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我們要不要出兵!當時老百姓怎麼看?對不對你們說了算

2021-01-12 張氏講歷史

朝鮮是一個半島國家,面積只有22萬平方公裡,南部氣候宜人,陽光充沛,是該半島的主要糧食產區。北部森林茂密,資源豐富,整個半島位於東亞的主要運輸路線。自古以來,它一直是軍事戰略家的戰場。無論是北方遊牧民族的繁榮,捕魚和狩獵的民族,還是來自海洋的威脅,朝鮮半島國家首當其衝。這是因為其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它的地理位置就像是巨大的亞洲伸向海洋的「跳板」,它已成為世界大國到達遠東之爪的必經之路,但同時也是自然屏障和緩衝區,以抵抗外力...

這個地理位置給半島提供了一個受到各種力量汙染的區域,而且註定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它仍然是一個您必須為戰鬥而戰並且必須支付大量士兵傷亡的地方。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時,這場戰爭最終影響了美國,中國和蘇聯。然後,當我們派兵時,我們國家的普通百姓如何看待這場戰爭?

對於當時的新中國而言,這只是建國的關鍵時刻。該國各行各業都在等待發展。許多領域的事務非常複雜,許多任務正在進行中。該國的偏遠地區尚未完全解放,西南山區的土匪活動仍在繼續。可以說,此時的祖國只是剛經歷一百年艱辛的時刻。我們需要補充能量,我們需要恢復健康,我們需要一個安全的地方。外部環境。

就在我們國家的第一個國慶日結束之際,蘇聯和朝鮮的電報和秘密信息也進入了「北京」。毋庸置疑,目前朝鮮正處於關鍵時刻,最終,我們的選擇答案還在於派遣部隊援助朝鮮。這是因為床的側面不能讓其他人安然入睡,也是由於革命的友誼,也是由於這樣的事實:過去一個世紀以來,外國的反覆侵略造成了對入侵。當時,中國人民真的太需要和平了,他們實在受夠了外國侵略的恥辱。

對於當時的普通百姓,許多人都來自清末民國的動蕩和戰爭年代。他們了解該國在這段時期經歷的艱辛和磨難。外部麻煩持續了多少次,內部的憂慮和戰爭使我國被毀滅和破壞了多少次。

如今,許多艱辛的生活依然存在,國家和平的曙光終於在我們面前,幸福而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今天的生活並不需要像清末那樣割讓領土和賠償,也不需要像中華民國那樣開火。只是問問那些期待一百年美好生活的人。如果有人敢破壞它,您會怎麼看?

因此,當人們了解到東北邊境的隱患時,許多人想到的第一個問題是戰爭是否會席捲全國?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會被破壞嗎?

從保衛國家的角度來看,新中國不會對已燃起家門口的戰爭之火視而不見,考慮到該營地的友誼,我國當時不會袖手旁觀。 1950年5月金日成的特使進入北京時,可以看出我國對此的態度。當時,我們認為半島上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戰爭爆發,曠日持久的戰爭將對朝鮮不利。

我們還向朝鮮特使說:「如果危機真的爆發,蘇聯和中國將站在朝鮮一邊。如果情況需要,中國將派遣軍隊與您並肩作戰。」

是的,我的朋友沒有記錯。這是我國第一次宣稱如果戰爭爆發,我們將派兵參加戰爭,時間是1950年5月。(見:王樹增-「韓戰」)

因此,從普通百姓的角度來看,會是什麼樣子!

可以想像,剛剛被分配了土地的這些人最後想要的是他們的和平生活將受到幹擾。因此,當東北邊境的戰爭爆發時,在該國的動員下,許多人籤署了加入軍隊捍衛家園的協議。如此激烈的三年戰爭是不可避免的。

當然,當我們再次審視這場戰爭時,許多人認為這場戰爭的得失並不值得損失,而且影響至今尚未消除,因此許多英雄兒童喪生。當時,美國無意幹涉我國,而派兵實際上是一個錯誤。因此,每個人都必須對是否應戰而有自己的見解。自這場戰爭以來已經過去了70年。後代將判斷是否派遣部隊前往抗美援朝。正確與否取決於您!

當我軍進入朝鮮時,朝鮮的實際情況是什麼?答案令人難以置信,但是...

釜山戰役是金日成的最後攻勢,也是最接近勝利的戰役,但最終...

