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前的百團大戰:八路軍部隊編制你了解多少?

2021-01-10 中國經濟網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在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發動的以破壞華北日軍佔領的交通線、據點為目的的大規模破襲作戰,歷時3個半月。參加作戰的部隊包括八路軍一二〇師、一二九師和晉察冀軍區與當地民兵。戰爭初期戰報統計(第一階段)共達105個團,因此被稱為「百團大戰」(原正太戰役)。

今年是八路軍百團大戰勝利80周年,在這場著名戰役中,八路軍的團以上編制都有哪些呢?

八路軍各級部隊編制

八路軍從1937年8月改編到1940年8月百團大戰,部隊經過三年的發展,由最初的4.5萬人擴充到40萬人。八路軍下轄師、旅、團、營、連、排、班共7級編制,還有縱隊、支隊,軍區、二級軍區、軍分區以及縣大隊等各級各類部隊編制。

八路軍(第十八集團軍)改編之初,下轄3個師:一一五師、一二〇師、一二九師。這3個師都是國民革命軍丙種師編制。所謂丙種師的來歷是:1929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召開編遣會議,規定以師為戰略單位,分甲、乙、丙3種,甲種師轄3旅9團,乙種師轄3旅6團,丙種師轄2旅4團,各師又轄有數量不等的炮兵和騎兵部隊。蔣介石嫡系部隊「中央軍」一般都是甲種師,其他派系的「雜牌軍」則多為乙種師和丙種師,這是蔣介石消除異己的一貫手法。蔣介石為了限制中共領導的武裝力量,給八路軍的3個師都是丙種師編制。丙種師比甲種師兵員少一半,師至團採用「二二制」(也稱「方塊制」),每師轄2個旅,旅轄2個團,師直屬騎兵營、炮兵營、工兵營、輜重營、特務營,全師編1.3~1.5萬餘人。其中,一一五師1.5萬人,一二〇師1.4萬人,一二九師1.3萬人。

八路軍的3個師在改編之初,除編2旅4團外,還額外編了1個獨立團或教導團。以後,隨著抗戰形勢的發展,隊伍迅速擴大,師編成內,陸續增編了縱隊、支隊、獨立旅、教導旅等。到百團大戰時,八路軍原有的3個師,已發展成各擁有十幾個旅和軍分區、二三十個團的戰略軍團,兵力增加了數倍,均已超出了師的編制規模。到百團大戰結束時的1940年底,一一五師部隊發展到7萬餘人,一二〇師部隊發展到5.1萬人,一二九師部隊發展到11萬餘人。

八路軍剛改編時有6個旅:一一五師三四三旅、三四四旅,一二〇師三五八旅、三五九旅,一二九師三八五旅、三八六旅。每旅轄2團,五六千人(三四三旅6500人、三四四旅5000餘人、三五八旅5000餘人、三五九旅5000餘人、三八五旅5000餘人、三八六旅5700人)。不久,每個旅又增加一個團,改為三團制旅。1937年11月4日朱德、彭德懷、任弼時《關於擴軍問題的指示》中,提出「準備每旅改轄三個團,更適宜於我軍進行山地運動遊擊戰爭的戰鬥任務。」增編後的三團制旅,兵力已接近萬人。1938年1月20日王震《關於第三五九旅編制等致周士第、甘泗淇並朱德、彭德懷電》中提到:「現三個團已編制就緒,七一七團三千二百人,平山團二千五百八十人,崞縣團二千六百廿人,旅直一千一百人,共九千四百人。」

以後八路軍又在各師和軍區之下增編了若干獨立旅、新編旅、警備旅、教導旅和騎兵旅等。每旅人數不等,少則兩千人,多則六七千。每個旅通常轄3團,個別還有轄4團的。徐海東、陳賡、張宗遜、陳錫聯、王震、楊勇、許世友、韓先楚等赫赫有名的戰將都當過八路軍的旅長。

到百團大戰時,八路軍已發展到30多個旅。百團大戰之後,根據中共中央「精兵簡政」指示精神,1941年至1942年八路軍各戰略區陸續對所屬部隊進行精簡,實行甲種旅和乙種旅兩種編制。所謂甲種旅,就是三團制,七八千人;乙種旅,為兩團制,五六千人。

