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
「我手機app上有紅點,
一定要一個一個都點掉!」
「我錢包裡的錢,
必須要按照大小排列!」
「我鎖門了嗎?
我是不是沒鎖門?
我應該沒鎖門吧?」
「我辦公室桌子上的東西,
一定要橫平豎直擺著放!」
……
啥?
這樣你就覺得自己是強迫症晚期啊?
拉倒吧!
強迫症根本就不是你想的那樣。
在這支視頻裡,
你可以看到關於強迫症的真相
筆筆周筆暢專門請教了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科醫學博士範滕滕
無論你是不是有超~~~級多的疑問
往下看,馬上得到解答~
一個動作就重複那~~~麼多遍,你累不累?
累!
可不做,就方!
時間久了,你會發現,不光是你,你身邊的他她,甚至是它,都這樣。生活的煩惱,工作的壓力,讓你們每天重複某一個動作的同時,也會產生一個疑問:
強迫症這麼普遍,
難道,
我得的就是強迫症?
別嚇唬自己。這些行為啊,根本就不是強迫症,充其量,只是強迫思維和行為而已。
人,都會有強迫思維和行為。常常重複一些動作,並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沒影響正常生活,就都不是病。
還是有點方,不如網上搜一套測試題做做?千萬別!這些所謂的測試題,基本都不靠譜。要想知道強迫行為的嚴重程度,還得聽聽醫生和專家怎麼說。
一個參考辦法是,使用耶魯布朗強迫症嚴重程度標準量表。你可以在女子力科學社的後臺回復「強迫症」三個字,就可以找到它了!
這是一套國際通用測試題,由美國心理學專家研發而成,是臨床上使用的評定強迫症的主要量表之一。目前,中國大多數醫院的精神科都在用它。
還有一個標準可以參考。美國精神分析協會的報告說,一個人每天都有大量的,重複的,跟實際解決問題無關的行為,每天超過1個小時,持續時間超過兩周,變得越來越焦慮,就說明有強迫症的苗頭了。
上面這兩個辦法,只是對強迫程度進行初步判斷。
是不是真得了強迫症,
還得到醫院
由醫生說了算。
所以啊,你們這些每天叫著「逼死強迫症」的,其實都是假強迫症!真正的病人,大腦很清醒,但就是……我!無!法!控!制!我!計!幾!
在最常見精神類疾病排行榜上,強迫症排名第四,前三位分別是抑鬱症,酒精依賴和恐怖症。它以前也屬於「焦慮障礙」,總是和焦慮、抑鬱抱團出現。
強迫症病人大腦中調節焦慮情緒的結構和一般人不一樣。一旦大腦裡的叫5-羥色胺神經遞質的激素沒分泌夠,就容易得強迫症。
除了大腦在作怪,童年經歷,成長環境和社會生活,也是放出強迫症這頭怪獸的罪魁禍首。
如果被確診為強迫症,不要緊張和害怕。
醫生都說了,重度強迫症需要服藥和心理治療雙管齊下,輕度和中度強迫症,只要堅持進行心理治療,到了不再用強迫行為來緩解焦慮的那天,就真的康復了。
真正有心理疾病的人,他們的人生已經很艱難了。我們要做的,是多一些理解和關心,隨便給自己安強迫症標籤什麼的,一點也不好玩!
畢竟能健全正常地生活,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