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焦慮些啥 聽聽心理醫生怎麼說

2021-01-18 人民網

新學期伊始,各位同學還適應嗎?有犯一種叫開學症候群的毛病嗎?錢江晚報記者關注到,除了中小學生之外,大學生也有不少犯這病的。

在杭州市七醫院精神心理疾病早期幹預專家王奕權的門診裡,開學前半個月開始,竟有1/3是患有開學症候群的大學生,既有大一新生也有高年級的老生。這些大學生們到底在焦慮或是害怕什麼?錢報記者採訪了兩位來就診的學生。

總搶他風頭的同學考上同所大學

他吵著要換學校

小樂(化名)的成績向來處於中等偏上水平,今年高考經過努力上了一本線。不過,他最高興的,不是自己能去一所不錯的大學,而是終於離開了那些曾經不願搭理他的高中同學們。他總是幻想著,等到大學新環境後,自己該怎樣吸引新同學們的注意和興趣。

然而,沒過多久,一個「噩耗」從同學微信群裡傳來,小軍(化名)跟他被同一所大學錄取,並且兩個人的專業竟在同一個學院。「真是冤家路窄。」小樂從此悶悶不樂,腦子裡老想起跟小軍相處的一些「不愉快」。從小學到高中,他一直很不喜歡小軍,更確切的說法應該是羨慕、嫉妒、恨。原因是,不知道為什麼小樂所說的和所做的總提不起同學們的興趣,而小軍則恰恰相反,到哪都能成為同學們的焦點。在小樂看來,導致他不受同學待見的,全是因小軍在搗鬼,搶了他的風頭。

看到人家孩子考完大學後都高高興興出去聚會去玩,自家兒子卻整天躲在家裡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還猜想他是不是失戀了。直到臨近開學,小樂爸媽實在忍不住找兒子談心,一聊才知是因跟小軍在同所大學的事。「你們從小就是同學,大學又能在一塊兒,多有緣分。況且我們兩家人也熟悉,以後你們倆在學校相互照顧,我們家長在家也能互通有無。」起初,媽媽還試圖勸說,不料卻惹得兒子更加逆反。「我就一個要求,要麼你們幫我換所學校,要麼你們讓他來找我當好朋友,不然我是不會去學校報到的。」

小樂父母來求助王奕權醫生。

點評:這是個社交障礙問題。因為現在的孩子,從小到大很多事都是父母包辦,溝通能力弱,心理也脆弱。所以遇到問題總是找別人的問題,不知道先找自身的原因。同學們為什麼總圍著小軍轉而不愛搭理小樂,關鍵就在於小樂所說的所做的提不起大家的興趣,這就是溝通能力弱的典型表現。包括發現還是跟小軍在一所大學後,小樂跟父母提出無理的要求,那種依賴可想而知。

數萬元的雅思課泡湯了

她覺得暑期「欠債」太多不願上學

小翠(化名)是個從小就對自己有要求的姑娘,成績優秀的她上了很好的大學,而她身邊的同學也都是一群特有追求的青年。這個暑假還沒開始的時候,一個個就做好了計劃,去實習的、打工的、繼續充電的……反正給自己放假的時間極少。小翠也給自己做了暑假安排,重頭是要拿下雅思考試,為接下來出國讀研做好準備。爸爸媽媽也非常支持女兒的暑期充電計劃,花數萬元給她報了個雅思暑期班。

剛剛放假那幾天,小翠還認認真真去上課,可去了之後看到一起學習的多是些高中生甚至還有些初中生,她感覺這課上得有些尷尬,心裡打起了退堂鼓。恰巧,原先的那些高中同學,暑假回到杭州,一個個打電話來約她出去玩,可拒絕了幾次之後實在架不住大家的熱情邀約,便「逃課」跟著一起去玩。

「其實我在玩的時候老想著上課的事情,玩也沒有玩好。但玩了幾次之後心就野了,拿著書也看不進去,更別提去上課了。」小翠說,自己最終在渾渾噩噩中度過了這個暑假,9月的雅思考試她是準備放棄了,都沒好好複習,考了也是白考,浪費了父母辛苦賺來的幾萬塊錢,也辜負了他們的一片心意。再看大學同學一個個在朋友圈曬的,全是這個暑假滿滿的收穫,她頓覺自己落後太多,「欠債」太多。不知該如何面對,便選擇不去學校。

9月2日,小翠在父母陪同下找到王奕權醫生時,三人都是滿臉的惆悵,一副天快塌下來的模樣。

點評:這是個自我管理問題。在很多家長看來,孩子上大學了,是成年人了,需要很大的尊重和自由。殊不知,大部分的孩子自律性和抗幹擾能力都較弱,當發現他們的自我管理偏離軌道時,父母依然有必要綜合把關,不一定是強制要求,至少應表達意見給予參考。小翠的父母就是明明暑假裡已看到女兒的問題,但只是默默著急沒提醒她,以至於發展到孩子自我否定的地步。