1937年8月八路軍剛改編時,3個師下轄6個旅,每旅轄2團,全師共12個標準團。每團下轄3個步兵營,另轄迫擊炮、重機槍、騎兵、通信等分隊,一般為連或排。楊得志、李天佑、楊成武、宋時輪、陳錫聯等年輕戰將就是八路軍第一批團長。當時除了宋時輪30歲,其他人只有20多歲,稱得上「白袍小將」。時任三八五旅七六九團團長的陳錫聯在回憶錄中提到:第七六九團編3個營。每個步兵營有4個步兵連,1個機槍連。團直屬隊有迫擊炮連、特務連和通信排。全團計2900餘人。另外,每個師還有1個獨立團或教導團(一一五師為獨立團,一二〇師和一二九師為教導團),3個師共15個團,加上八路軍總部(第十八集團軍總部)直屬的特務團,這樣總共有16個團。

以後,隊伍不斷擴充,增編了不少團,但有些團人員、武器都不齊全,和標準團沒法比。《陳錫聯回憶錄》中提到,1938年1月成立的第一二九師三八五旅獨立團只有1200餘人。而八路軍最初的標準團,人數大體始終保持在3000上下甚至更多。1938年4月,晉東南根據地反「九路圍攻」戰鬥後的第二天,朱德總司令路過三八六旅七七一團,問團長徐深吉該團現在有多少人?徐團長報告說有3853人。

到1940年百團大戰時,整個八路軍部隊已經達到170多個團。但人數多少不等,少則千把人,多則兩三千人。百團大戰八路軍參戰部隊計晉察冀軍區39個團、第一二九師46個團、第一二〇師20個團,共105個團20餘萬人,平均每團兩千人左右。據一二九師1940年發展計劃,野戰軍步團至少到二千人,地方軍步團至少到一千五百人(劉伯承、鄧小平《關於第一二九師年內計劃發展三萬五千人致各兵團電》)。百團大戰後,朱德等《關於百團大戰後部隊的整理問題致各兵團首長等電》(1940年12月2日)要求參戰部隊補充缺額,充實滿員,達到每團二千五百人。可見,百團大戰前後這一時期,按標準編制,一個主力部隊的團,人數在2500人上下;地方部隊的團,人數在1500人左右。

1941年後,根據中央指示精神,八路軍各部隊進行精簡整編,出現了甲、乙、丙3種團制。甲種團為3營9連制,2000~2500人;乙種團為2營6連制,1200~1500人;丙種團為5連制,900~1100人。甲種團也被稱為「大團」,丙種團稱為「小團」,是當時兩種常見編制,乙種團介於二者之間。有些戰略區部隊只有大團和小團兩種編制。小團的步兵連比普通連大些,160人左右,相當於加強連,因此被稱作「大連」。

縱隊

抗日戰爭時期的八路軍、新四軍以及一些地方武裝、遊擊隊編有縱隊。如八路軍山東縱隊、八路軍第一縱隊、八路軍太嶽縱隊、八路軍挺進縱隊等,其編制不盡一致,有的轄支隊,有的直轄大隊,有的轄旅或團。許多縱隊隨著隊伍發展,編制規模也不斷擴大。如「八路軍東進抗日遊擊縱隊」(簡稱「東進縱隊」「東縱」),是1937年12月為開闢冀南抗日根據地,一二九師抽調兵力組成,為八路軍最早成立的縱隊之一。「東縱」剛成立時只有4個步兵連,1個機槍連,1個騎兵連,總共500多人,也就是1個加強營的實力。到1939年,「東縱」已發展到下轄幾個團,成為旅級的縱隊。

此後,八路軍的許多縱隊為旅一級,有些縱隊就整編為旅。如1940年5月,冀南區的八路軍部隊進行整編,原青年縱隊編成新四旅,原東進縱隊編為新七旅,均轄3個團。也有的縱隊比旅高一級,如1939年6月成立的「張縱隊」(司令員張宗遜、政治委員張平化)起點就高,由獨立第一旅和獨立第二旅組成。參加百團大戰時八路軍第二縱隊有3個旅、10個主力團,八路軍第三縱隊有16個主力團,編制規模都比八路軍剛改編時的師還要大。

支隊

八路軍剛改編時,並沒有支隊的編制。隨著八路軍出師華北,挺進敵後,很快建立了許多獨立支隊,以適應敵後遊擊戰爭的需要。這些支隊名號繁多,有的以活動地域命名,有的以領導者姓名命名,有的以序號命名,有的以兵種命名,如津浦支隊、黃河支隊、運河支隊、東進支隊、蘇魯豫支隊、大青山支隊、宋時輪支隊、秦賴支隊、第五支隊、騎兵支隊等。支隊通常隸屬於旅或師以及軍區,編制不統一,且不固定,人員多少不一,一般是由幾個營或連組建而成。如1937年9月底,以三五八旅七一六團第二營為骨幹,組建八路軍第一二〇師雁北支隊(又稱宋時輪支隊),1938年1月,擴編為5個營。

