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中,美國第8集團軍,下轄4個師,到底多少兵力?

2021-01-09 網易

2021-01-02 17:23:04 來源: 萬裡繁華

舉報

  

  在最近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韓戰的故事,例如麥克阿瑟的失誤、李奇微的戰術等等。今天,我們聊聊美國第八集團軍,在韓戰爆發以後,第八集團軍是第一個入朝作戰的美國軍隊。當時,第8集團軍下轄了4個師,那麼,第八集團軍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為何差點被趕下海?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朝鮮的歷史。在古代歷史上,李氏朝鮮王朝曾經是明清兩朝的核心藩屬國之一,其他兩個是安南和琉球。李氏朝鮮在各方面,向明清兩朝學習。例如服飾、文字等諸多方面,與中原王朝非常接近,在眾多的韓劇中,經常看到明朝服飾的影子。當時,《資治通鑑》《史記》等中國經典書籍,屬於李氏朝鮮貴族子弟們的必讀刊物。在19世紀末期,經歷了明治維新之後,隔海對望的日本迅速崛起,並且開始了對外擴張。

  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清朝被日本打得一敗塗地,日本迫使清朝籤署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隨後,朝鮮半島被日本所吞併,日本在朝鮮半島設立了總督府。這一情況一直持續到了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的時候,蘇聯軍隊已經挺進了朝鮮半島北部,美國軍隊則遠在衝繩列島附近。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和蘇聯進行了一系列的談判,雙方進行了讓步,以北緯38度線為界限,劃定了雙方的勢力範圍,這就是朝鮮和韓國的前身。

  在二戰結束以後,美國在日本駐紮了大量的兵力,其主力就是第8集團軍。請注意,美國軍隊的編制很有意思,一個集團軍下轄了幾個師,一個軍也是下轄了幾個師。美國的集團軍和軍之間,不是上下級關係,僅僅是編制上有差別而已。當時,麥克阿瑟長期住在日本東京,因此被稱為「日本的太上皇。」

  起初,蘇聯和美國都在朝鮮半島駐紮了軍隊。1948年,蘇聯首先從朝鮮境內撤軍。隨後,美國從韓國境內撤軍。在此以後,南北雙方的矛盾越來越深。最終在1950年6月,爆發了韓戰。戰爭爆發以後,朝鮮的部隊一路勢如破竹,先後佔領了漢城等大片地區,韓國的部隊兵敗如山倒,全面向南潰退。局勢已經發展到了不得不管的程度,遠在日本的麥克阿瑟,命令第8集團軍抽調部分兵力參戰。不得不說,在戰爭爆發的初期,麥克阿瑟非常輕敵,認為「只要美國兵一到,」就能迅速扭轉戰局。

  

  但是,戰爭的發展讓人大跌眼鏡,朝鮮人民軍驍勇善戰,在南北兩個軍團的夾擊之下,美國軍隊也是一敗再敗。最後,跟著向南方敗退。在戰局最精彩的時候,朝鮮人民軍,已經佔領了朝鮮半島92%的土地和90%以上的人口,美國和韓國軍隊的10餘萬人馬,被擠壓在釜山周圍不足1萬平方公裡的地區內,眼看就是上演「敦刻爾克的翻版。」

  就在這個時候,麥克阿瑟上演了險中求勝的仁川登陸戰,隨後,戰爭局勢才開始迅速逆轉,並且逐步惡化。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第8集團軍並沒有全部參戰。那麼,美國第8集團軍,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第8集團軍屬於美國的機動作戰力量之一,下轄了第第7師、第24師、第25師和第1騎兵師。

  

  我們看一下美國軍隊一個師的編制,一般來說,美國一個機械化步兵師會下轄3個步兵旅、1個炮兵團和其他的附屬部隊。總兵力能夠達到18000多人。在戰爭中,鑑於具體需要,還能繼續擴大編制。由此可見,美國部隊的編制比較大,遠高於同期的中國步兵師和蘇聯步兵師。在韓戰爆發以後,一個美國步兵師的兵力,達到了23000人到25000人之間。幾乎相當於我國的兩個師,與二戰時期日本軍隊的甲級師團,兵力幾乎相當。

