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抗美援朝戰爭 中國到底支付了多少軍費

2021-01-20 勇哥讀史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950年10月19日,10萬志願軍將士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的率領下,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戰場。10月25日,雲山一戰,揭開抗美援朝戰爭序幕。

1953年,隨著《朝鮮停戰協定》的籤訂,中國抗美援朝取得了勝利。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意氣風發地宣稱:「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海岸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3年抗美援朝戰爭,是當時世界上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局部戰爭,也是一場嚴重不對稱的戰爭。不管是武器裝備還是後勤保障,志願軍與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隊相比,都處於絕對劣勢。

那麼,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到底支付了多少軍費?

資料顯示,3年抗美援朝戰爭,中國先後有297萬部隊以志願軍名義進入朝鮮半島參戰。中國僅僅是直接軍費開支,就耗費了62億人民幣。同時,中國對蘇聯欠下了大約30億人民幣的軍火債。

62億人民幣,在當時的中國是什麼概念呢?3年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中國國民收入總值達2000億人民幣,國家財政支出則為600億元人民幣。62億人民幣軍費支出,相當於同期財政支出的10%、國民收入總額的0.03%。

這個比例並不高。「二戰」期間,1941年,美國參戰的第一年,其軍費支出就佔國民收入總值的0.11%;到1944年,這個比例已達到驚人的0.41%。至於窮兵黷武的日本、德國,其軍費支出基本上就是國民收入總值的一半,甚至更多。

其實,中國在抗美援朝上花費的軍費開支,大體與國內經濟社會建設相當。1952年8月4日,毛澤東在政協會議上發表講話,曾明確提到:「去年抗美援朝戰爭的費用,和國內建設的費用大體相等,一半一半。今年不同,戰爭費用估計只要用去年的一半。現在我們的部隊減少了,但是裝備加強了。」

與此形成鮮明的對比,美軍在朝鮮報導耗費巨大。按「聯合國軍」公布的數字,美國的直接戰費超過200億美元。美國三年間的國民生產總值大約為4000億美元。美國的軍費支出佔據國民生產總值的0.05%,遠遠高於中國。

基於此,毛澤東認為韓戰繼續打下去,對美國不利,對中國有利:「他們(美國)一年要用一百多億美元。我們用的錢比他們少得多,今年比去年又減少一半。『三反』、『五反』清理出來的錢,可以打一年半。增產節約出來的錢,就可以完全用在國內建設上。」

難能可貴的是,中國一方面在朝鮮半島與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英勇戰爭,一方面國內經濟社會建設依然如火如荼。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國內恢復了國民經濟,每年經濟增長率平均在15%以上。以至於戰爭還在進行的1952年底,全國工農業生產已經超過了歷史最高水平,創造了新的記錄。

