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M48坦克:葉劍英生日時越南贈送,測試後發現美軍是真的強!

2021-01-08 騰訊網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

去年去北京豐臺玩的時候,在某小區門口發現了一批展示的美軍武器裝備,其中一件美式M48A3坦克的說明上面直接寫到:這是越南國防部長武元甲以個人名義贈送給當時我國國防部長葉劍英的禮物。

圖註:鏽跡斑斑的美制M48A3巴頓主戰坦克 以史為鑑拍攝於北京豐臺區

當時拍了幾張照片,回來後也查了一些資料,發現這批武器裝備特別是這件美式坦克對於我國的坦克設計理念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當時我國主戰裝備全是蘇式的情況下,這批美式裝備的到來可以說給我國軍工人員打開了另外一扇門,雖然只是一道門縫,也足夠我們一窺美軍裝備的研製思路。

可以說如今軍迷們津津樂道的99式主戰坦克、15式輕型坦克的背後,都有這個看上去鏽跡斑斑、落滿灰塵的美軍M48A3坦克的功勞,2021年新年第一篇,以史為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這臺美軍坦克背後的故事。

一、生日禮物

這臺美式M48A3坦克是當時美軍的主戰坦克,也是美軍當時在越戰中投入的主力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美軍在越南至少投入600臺M48坦克,其中有不少都是M48A3型號。

圖註:越戰時期的美軍M48主戰坦克

但是美軍在越南陷入了戰爭的泥潭,伴隨著1972年尼克森訪華後,1973年美軍徹底撤出了越南戰場,並且把一大堆剩餘的武器裝備扔給了南越。

接下來北越短短兩年時間就統一了越南,成為了南亞小霸王。

當時參加過戰爭的老兵對於美國造的坦克能在越南這種遍布沼澤、泥潭的地方迅速通過,而且戰鬥性能很不錯,於是都很想了解一下,看看能不能通過越南搞到一輛研究一下。

當時越南雖然已經和中國有所隔閡,但是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大家庭的一員,越南還是盡心盡力的實現了中國的願望。

圖註:武元甲

1975年4月,時任越南國防部長的武元甲大將以個人名義送給時任我國防長的葉劍英葉帥一批特殊的生日禮物。在這批生日禮物中就包括了M48A3坦克、M113裝甲輸送車、輪式V100防暴車、「響尾蛇」飛彈、軍用飛機等在內的一大批幾乎全新的美式裝備。

這批裝備都是美軍自用型號,雖然不是最先進的,但也是美軍主力裝備。得到這批武器後,國內也是非常興奮,於是就在北京南苑機場長期展示,當時軍委首長、三大總部、國防科工委、各軍兵種等領導機關,以及有關軍事院校、科研單位、專業軍工廠等前來參觀的代表絡繹不絕。

二、對比測試

當然,這批裝備不僅僅是用來看的,更重要的是用來測試研究的。

圖註:遊戲中的59坦克

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在展示結束後,根據總參和裝甲兵的通知,這臺美式M48A3坦克與國產59式坦克進行了一次對比試驗。

試驗主要由裝甲兵技術研究所負責組織實施,當時的北京工業學院(現在的北京理工大學)和其他幾個研究所共同參加,試驗場地包括北京周邊模擬的戈壁、沙漠環境,以及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塔河地區的寒帶試驗。

實驗發現,美軍M48主戰坦克在很多方面都完勝我國59式坦克。

圖註:鏽跡斑斑的美制M48A3巴頓主戰坦克 以史為鑑拍攝於北京豐臺區

首先,美軍M48主戰坦克採用的是風冷發動機,而59式使用的是水冷發動機。

風冷發動機沒有水冷系統的水套、水泵、水散熱器和縱橫交錯的水管,結構比水冷更簡單可靠;而且水冷發動機有40個以上的水管接頭,每個接頭都有可能出現漏水。另外,坦克的汽缸蓋、缸套水封、水散熱器和水泵等處也很容易漏水。