  美國軍隊的重火力,在韓戰中,超過了其他各國的部隊,而且優勢非常明顯。當時,美國一個步兵師,一般會下轄4個炮兵營。分別是3個105毫米榴彈炮營(總計54門)、1個155毫米榴彈炮營(總計18門),此外,每個步兵團,還會下轄一個炮兵連,裝備了6門105毫米榴彈炮(6乘以3為18,每個步兵團裝備18門)。換句話說,美國一個步兵師,能夠擁有90門100毫米口徑以上的榴彈炮。

  

  此外,美國步兵師還裝備大量的輕型迫擊炮、火箭筒等裝備,沒有計算在內。如果作戰需要,美國能夠得到海軍艦炮、艦載機或者空軍轟炸機的幫助。第8集團軍有4個師,參照當時的美軍編制,第8集團軍的總兵力,最少也在8萬人以上。隨著韓戰局勢的變化,美國軍隊先後投入了第10軍、第1軍、第9軍作戰。其中,第10軍的兵力最多,達到了7萬多人。由此可見,美國一個軍和一個集團軍的兵力,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差別。

  隨著戰局的變化,美國軍隊開始大舉北上,越過了三八線,並且對「勿謂言之不預也」的警告,置若罔聞。1950年10月,戰火已經燃燒到了鴨綠江邊。10月8日,彭德懷被正式任命為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任政治委員。在討論會結束14天後,彭德懷率領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始了抗美援朝的新徵程。

  

