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美援朝的作用有多大?1964年,越南戰爭中的美軍給出了答案

2021-01-11 史源歷史專欄

中國在1950年10月派出志願軍入朝作戰,短短兩個月就調動了30餘萬大軍,動作迅速且隱蔽,美韓軍隊在朝鮮被打得措手不及,戰線迅速南移。不過中國出兵前,不是沒有給過美方警告。中國警告美國的一句話,美國當時不聽,14年後的1964年卻吸取了教訓!可見抗美援朝作用有多大。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1950年9月,中國在派兵入朝前一個月,對於自身安全及戰爭必要性的判斷是:美軍不能向北越過38度線,否則中國必須入朝作戰。為了儘量避免戰爭,中國事先通過外交渠道把這一態度傳達給了華盛頓。然而當時中國只是個農業大國,並且國力還在從長期的戰爭中逐步恢復,軍力跟美國差距較大,美國政府包括前線的麥克阿瑟等指揮官在內,完全沒有重視這個東方對手,甚至覺得中國只是在恫嚇,真正出兵的可能性接近於零。

後面的情況大家都了解,50年9月美軍在半島南端幾乎沒遇到像樣的抵抗,順理成章地將大軍向38度線以北的朝鮮一側開進,並且迅速推進至中朝邊境的鴨綠江,朝鮮政權危在旦夕,中國也面臨嚴重的邊境威脅。北京方面馬上兌現了之前的警告,派軍赴朝打擊聯合國軍,三年時間出動的總兵力更是高達240萬,迫使敵人重新退回三八線以南,並最終實現停戰。美國人不重視中國的警告,僅僅把這當成一個弱國的虛張聲勢,結果付出了代價。其實嚴格說起來,美國並非對這種戰前警告毫無反應,只是有些太后知後覺,直到1964年才把中國的警告當回事,收斂了後來的軍事行動。

原來美方經過韓戰的教訓,對於中國軍隊的作戰意志和戰術水平有了重新的評估。尤其是中國政府的強硬態度,絕不只是什麼恐嚇。美國是超級大國,在韓戰之後仍四處幹涉別國內政,頻頻插手亞洲事務,1964年大有將戰火燒到越南北部之勢。由於越南是我國南部鄰國,此時出現了和14年前朝鮮局勢類似的情況,中國同樣不能允許美國向北越範圍進攻。

