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嘍!大家好,這裡是有趣的文字。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韓戰這一戰不僅打出了中國人的底氣,也打出中國人的尊嚴。
豺狼來了我們有長槍,朋友來了我們可有好酒,中國人民解放軍對於戰俘一直採取優待政策。於是,韓戰結束後共有20名美國戰俘和1名英國戰俘不願回國,自願待在中國發展,其中便有美國人溫納瑞斯。
在中國五十餘年的生活,溫納瑞斯成了不僅娶了個中國媳婦,還成了大學裡的知名教授,學生們都親切地稱他為「老溫」。在中國生活這麼久,他心裡卻有一件後悔事。
小鎮青年
1922年3月,詹姆斯·喬治·溫納瑞斯出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的一座小鎮。他出生一個工人家庭,父親微薄的工資養活著一個家庭。所以,從小溫納瑞斯就一邊打工一邊上學。
高中畢業後,溫納瑞斯索性就參軍了,成為了美國陸軍的一名士兵,參與了二戰太平洋戰場上美國對日本的作戰行動。
退伍之後,溫納瑞斯回到了小鎮上。迫於生計,他於1950年9月再次參軍。兩個月後,韓戰開戰,這一年,溫納瑞斯28歲。他和眾多同伴被上級派到北緯38度以北的平壤地區。這是他第一次背井離鄉,也是最後一次。
1950年11月28日,美軍發動「聖誕節結束韓戰的總攻勢」。這群美國人驕傲並且天真地認為,中國這個剛剛建國的國家,這個經歷無數磨難的國家,根本不會是也不可能是他們的對手。但是生活也有萬一,上帝也有睡著的時候。
那一晚,中國人民志願軍將「聯合國軍」和南朝鮮李承晚軍隊引誘到預定地區後,發動第二次反攻。那一晚,蒼茫的雪原上是激烈的槍聲,和平、生命、自由也再次被改寫。
那一晚,信心十足的「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隊四處潰逃。那一晚,溫納瑞斯被四面突發的陣陣槍聲驚醒。還未等反應過來,他們已經成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俘虜,被送至朝鮮碧洞第戰俘營。此時,溫納瑞斯來到朝鮮才一個月。
被解放的戰俘
後來,溫納瑞斯說:「被俘以後,我的人生才真正的解放。」
在戰俘營兩年八個月的生活,溫納瑞斯沒有受到一次打罵。在戰俘營裡,俘虜的生活甚至比戰士們的生活還要好,他們每天都能吃上鮮麵包、雞蛋和肉。
志願軍尊重他們的飲食習慣與宗教信仰。美國的感恩節、聖誕節,英國的加冕節,土耳其的古爾邦節、開齋節,有時候戰俘營一連幾日都是節日的氣息。慢慢地,戰俘營裡的士兵們也與志願軍打成了一團。
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寫道「人可以被打倒,但絕不可能被打敗」。當一個人的信念開始動搖,那麼他的步伐便不再堅定。當一個人徹底放下心防,也是他脆弱之時。這場戰役,從內裡美軍就已經戰敗了。
留下來就是正確的選擇
1953年7月27日,韓戰停戰談判在歷時兩年後終於達成協定。本來應該按照《日內瓦公約》交戰各方應遣返所有戰俘,結果美國總統杜魯門當方面破壞公約,發布「自願遣返」政策。便有21名美國人和1名英國自願留在中國,投身社會主義建設。
當時有不少人認為他們這種決定是愚蠢的,甚至給他們套上「叛國」的帽子。但是,溫納瑞斯明白,這是正確的決定。
來到中國以後,中國政府授予他們「國際和平戰士」的稱號。並且給了他們四個選擇,上大學、去工廠、下農場或者閒住。左右思量以後,溫納瑞斯選擇去工廠。於是,他被安排到山東濟南製造廠做了一名工人。
此後的九年,與他同時來中國的同伴有的因病去世,有的因為思想、工作等原因申請回國。同行來的21人,共有18人離開,1人病死。而溫納瑞斯一直堅定地留在中國。
1962年,經過工廠推薦,中國紅十字協會保送他上了中國人民大學。大學生活一晃而過,畢業之後溫納瑞斯沒有去大公司,而是又回到了濟南造紙西廠。1977年開始,溫納瑞斯加開始在山東大學等高校進行英文口語授課。
尼克森訪華之後,中美關係開始緩解,溫納瑞斯也踏上了回鄉之旅。第一次回鄉是1976年,一踏上美國領土,有不少美國組織向他拋出橄欖枝,邀請他介紹他在中國生活和工作的經歷。
本來只打算待一個月地溫納瑞斯,硬是待足了11個月。在這11月裡,他遍訪美國47個州地大中城市。美國200多家媒體對他進行過追蹤報導,形成了一股「溫納瑞斯熱」。
這是世界上有人喜歡你,就有人討厭你。有的人認為溫納瑞斯是「和平使者」,是促進中美關係的功臣。也有人認為他是叛徒,是中國派來的間諜。他在洛杉磯母親家中居住的時候,聯邦調查局就曾在鄰居家安裝竊聽器對他進行監視。
後來溫納瑞斯兩次回鄉,但都待了不久就匆匆回到了中國。有人就問他,明明美國經濟要比中國好,他為什麼還要回到中國。
溫納瑞斯說:「美國是個只認『錢』的國家,人情味淡薄,不少老年人晚年生活相當悲慘。中國有句話叫做『落葉歸根』,我的根在中國,我要死在中國母親的懷抱裡,我的骨灰將來要灑在黃河裡。」
也有人問過他來到中國五十年,有沒有什麼後悔的事情。他說,唯一後悔的事情就是沒能早點來到中國。
2001年,溫納瑞斯因病去世。家人按照他的意願,將他葬在濟南。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我們自古就奉信「有容乃大」。我們歡迎有善意的朋友,對待敵人也不會忍讓。時間,會見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