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自己得了強迫症?周筆暢帶你一起聽專業醫生怎麼說

2021-01-15 女子力科學社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

「我手機app上有紅點,

一定要一個一個都點掉!」

「我錢包裡的錢,

必須要按照大小排列!」

「我鎖門了嗎?

我是不是沒鎖門?

我應該沒鎖門吧?」

「我辦公室桌子上的東西,

一定要橫平豎直擺著放!」

……

啥?

這樣你就覺得自己是強迫症晚期啊?

拉倒吧!

強迫症根本就不是你想的那樣。

在這支視頻裡,

你可以看到關於強迫症的真相

筆筆周筆暢專門請教了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科醫學博士範滕滕

無論你是不是有超~~~級多的疑問

往下看,馬上得到解答~

一個動作就重複那~~~麼多遍,你累不累?

累!

可不做,就方!

時間久了,你會發現,不光是你,你身邊的他她,甚至是它,都這樣。生活的煩惱,工作的壓力,讓你們每天重複某一個動作的同時,也會產生一個疑問:

強迫症這麼普遍,

難道,

我得的就是強迫症?

別嚇唬自己。這些行為啊,根本就不是強迫症,充其量,只是強迫思維和行為而已。

人,都會有強迫思維和行為。常常重複一些動作,並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沒影響正常生活,就都不是病。

還是有點方,不如網上搜一套測試題做做?千萬別!這些所謂的測試題,基本都不靠譜。要想知道強迫行為的嚴重程度,還得聽聽醫生和專家怎麼說。

一個參考辦法是,使用耶魯布朗強迫症嚴重程度標準量表。你可以在女子力科學社的後臺回復「強迫症」三個字,就可以找到它了!

這是一套國際通用測試題,由美國心理學專家研發而成,是臨床上使用的評定強迫症的主要量表之一。目前,中國大多數醫院的精神科都在用它。

還有一個標準可以參考。美國精神分析協會的報告說,一個人每天都有大量的,重複的,跟實際解決問題無關的行為,每天超過1個小時,持續時間超過兩周,變得越來越焦慮,就說明有強迫症的苗頭了。

上面這兩個辦法,只是對強迫程度進行初步判斷。

是不是真得了強迫症,

還得到醫院

由醫生說了算。

所以啊,你們這些每天叫著「逼死強迫症」的,其實都是假強迫症!真正的病人,大腦很清醒,但就是……我!無!法!控!制!我!計!幾!

在最常見精神類疾病排行榜上,強迫症排名第四,前三位分別是抑鬱症,酒精依賴和恐怖症。它以前也屬於「焦慮障礙」,總是和焦慮、抑鬱抱團出現。

強迫症病人大腦中調節焦慮情緒的結構和一般人不一樣。一旦大腦裡的叫5-羥色胺神經遞質的激素沒分泌夠,就容易得強迫症。

除了大腦在作怪,童年經歷,成長環境和社會生活,也是放出強迫症這頭怪獸的罪魁禍首。

如果被確診為強迫症,不要緊張和害怕。

醫生都說了,重度強迫症需要服藥和心理治療雙管齊下,輕度和中度強迫症,只要堅持進行心理治療,到了不再用強迫行為來緩解焦慮的那天,就真的康復了。

真正有心理疾病的人,他們的人生已經很艱難了。我們要做的,是多一些理解和關心,隨便給自己安強迫症標籤什麼的,一點也不好玩!

畢竟能健全正常地生活,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啊!