於是美國再次收到了一個「熟悉」的警告:中國不允許美軍越過17度線,否則將出兵越南。美國人在韓戰時就聽到過這樣的聲音,當時沒有當回事,結果遭到了嚴厲教訓。這次又來了一個「不準越過17度線」的警告,無疑是一個冷顫!隨後經過評估權衡,美國陸軍果然沒有對北越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這也是中國50年代參加了韓戰,卻沒有直接幹預後來的越南戰爭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見,抗美援朝時打出的聲威,對於中國國際地位和軍事威懾力提升有多大的作用!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戰爭對美國造成的影響,來看看10多年後,美國總統說了什麼
    抗美援朝戰爭對美國造成的影響,來看看10多年後,美國總統說了什麼文/晴姐說人文從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本宣戰,14日,日本帝國主義便投降了。對於美國而言,新中國也僅僅是剛剛成立,便不把中國放在眼裡,麥卡阿瑟也是非常的自信,即便是中國出兵,也必定會無功而返,在美軍的炮火之下,中國一定是抵擋不住。中國人民志願軍在1950年10月25日的時候,第一次發動了進攻在朝鮮中邊地區的美國軍隊,可是這一次的戰役過後,麥卡阿瑟還是認為中國只不過是象徵性的出兵來兌現自己的警告,他認為在聖誕節之前就能夠結束這場戰爭。
  • 建國72年,美國在中國周邊打了3場戰爭,帶來中國國運3次上升
    此時遠在北京的毛澤東主席卻根本沒有得到朝鮮方面的任何通知,還是在報紙新聞中得知韓戰的消息。美國通過安理會授權組建聯合國軍,介入朝鮮戰場。9月15日美軍仁川登陸,10月1日美軍越過三八線,10月19日攻佔平壤,隨後,美國飛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轟炸丹東地區。韓戰,是美國在新中國周邊打的第一場大規模戰爭。
  • 三年抗美援朝戰爭 中國到底支付了多少軍費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950年10月19日,10萬志願軍將士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的率領下,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戰場。10月25日,雲山一戰,揭開抗美援朝戰爭序幕。1953年,隨著《朝鮮停戰協定》的籤訂,中國抗美援朝取得了勝利。
  • 越南戰爭中,美軍在叢林中舉步維艱,當時為何不放火燒山?
    ,但是他們也曾經在亞洲吃過一場敗仗,這就是著名的越南戰爭。  作為二戰之後美軍參戰人數最多,歷時最長的一場戰爭,美國先後投入了50多萬兵力,使用了當時最好的武器裝備,前後打了近二十年。然而直到最後,仍然沒有實現戰略勝利的目標。  整場戰爭,美軍死亡人數高達58220人,受傷30.4萬人,是二戰後傷亡最高的一場戰爭。
  • 不是越南,此國才是越南戰爭中損失最大國家,至今都一貧如洗
    中國是一個嚮往和平的國家,我國對於任何國家都是秉承著和平共處5項基本原則,中國也願意和他國進行貿易合作,但是現在有不少國家仍然對我國持有敵意,其中就以美國為首的部分西方國家隨意對我國實行制裁政策,嚴重影響到了中國的發展,我國現如今已經有30多年沒有參與過戰爭了,因為中國明白戰爭只會導致國家的經濟變得落後
  •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爭大事記(1950年)(二)
    他們斷定中國軍隊裝備落後,出兵參戰的「可能性很小」,因而計劃於感恩節(11月23日)前佔領全朝鮮。會談後,侵朝美軍猛力向北推進,於10月19日佔領平壤,並繼續向朝中邊境鴨綠江進逼。同時,還不斷以其空軍轟炸我國東北邊境地區,公然將戰火燒向我國。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
  • 1950年,中美兩國的國力差距有多大?看了就知道抗美援朝有多難!
    上世紀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戰爭之所以是一次偉大的勝利,絕不僅僅是因為志願軍軍事上的成就。事實上中國投入這場戰爭之前,被普遍認為不具備參戰實力。只需要看看主要交戰國中美兩國當年的國力差距有多大,就能清楚地知道抗美援朝具有什麼樣的難度。
  • 抗美援朝!70年前的這場戰爭,你了解多少?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不久這裡就成為了東西兩大陣營對抗的前沿,中國也在1950年的10月25日正式捲入這場至今仍然沒有籤訂和平協議的局部戰爭。雖然這場戰爭至今仍有很多爭議,但也正是因為它,才使得誕生不足一年的新中國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到了今天。一般人們都稱呼這場戰爭為「韓戰」,中國的官方文獻對此場戰爭則有著嚴格的名稱定義。
  • 越南為什麼能打過美國,沒有中國和蘇聯的援助,越南早已亡國了!
    越南為什麼能打過美國,沒有中國和蘇聯的援助,越南早已亡國了!當時蘇聯從裝備和物資上也給予越南不小的援助。而且越南取得勝利後,選派了不少精英年輕軍官到中國軍事院校進修深造、到七九年中、越戰爭瀑發,他們很多成了越南師、團指揮領導,因此中越之戰我軍傷亡也很大,戰局很艱苦呢!