根據統計,59式坦克發動機的故障約有20%~30%都是水冷系統造成的。

從這一點上說,美式坦克的風冷式發動機則完全杜絕了這種類型的故障,在寒冷地區不用擔心冷卻液結冰凍壞發動機,在高原地區不擔心冷卻液沸騰跑水燒壞發動機……更是特別適合缺水的沙漠地區作戰,可以說在可靠性上完勝59式的水冷。

圖註:美軍M48A3坦克漫畫

其次,美軍M48坦克採用了渦輪增壓技術,這個很好理解,只要了解一點汽車的人都知道要是誰家的新車沒有渦輪增壓的發動機,誰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主流配置。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使用了渦輪增壓的美式坦克在動力上以更小巧的氣缸工作容積達到了750馬力的動力,59式氣缸容積雖然大,但是動力只有區區500馬力,完全被美式坦克吊打。

第三、美軍M48坦克使用了方向盤操作轉向,這得益於美軍領先的液力機械變速箱。由於採用了液力傳動和液壓操縱,使得開坦克跟開小汽車一樣,操縱非常輕便靈活。而當時以59式為代表的蘇式坦克裝備,開動都是使用操縱杆,開起來不僅非常費勁,還增加了換擋時間。

圖註:越戰時期的美制M48坦克

第四、美軍坦克發動機有怠速裝置,簡化了發動機的起動動作;

第五、美軍坦克上面安裝有發動機和傳動部分的檢測儀表,還安裝有動力、傳動部件的溫度報警燈;

第六、美軍坦克駕駛員座椅可以上下前後9個位置調節坐姿,方便不同身材的美軍駕駛員在「行軍」和「戰鬥」狀態時調整到最適合駕駛員的位置;

第七、M48的發動機與變速箱可以整體吊裝

……

圖註:美軍吊裝維護M48主戰坦克

當然,美軍M48在當時來說,對比59式坦克有太多的優點。但是M48並不是十全十美,它也有很多缺點。

比如:M48坦克高度達到3.225米,寬3.37米(還沒有算上炮塔上的高射機槍),比起只有2.75米高,3.27米寬的59高出不少,這也增加了戰場上被擊中的風險;

另外M48坦克的駕駛位置在車體前方中央,如果火炮正好處於正前方,駕駛室和戰鬥室就無法互通,要是駕駛員受傷,就需要轉動炮塔才能更換人員。

另外,作為主戰坦克,M48竟然只配備了一門90mm口徑的火炮,雖然美軍為其配置了殺傷爆破榴彈、穿甲彈、破甲彈、碎甲彈、箭式殺傷彈等多種規格的炮彈,但是在我軍看來火力依然不夠強大。(火力不足恐懼症?)

三、看一眼懷孕

圖註:鏽跡斑斑的美制M48A3巴頓主戰坦克 以史為鑑拍攝於北京豐臺區

我國相關部門在對這輛坦克進行了1177千米、72個試驗用摩託小時,由於這臺坦克並沒有備用件,所以一些測試都是一次性的,但是在跑了一千多公裡後,美軍這臺坦克還是給我國軍工人員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首先它在測試中不但沒有任何損壞,甚至連一根履帶銷也沒有更換過。

其次它是一臺全新設計的中型坦克,和以前繳獲的「謝爾曼」式坦克完全不同,在很多方面都優於我國裝備的59式主戰坦克。據當時參與過研究工作的老科研人員回憶:當時我們最初的想法是仿製一種類似M48A3的國產坦克,但是由於受到工藝技術的限制,很多零部件我們造不出來,所以只能拆開看看之後又開回了坦克庫。

但是,這臺M48坦克的到來,也給我國軍工科研人員提供了全新的設計思路,等到改革開放後,我國工業技術水平的增長,方向盤操縱、風冷式發動機、液力傳動裝置等一些優點迅速被隨後的國產坦克所吸收。

