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70周年 | 「同敵人首次交鋒,父親率部窮追猛打'美軍常勝師'」

2021-01-18 參考消息


72歲的張旭東,一頭幹練的短髮,說起話來快人快語,從軍40年的她自豪地說:「我父親的一生充滿了傳奇,打過中國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很多惡仗硬仗。」


談到抗美援朝戰爭,張旭東仿佛又聽到了父親張竭誠對發生在朝鮮半島那一場場浴血廝殺的動情回憶。「父親在朝鮮打了很多漂亮仗,特別是橫城穿插阻擊戰,成為他軍旅生涯的巔峰時刻。」


1950年10月19日,張竭誠率志願軍第39軍117師從寬甸河口秘密跨過鴨綠江。10月底,志願軍第39軍在雲山拉開了入朝後中美兩軍第一仗序幕。39軍負責圍殲雲山地區的敵軍,116師在正面,117師向左翼迂迴,115師向右翼迂迴完成合圍。接令後張竭誠率師首先在雲山周邊阻擊北上增援的韓1師主力,而後與116師聚殲雲山之敵。此戰面對的敵人是氣焰正盛的美騎1師、美24師、韓1師、英27旅,個個裝備精良,其中美騎1師更是美國建國以來從沒打過敗仗的王牌精銳部隊。張竭誠率領的117師作為39軍組建最晚的師,不畏強敵、敢打必勝,大膽穿插強襲。在敵人強大的空中優勢和火力優勢下,許多連隊打到只剩下十餘人,重傷員拉燃爆破筒縱入敵群,與敵人同歸於盡,硬是在鷹峰洞、泥踏洞、澗洞和三巨裡將韓1師死死咬住。之後,他又率部隊繞至雲山以東,與116師聚殲雲山之美騎1師一部,共同將這支不可一世的美軍「常勝師」一路窮追猛打到大寧江以南。這是我軍同美軍第一次交鋒,39軍共斃傷俘敵2000餘人,其中美軍1800餘人,重創了美騎1師第8聯隊,擊潰了該師第5聯隊,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打出了我軍的聲威。第四次戰役橫城反擊戰中,我軍任務是合圍,確保圍殲敵一兩個師。合圍的關鍵在穿插,斷敵退路、阻敵增援。如果穿插不到位,就打不成殲滅戰。上級將戰役穿插這一最艱巨的任務交給了117師,而且為確保戰役的隱蔽性突然性,要求該師要與正面總攻同時進行。由於正面的敵軍很快就被打垮,大批敵軍坐著汽車後退,張竭誠深知能否按時穿插到位關係著整個戰役全局。他率部隊翻山越嶺一夜穿插76華裡,嚴令部隊一路踏雪疾行,快打快走,最終硬是靠兩條腿搶在了敵人的汽車輪子之前。此時,撤退之敵已到山下,張竭誠冒著生命危險只帶少數人員在能夠觀察戰場全貌的位置設立前指,以便及時精準地抵近指揮,截擊敵先頭部隊。在發現對面另一個軍的穿插部隊還未就位的情況下,他主動派出部分兵力衝下山先消滅敵人,又衝到對面山上布防。終於趕在敵大部隊撤退前,卡住了敵軍退路。天亮後,被圍敵軍殊死突圍,敵援軍拼命接應,117師腹背受敵,戰鬥異常激烈。整整一天敵機不斷,炮彈如雨,我軍陣地一片火海,有的陣地上官兵全部陣亡。孤軍作戰險象環生,張竭誠沉著冷靜率全師死打硬拼,與敵反覆爭奪,彈藥消耗殆盡後多次出現肉搏,死死堵住敵人退路,使敵無法突圍和增援。經過一晝夜激戰,117師取得了殲滅3350餘人的重大勝利,其中俘獲美軍800餘人,「創造了中國軍隊在韓戰中一個師在一次戰鬥中殲敵最多、繳獲最多的紀錄」。橫城反擊戰是志願軍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集中6個軍中的4個軍進行的一次勝負攸關的反擊戰,共殲敵1.2萬人,粉碎了敵強大的攻勢,迫使敵軍大規模撤退,扭轉了戰局。張旭東仍清晰地記得,4歲的她曾作為志願軍家屬慰問團成員去朝鮮慰問,「兩年沒見的父親已升任副軍長,他緊緊抱著我這個小『慰問品』,高興地用硬硬的胡茬親我的臉」。1952年秋,敵我戰線已處於相持局面,我39軍的防禦陣地與對面的美1師緩衝區僅500至1000米。為應對美軍對我陣地實施鋪天蓋地「毀滅性炮火轟擊」,39軍硬是在長20公裡連綿起伏的山地和長滿灌木的丘陵地帶挖通了一座座大山,構築了一個能打、能防、能機動、能生活的「地下長城」。在朝鮮,張旭東親眼目睹了中美交鋒的炮火硝煙,看到每天成隊的志願軍叔叔扛著槍開赴陣地,也見到過戰士掛彩,甚至流血犧牲。雖然還不懂死亡的含義,但她知道他們是英雄!張旭東感慨地說:「當年父親橫城穿插創輝煌戰績是在極端困難情況下取得的。117師出國時是1.5萬人,但橫城穿插前只有7000餘人能參加戰鬥。本來彈藥就不足,一夜行軍76華裡,又能背多少炮彈?況且我們都是小炮,與滿天的敵機沒完沒了地轟炸掃射相比、與身邊敵軍數量眾多的大炮相比,敵我火力相差極其懸殊!在遠離主力、沒有炮火支援、腹背受敵的情況下抗擊強敵,靠的就是敢於鬥爭、敢於勝利。」張竭誠,1917年7月生於湖北省黃安縣(今紅安縣);1931年1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抗美援朝戰爭時,任志願軍第39軍第117師師長,率部首批入朝,先後參加了一至五次戰役及之後的鐵原西北陣地防禦作戰、西海岸防登陸作戰等戰役戰鬥。戰後,歷任39軍軍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烏魯木齊軍區副司令員、瀋陽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87年離職休養,2001年2月24日在瀋陽逝世。原文刊載於《參考消息》11月3日特別報導版,原標題: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老兵訪談錄(67) | 橫城穿插阻擊戰創輝煌戰績——記志願軍老戰士張竭誠