  • 中國建國72年,陸上鄰國發生了15場戰爭!中國都是什麼態度?
    年的抗美援朝戰爭、1969年的珍寶島衝突  1950年開始的抗美援朝戰爭,這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  自1949年至今,這裡先後發生了多場戰爭,包括  緬甸內戰、寮國內戰、越南抗法戰爭、越南內戰、中越邊境戰爭、越柬戰爭  等,對於他國內戰,中國的原則一直是很明確的,堅決不幹涉他國內政,緬甸寮國方面的內戰,不做贅述。
  • 1965年美空軍挑釁中國領空,卻成互毆:白折損3架戰機在海南
    然而,這場鮮為人知的1965年中美空戰正式開始之即,情況反轉,我方未發一槍一彈,而3架敵機"喪命"。 那麼,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以至於中國空軍贏得如此漂亮?  一、中國戰機殲-5   新中國建立之初,中國是沒有自主製造的戰機的。正是因為沒有戰機,中國軍隊在與美國作戰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可是吃了不少大虧。
  • 美軍M48坦克:葉劍英生日時越南贈送,測試後發現美軍是真的強!
    可以說如今軍迷們津津樂道的99式主戰坦克、15式輕型坦克的背後,都有這個看上去鏽跡斑斑、落滿灰塵的美軍M48A3坦克的功勞,2021年新年第一篇,以史為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這臺美軍坦克背後的故事。
  • 雄赳赳 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央視大劇 真實再現抗美援朝戰爭
    劇情簡介1950年6月25日,韓戰正式爆發。第七艦隊駛入臺灣海峽,美軍別有用心地派飛機「誤炸」安東市區,造成無辜百姓傷亡。形勢所迫,憤怒的新中國領導人下了亮劍的決心。10月25日,志願軍指揮部成立。彭德懷和鄧華等人根據毛澤東的戰略構想,提出了打突然、打穿插、打分割包圍的計策。
  • 70年前韓戰的失敗,美國認真反思了嗎?我們得到啥啟迪?
    對於這場戰爭的其他稱謂,往往會被人們所忽視。 從這次戰爭的對立雙方來說,中、朝、蘇為一方,美韓及「聯合國軍」一方,共計有20國參戰。各有各的稱謂: 中國定義這場戰爭,為「抗美援朝」。 朝鮮定義這場戰爭,為「祖國解放戰爭」。
  • 越南戰爭時期,三個國家打得窮困潦倒,同時也打富了三個國家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沒多久,就爆發了越南戰爭,這也是二戰結束之後規模最大的一場戰鬥,整整持續了20幾年。雖說當時美軍的武器裝備比越南先進,但美軍最終還是以戰敗收場。然而在這場戰爭中,有三個國家被打得窮困潦倒,同時也打富了三個國家。
  • 張藝謀張末父女首次聯合導演電影《狙擊手》 聚焦抗美援朝戰爭
    由張藝謀張末父女首次聯合導演的《狙擊手》於1月6日在吉林白山地區開機,本片是張藝謀首次挑戰全戰爭場景的電影,也是國內首部聚焦抗美援朝戰爭中狙擊手的電影。據悉,影片計劃於2021年上映,暫未對外公布演員陣容。
  • 抗美援朝戰爭,如果53年中美沒有停戰:再打下去會怎麼樣?
    如果抗美援朝戰爭,沒有在1953年7月停戰,而是繼續打下去會是什麼樣呢?在抗美援朝戰爭初期,雖然志願軍多次組織大部隊對少量美軍進行殲滅戰,但是由於火力不足,壓制不住對方,而導致任務失敗。經過我方要求,蘇聯開始援助武器。
  •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志願軍在朝鮮又待了5年?這五年都做了啥?
    1945年8月9日,三八線誕生,這成了日後朝鮮戰場的導火索。接著到1949年1月開始,三八線不斷爆發衝突,短短幾個月時間便有兩千多起。隨著衝突的增加,也不斷升級,1950年6月25日終於大規模爆發了。這天拂曉,朝鮮戰場爆發,不料開戰沒有多久,聯合國軍便介入。不僅幹涉戰爭,還轟炸丹東地區,試圖將戰火燒至鴨綠江邊。
  • 抗美援朝70周年 | 「同敵人首次交鋒,父親率部窮追猛打'美軍常勝師'」
    :「我父親的一生充滿了傳奇,打過中國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很多惡仗硬仗。」談到抗美援朝戰爭,張旭東仿佛又聽到了父親張竭誠對發生在朝鮮半島那一場場浴血廝殺的動情回憶。「父親在朝鮮打了很多漂亮仗,特別是橫城穿插阻擊戰,成為他軍旅生涯的巔峰時刻。」1950年10月19日,張竭誠率志願軍第39軍117師從寬甸河口秘密跨過鴨綠江。10月底,志願軍第39軍在雲山拉開了入朝後中美兩軍第一仗序幕。
  • 抗美援朝1953年就已結束,為何94年最後一批志願軍才回國?
    當然在美國的飛機大炮面前,朝鮮招架不住,戰局變得非常的被動,被美軍打得落花流水,無奈向中國發起求救信號,毛澤東毅然決然決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正式成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了鴨綠江,一路上長途跋涉,不敢停留,直奔朝鮮。在長達三年的抗戰後,1953年7月美軍籤訂了停戰協議,雙方軍隊開始撤出了朝鮮。但是有一部分志願軍並沒有回國,而是繼續駐紮在韓國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