相關焦點

  • 「強迫症」英語怎麼說?
    「強迫症」英語怎麼說?學英語單詞「強迫症」時你遇到了什麼問題?一、先「透徹」分析一下:學習英語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強迫症」時,你遇到了什麼問題?換句話說,如果作為「使用詞彙」,不僅絕大多數人就連一個字母都不錯的把英語單詞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完整拼寫出來(不信你現在可以當場試試把它一個字母都不錯地拼寫一下),而且想表達英語「強迫症」時,你學來學去卻只會一個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英語單詞,你所有的英語學習都是「悲催」的。
  • 疫情下的你是否有了「強迫症」?
    疫情期間,很多人發現自己多了一些新習慣,比如每過一會兒就必須去洗洗手,而且洗得特別仔細,不然就沒辦法做別的事情;隨身攜帶含有75%酒精的消毒紙巾,無論接觸什麼都要用紙巾擦過才能安心;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一定是打開手機,看完新增確診病例的數字才能開始一天的生活……很多人因此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強迫症」。那麼,這些行為是不是精神病學意義上的強迫呢?
  • 強迫症有哪些表現,哪些現象證明得了強迫症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多多少少的都會有些強迫症,但是有很多的表現對正常的生活是沒有多大的影響的,但是強迫症厲害了還是非常的苦惱的,那麼強迫症都有哪些具體的表現呢?下面就帶領大家去學習一下,朋友們可以對號入座一下的,看看自己是否有強迫症傾向。
  • 得了恐狂症?你應該去看精神科
    因為無法被治癒,而讓人產生深深的恐懼感、甚至催生出一個龐大的「疑病症」群體的疾病有兩種:狂犬病和愛滋病。恐狂症和恐艾症患者雖然恐懼的疾病不同,但共同點都是被這兩種疾病嚇壞了。然而在一些精神疾病專家看來,這個群體可能得了另一種病——強迫症。
  • 我得了強迫症,通過「四種臨床經驗」的施行,我的強迫症康復了
    但是到了樓下,又在懷疑自己是否關好窗戶了。如此的反反覆覆,弄得自己很難受,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他覺得自己得了強迫症。想要改變目前的這種狀態。強迫症一般來說有兩大表現,其一是有強迫行為,其二是有強迫觀念。強迫行為和強迫觀念對一個人產生內心感受的是痛苦。想要改變目前的這種行為特徵,但又改變不了。於是就在糾結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而自己的強迫症狀也會越來越嚴重。
  • 「潔癖」、「強迫症」用英語怎麼說?
    意為優柔寡斷的You are waffling again:你又在優柔寡斷了除了我們前面說到的拖延症,其實人們還有各種恐懼症,這類型的英文都是-phobia結尾。acrophobia: 恐高症除了I'm acrophobic, 你也可以說I am experiencing vertigo: 我很暈!
  • 強迫症的表現有哪些?別混淆了,強迫症是心理疾病
    「強迫症」這個詞是近幾年來突然走紅的,很多人開始逐漸將強迫症掛在嘴邊,將完美主義和強迫症掛鈎,也有一部分人將患有強迫症認為是時髦的表現。但就醫學來講,強迫症是一種精神疾病,常常會使人處於焦慮的狀態,時間久了會對人造成很大的危害。那麼,強迫症具體有哪些表現呢?
  • 你了解強迫症嗎?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強迫症!
    強迫症的世界你不懂收拾房間時一定要把東西按順序擺放、做事有自己特定的規律和邏輯.........很多人以為,這就是強迫症,你們真是"Too yong to simple"到底什麼才是強迫症?《你了解強迫症嗎?》
  • 強迫行為≠強迫症,專家教你區別兩者
    生活中很多人都說自己是強迫症患者,手機app的右上角一定不能有小紅點,家裡地面上一定不能留一根頭髮,所有物品必須分類擺擺好……最近,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接診了多例這樣的患者,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治醫師侯正華博士提醒,強迫行為不等於強迫症,科學區分是關鍵。 什麼是強迫症?
  • 周筆暢新歌《耳鳴》月底發布 對信息過剩說不
