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眼中的韓戰10大戰役

2021-01-09 世界歷史那點事兒

1950年6月25日,也就是70年前的今天,韓戰爆發。美國媒體theveteranssite列出了他們眼中的韓戰10大戰役。

【圖1】1950年7月31日,一個美國軍車車隊正在經過一座橋梁,美國陸軍大兵向附近山上的北朝鮮狙擊手進行射擊,掩護車隊通行。

1. 第一次漢城戰役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北朝鮮軍隊衝過三八線,攻擊南朝鮮首都漢城。三天之內,漢城陷落。

2. 烏山之戰

1950年7月5日,北朝鮮軍隊與美國特遣先頭部隊在烏山地區遭遇,雙方在這場戰爭中首度交鋒。由於缺少摧毀坦克的重武器,美國特遣部隊寡不敵眾,被迫在混亂中撤退。北朝鮮軍隊成功突破美軍烏山防線。

3. 仁川戰役

1950年9月,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在朝鮮仁川搶灘登陸。這場戰役美軍充分展現了海陸空協同作戰的威力,成功地奪取了仁川城,並開始逐步扭轉戰爭的局勢。

【圖2】1952年10月9日韓戰期間,美國空軍第474戰鬥機轟炸機聯隊的F-84噴氣式戰鬥機裝載著炸彈,正駛向朝鮮的一個軍事目標。韓戰是美國第一次在戰爭中使用噴氣式飛機。

4. 臨津江之戰

1951年1月,臨津江之戰爆發。臨津江是漢江的支流,位於漢城以北75公裡處。中國人民志願軍一舉擊潰了英國和比利時的聯合軍隊。這場戰役,也是把韓戰的戰火,從鴨綠江沿岸推進到三八線附近的關鍵一役。

5. 血染嶺之戰

1951年夏末,北朝鮮軍隊與南朝鮮和美國軍隊在983高地附近進行了多日激戰。美軍傷亡慘重,戰士的血似乎把山脊都染紅了。隨軍報導的《星條旗報》在頭版報導時採用了「Bloody Ridge」一詞。這座無名高地從此有了「血染嶺」這個傲人的稱號。

6. 長津湖戰役

1950年末,長津湖戰役爆發。中國人民志願軍全殲美軍第10軍的一個整團,讓這支美軍王牌部隊元氣大傷,迫使它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在這場戰役中,我軍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廣大地區,成為了韓戰的拐點,為最終到來的停戰談判奠定了基礎。

【圖3】1950年7月27日,美國陸軍大兵正在使用新型坦克殺手3.5火箭筒,在韓戰中對抗北朝鮮軍隊。

7. 傷心嶺戰役

1951年冬季,歷時一個多月的傷心嶺戰役爆發,美軍近3萬人喪生,其中包括美國第23步兵團的大部分士兵。在這場戰役之後,美國和聯合國指揮官認為,為了取得如此少的進展而付出高昂的生命代價是不值得的。

8. 哈裡前哨之戰

哈裡前哨站是位於距漢城約100公裡處一座小山頂上的一個哨所,是通往漢城的最直接路線。據美軍記載,中國人民志願軍曾集結重兵,在1953年6月10日至18日,向駐紮在那裡的一小隊美國士兵和希臘士兵發射了超過8.9萬發炮彈。

9. 博川之戰

1950年11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和英國及澳大利亞軍隊在博川地區爆發激戰。這也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參加韓戰之後,所進行的第一批戰鬥之一。

【圖4】1950年7月10日,韓戰期間,美國軍隊正在使用105榴彈炮對抗北朝鮮軍隊。

10. 白馬山戰役

1952年10月6日至14日,在朝鮮鐵原西北大約10多公裡處的白馬山,爆發了白馬山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與南朝鮮軍隊圍繞著白馬山展開殊死爭奪,這座長約3公裡的山嶺在10天內易手24次,南朝鮮軍隊在美軍飛機大炮的支援下堅守不退,我軍最終被迫撤離出了此次戰鬥。這十大戰役,你都聽說過嗎?你心目中的韓戰10大戰役又都有哪些呢?(文/世界歷史那點兒事)

