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昂然屹立在亞洲東方,國土面積960餘萬平方公裡,陸上接壤鄰國多達14國,有著世界上最複雜的地緣政治關係。自新中國建國以來,72年間,中國的周邊一共先後爆發了多達20餘次大規模的戰爭,嚴重威脅到新中國的周邊安全。
那麼這些戰爭又都是怎麼爆發的?最終的結果如何?中國對於這場戰爭的態度又是怎樣的?
中國周邊國家示意圖
01東亞地區2場
東亞以及東北亞地區,建國以來,主要發生了2場戰爭,而且兩場戰爭都與中國密切相關,分別是
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戰爭、1969年的珍寶島衝突
1950年開始的抗美援朝戰爭,這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進攻態勢,一窮二白的新中國被逼無奈,派遣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的跨過鴨綠江,以一國之力對抗以美國為首的多達16個國家組成的聯合國軍,最終在1953年7月27日迫使美國在板門店籤署停戰協定。
板門店停戰協議籤訂儀式
歷時3年,整整33個月,1006個日日夜夜,以巨大的傷亡,換的來一寸和平!
1969年,蘇聯在中國邊境線上陳兵百萬,意圖再來一次布拉格之春,壓服並控制中國!
1969年3月2日,中蘇邊軍在珍寶島擦槍走火,隨後戰局擴大化,迅速發展成邊境戰役。雙方你來我往,最激烈的時候珍寶島一天之內易手了8次,蘇聯甚至出動了當時最先進的T-62坦克,可惜被中方俘獲。
珍寶島戰役中繳獲的T-62坦克
中蘇雙方,在珍寶島上的衝突從3月2號開火,到3月17號基本停火,只進行了半個月的時間,戰局被有意控制在比較小的範圍,沒有繼續擴大和惡化,避免了中蘇兩國之間全面的大戰!
這兩場戰爭可以說是新中國反對入侵,維護國家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的偉大鬥爭!對於入侵之敵,新中國的態度是堅決的,打!
毛澤東
主席曾說:
談還是要談,打還是要打,和還是要和
。中國希望和平,也渴望和平,不想要戰爭的災難再次降臨到苦難的國人身上,但是對於他國的入侵,中國還是拿起武器,堅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毛澤東主席天安門城樓上檢閱部隊
02東南亞地區6場
中國的南面陸上與緬甸、寮國、越南三國接壤,這裡在古代時期曾是古代中原王朝的藩屬,受中原王朝保護,隨著清末中國的衰落,這裡先後成為殖民地,到了20世紀40年代末,又先後宣布獨立。
自1949年至今,這裡先後發生了多場戰爭,包括
緬甸內戰、寮國內戰、越南抗法戰爭、越南內戰、中越邊境戰爭、越柬戰爭
等,對於他國內戰,中國的原則一直是很明確的,堅決不幹涉他國內政,緬甸寮國方面的內戰,不做贅述。
越南抗法戰爭,從1945年9月正式爆發,這是一個反對殖民壓迫,爭取民族獨立的正義戰爭,對此中國是萬分支持的,在新中國建國不久後,1950年7月,毛澤東主席派遣
陳賡
將軍入越,8月,又派以
韋國清
為首的中國軍事顧問團入越,協助越軍作戰。
在中國的援助與指揮下,1954年3月,越南贏得奠邊府戰役,佔領法軍指揮部,活捉法軍司令
戴加斯特萊
準將及其司令部、參謀部全體人員,全殲法國佔領軍精銳部隊及偽軍1.6萬餘人,近萬餘法軍投降。面對如此失敗,法國被迫於1954年7月撤離越南,越南北方完全解放。
法軍投降
越南北方解放後,隨後又陷入到越南內戰當中,1955年11月,越南戰爭爆發。美國為了自身的亞洲戰略,扶植南越西貢政權。1964年8月北部灣事件,美國開始大規模投入地面兵力深度參與越南戰爭。1973年美國軍事力量退出越南,1975年越南統一,越南戰爭結束。
隨著美國的參與,為了維持地區平衡,維護中國南方的安全。也是因為越南胡志明政權的請求,中國開始介入越南戰爭,
毛澤東
主席決定向越南無償提供可裝備230個營的武器裝備。1963年7月,中越兩國籤署了兩軍協同作戰的文件和中國向越南提供軍事援助的協議。1965年4月,中國開始向越南派遣支援部隊。
越南戰爭
1975年,越南胡志明政權贏得內戰勝利,越南統一!統一後的越南,自認為打贏了美國,一時間信心膨脹,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1978年12月,越南集中了18個師共20多萬正規部隊,兵分5路向柬埔寨發動大規模閃擊戰,意圖佔領柬埔寨。越南公然侵略一個主權國家,對此中國是強烈譴責!
1979年2月17日,面對越南方面在中國邊境的頻頻騷擾,
鄧小平
下令中國邊防軍對侵犯中國領土的越南軍隊進行自衛還擊作戰,由
楊得志
和
許世友
兩位將軍親臨一線指揮,歷時整整一個月時間,贏得戰爭勝利!