可以說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還是要好好感謝一下這臺看上去鏽跡斑斑、灰塵滿滿的美式M48A3型主戰坦克了。沒有這臺M48A3坦克,可能我們現在的99式、15式坦克都不知道長什麼樣子了。

文/以史為鑑

圖/網絡,部分圖片是以史為鑑拍攝

參考資料/

《客從何處來——中國唯一美制M48坦克始末》

《M48坦克中國「服役」記》

相關焦點

  • 喪心病狂的美軍小坦克:一共才9噸重 居然裝了6門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各種攻擊裝甲的武器,例如RPG火箭筒,可攜式反坦克飛彈,各種侵徹能力高的驚人的炮彈一時間似乎讓坦克裝甲失去了作用,在這個時代西方主戰坦克的設計思路便是幾乎拋棄了裝甲防護(他們想反正裝甲再厚也沒啥用,索性直接不要了還能省點錢),把所有的重量全部用在加強火力和機動性上。
  • 越南戰爭中,美軍在叢林中舉步維艱,當時為何不放火燒山?
    作為二戰之後美軍參戰人數最多,歷時最長的一場戰爭,美國先後投入了50多萬兵力,使用了當時最好的武器裝備,前後打了近二十年。然而直到最後,仍然沒有實現戰略勝利的目標。  整場戰爭,美軍死亡人數高達58220人,受傷30.4萬人,是二戰後傷亡最高的一場戰爭。
  • 同樣被越軍圍困,為何法軍在奠邊府投降了,美軍在溪山卻能全身而退?
    隨著越南武裝正規化和裝備的現代化,在叢林遊擊戰中,法國武裝越來越難以佔到便宜。在佔領後奠邊府之後,從越南萊州撤出的2000多餘泰族武裝,很快在越南武裝伏擊下幾乎全軍覆沒。這不但使得原定的防禦力量大為削弱,也嚴重打擊了法軍在叢林地帶與越南武裝野戰的信心。
  • 美軍為提高訓練效果,細心仿造樣子貨給菜鳥們當好陪練
    美軍更是費心費力搞山寨版俄式裝備,這類裝備別求性能只圖長象,美軍細心仿造樣子貨,說好聽的是,這是給菜鳥們當好陪練,說不好聽的那就是,一心教訓菜鳥。 BMP-3為俄軍主力裝備,還出口到許多國家,自然成了美軍可能要面對的主要對手。美軍對這款裝備相當的感興趣,曾經特意從烏克蘭搞了三輛早期樣車回來進行研究,但是數量非常的有限,據說經過測試後,僅剩一輛可用了,根本無法滿足訓練使用的需求,因此美軍在對它進行研究之後,決定製造自己的BMP-3山寨版。
  • 1964年,越南戰爭中的美軍給出了答案
    中國警告美國的一句話,美國當時不聽,14年後的1964年卻吸取了教訓!可見抗美援朝作用有多大。究竟是怎麼回事呢?1950年9月,中國在派兵入朝前一個月,對於自身安全及戰爭必要性的判斷是:美軍不能向北越過38度線,否則中國必須入朝作戰。為了儘量避免戰爭,中國事先通過外交渠道把這一態度傳達給了華盛頓。
  • 志願軍趁夜色穿插,摸到北極熊團指揮所,美軍高興揮手:援軍到了
    北極熊團是聯合國軍團級作戰部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就已經建團,長期奉命在國外作戰,是美軍中著名的國外軍團。美軍第7師是王牌師,北極熊團就是第7師的王牌團,它建團後第一次出國作戰,就是在靠近北極的西伯利亞,支援俄國革命之後的白匪軍作戰。由於西伯利亞地區緯度高,長年都被酷寒氣候籠罩,所以北極熊團來這裡作戰,必須要有超強的耐寒能力和隱蔽能力。
  • 1945年德國投降後,蘇軍能不能推平歐洲,將美軍為首的盟軍趕下海?
    最大的敵人被消滅了,然而二戰後世界格局開始改變。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二戰末期德國投降後,以蘇軍為首的陣營和美軍為首的盟軍爆發衝突,那麼在歐洲戰場誰的勝算大一些呢?當然這只是假設,大家不必較真兒,下面就看一下雙方當時在歐陸軍事力量的對比。