相關焦點

  • 韓戰的戰敗對美國有多大的影響?
    韓戰,儘管慘勝,卻讓狂妄自大、不可一世的美國人記住了一個絕對惹不起的國家,那就是中國!當美國1945年8月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扔下代號為「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彈之時,就已經成為全球軍事霸主,手握核彈大殺器,捨我其誰!然而,卻在5年後爆發的朝鮮戰場上威風掃地,顏面盡失,倍感恥辱!
  • 70年前韓戰的失敗,美國認真反思了嗎?我們得到啥啟迪?
    70年前韓戰的失敗, 美國認真反思了嗎?我們得到啥啟迪?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回眸這場戰爭,深刻反思一下,這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20個國家加入的戰爭,到底帶給參戰各方帶來了什麼? 其中,美國認真反思失敗的教訓了嗎?我們又從中得到什麼的啟迪? 1950年6月25日,爆發在朝鮮半島的戰爭,我們習慣稱之為韓戰。
  • 韓戰結束,彭老總籤署停戰協定時很是感嘆:有些可惜了!
    彭德懷在朝鮮半島籤署停戰協議時,想必也是這種心情。當時我軍剛取得了金城大捷,殲敵近8萬人,而彭總在籤完字後則感慨道:"沒能通過這場勝利對敵人造成更大的打擊,這實在有些可惜。其實也能看出來美國還是有頭腦的,不然就要被我們趕到海裡餵魚去了"對於停戰協議的籤訂,美國其實早就有了這樣的想法,在把麥克阿瑟撤職時就已經考慮過和中朝方籤署停戰。
  • 蝴蝶效應事件:萬曆援朝戰爭,諾門罕戰役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人類生存四維宇宙的三維時空中,時間跟空間是聯繫的,三維時空加上時間就像是一個大網絡,一些小的事情會產生很巨大的結果,以下是歷史上兩件著名的「蝴蝶效應」事件。
  • 抗美援朝戰爭對美國造成的影響,來看看10多年後,美國總統說了什麼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後,美國軍隊更是很快的就參與進去。在韓國的敗退之下,美軍的指揮官登陸朝鮮半島,對韓國進行了軍事援助,朝鮮人民開始往北方撤離。這場戰役的進行逐漸的威脅到了我國的邊境安全,這時候我國便警告美國,當時的中國說:絕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帝國主義者對自己鄰人的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 韓戰爆發的因由,中華人民志願軍無堅不可摧,無往而不勝
    韓戰指1950年6月爆發於朝鮮半島的軍事衝突,韓戰原是朝鮮半島上的北、南雙方的民族內戰,後美國、中國、蘇聯等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而成為了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
  • 韓戰,美國為何會判斷失誤?美軍上將:他們是不一樣的中國人
    與此同時,大規模介入韓戰的美國也時刻關注中國的動向,當得知中國已組建東北邊防軍,擺在中朝邊境時。杜魯門很擔心中國會介入韓戰,當杜魯門問麥克阿瑟中國是否會出兵時,麥克阿瑟滿不在乎地說:「中國人不會出兵,中國歷史上一場仗都沒打勝,出什麼兵啊?他們把兵力放在這兒嚇唬我們。」
  • 勢不兩立卻又心照不宣,為何韓戰未能發展成第三次世界大戰?
    但麥克阿瑟對此嗤之以鼻,而後又在10月15日與杜魯門總統的威克島會面上再次確認新中國不敢出兵朝鮮,於是杜魯門總統將新中國的一再威脅視為虛聲恫嚇,聯合國軍在10月1日全面越過三八線後於10月19日佔領平壤,我國處於聯合國軍的嚴重威脅之下。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在史達林臨時變卦難以提供空中掩護的情況下,於10月19日跨過鴨綠江,並於10月25日與聯合國軍遭遇,掀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序幕。
  • 韓戰也有斬首行動,志願軍小分隊奇襲打垮韓軍主力「白虎團」
    但是,早在韓戰時期,中國志願軍就採取了多次以小分隊形式直插敵後的經典戰例,最為著名的就是在金城戰役中,志願軍第68軍203師607團藝高人膽大,派出13人的小分隊,一舉摧毀韓國主力首都師第一團團部,使得該團群龍無首,一擊即潰,這一戰例後來被改編為《奇襲白虎團》,成為當年的「八大樣板戲」之一。
  • 把韓戰打成第三次世界大戰?美蘇:不!我們不約!
    但麥克阿瑟對此嗤之以鼻,而後又在10月15日與杜魯門總統的威克島會面上再次確認新中國不敢出兵朝鮮,於是杜魯門總統將新中國的一再威脅視為虛聲恫嚇,聯合國軍在10月1日全面越過三八線後於10月19日佔領平壤,我國處於聯合國軍的嚴重威脅之下。