致無可替代的你:


在看是了解 點讚是態度 分享是美德 

點亮星標不走散


獨一無二的參考君


↓↓↓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郝立藝 ‖ 雅安市...
    1950年6月,美國打著聯合國旗號武裝幹涉朝鮮,美軍不顧中國政府的多次警告,越過三八線,直逼中朝邊境,嚴重威脅新中國的國家安全。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奉黨中央、毛澤東主席命令,肩負民族期望,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侵略軍。
  • 抗美援朝的那些震撼場面:尊嚴在勇者的劍鋒之上
    ——李峰《決戰朝鮮》值此國慶假日之際,我們更應該緬懷那些對外保衛戰中犧牲的英雄前輩們,70年前,百萬可歌可泣的英雄兒女們跨過了鴨綠江。《決戰朝鮮》的作者李峰先生認為,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很難理解那個年代的人的精神、信念和幸福。
  • 張藝謀張末父女首次聯合導演電影《狙擊手》 聚焦抗美援朝戰爭
    由張藝謀張末父女首次聯合導演的《狙擊手》於1月6日在吉林白山地區開機,本片是張藝謀首次挑戰全戰爭場景的電影,也是國內首部聚焦抗美援朝戰爭中狙擊手的電影。據悉,影片計劃於2021年上映,暫未對外公布演員陣容。
  • 抗美援朝紀念日哪一天 抗美援朝紀念日是幾月幾日
    抗美援朝紀念日哪一天2020年抗美援朝紀念日的日期:2020年10月25日,星期日,庚子年(鼠年)九月初九。2020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紀念日,70年過去,硝煙早已散盡,但永遠不能忘卻的是那群永遠站在第一戰線保家衛國的勇士。抗美援朝紀念日是每年的10月25日。
  • 彭德懷紀念館獲批收藏「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紅網湘潭縣分站訊(記者 李思源) 1月7日,湘潭縣人社局和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負責人一行到彭德懷紀念館,送去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 軍團策劃|「軍號、十字鎬、衝鋒鎗……」探尋抗美援朝文物背後的故事
    70周年主題展覽」 展出文物一千多件 而每一件文物的背後 都有著令人動容的英雄故事 文物二:邱少雲的棉衣碎片 1952年10月12日 邱少雲所在部隊 奉命攻佔391美軍前哨陣地 在潛伏任務中 敵軍的燃燒彈落在他附近 為避免暴露
  • 兩位抗美援朝老戰士70年後相見,他們還有一個未了心願
    兩位抗美援朝老戰士70年後相見。他們還有一個未了心願,那就是尋找兩位戰友,信息分別為:張斌, 95歲左右,浙江杭州一帶人,入朝作戰時為20軍政治部幹事,1970年前後任20軍58師173團政委,後任59師政治部副主任。李金山,大概1927生人,河南人,1947 年參軍,26軍78師234團一營三連。1951年春在391高地阻擊戰中失去右胳膊。
  • 巡禮抗美援朝英雄部隊:「不當英雄不下天德山」的天德山英雄連
    【編輯/周曉宇 統籌/王海榮】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聚焦抗美援朝英勇戰鬥事跡。紅船編輯部特別策劃:巡禮抗美援朝英雄部隊。本期巡禮:天德山英雄連。 1951年10月,美軍向天德山發起進攻。負責守衛主陣地的422團2營5連官兵頑強抗擊。
  • 安徽6位健在抗美援朝老兵回憶崢嶸歲月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 周年。據悉,老兵們將陸續收到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名義頒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 周年」紀念章。記者從安徽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獲悉,我省也將陸續推進紀念章發放工作。今天,讓我們走進安徽參與抗美援朝老兵的記憶,透過散去的硝煙,一同去感受這段炮火紛飛的崢嶸歲月。
  • 【紀念】《非常講述 抗美援朝》,回望70年前崢嶸歲月!
    【紀念】《非常講述 抗美援朝》,回望70年前崢嶸歲月!>為了保衛和平、反抗侵略,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出國作戰。在這場戰爭中,志願軍「鋼少氣多」,以弱勝強,氣壯山河;遼寧人民傾盡所有支援前線,全國掀起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
  • 新田縣66名老兵獲「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新田新聞網( 通訊員 危顯平 周利文)1月11-13日,新田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組成五個慰問團,為抗美援朝志願兵們送去新田縣第二批獲得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截至目前,全縣共有66名老兵符合發放條件,其中健在的老兵62人。