  當時,志願軍由13兵團組成,13兵團下轄了第38軍、第39軍、第40軍、第42軍等部隊。我們看一下我國一個軍的兵力,以著名的38軍為例。當時,38軍下轄了112師、113師、114師,全軍兵力為44000多人。除去其他的附屬部隊,平均之後,一個師大約1萬多人。其他幾個軍的情況,與38軍差不多。請注意,這幾個部隊都是第四野戰軍的王牌拳頭部隊,有「四野三隻虎」之稱。關於志願軍與美軍在朝鮮的博弈,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1970年,中國下轄了36個軍,一個軍到底擁有多少兵力?
    截止1970年,我國部隊總計下轄了36個軍,部署在各個地區。那麼,每個軍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認真的說,在進行整編以後,各個軍的兵力差距並不大。今天,我們就聊聊一個軍的兵力問題。請注意,這是70年代的情況,與現在的集團軍完全不同。
  •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將近3年,到底投入多少兵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故事。例如抗美援朝戰爭中雙方的火力情況、志願軍的統帥人選等等。今天,我們聊聊志願軍的總兵力問題。從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將近3年時間。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到底投入了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其實,每個階段的兵力都不一樣。首先,我們聊聊韓戰的起源。
  • 1948年,22個兵團對17個兵團,一個兵團擁有多少兵力?
    當時,解放軍總計下轄17個兵團,對方則總計下轄了22個兵團。22個兵團對抗17個兵團,那麼,雙方各自的兵團,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是南京的大本營,為了方面指揮部隊,還建立了幾個行營,例如桂林行營、天水行營,一個行營管理兩三個戰區。當時,全國劃分為一系列的戰區,例如山西劃入第二戰區,河南劃入第一戰區等等。戰區之下是路軍,例如第19路軍、第3路軍等等,八路軍的稱呼就是這麼來的。 進入1938年以後,全國所有的路軍都改為了集團軍,各個集團軍的兵力差距很大。
  • 美國從德國撤軍?另一國伸出了橄欖枝
    根據戰勝國瓜分德國的協議,美蘇英法都在德國進行駐軍,其中蘇聯佔領區的駐軍包括東德境內的蘇軍駐德集群6個集團軍(源自戰時的白俄羅斯第1、第2方面軍,下轄第1、2、3、4近衛坦克集團軍,第3突擊集團軍,第8近衛集團軍);英國佔領區為英國駐西德的萊茵集團軍(BAOR,源自戰時的盟軍第21集團軍群);美國佔領區是駐西德的美國第7集團軍;法國佔領區是駐西德的法國第1集團軍。
  • 1948年,東北駐紮了11個獨立師,一個師到底有多少兵力?
    東北野戰軍除了下轄12個縱隊以外,還下轄了11個獨立師。那麼,獨立師屬於什麼編制,一個獨立師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獨立師的問題。 截止1948年遼瀋戰役爆發之前,東北野戰軍已經下轄了11個獨立師。那麼,一個獨立師到底擁有多少兵力,武器裝備又怎麼樣呢?
  •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美歐戰王牌師1萬餘人,一戰被志願軍殲滅7千
    ,而在德川前線的志願軍第38軍根據志司發布的作戰命令,需要在最短時間解決當面的南朝鮮一個師的軍隊,之後遠程奔襲到美第8集團軍身後的三所裡地區,以切斷西線聯合國軍的後撤及北援通道,達到志願軍先遣兵團殲滅北犯的聯合國軍的戰術目標。
  • 70年前的這場戰爭,你了解多少?
    在長津湖以東的新興裡,27軍以4個團的兵力向美軍第七師第三十一團級戰鬥隊發起進攻。當志願軍發起進攻時,這支因幹涉蘇俄革命而被授予「北極熊團」稱號的部隊大部分士兵正在睡覺。在深夜的戰鬥中,志願軍迅速打掉了美31團的團部。到12月2日,第三十一團級戰鬥隊被全殲,團旗被志願軍所獲。這是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唯一全建制殲滅的美軍團級作戰單位。
  • 韓戰第3次戰役志願軍佔領漢城:1951年1月5日50軍渡過漢江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1951年1月4日:在韓戰第三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佔領韓國首都漢城,1月5日50軍渡過漢江韓戰中,志願軍真正勝利的就是前三次戰役。其中第一次和第二次戰役的模式相同,都是誘敵深入以後,全面穿插包抄,切斷美韓軍退路,將他們分割包圍。
  • 韓戰也有斬首行動,志願軍小分隊奇襲打垮韓軍主力「白虎團」
    但是,早在韓戰時期,中國志願軍就採取了多次以小分隊形式直插敵後的經典戰例,最為著名的就是在金城戰役中,志願軍第68軍203師607團藝高人膽大,派出13人的小分隊,一舉摧毀韓國主力首都師第一團團部,使得該團群龍無首,一擊即潰,這一戰例後來被改編為《奇襲白虎團》,成為當年的「八大樣板戲」之一。