對越自衛反擊戰指揮官許世友
越柬戰爭和對印自衛反擊戰,我認為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都是因為越南因野心膨脹,單方面挑起的戰爭,戰爭最終結束都歷時10年,越南在此期間面對西線和北線,雙線作戰,嚴重拖累了越南的國內建設。
03南亞地區7場
南亞次大陸,與中國新疆,西藏接壤。這裡為了敘述方便,對於地理劃分有歧義的阿富汗劃歸為南亞地區。
在新中國成立後,南亞地區一共發生了7場較大規模的戰爭,分別是
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1967年中印邊境衝突、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1999年印巴卡吉爾戰爭、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2001年阿富汗戰爭。
這7場戰爭中,3場印巴衝突,都是由於英國殖民者遺留下的歷史老問題,在印巴分治下的克什米爾地區歸屬問題,屬於領土爭端,對於此類問題,中國是一貫主張談判解決,不贊成通過戰爭方式去解決領土問題。
印度和巴基斯坦國旗
兩場中印邊境衝突,也是由於印度單方面侵佔中國領土,主動進攻中國邊防戰士引發的,對於印度的入侵,中國予以堅決反對,並實施自衛反擊作戰,贏得勝利,保衛祖國領土完整!
1962年投降的印度士兵
兩場阿富汗戰爭則相對複雜,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原因普遍認為是為了打通南下印度洋的戰略,但同時我們也要注意一下時間,1979年,正是中美宣布正式建交的時間點,此時的蘇聯已然開始衰落,內部統治出現動蕩,我認為蘇聯出兵阿富汗,一方面是為了獲得南下印度洋的戰略,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鎮壓阿富汗內部反蘇勢力,給以中國以敲山震虎的警告,結果是虎沒震到,反而自己被山反彈的力量震得半死不活。
發動伊拉克戰爭的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
阿富汗戰爭,從1979年開始,1989年蘇聯解體前結束,伴隨著阿富汗戰爭的是蘇聯帝國的衰退,崩潰,最終走向解體。阿富汗用事實證明了
帝國墳場
這個稱號絕非浪得虛名!
2001年,911事件爆發後,美國便以反恐的名義發動了阿富汗戰爭,一直到2014年12月29日,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正式宣布阿富汗戰爭結束,歷時14年!至於結果,也很明顯,美國被阿富汗戰爭拖入泥潭,不可自拔,空耗國力!
前任美國總統歐巴馬
04終章·小結
從統計結果來看,中國地緣板塊中最不安穩的是南亞地區,這裡有民族矛盾、領土爭端、宗教衝突等等諸多原因,印度與巴基斯坦的持續性的領土爭端衝突,印度對周邊國家的持續性的侵入,甚至在1975年公然吞併錫金,對中國領土的覬覦之心,都讓南亞這一板塊難以安穩。
反對戰爭,不要戰爭,保持和平,是我們良好的願望。然而,這個世界並非和平。有人的地方就有野心,在野心和利益的驅動下,侵略他國,相互爭霸,戰爭就不可避免。正是為了和平,中國人民才被迫拿起武器,走向血與火的戰場,維護國家主權,保衛國家領土完整!
對於戰爭,偉大領袖毛澤東的態度是一是反對,二是不怕。
毛澤東主席
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度,自古以來就沒有主動入侵他國的記錄,中國也從來謀求稱霸地球。對於非正義的侵略戰爭,中國是反對到底的。對於戰爭本身,我們並不害怕,新中國的建立就是在血與火的戰爭考驗下得以建立和穩固。
戰爭與和平是辯證統一的,怕與不怕也是一個對立統一的法則。毛澤東的所謂「不怕,是建立在對怕作客觀分析與充分準備的基礎上的,在戰爭與和平問題上,作最壞的打算,就是做好戰爭準備,有備無患。當戰爭真正來臨時,才能更好的應對!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
從統計結果來看,中國的周邊其實一直都不是安穩的,複雜的地緣政治,棘手的國際關係,中國自建國以來就沒有安寧的時候,而我們之所以能夠享受國內長久的和平,正是有無數人為我們負重前行,默默為我們擋下了來自外部的風風雨雨,他們或是駐守邊關的戰士,或是坐鎮指揮的將領,或是奔波勞碌的外交官,或是憂心天下的共和國奠基人!
珍惜得之不易的和平,熱愛遮風擋雨的祖國!祝願親愛的祖國繁榮昌盛!
朝戰越戰成就了日本和四小龍,美國厲害?不!只因遇到了毛澤東
60年代中國同時得罪蘇美,是怎麼熬過來的?毛澤東的高瞻遠矚
中美關係緩和,霍查寫信問毛澤東為何不與其商量?破碎的中阿友誼
鮮為人知:1967年印度再次入侵中國邊境,毛澤東下令還擊
問我為何如此崇拜毛主席,看看外國政要對他的評價,就知道答案了
共和國海軍首次出徵深藍!鄧小平一招妙棋,贏得西沙40年和平
我是
三道歷史
,
本文《中國戰爭:陸上戰爭》第6期,感謝您的閱讀
!全文3600餘字,閱讀時長5分鐘,感謝您的支持!
@三道歷史
春夏秋冬又一年,漢唐明清代代傳。
古今中外論天下,詩詞歌賦品人間。
感謝您的閱讀,評論,點讚,關注,讚賞等多方面的支持!
本文圖源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