程,同登攻堅,諒山戰役,威懾河內,創造了全線最大的勝利。
  • 越軍怎麼也沒想到,解放軍會在1979年2月17日進攻
    700餘次,打死打傷中國邊防人員和邊境居民300餘人。越南長期以來的侵略行徑,已經嚴重威脅了中國邊疆的和平與安全,如果不予以制止,還將危及東南亞乃至整個亞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1979年2月17日,新華社奉我國政府之命發布聲明稱:「越南當局無視中國方面的一再警告,最近連續出動武裝部隊,侵犯中國領土,襲擊中國邊防人員和邊境居民,局勢急劇惡化,嚴重威脅我國邊疆的和平和安全。中國邊防部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奮起還擊。」
  • 對越反擊自衛戰,為何傷亡如此之大?並不是因為許世友的指揮不當
    越南這些反華、背信棄義的行為讓中國氣憤不已。當初美國侵佔越南的時候,越南國家主席胡志明秘密訪問中國,請求援助。偉人下令全面無私援助越南,不僅支援槍枝彈藥、糧食,還提供了軍事顧問團幫忙訓練部隊,指揮戰鬥。現如今倒好,越南忘恩負義,用中國教出來的部隊打中國。中央軍委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七日下達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決定和命令。
  • 中國建國72年,陸上鄰國發生了15場戰爭!中國都是什麼態度?
    越南抗法戰爭,從1945年9月正式爆發,這是一個反對殖民壓迫,爭取民族獨立的正義戰爭,對此中國是萬分支持的,在新中國建國不久後,1950年7月,毛澤東主席派遣  陳賡  將軍入越,8月,又派以  韋國清  為首的中國軍事顧問團入越,協助越軍作戰。
  • 1962年中印戰爭,中國軍隊僅一天時間,殲滅印軍精銳王牌部隊
    1962年10月20日,在印度不接受談判,大量侵佔中國領土,氣焰十分囂張,忍無可忍的情況,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正式打響,這是中國邊防部隊針對印度軍隊在邊境上的多次挑釁和入侵行為進行的一次反擊作戰
  • 1979年2月,解放軍還擊越南,印度是一種什麼態度?
    1979年2月17日,新華社奉我國政府之命,就中國人民解放軍被迫還擊越南武裝入侵發布了一篇嚴正聲明。聲明中說:「兩年來,越南當局在猖狂反華排華的同時,不斷在中國邊境地區進行武裝挑釁和敵對行動。中國方面一直以中越兩國人民的友誼為重,採取克制和忍讓的態度,再三向越南當局提出規勸和警告,以避免事態的擴大。
  • 越軍官方資料披露,越軍內部對1979年中越戰爭,存在不同看法
    作者點評:我軍的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從1979年2月17日開始到3月16日結束,前後總共歷時28天,是一場典型的有限時間、有限空間、有限規模的有限戰爭。之所以只打了一個月就全部撤軍,主要是由當時的國際環境、國內環境和戰場環境所決定的。
  • 1979年對越還擊戰,印方除了聲援越南外,還做了一件很打臉的事
    1979年對越還擊戰,印方除了聲援越南外,還做了一件很打臉的事文/文史紀事上世紀七十年代,飽經戰亂的越南在中國的大力援助下取得了抗法抗美作戰勝利,獲得了統一和自由。為了維護亞洲地區的和平穩定,也為了捍衛中國領土,中方被迫進行自衛還擊。在中方雷霆出擊之後,越方黎筍通過廣播在當天晚上也發布聲明,聲稱中方在空軍掩護下出動了步兵師、炮兵師、裝甲師,對越南北部諸多城鎮發起了進攻。對此,越方表示要「堅決回擊」,同時向莫斯科方面求援,請求支持和保護。戰鬥打響後引發了全球的關注,而作為在十幾年前同樣因為侵略中國邊境而被痛擊的印方是什麼反應呢?
  • 越軍士兵曾說,白天是中國軍隊的世界,晚上就是我們的天下
    1979年初春,我軍進行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時,由於大部分部隊近30年沒有打過仗,對於夜戰這一傳統優勢戰法反而顯得生疏了。尤其是在初上戰場的頭幾天,吃了不少虧。之所以會吃虧,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我們的行動往往被越軍及時發現。一位被俘的越軍中士班長在接受審訊時,就談了他們是如何在漆黑的夜間及時發現解放軍行動的。
  • 中方回應邊防部隊1名士兵走失:印方回復已經找到
    原標題:中方:印方應嚴格遵守兩國有關協議協定,抓緊向中方移交1走失士兵【#中國邊防部隊1名士兵走失#】1月8日凌晨,中國邊防部隊1名士兵因天黑、地形複雜等原因走失。事發後,中國邊防部隊第一時間向印方通報情況,並希望印方協助搜尋救援。
  • 和79年對越作戰相比,80年代老山輪戰解放軍的武器有何變化?
    相比於1979年爆發的對越自衛反擊戰,80年代老山輪戰時期的解放軍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而在武器裝備方面,80年代的解放軍比1979年時的解放軍武器裝備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那麼這時候解放軍的武器裝備到底有怎樣的變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