在北朝鮮危機期間,史達林向我國要求了多少人?首批進入朝鮮的部隊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

相關焦點

  • 中央廣電總臺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第二集: 深度披露抗美...
    美國軍隊果真如此做的話,我們不能坐視不顧,我們要管。」時任彭德懷軍事秘書楊鳳安(生前採訪):彭老總到了會場,他就坐在高崗旁邊,問高崗,說怎麼大家還開會?不是抗美援朝已經定了,還討論什麼。高崗就說有不同的意見。
  • 七十年前中國為什麼要出兵朝鮮,參加一場「與我無關」的戰爭
    1950年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6天後,中國人民志願軍正式發起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次進攻。70年過去了,網絡上仍有很多人在質疑中國當時為什麼要參加一場無己無關的戰爭,如果不參加這場戰爭,臺灣是不是就收回了;如果不參加這場戰爭,國力是不是增強了;如果不參加這場戰爭;我們和美國的關係是不是更親密了。歷史告訴我們,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中華民族一直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一直秉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態度。
  • 抗美援朝1953年就已結束,為何94年最後一批志願軍才回國?
    當然在美國的飛機大炮面前,朝鮮招架不住,戰局變得非常的被動,被美軍打得落花流水,無奈向中國發起求救信號,毛澤東毅然決然決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正式成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了鴨綠江,一路上長途跋涉,不敢停留,直奔朝鮮。在長達三年的抗戰後,1953年7月美軍籤訂了停戰協議,雙方軍隊開始撤出了朝鮮。但是有一部分志願軍並沒有回國,而是繼續駐紮在韓國境內。
  • 看了就知道抗美援朝有多難!
    上世紀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戰爭之所以是一次偉大的勝利,絕不僅僅是因為志願軍軍事上的成就。事實上中國投入這場戰爭之前,被普遍認為不具備參戰實力。只需要看看主要交戰國中美兩國當年的國力差距有多大,就能清楚地知道抗美援朝具有什麼樣的難度。
  • 中國抗美援朝的作用有多大?1964年,越南戰爭中的美軍給出了答案
    不過中國出兵前,不是沒有給過美方警告。中國警告美國的一句話,美國當時不聽,14年後的1964年卻吸取了教訓!可見抗美援朝作用有多大。究竟是怎麼回事呢?1950年9月,中國在派兵入朝前一個月,對於自身安全及戰爭必要性的判斷是:美軍不能向北越過38度線,否則中國必須入朝作戰。為了儘量避免戰爭,中國事先通過外交渠道把這一態度傳達給了華盛頓。
  • 抗美援朝戰爭對美國造成的影響,來看看10多年後,美國總統說了什麼
    這場戰役的進行逐漸的威脅到了我國的邊境安全,這時候我國便警告美國,當時的中國說:絕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帝國主義者對自己鄰人的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但是美方對於中國的警告是不予理會,並且麥克阿瑟還認為中國絕對是不敢出兵和美軍對抗的。
  • 抗美援朝時期的英國兵長啥樣?一組老照片帶你了解蘇格蘭「情調」
    ,美國人是聯軍中的絕對主力,人數最多時達到了30萬人,美國不僅是聯軍中出兵最多的國家(韓國是當事國,不算聯軍,但是指揮權由美國掌控),還負責指揮整個聯合國軍,其三任聯軍司令均出自美軍中的高級將領。  抗美援朝戰爭是我國建國後第一次參加的戰爭,在那段歷史中我們的志願軍士兵們,曾經和包括韓國在內17個國家的軍隊交過戰,並最終將戰線維持在了「三八線」附近。這次戰爭在當時成為了令整個世界都特別關注的事情,其中就包括英國,畢竟除了美國外,聯軍中就屬英國出兵人數最多,那麼當時的英國兵都是什麼樣子呢?
  • 老照片:看看1950年東北邊境,就知道為什麼抗美援朝是保家衛國
    【1950年新中國東北邊境】1950年底,遼寧丹東(當時叫安東)的兩名邊防警察在鴨綠江對岸的朝鮮信宜縣觀看被美國空軍轟炸後的火勢,河對岸的鄰國到處是煙霧和火焰,看完這張照片,你是否覺得戰爭離我們不遠了,新中國離危機只有一步之遙?
  • 中美貿易戰,怎麼計算輸贏?
    不開第一槍,但絕不會等對手開第二槍。而且,既然第一槍打響了,接下來打多少槍、怎麼打、各自付出什麼代價,可就不是美國說了算了。 貿易戰,既然開打了,那就"是騾子是馬咱拉出來溜溜",見見真功夫、真實力。小米加步槍的抗美援朝戰爭我們打了,打贏了!抗美援越的戰爭我們力挺越南,又打贏了!
  • 金日成曾救助林彪於生死存亡間,認為朝鮮戰場中國出兵屬多餘
    ----葉劍英《抗美援朝》01在筆者的印象中,毛主席是一個很重感情的人。楊尚昆認為,毛主席之所以支持決定派兵入朝參戰,除了為新中國考慮外,也包含著感情。說到中朝兩國友誼,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後來,日本人侵入朝鮮半島,明清都出兵援助國。
  •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爭大事記(1950年)(二)