  • 韓戰,到底是哪個國家挑起來的?多年後俄羅斯給出了答案
    1950年6月,韓戰爆發,本是一場「自家」性質的戰爭,但由於當時的政治大環境,後來中國、美國、蘇聯及英國等國均派出了軍隊。那時候,中國先後派兵達190萬,付出了近20萬人犧牲的代價,電影《上甘嶺》就再現了當時的慘烈場面。
  • 《金剛川》戰役結局是什麼 是一場怎樣的戰役
    電影的背後的金城戰役,是中國志願軍打得最痛快的一次戰役「金剛川」的歷史背景是金城戰役,這是韓戰的最後一戰,中國志願軍在14天內消滅了53,000名敵人,迫使美國和韓國老實返回談判桌,準備接受停戰。自從抗美援朝以來,金城之戰也是中國志願者火力第一次能夠壓制敵軍,也是志願者轉入陣地以來規模最大一次戰役,在抗美援朝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 1953年韓戰,蘇聯提一個建議,主席頗為遺憾,為撒?
    韓戰如果繼續打下去,我們可以一直打到洛東江……說上述這番話的人正是毛主席。毛主席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籤訂。戰爭結束後,毛主席對蘇聯大使講到:「如果戰爭繼續打下去,我們可以一直打到洛江東……」洛東江,韓國境內第一長河流,朝鮮期間南朝鮮和聯合國軍最後一條防線。
  • 韓戰第3次戰役志願軍佔領漢城:1951年1月5日50軍渡過漢江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1951年1月4日:在韓戰第三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佔領韓國首都漢城,1月5日50軍渡過漢江韓戰中,志願軍真正勝利的就是前三次戰役。其中第一次和第二次戰役的模式相同,都是誘敵深入以後,全面穿插包抄,切斷美韓軍退路,將他們分割包圍。
  • 韓戰中,美國第8集團軍,下轄4個師,到底多少兵力?
    美國的集團軍和軍之間,不是上下級關係,僅僅是編制上有差別而已。當時,麥克阿瑟長期住在日本東京,因此被稱為「日本的太上皇。」  起初,蘇聯和美國都在朝鮮半島駐紮了軍隊。1948年,蘇聯首先從朝鮮境內撤軍。隨後,美國從韓國境內撤軍。在此以後,南北雙方的矛盾越來越深。最終在1950年6月,爆發了韓戰。
  • 為何說韓戰中,美軍在1953年選擇停戰,是一個最聰明的決定?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英勇的朝鮮人民軍如下山猛虎,氣勢如虹,在對南朝鮮軍的作戰中,秋風掃落葉般的擊潰南朝鮮軍隊,並將戰線壓縮到南部沿海一帶,南朝鮮手中,只剩下釜山,而在經過大田戰役之後,南朝鮮地區的美軍已經無力抵抗人民軍。
  • 韓戰戰俘拒絕回美國,五十年後成中國知名教授,卻有件後悔事
    韓戰這一戰不僅打出了中國人的底氣,也打出中國人的尊嚴。豺狼來了我們有長槍,朋友來了我們可有好酒,中國人民解放軍對於戰俘一直採取優待政策。於是,韓戰結束後共有20名美國戰俘和1名英國戰俘不願回國,自願待在中國發展,其中便有美國人溫納瑞斯。在中國五十餘年的生活,溫納瑞斯成了不僅娶了個中國媳婦,還成了大學裡的知名教授,學生們都親切地稱他為「老溫」。
  • 《金剛川》橋梁是哪一場戰役 為何美軍炸不掉金剛川的那座橋?
    《金剛川》橋梁是哪一場戰役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為了保障向金城前線輸送戰力,志願軍們誓死捍衛交通要塞——金剛川上的金剛橋。1951年7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方面與「聯合國軍」的美國代表開始停戰談判。
  • 美國在韓戰中多次討論要扔原子彈,最終沒扔,是心慈手軟了嗎
    兩聲巨響過後,當蘑菇雲散去,日本人宣布投降,戰爭結束了。美國人一看原子彈這麼靈,不禁又驚又喜,從此將之倚為「號令四方,莫敢不從」的大殺器、大法寶。它利用這件大殺器在西亞問題上對蘇聯進行了核威懾。蘇聯毫無辦法,只好低頭做出讓步。美國人更加趾高氣揚,不可一世。
  • 70年前的這場戰爭,你了解多少?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不久這裡就成為了東西兩大陣營對抗的前沿,中國也在1950年的10月25日正式捲入這場至今仍然沒有籤訂和平協議的局部戰爭。雖然這場戰爭至今仍有很多爭議,但也正是因為它,才使得誕生不足一年的新中國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到了今天。一般人們都稱呼這場戰爭為「韓戰」,中國的官方文獻對此場戰爭則有著嚴格的名稱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