相關焦點

  • 大學生焦慮些啥?聽聽心理醫生怎麼說
    在杭州市七醫院精神心理疾病早期幹預專家王奕權的門診裡,開學前半個月開始,竟有1/3是患有開學症候群的大學生,既有大一新生也有高年級的老生。這些大學生們到底在焦慮或是害怕什麼?錢報記者採訪了兩位來就診的學生。總搶他風頭的同學考上同所大學他吵著要換學校小樂(化名)的成績向來處於中等偏上水平,今年高考經過努力上了一本線。
  • 周筆暢帶你一起聽專業醫生怎麼說
    ……啥?這樣你就覺得自己是強迫症晚期啊?拉倒吧!強迫症根本就不是你想的那樣。要想知道強迫行為的嚴重程度,還得聽聽醫生和專家怎麼說。一個參考辦法是,使用耶魯布朗強迫症嚴重程度標準量表。你可以在女子力科學社的後臺回復「強迫症」三個字,就可以找到它了!這是一套國際通用測試題,由美國心理學專家研發而成,是臨床上使用的評定強迫症的主要量表之一。目前,中國大多數醫院的精神科都在用它。還有一個標準可以參考。
  • 聽聽醫生怎麼說
    聽聽醫生怎麼說金羊網  作者:陳輝  2020-03-25 到底哪個位置的體溫最能代表你的真實水平,結果有些出人意料……
  • 孕媽別多想,聽聽醫生怎麼說!
    文|小不點懷胎十月,每個孕婦都期待著自己能夠「卸貨」的那天,生孩子對於每個孕婦來說都非常重要,到了孕晚期以後,孕婦隨時都可能因為某種原因而提前分娩,而且生孩子的時間有些情況下也不是根據孕媽個人意願決定的,只有剖腹產的時候可以和醫生預約時間,順產的話就看寶寶發動了,所以一天中的每個時辰都有孕婦在生孩子
  • 聽聽醫生怎麼說
    醫生給出專業標準標準的血壓值是收縮壓為90-140mmHg,舒張壓為60-90mmHg,則該區域表示血壓正常,但是當收縮壓高於140,舒張壓高於90,就出現了高血壓的症狀,就要及時調整自己。很多朋友,收縮壓和舒張壓只有其中之一或高或低,這屬於正常現象嗎?需要調整血壓嗎?血壓134/97,低壓偏高,屬於高血壓嗎?
  • 大學生居家戰「疫」的心理調適與自我修養
    長期處於居家學習生活的大學生不僅要完成正常課業任務,同時也面臨著網絡學習、課業壓力、就業壓力以及和家人相處等問題,諸多矛盾積累必然會加劇其焦慮或抑鬱情緒,戰「疫」期的心理調適成為這屆大學生的一堂「人生必修課」。
  • 聽聽醫生怎麼說!
    聽聽醫生怎麼說!有一些專家說,這是由於順產的孩子在出生之時受擠壓形成的淤青,寶寶皮膚嬌嫩形成,之後可以去除,可是為什麼許多剖腹產的孩子身上同樣有這些淤青呢?也有一些專家說,這可能是由於孩子剛出生之後,為了讓他與這個世界儘快適應,護士對他進行拍打所造成的淤青。很顯然,這幾種說法都不太成立,後來終於有了我們有了比較正確且科學地回答。
  • 調查顯示 90%以上的大學生因該流行病而有不同程度的社交焦慮
    數說一項調查顯示:因疫情宅家 超九成大學生有不同程度社交焦慮自今年1月29日教育部下發通知要求推遲2020年春季學期以來,學生不外出、不聚會、不在家舉辦或參加集中活動,大學生在家學習的效率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 肺不好的人,聽聽專家怎麼說
    導語:吸菸有害健康,我國吸菸的人群數量十分龐大,吸菸容易上癮,煙中有大量的尼古丁和有毒物質,對我們肺部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很多人一旦吸菸很難戒掉,堅持不了幾天就會有焦慮煩躁的表現。肺不好的人,聽聽專家怎麼說1、菸絲濾嘴不同比較不錯的香菸,採用的是一等優質菸絲,有淡淡的清香味,濾嘴區別也很大,好的煙採用的是高透濾嘴棒,減少吸菸的阻力,吸起來更方便一些。2、成本不同比較貴的香菸菸絲成本和包裝成本都要高一些,價格便宜的香菸,在成本上也要少一些,軟包的煙紙做工比較精細,用料比較好一些,在市面上有可能稍微貴一點。
  • 大學生心理問題層出不窮 高校應開設心理必修課
    南方網訊 由「馬家爵現象」引出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卻一直是社會所關注的。但是對此僅有關注是遠遠不夠的。在記者的調查中,陝西省還沒有一所高校將「心理健康教育」開設為大學生必修課。      調查   校園「心理問題」凸顯  蘇曉娟,陝南某大學的大三學生。
  • 面對疫情 心煩意亂緊張焦慮?正常的!(附心理諮詢電話)
    面對疫情 心煩意亂緊張焦慮?正常的!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26日訊(記者 李丹)天天刷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不是很焦慮?
  • 在家呆了18天,我焦慮值100分|點擊進行疫情心理健康測試