八路軍的支隊早期只是團級、營級,後來隊伍迅速擴大,升格到旅級、團級。如大青山支隊一開始也是一個團的架子,下轄3個營,以後發展到轄3個團,成了旅一級的支隊。八路軍參加百團大戰相當於團級的支隊有平井獲支隊、雁北支隊、南進支隊、挺進支隊、遊擊支隊等,相當於旅一級的支隊有大青山支隊。

軍區

軍區是八路軍按戰略區域設立的一級組織,為戰略性戰役軍團。抗日戰爭時期,為廣泛開展遊擊戰爭,建立和發展抗日根據地,八路軍先後建立晉察冀、晉西北(後改為晉綏)、山東、晉冀魯豫等軍區,直屬八路軍總部。各軍區領導機關設司令部、政治部、供給部和衛生部,下轄若干二級軍區和旅、縱隊等主力部隊。軍區編制不固定,如晉察冀軍區1937年11月7日剛成立時,下轄4個分區、1個獨立師,共1萬餘人。至1940年12月百團大戰結束時,晉察冀軍區轄冀中軍區、冀熱察挺進軍,共12個軍分區,37個團,20餘個遊擊支隊,共10.9萬人。

二級軍區和軍分區

二級軍區是八路軍軍區體制的中間層次,隸屬軍區(戰略區),下轄軍分區和旅、團等部隊。軍區機關一般由旅或縱隊兼,如第二縱隊兼冀魯豫軍區,第三縱隊兼冀中軍區,太嶽縱隊兼太嶽軍區。最早的二級軍區是冀中軍區,成立於1938年4月。二級軍區編制不統一,初期大多轄3~5個軍分區、1~2個旅,也有的部隊多些,如1940年冬百團大戰後期,冀南軍區轄3個旅,冀魯豫軍區轄4個旅。

軍分區隸屬軍區或二級軍區,是八路軍軍區體制的第三級建制,下轄團(分區獨立團),並領導各縣大隊(獨立營)。軍分區機關通常由旅或支隊兼,如晉察冀軍區和晉冀豫軍區所屬軍分區都是由支隊兼,軍分區按地區大小,分甲、乙、丙三種。軍分區編制不固定,所屬部隊多少差別也很大。抗戰初期(1939年以前)軍分區所屬部隊很少,最多只有1~2個團,有的名義上1個支隊,實際上只有幾個大隊。以後隨著鬥爭形勢的需要,地方武裝建設得到加強,軍分區部隊不斷充實,相繼建立了獨立團、基幹團。到百團大戰時八路軍已有近50個軍分區,直接參與百團大戰的就有31個軍分區。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根據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作戰任務,靈活採取了多種編制,很好地適應了敵後戰場鬥爭形勢的需要。

(作者徐平,系軍史專家)