    10月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召開幹部會議,傳達中共中央出兵參戰決策,確定入朝作戰方針。中國人民志願軍10月9日在瀋陽召開軍以上幹部會議,16日又在安東(今丹東)召開師以上幹部會議。美國總統杜魯門為了協調其侵朝政策和對我國出兵參戰的可能性作出判斷,於10月15日乘專機飛往威克島,與麥克阿瑟舉行會談。他們斷定中國軍隊裝備落後,出兵參戰的「可能性很小」,因而計劃於感恩節(11月23日)前佔領全朝鮮。會談後,侵朝美軍猛力向北推進,於10月19日佔領平壤,並繼續向朝中邊境鴨綠江進逼。同時,還不斷以其空軍轟炸我國東北邊境地區,公然將戰火燒向我國。
  • 抗美援朝時,問了一句話後,戰士們不回答,彭總吼道讓黃永勝過來
    抗美援朝時,問了一句話後,戰士們不回答,彭總吼道:讓黃永勝過來!彭總訓斥黃永勝後,他聽後趕緊檢討。 後,可是,正在挖土填塹壕的戰士們看了彭總一眼,都不說話,不答理彭總。彭總見戰士們不答話,也沒在意,又往前走了幾步,來到塹壕邊上,又對戰士們說(問):「同志們辛苦了!」可沒想到,這些戰士們上下打量了彭總一番,依舊沒有回話。
  • 關於是否搞原子彈,陳毅和金庸的辯論有意思,要核子,還是要褲子
    早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毛主席就提到了原子彈,他說「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戰略上藐視敵人。但是同時,毛主席也深刻認識到了「沒有現代的裝備,要戰勝帝國主義的軍隊是不可能的」。於是,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我們就在軍事工業上努力發展不斷進步。1956年4月25日,毛主席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講到「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
  • 20年前斥巨資拍攝《抗美援朝》,因有所顧慮被雪藏,如今期盼播出
    此時,出兵出徵已是當務之急,我國仍對此討論甚多,最後決定援救,唇齒相依,儘管朝鮮發生在朝鮮半島,但由於美國領導的聯合國軍隊的加入,以及美國飛機無視我國的警告,多次侵入中國領空,轟炸丹東地區,戰火即將蔓延至鴨綠江邊,顯然已不能簡單地歸結為內戰。
  • 抗美援朝後期,為何美方急著與志願軍籤訂停戰協議?
    早在第二次戰役,我志願軍就把麥克阿瑟打的氣急敗壞,甚至想要臺灣的國民黨直接出兵朝鮮,和我們對抗之時,美國內部就爆發關於是否繼續戰爭以及如何繼續的爭論。在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上,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的馬歇爾堅持自己的觀點:美國作為單獨的國家,無論是出於對自身利益的考量,還是對於國際輿論方面的考量,都不應該捲入到一場與中共的全面戰爭中去,這樣只會是得不償失,跳入了蘇聯人精心布設的陷阱之中,打擊美國在全球實力的進一步增強。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更是一針見血的說:"如果我們捲入一場與中國的戰爭,我們在歐洲的力量就不能繼續擴大。"
  • 兩位抗美援朝老戰士70年後相見,他們還有一個未了心願
    網友評論延伸閱讀時隔70年 90歲抗美援朝老兵跨越1200公裡「相見」2020年是「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齊振榮有一個心願,想再見見當年一起奮戰過的戰友,這個心願我們幫他實現了。「老排長,你好啊」去年年底,齊振榮和趙國珍兩位老兵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故事相繼被媒體報導。
  • 這種仗應該怎麼打?周恩來全神貫注地注視著戰局的發展……
    7月8日,周恩來再次召見柴軍武,指出朝戰不可能速戰速決,長期化很難避免,這會帶來影響全局的一系列複雜問題;要柴向朝方表示支持,看有什麼事情需要中方做,請他們提出來,我們一定盡力去做。8月4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如美帝得勝就會得意,就會威脅我,對朝鮮必須幫助,用志願軍的形式,我們不能不有所準備。
  • 抗美援朝紀念日哪一天 抗美援朝紀念日是幾月幾日
    抗美援朝紀念日哪一天2020年抗美援朝紀念日的日期:2020年10月25日,星期日,庚子年(鼠年)九月初九。2020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紀念日,70年過去,硝煙早已散盡,但永遠不能忘卻的是那群永遠站在第一戰線保家衛國的勇士。抗美援朝紀念日是每年的10月25日。
  • 抗美援朝後期,志願軍各軍軍長都是誰?1955年被授予什麼軍銜?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韓戰的一部分。我們所說的抗美援朝戰爭,僅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兵朝鮮後,同聯合國軍進行的較量,以及支援朝鮮軍隊進行的戰爭。在這場大戰中,志願軍最大兵力達到了135萬,韓軍,聯合國軍最大兵力達到了120萬,總傷亡達到兩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