  • 抗美援朝!70年前的這場戰爭,你了解多少?
    編輯按語: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杜魯門政府悍然派兵進行武裝幹涉,發動了對朝鮮的全面戰爭,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畔。此後,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通過兩年零一個月的邊打邊談,迫使以美國為首的侵略軍籤訂了停戰協議,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志願軍將士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70年前,在戰火紛飛的朝鮮戰場上,十多萬中華兒女為保家衛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 70年來首次全景式史詩展現抗美援朝,《跨過鴨綠江》今晚央一開播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跨過鴨綠江》以宏大的氣勢和格局,填補螢屏空白。該劇由王雁任總製片人,李蕭任製片人,董亞春任總導演,穆德遠任總攝影執導,餘飛任總編劇,唐國強、丁勇岱領銜主演,孫維民、王志飛、劉之冰、姚剛、王挺、王同輝、劉濤、韓棟、連奕名、趙波等實力演員聯袂出演。
  • 張藝謀張末父女聯合執導,抗美援朝電影《狙擊手》開機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1月6日,由張藝謀、張末父女首次聯合導演,國內首部聚焦抗美援朝狙擊手故事的新片《狙擊手》,在吉林白山地區開機。該片以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冷槍冷炮運動」為背景,通過一段中國志願軍狙擊小隊與美軍狙擊隊之間的殊死對決,展現志願軍戰士艱難取勝的英勇故事和可歌可泣的奉獻精神。據悉,《狙擊手》由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雲蒸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是張藝謀首次挑戰全戰爭場景的電影,計劃於2021年上映,暫未對外公布演員陣容。
  • 取材真實案件的反特故事,拍成了這部家喻戶曉的抗美援朝電影
    廣西衛視特別推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電影展播,今天22:40播出抗美援朝題材的反特電影《鐵道衛士》,再現抗美援朝另一條戰線上的英雄故事。 國產經典反特老電影《鐵道衛士》
  • 1951年,朝鮮停戰的談判桌上,志願軍身上的冬裝讓美軍吃驚
    抗美援朝作為新中國首次和威名赫赫的美國軍隊的第一次交鋒,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大戰。雖然志願軍戰士們付出了沉痛的代價,但是他們用血與火捍衛了剛剛成立的新中國,在世界上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威風,將美國軍隊的無敵傳說就此打破。抗美援朝雖然一共打了三年,但其實在第一年打完之後,中國軍隊就和以美國為主導的聯合國軍坐在談判桌上開始了談判。
  • 86歲老兵回憶崢嶸歲月講述抗美援朝故事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頒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後來被分到步兵連,加入了一軍三師炮團,1952年跟隨部隊出國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
  • 李代相狂虐美軍王牌,孤身殲敵150人,彭總接見:你才17歲?
    騎一師是美軍中公認的王牌,在一戰和二戰中表現十分出眾,有「開國元勳師」之稱。然而這支美軍王牌部隊卻在這次秋季攻勢中被139師一個名叫李代相的小戰士狂虐,他孤身殲敵150人,書寫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個傳奇。 李代相是湖南湘西人,出生於1934年,由於家境貧困,小時候吃了不少苦。1950年12月,16歲的李代相報名參加了解放軍,在47軍139師416團當了一名戰士。
  • 抗美援朝戰場上,他身綁炸藥包衝到敵人坦克下……昨日,英雄回家了
    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隨部隊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三軍七十三師二一八團二營六連,並赴朝參戰。1953年6月7日,在朝鮮前線江原道鐵原郡作戰中犧牲,榮立四等功一次(摘自革命烈士英名錄,及烈士侄孫林樹新口述),犧牲時年僅25歲。 「我爺爺在部隊裡還立過三等功,這些立功證書、革命烈士證明書等原件,我都一直保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