  • 美國人眼中的韓戰10大戰役
    第一次漢城戰役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北朝鮮軍隊衝過三八線,攻擊南朝鮮首都漢城。三天之內,漢城陷落。2. 烏山之戰1950年7月5日,北朝鮮軍隊與美國特遣先頭部隊在烏山地區遭遇,雙方在這場戰爭中首度交鋒。由於缺少摧毀坦克的重武器,美國特遣部隊寡不敵眾,被迫在混亂中撤退。北朝鮮軍隊成功突破美軍烏山防線。3.
  • 韓戰,到底是哪個國家挑起來的?多年後俄羅斯給出了答案
    1950年6月,韓戰爆發,本是一場「自家」性質的戰爭,但由於當時的政治大環境,後來中國、美國、蘇聯及英國等國均派出了軍隊。那時候,中國先後派兵達190萬,付出了近20萬人犧牲的代價,電影《上甘嶺》就再現了當時的慘烈場面。
  • 韓戰的戰敗對美國有多大的影響?
    韓戰,儘管慘勝,卻讓狂妄自大、不可一世的美國人記住了一個絕對惹不起的國家,那就是中國!當美國1945年8月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扔下代號為「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彈之時,就已經成為全球軍事霸主,手握核彈大殺器,捨我其誰!然而,卻在5年後爆發的朝鮮戰場上威風掃地,顏面盡失,倍感恥辱!
  • 韓戰結束,彭老總籤署停戰協定時很是感嘆:有些可惜了!
    彭德懷在朝鮮半島籤署停戰協議時,想必也是這種心情。當時我軍剛取得了金城大捷,殲敵近8萬人,而彭總在籤完字後則感慨道:"沒能通過這場勝利對敵人造成更大的打擊,這實在有些可惜。其實也能看出來美國還是有頭腦的,不然就要被我們趕到海裡餵魚去了"對於停戰協議的籤訂,美國其實早就有了這樣的想法,在把麥克阿瑟撤職時就已經考慮過和中朝方籤署停戰。
  • 八十年前的百團大戰:八路軍部隊編制你了解多少?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在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發動的以破壞華北日軍佔領的交通線、據點為目的的大規模破襲作戰,歷時3個半月。參加作戰的部隊包括八路軍一二〇師、一二九師和晉察冀軍區與當地民兵。戰爭初期戰報統計(第一階段)共達105個團,因此被稱為「百團大戰」(原正太戰役)。
  • 70年前韓戰的失敗,美國認真反思了嗎?我們得到啥啟迪?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回眸這場戰爭,深刻反思一下,這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20個國家加入的戰爭,到底帶給參戰各方帶來了什麼? 其中,美國認真反思失敗的教訓了嗎?我們又從中得到什麼的啟迪? 1950年6月25日,爆發在朝鮮半島的戰爭,我們習慣稱之為韓戰。
  • 敵我兵力是60對80萬還是70對50萬?1948年11月6日淮海戰役爆發
    此時,二野有7個縱隊,一共15萬人,還不到三野的一半。另外,還有二野三野的地方部隊參加,成建制的就有9個旅,總兵力10萬。由此,解放軍總兵力是60多萬人。需要說明的是,解放軍的重武器並不少。以三野為例,共有15個炮兵團另5個炮兵營,共編有美式或日式105榴彈炮51門、75野炮28門、75山炮220門、重迫擊炮38門,另外還有21輛坦克。自然,二野就弱了很多,僅有榴彈炮4門,野炮10門,山炮26門,重迫擊炮13門,戰防炮20門,合計火炮73門。那麼,國軍有多少兵力。徐州剿匪司令部下轄8個兵團,紙面上數據為80萬。
  • 美國在韓戰中多次討論要扔原子彈,最終沒扔,是心慈手軟了嗎
    美國是非常迷信原子彈的威力的。當然,原子彈的威力也的確巨大。我們看,發起二戰的三個軸心國成員中的德國和義大利都已經宣布投降了,日本還在狂性大作,到處傷人。美國已經在1945年7月16日試爆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它決定拿日本來練練手。
  • 1987年差點爆發第二次中印戰爭?我軍調集三個集團軍,印度突然慫了
    1987年4月,印軍開始向中印邊境大量增兵,並在桑多洛河谷地區越過麥克馬洪線建立了7個哨所,我軍也開始持續增兵做好自衛反擊準備,同時西藏軍區舉行了代號為「87.4」的軍事演習,
  • 範弗利特:志願軍的老對手,獨子戰死朝鮮,本人更被志願軍打離職
    在韓戰期間,在志願軍的攻勢下,美國先後換了好幾任統帥,先期的麥克阿瑟,隨後的李奇微、範弗利特等,這些都是二戰時期的名將,但在志願軍面前,都吃了敗仗。但這些將領,特別是李奇微以及範弗利特,給志願軍造成了極大的傷亡。
  • 三年抗美援朝戰爭 中國到底支付了多少軍費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950年10月19日,10萬志願軍將士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的率領下,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戰場。10月25日,雲山一戰,揭開抗美援朝戰爭序幕。1953年,隨著《朝鮮停戰協定》的籤訂,中國抗美援朝取得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