來源:中國軍網

相關焦點

  • 8月20日 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
    全國南北戰場劃分為五個戰區 1939年8月20日 蘇軍在朱可夫的指揮下在諾門罕前線發起反攻 1940年8月20日 八路軍發動
  • #歷史上的今天# 1940年8月20日,八路軍集中105個團...
    #歷史上的今天# 1940年8月20日,八路軍集中105個團,約40萬兵力,在華北地區發動「百團大戰」戰役。「百團大戰」共斃傷俘虜日偽軍4萬多人,以我軍取得輝煌勝利而告結束。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我軍參加兵力最多、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戰果最豐富的一次戰役。 (原標題:#歷史上的今天# 1940年8月20日,八路軍集中105個團...)
  • 八路軍對日軍威脅有多大
    共產黨軍隊接受國民政府改編,組建第八路軍,加入到抗日的大戰中,日軍為了儘量佔領中國,和國軍展開數次大會戰,佔領了許多城市,但是,中共領導的八路軍卻深入到日軍佔領區,利用靈活的戰術,建立大量的抗日根據地,他們打擊日軍的據點,進攻日軍的小型兵站,伏擊日軍的後勤輜重部隊,給日軍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為了保護後方安全,打擊八路軍,所以日軍多次派遣重兵掃蕩八路軍抗日根據地。
  • 我軍預備役部隊穿什麼軍服,你了解多少?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關於調整預備役部隊領導體制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明確,自2020年7月1日零時起,預備役部隊全面納入軍隊領導指揮體系,由現行軍地雙重領導調整為黨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那麼,關於我軍預備役部隊,你了解多少:預備役部隊算解放軍嗎?預備役部隊穿軍服嗎?
  • 《亮劍》大戰在即平田還要大擺宴席!此中含義,你能看出多少呢?
    而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當初已經大戰將至,為何作為憲兵隊的隊長平田一郎,還要大張旗鼓的舉辦「生日宴會」呢?都說這部劇並沒有惡意的醜化日軍,但是這般「無腦」的現狀,真的是如此嗎?我們回顧劇情,按照當時劇中表示可以看出,當時的八路軍,已經是正處日軍的大包圍當中,因為裝備和人員的差距,八路軍只能暫避鋒芒。而對於殘餘部隊的清繳,顯然也是日軍不能放棄的目標。
  • 我軍預備役部隊穿什麼軍服,你了解多少?【組圖】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關於調整預備役部隊領導體制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明確,自2020年7月1日零時起,預備役部隊全面納入軍隊領導指揮體系,由現行軍地雙重領導調整為黨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 那麼,關於我軍預備役部隊,你了解多少:預備役部隊算解放軍嗎?
  • 電視劇《亮劍》中重創八路軍的山本特工隊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華北日軍為了消滅八路軍總部指揮機關派出了日本陸軍最精銳的山本特工隊執行斬首行動。日軍在夜間行動過程中卻陰差陽錯的摸到了八路軍獨立團的駐地所在,山本特工隊雖然人數不多,但是裝備精良,所有隊員都在德國受訓,單兵作戰能力極為強悍,此戰令八路軍獨立團傷亡過半,損失慘重,而其自身傷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是一次非常經典的特種部隊襲擊作戰,那麼歷史上日軍真的存在所謂的山本特種部隊嗎?
  • 乘風破浪的社團|百團招新,與你茫茫人海一見鍾情
    『百團大戰』 大家期待已久的社團招新已接近尾聲! 涉外文化廣場和五食堂前坪 上演了一場場無聲的大戰 各大社團花式招新 真可謂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社團風採
  • 1970年,中國下轄了36個軍,一個軍到底擁有多少兵力?
    截止1970年,我國部隊總計下轄了36個軍,部署在各個地區。那麼,每個軍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認真的說,在進行整編以後,各個軍的兵力差距並不大。今天,我們就聊聊一個軍的兵力問題。請注意,這是70年代的情況,與現在的集團軍完全不同。
  • 8月20日:百團大戰 諸葛亮出生
    1925年——國民黨左派廖仲愷被刺  1937年——全國南北戰場劃分為五個戰區  1940年——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出動100多個團在華北地區與日軍作戰,史稱「百團大戰」。
  • 1945年日本投降後,八路軍還剩多少兵力?真實數據公布
    不過我們中國人也堅強勇敢的站起來,對侵略者進行反抗,直到1945年日本才宣布無條件的投降,並且向世界各國提交了正式的投降書,從此這場世界大戰結束了。而此時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在這麼多年的戰爭當中八路軍還剩下多少兵力呢?其實數據公布出來大家可能根本想不到。
  • 抗戰勝利75周年最值得觀看的8部國產抗日電影,也許你都沒...
    其實不然,拋開上個世紀的《地道戰》等黑白電影不說,反映中國人民抗戰題材的電影還是有幾十部,我們不妨來看看其中最經典的8部吧,或許除了《八佰》,你一部也沒有看過。 1、《百團大戰》 為了鼓舞全民抗戰的信心
  • 白求恩救治的八路軍抗日將士
    負傷時所屬部隊:八路軍120師359旅。 遊振華對他說:「你很幸運啊,沒有白求恩同志,你的腿就保不住了。 負傷時所屬部隊:晉察冀軍區,時任騎兵營三連連長。
  • 70年前的這場戰爭,你了解多少?
    70年前,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杜魯門政府悍然派兵進行武裝幹涉,發動了對朝鮮的全面戰爭,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畔。為了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志願軍先後有290萬人次赴朝作戰。在歷時兩年零九個月的時間裡,志願軍將士英勇無畏,浴血奮戰,與裝備精良的敵軍展開了殊死較量。
  • 事業單位的多種編制,你真的了解嗎?
    那麼對事業單位了解多少呢? 明白什麼是事業單位麼?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啥是事業單位! ,財政部門據此撥款,通常分為行政編制、事業編制(包括參公事業編(在省考裡招)和普通事業編)以及公益性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