  • 義大利人質遭槍擊 美軍法則:先開槍再問你是誰
    美軍對外表示,當時這輛汽車在靠近檢查站時正加速行駛,士兵向汽車發動機開槍,只是為了試圖通過「手勢、閃爍的白光以及打響的警告槍聲」讓司機停車。  美國總統布希獲知消息後,立即在華盛頓與貝盧斯科尼通了電話,對這一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表示遺憾。美國白宮發言人麥克萊倫也發表講話稱,「整個事件的詳情並不清楚,」但是布希總統已經向貝盧斯科尼總理保證,美國將會同義大利政府一起對這起事件展開調查。
  • 美軍要用100萬人和100年才能獲勝?1943年11月20日塔拉瓦戰役爆發
    本應該登陸的坦克,不是因水位低不能登陸,就是被日軍炮火直接擊毀。最終,僅有2輛斯圖亞特輕型坦克登陸,很快就被日軍直瞄火炮摧毀。這邊,坦克部隊用盡全力,終於再次登陸3輛謝爾曼中型坦克。在灘頭,坦克向內陸剛剛推進了200米,其2輛被地雷炸毀,剩下被擊中導致火炮報廢。隨後,美軍又有4輛坦克登陸,很快被摧毀3輛。
  • 日軍:我們白刃戰實力超群,美軍拿出「塹壕鐵掃帚」:來試試?
    即使在槍枝、炸彈、坦克、艦船等軍事武器已經普及的階段,戰場上依然有可能會出現白刃戰。白刃戰等於就是參戰雙方拿著冷兵器近身肉搏,近距離擊殺敵人,這對於士兵的心理素質是種極大的考驗。不少士兵在敵人靠近後就慌了神,結果被直接捅死,或是看著敵人的血濺自己一臉,心態崩了,不敢再戰。
  • 令二戰財大氣粗的美軍也考慮性價比的一款武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美軍擴軍對衝鋒鎗需求,美軍簡化改進了M1928A1湯姆森衝鋒鎗,設計了面向量產(更便宜)的M1湯姆森衝鋒鎗。但是還是覺得造價貴後繼續簡化M1,設計了M1A1湯姆森衝鋒鎗。雖然美軍反覆簡化和改良湯姆森衝鋒鎗,但是在簡化生產流程和降低造價上都沒啥用。因為湯姆森系列衝鋒鎗的很多零件是通過包括外殼在內的複雜切削加工製造的。
  • 以色列造科幻戰車領先一下,美軍能靠人工智慧追上?都八字沒一撇
    現在美軍人工智慧坦克即將到來!那麼到底水平如何呢?別說什麼領先全球,連以色列都比不上,美國的新一代坦克技術還停留於紙面上,一點實際成果都沒有,以色列已經有了試驗平臺了。在新一代技術領域方面以色列走得最早,探索也最多,別小看人家,許多探索是相當值得關注的。
  • 為何說韓戰中,美軍在1953年選擇停戰,是一個最聰明的決定?
    經過激烈作戰,最終將聯合國軍趕到三八線以南地區,在經過反覆拉扯後形成僵持。美軍雖心有不甘,連續換將,但最終還是無力將北部地區重新佔領。 答案很顯然,美軍如果一意孤行,很可能最終會處境更加悽慘。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聯合國軍傷亡慘重 在韓戰結束後,美軍公布了傷亡數字。結果顯示,此戰中,美軍傷亡17萬多人,而南朝鮮軍隊則傷亡了93萬多人,最終,共傷亡了110多萬人。可以說,無論是南朝鮮軍隊還是美軍,在此戰中都遭到了重大的打擊。