    專輯  搜狐娛樂訊 Not Typical音樂人周筆暢繼《強迫症》之後,專輯《Not Typical》第二波主打歌《耳鳴》將於5月26日正式發布。今日曝光的單曲封面以及40秒試聽,讓人再次感受到周筆暢的Not Typical音樂。封面中受到電波衝擊的耳朵,以及搶先發布的洗腦副歌「我耳鳴不想聽」都緊扣「耳鳴」主題。  首波單曲《強迫症》發行首月銷量直逼50萬大張,周筆暢呈現的全新音樂風格,被業界稱之為敢一個吃迷幻螃蟹的內地歌手。即將發布的《耳鳴》是從《強迫症》的個人層次延伸到與人群的互動關係層面。
  • 強迫症的假象與真相
    你可能會說:對對對,我就是這樣,這是強迫症!作為心理學出身的格蕾斯小姐姐,真的非常想問一下這些樂於給自己貼「強迫症」標籤的人:你們真的了解強迫症嗎?,令你不適的現象,或者一些能讓你覺得看著更順眼更舒適的小動作,你都歸結為強迫症,那麼,你就是真正誤解了強迫症。
  • 新東方:「潔癖」、「強迫症」用英語怎麼說?
    你是否接觸過有潔癖的人?也就是傳說中的很怕髒,洗手要洗很多次的人。這種人也容易讓人想起另一個詞——「強迫症」。那麼,「潔癖」和「強迫症」用英語怎麼說呢?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有潔癖的人」口語叫neat freak(可數名詞)。
  • 強迫症是「矯情」還是病?自測方法在這裡
    或自嘲或調侃,有時候就當笑話聽了。 其實,強迫症是一種高度致殘的心理疾病,被稱為「心理癌症」,比想像的可怕多了。 強迫症都有哪些特徵?你到底是不是強迫症?快來自測。 01 什麼是強迫症?
  • 《溫暖的抱抱》搞笑的背後揭露了——強迫症的痛苦
    強迫症自救指南tag1:覺察+預測相信沈騰飾演的「賈醫生」的「獨特」治療方法也為這部影片提供了不少笑料。大家笑笑就好,千萬不要模仿!!!那麼,對於強迫症的我們,到底又改如何做呢?一、識別你的觸發因素首先我們要了解到強迫症的誘發原因,知道自己在什麼想法或者會在什麼情況下會引發強迫症的行為。
  • 強迫症——內心世界的不速之客--中國數字科技館
    一天,由於別人講了自己昨天在家燒水不小心造成開水將火熄滅,煤氣味很重的事情,患者聽後認為這件事很重要,應該小心,便開始反覆檢查,強迫症狀又重新出現。  治療強迫症  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強迫症被視為較為罕見的疾病。但是近年來發病率在不斷攀升。強迫症目前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估計全世界強迫症的患者至少達5000萬。
  • 旅行治癒療法,治癒你的強迫症、拖延症……
    「都市病」是近年來不斷被提及的一種說話,好像在不斷運轉的地球當中,我們都有病了,各種情緒都像奔騰的猛獸那樣讓你在腦海中揮之不去。像「慢性拖延症」、「強迫症」那樣的輕度患者,最好的「藥」,莫過於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種都市病的治癒方式。
  • 強迫行為是強迫症嗎?怎樣自測有沒有強迫症?如何自測強迫症?
    強迫行為是強迫症嗎 怎樣自測有沒有強迫症 如何自測強迫症東西不放回固定的位置,總覺得不舒服;地板明明很乾淨,卻仍一遍又一遍地擦;明明手不髒,卻忍不住反覆洗手;明知道門窗都關好了,硬是放心不下檢查好幾遍……躺槍了嗎?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許多人以為精神疾病離自己很遠。
  • 2020年快結束了,我們對強迫症的理解依然太少!
    很多人可能都會發現自己有這種症狀表現,例如重複洗手、關門、數臺階、咬指甲等等,長期下來,就感到很疑惑,明明知道這些想法和行為很荒唐,但是卻控制不住自己,有時候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或許你可能有強迫傾向,甚至是強迫症。
  • 如何打破強迫症預後不良、難以治癒的「魔咒」?
    本平臺此前推出了7篇強迫症系列文章,從遺傳度、病因、診斷、共病和治療方面都進行了分析。 可能很多患者、家屬已經看過了上述文章,但心中疑團仍未得到解決:得了強迫症,到底應該怎麼辦?怎樣最大限度地提高康復速度?
  • 諮詢師需要給強迫症來訪者制定焦慮等級量表
    心理教育是非常靈活的,是幫助強迫症者理解他們的強迫思維是如何產生的。很多強迫症患者的家屬總是說:你不要洗了,不要檢查了。但是沒有幫助來訪者理解這個行為對他症狀加重的影響。諮詢師在給強迫症布置家庭作業時,一定要給到來訪者做這個作業可以獲得什麼幫助和效果。因為直接要求他去活動,那樣讓來訪者會覺得諮詢師很不理解他。比如來訪者躺在床上,你直接跟他說:起來活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