    更絕望的是,最後除了幾袋大米,啥都沒搶到。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這幾天,手機時刻不敢離手,生怕錯過一秒疫情信息。每天心情猶如過山車,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看到捐助的物資沒有送到醫生手上,越看越氣,氣到發抖,破口大罵;看到一線抗疫、不眠不休的醫生護士,看到省吃儉用卻捐了幾萬存款的環衛工爺爺,不禁熱淚盈眶;看到武漢醫院排隊的黑壓壓的病人,看到因為病情加重而不幸離世的老人,傷心到失眠。……在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中,每個人的心理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 齒科醫生科普|好的牙齒矯正需要些什麼條件?
    至少要一個能獨立提供完整牙齒矯正的場地,包括並且不限於:消毒室、醫生看診區域、看診病人等待區域、拔牙的操作室、潔牙的操作室、正畸粘黏託槽或者口掃的區域、拍片室、存放牙模或隱性矯正器的儲物室
  • 紅事和白事兩個車隊相遇,該誰讓行,聽聽農村的老人怎麼說!
    紅事和白事兩個車隊相遇,該誰讓行,聽聽農村的老人怎麼說!紅事和白事兩個車隊相遇,該誰讓行,聽聽農村的老人怎麼說!其實現在如果在農村的話,除了平時結婚的時候派頭是非常大的,還有一個排頭也是非常的大,那就是遇到白事的時候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紅事和白事在路上相撞的時候,哪方面應該讓到了,我們今天就來聽一聽這一位農村老人是怎麼說的吧。
  • 美大學生打算感染新冠賣血漿賺錢 校方:建議看心理醫生
    然而有美媒報導稱,為了用帶有新冠抗體的血漿換錢,有美國大學生竟然打算故意感染新冠病毒。這一消息讓學校非常吃驚,校方警告稱此類行為可能會導致學生被開除,並建議趕緊去看心理醫生。校方還提到,所有參與此類行為的學生,應當立刻尋找心理以及經濟援助:「學生完全不需要採用這種危害健康安全的方法,來滿足經濟需求。」校方表示,感染和傳播新冠病毒「絕非小事」。「無視健康安全的魯莽行為,必然會導致人們感染並因此失去生命。」聲明說。學校官員指出,他們在9月就警告,如果愛達荷州或其所在的麥迪森縣病例持續增長,學校可能被迫全部轉為線上教學。
  • 聽聽老禪師怎麼說
    聽聽老禪師怎麼說在中國佛裡教術,這些都是有比較淵源的歷史了,很多人都喜歡去寺廟裡面燒香禮佛,拜一拜佛,然後祈求一個好運,有人是為了求姻緣,有人是為了求事業,有人是為了求安康等等。這些去寺廟燒香禮佛的人都想要自己被上天眷顧,那麼心誠一點實現的概率就會高一點。在寺廟拜佛的人都是要懷著一顆赤誠的心去對待佛祖。那麼在燒香拜佛的時候,有一些什麼地方要注意呢?香灰怎樣處理?
  • 「好奇心日報大調查」大學生們,你們都在焦慮什麼?
    大學生焦慮/迷茫的終極原因編者按:《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從 6 月開始推出了一個專題,它的主體是訪談和一系列小故事。我們和 50 多個大學生面對面聊了聊,關於如何花錢、如何看待工作和愛情,怎樣處理自己的焦慮和迷茫,以及手機裡 app 的使用方法等等有關。
  • 醫學心理科醫生:性子急的人更容易失眠
    杭州市七醫院醫學心理科主任毛洪京醫生說。  李女士是個急性子的人,上班時總喜歡把工作早一點做好;與同事約了出去逛街,總是最早出現在約定地點;下班在家了,她也總是埋怨老公做家務不利索,兒子做作業不及時……做事雷厲風行,風風火火的她卻遇到了一個難題:晚上睡不好。
  • 測試一下你的心理健康麼?
    《中國青年報》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14%的大學生出現抑鬱症狀,17%的人出現焦慮症狀,12%的人存在敵對情緒。…[詳細] 社會的急劇變化引起大學生的不安全感和焦慮,社會結構變化和人口流動引起安全感的喪失,家庭經濟困擾引起壓力的攀升,就業形勢嚴峻造成焦慮的增強,心理疾病奪去了年輕的生命。
  • 大學生心理問題突出 專家建議嚴防「思想感冒」
    東方網4月19日消息:新一期《人民論壇》刊載吉林醫藥學院人文社科部副主任、副教授王勇的署名文章指出,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必須高度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真正做到「常把脈博,常用心藥,防止思想感冒」,培養廣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以正確的心態面對自己與社會、面對現實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