  • 美軍開始測試SpeceX「星鏈」系統 未來或有數萬顆衛星支持作戰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據RT新聞5月27日報導,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近日與美國軍方達成協議,使用SpaceX的「星鏈」衛星群為美國陸軍進行通信測試。報導稱,SpaceX已經同意美國陸軍對該公司的「星鏈」低軌寬帶星座進行通信測試,該星座未來將由數千乃至上萬顆衛星組成,此次測試是為了將其整合到美軍現有的系統之中。一名消息人士在5月26日告訴「太空新聞」,美國軍方已經與SpaceX公司達成一項協議,將在未來三年內對「星鏈」進行測試,以評估其是否符合美軍的數據傳輸需求。
  • 衝著美軍來的?美官員稱發現伊朗準備發動襲擊跡象,美軍高度警戒
    2020-12-30 14:20:39 來源: 夢回過去呀 舉報   近日,有美官員稱發現伊朗準備發動襲擊的跡象
  • 1950年,比起美軍步兵師來,「萬歲軍」38軍的火力怎麼樣?
    當時僅僅美軍一個步兵師所配置的重武器就有:1個155毫米重炮營,裝備18門炮;3個105毫米炮兵營,裝備54門炮;1個師屬坦克營加3個團屬坦克連,共149輛坦克,除坦克外還有35輛裝甲車;1個防空炮營,裝備M15、M16自行高炮;3個團屬重迫擊炮連,各裝備106.7毫米迫擊炮12門。
  • 一張照片送到白宮辦公桌,運20赫然現身永暑礁,美軍明白事情嚴重
    之前美方從有攻擊我國南部海域島礁的想法,但是當運20能夠在島礁起降後,就能夠快速將重型裝備部署到島礁上,對島礁的防守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運20大型運輸機在部署到南部海域島礁上,對於提升我軍的戰略機動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有很重要的意義。之前我國向南部海域島礁上部署重型裝備,只能使用輪船,這種運輸方式雖然載重量大,但是速度太慢,如果遇到緊急情況根本來不及反應。
  • 美軍無名戰士墓,守靈衛兵24小時不間斷,配禮服墨鏡步槍
    無名戰士墓始建於1921年,如今這裡合葬著美軍分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中陣亡的三位無名士兵遺骸。原本這裡還安葬著一位陣亡於越南戰爭的無名美軍士兵遺體,不過到1998年,經過DNA技術比對,美國國防部確認了這具遺骸的身份,他是美國空軍中尉麥可·約瑟夫·布萊西(Michael Joseph Blassie)。
  • 美軍烏龍事件曾擊殺本國英雄和著名戰將
    事實上,如果仔細研讀美軍戰史,就會發現這句看似調侃的話反應的是美軍層出不窮的自相殘殺類烏龍事件。有資料統計,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美軍在戰爭中的傷亡人數中,近1成都來自於自家火力! 然而當最終佔領基斯卡島後,美軍卻發現原日軍基地內除幾條被遺棄的雪橇犬外早已空無一人!原來日軍早在美軍反攻前一個月就倉促撤走,然而由於視線不良外加各部隊聯絡不暢,美軍地面部隊卻在為期三天的行動中因自己人的火力傷亡300人。由此,美軍自己的「同室操戈」讓日軍不損一兵一卒就鎖定了傷亡比方面的絕對勝利。
  • 美軍用反坦克飛彈打無人機?財大氣粗,雕蟲小技!
    自美國開發出無人機用於作戰後,其優秀的作戰性能以及無可替代的零傷亡的優勢使得各國爭相研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本來用於方便美軍作戰的機器,現在卻又反過頭來困擾美軍。在世界衝突地區,美軍頻繁遭到無人機的襲擾,苦不堪言,這為世界各國提了個醒,就是儘快開展反無人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