當然,中國在抗美援朝上花費的巨額軍費,換來了巨大的回報。

一方面,極大地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極大地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另一方面,也促成了蘇聯對中國的經濟援助。在蘇聯對華援助156個項目的帶動下,中國初步奠定了工業化基礎。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197653是什麼意思 抗美援朝是哪一年戰爭簡介及歷史意義
    197653的意思是: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950年的今天,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抗美援朝戰場。抗美援朝中國犧牲了多少人 ?歷史意義有哪些
  • 抗美援朝!70年前的這場戰爭,你了解多少?
    從南北雙方開戰開始,韓戰就已經爆發。而直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中國所說的「抗美援朝戰爭」才正式開始。可見,抗美援朝戰爭只不過是韓戰中的一部分,儘管這個部分是絕大部分。朝鮮,這個二戰中日本的殖民地,在二戰結束日本投降即將迎來自己民族的獨立解放的時候,遭遇了人為導致的民族分裂。
  • 中國抗美援朝的作用有多大?1964年,越南戰爭中的美軍給出了答案
    中國在1950年10月派出志願軍入朝作戰,短短兩個月就調動了30餘萬大軍,動作迅速且隱蔽,美韓軍隊在朝鮮被打得措手不及,戰線迅速南移。不過中國出兵前,不是沒有給過美方警告。中國警告美國的一句話,美國當時不聽,14年後的1964年卻吸取了教訓!可見抗美援朝作用有多大。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爭大事記(1950年)(二)
    為了適應抗美援朝戰爭的需要,中共中央10月25日決定:第13兵團司令部、政治部及其他機構即改組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政治部及其他機構,並任命鄧華、洪學智、韓先楚為副司令員,鄧華兼政治委員,解方為參謀長,原政治部(主任杜平)、後勤部及其他機構的負責同志均照舊負責。中共志願軍委員會由彭德懷為書記,鄧華為副書記。同日,志願軍炮兵司令部入朝。
  • 張藝謀張末父女首次聯合導演電影《狙擊手》 聚焦抗美援朝戰爭
    由張藝謀張末父女首次聯合導演的《狙擊手》於1月6日在吉林白山地區開機,本片是張藝謀首次挑戰全戰爭場景的電影,也是國內首部聚焦抗美援朝戰爭中狙擊手的電影。據悉,影片計劃於2021年上映,暫未對外公布演員陣容。
  • 七十年前中國為什麼要出兵朝鮮,參加一場「與我無關」的戰爭
    1950年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6天後,中國人民志願軍正式發起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次進攻。70年過去了,網絡上仍有很多人在質疑中國當時為什麼要參加一場無己無關的戰爭,如果不參加這場戰爭,臺灣是不是就收回了;如果不參加這場戰爭,國力是不是增強了;如果不參加這場戰爭;我們和美國的關係是不是更親密了。歷史告訴我們,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中華民族一直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一直秉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態度。
  • 《跨過鴨綠江》:以「歷史美學品格」再現偉大抗美援朝戰爭
    堅守飛虎山、激戰黃草嶺、血戰松骨峰、寒戰長津湖、上甘嶺戰役……70年前,由中華優秀兒女組成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肩負著人民的重託、民族的期望,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發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歷經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
  • 甲午中日戰爭:一場顛覆中國的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是一個很值得說的話題,其後有太多太多的事件與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可以說甲午中日戰爭是晚清歷史繞不過去的一個坎。但同樣一件事,有得必有失,而甲午中日戰爭到底帶給了中國什麼?中國輸了什麼?,在這場戰爭之前西方和中國相處還是比較和平的。
  • 雄赳赳 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央視大劇 真實再現抗美援朝戰爭
    雄赳赳 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央視大劇 真實再現抗美援朝戰爭 2021-01-14 15: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重溫抗美援朝那些真實畫面
    1950年六月,美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侵略韓戰,嚴重地威脅我國安全,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和朝鮮人民軍共同抗擊美國侵略者。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密切協同,英勇作戰,把美國侵略軍和它糾集的14個僕從國家的軍隊,從鴨綠江邊趕回三八線,狠狠打擊了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氣焰,迫使敵人在1953年7月27日實行停戰。
  •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將近3年,到底投入多少兵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故事。例如抗美援朝戰爭中雙方的火力情況、志願軍的統帥人選等等。今天,我們聊聊志願軍的總兵力問題。從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將近3年時間。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到底投入了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其實,每個階段的兵力都不一樣。首先,我們聊聊韓戰的起源。
  • 抗美援朝勝利,中國被邀參加日內瓦會議,周恩來會議上舌戰群儒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抗美援朝戰果的爭議 直到今天,也有很多人認為:「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與美國充其量是打了個平手
  • 西方始終想不明白:為什麼強大的中國40多年都沒捲入戰爭?
    世界強國的崛起,多數與戰爭相伴。然而也有例外,中國從79年自衛反擊越南後,便專心於自身國家建設,沒有參加過任何一場對外戰爭。這顯然不是出於中國不敢打仗的原因,近代遭受戰火最多的國家就是中國;也不是因為國力不強無力進行戰爭的原因,當前中國的國力正處在49年建國以後的巔峰期,並且還在不斷上升,毫無疑問在軍事方面也是世界強國。中國40多年來未參與戰爭,西方國家始終想不明白為什麼。
  • 抗美援朝我們要不要出兵!當時老百姓怎麼看?對不對你們說了算
    這個地理位置給半島提供了一個受到各種力量汙染的區域,而且註定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它仍然是一個您必須為戰鬥而戰並且必須支付大量士兵傷亡的地方。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時,這場戰爭最終影響了美國,中國和蘇聯。然後,當我們派兵時,我們國家的普通百姓如何看待這場戰爭?對於當時的新中國而言,這只是建國的關鍵時刻。該國各行各業都在等待發展。
  • 抗美援朝後期,志願軍各軍軍長都是誰?1955年被授予什麼軍銜?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韓戰的一部分。我們所說的抗美援朝戰爭,僅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兵朝鮮後,同聯合國軍進行的較量,以及支援朝鮮軍隊進行的戰爭。在這場大戰中,志願軍最大兵力達到了135萬,韓軍,聯合國軍最大兵力達到了120萬,總傷亡達到兩萬以上。
  • 在抗美援朝前線記錄中國軍隊的血性鐵骨——專訪中國人民志願軍...
    70年前,他也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員,身為戰地記者的他親歷戰爭並用鏡頭記錄了那些最可愛的人中國軍人的血性鐵骨,向世人展示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的鋼鐵意志!俞鳳樓,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老戰士、原牡丹江日報社主任記者。10月23日,俞老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 抗美援朝歌曲:受訪者最愛唱《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和《我的祖國》
    受訪者主要通過影視作品和媒體報導了解抗美援朝戰爭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品芝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當年那些振奮人心的歌曲,至今依然在傳唱。
  • 韓戰中,美國第8集團軍,下轄4個師,到底多少兵力?
    首先,我們聊聊朝鮮的歷史。當時,《資治通鑑》《史記》等中國經典書籍,屬於李氏朝鮮貴族子弟們的必讀刊物。在19世紀末期,經歷了明治維新之後,隔海對望的日本迅速崛起,並且開始了對外擴張。  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清朝被日本打得一敗塗地,日本迫使清朝籤署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隨後,朝鮮半島被日本所吞併,日本在朝鮮半島設立了總督府。這一情況一直持續到了1945年。
  • 取材真實案件的反特故事,拍成了這部家喻戶曉的抗美援朝電影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後,從五十年代中期開始,反映抗美援朝戰爭,謳歌中國人民志願軍,成為國產戰爭故事片的一個重要題材,湧現出《上甘嶺》《英雄兒女》《奇襲》《打擊侵略者》等一大批優秀影片,充分展現了志願軍與侵略者浴血奮戰,全國人民支持抗美援朝戰爭,產生了巨大影響,成為生動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材。
  • 張藝謀張末父女聯合執導,抗美援朝電影《狙擊手》開機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1月6日,由張藝謀、張末父女首次聯合導演,國內首部聚焦抗美援朝狙擊手故事的新片《狙擊手》,在吉林白山地區開機。該片以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冷槍冷炮運動」為背景,通過一段中國志願軍狙擊小隊與美軍狙擊隊之間的殊死對決,展現志願軍戰士艱難取勝的英勇故事和可歌可泣的奉獻精神。據悉,《狙擊手》由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雲蒸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是張藝謀首次挑戰全戰爭場景的電影,計劃於2021年上映,暫未對外公布演員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