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股票型公募冠軍陸彬:2021年新能源板塊大有看點 光伏、新...

2021-01-07 東方財富網

摘要

【2020年股票型公募冠軍陸彬:2021年新能源板塊大有看點 光伏、新能源車確定性機會多】自2020年正式開啟新能源行業的黃金十年,能源革命的新時代已經到來。當前,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已經從0~1邁入1~10的過程,包括光伏、風電、核電、燃料電池等領域。

  自2020年正式開啟新能源行業的黃金十年,能源革命的新時代已經到來。當前,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已經從0~1邁入1~10的過程,包括光伏、風電、核電、燃料電池等領域。

  爆款權益時代,內地公募體現出明顯的賺錢效應,2020年迄今業績翻番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已經超過50隻,但與2019年主要依靠科技實現年終稱霸的邏輯不同,2020年笑傲排行榜的基金有不少是依靠重倉新能源類股票而嶄露頭角,如滙豐晉信低碳先鋒就是如此,其在股票型基金排行榜上,憑藉著年內134.41%的淨值增長率位列年度第一。

  作為滙豐晉信低碳先鋒掌門人,圈內享有「新能源一哥」之稱的新銳基金經理陸彬在本周接受《紅周刊》記者專訪時指出,「2020年正式開啟了新能源行業的黃金十年。能源革命的新時代已經到來,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已經是從0~1邁入了從1~10的過程,包括光伏、風電、核電、燃料電池等領域。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需求彈性較大,上遊的資本開支周期較慢,從供需關係的角度,2021年最為看好的就是上遊的資源品。」

  新能源行業開啟黃金十年階段

  《紅周刊》:從您的持倉情況看,您很早就重倉了光伏和新能源車行業,而正是這種提前重倉的做法,讓你掌管的產品業績很出色。能否談談當初您是如何發現這一賽道機會的?

  陸彬:我個人是很喜歡尋找一些處於低谷期行業投資的,因為只有在低谷期才能夠找到又好又便宜的機會,新能源行業就是如此。

  2019年四季度時,新能源行業開始見底,2020年從底部往上走,現在行業已經走到了一個從復甦到景氣的階段,呈現出供不應求的格局。雖然疫情的原因讓新能源行業的復甦進程在2020年上半年有所延緩,但從三季度開始,行業已經進入復甦階段,我認為四季度和2021年一季度將是行業的旺盛期,而到了2021年二季度時,可能就出現緊缺了。

  《紅周刊》:這是否意味著新能源行業2021年仍有很大機會?

  陸彬:2021年,新能源行業比通常外界認為是高估的行業有更為良好的業績前景,後面幾個季度的新能源車銷量和業績高增速確定性較高。即使是市場齊跌的原因導致新能源行業泥沙俱下,在調整過後,新能源板塊仍可能是第一個被選擇的行業。究其原因,新能源行業的基本面確定性很強。

  此外,若從政策的角度來看,2021年1月份,拜登將就任美國新一屆總統,美國要重返巴黎協定,美國可能要出一系列的低碳政策,這也會從政策面對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形成共振效應。

  光伏行業競爭格局或有新變化

  《紅周刊》:在新能源細分子行業中,光伏行業在2020年表現出良好前景,對於這一行業,請您談一談?

  陸彬:我先簡單說一下2020年光伏行業表現好的原因,首先是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行業已經處於平價的時代,加之疫情影響後光伏產品價格大跌,刺激了需求;其次,同樣是由於疫情的原因,導致了2020年二季度海外光伏需求延遲到了下半年。

  光伏行業是具有完整上中下遊環節的,上遊是矽料、矽片環節;中遊為電池片、電池組件環節;下遊為應用系統環節。就上中遊環節來看,技術的持續進步讓成本大幅下降,矽料價格已經從上百萬跌到了幾萬,伴隨著行業洗牌的結束,龍頭公司基本確立。同時,在過去的五年,多晶矽片被單晶矽片超越,單晶矽片龍頭的市場份額已從5%提升到50%以上,這讓光伏行業的整個生態格局發生了顛覆性變化。此外,光伏組件價格也從2010年超過15元/w大幅下降到如今的不到2元/w,不少地區的光伏度電成本已經達到0.3元/KWH左右。

  《紅周刊》:道理是如此,可如何在產業鏈中找到合適的投資機會呢?

  陸彬:一定要重視技術疊代對某一環節的顛覆性革命,此前的行業發展都伴隨著技術的進步所帶來的成本下降。以廣受關注的中遊電池行業為例,雖然目前光伏電池行業的主流路線是PERC,但我卻更看好未來HJT異質結電池的發展前景。原因就在於,隨著異質結電池設備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工藝

  和技術的逐步成熟,主要輔材產品規模化後的價格下降,未來異質結電池的成本會遠低於現在看到的靜態成本。此外,異質結電池的轉換效率更高、衰減更低、溫度係數更好等優勢,讓異質結電池未來替代PERC成為光伏主流電池的可能性大概率會發生。結合產業發展、成本等情況,我判斷2021年可能會是這個技術快速大發展的一年。

  《紅周刊》:對於光伏行業,除了您剛才提到內容,還有沒有投資人需要警惕的地方?

  陸彬:作為中遊的製造業,光伏行業是一個有很高技術門檻的行業,但是行業龍頭的地位並不像其他行業那麼穩固,一旦技術進步的優勢不再,行業公司競爭格局可能發生變化,很容易讓投資者虧損掉很多的錢。並且由於行業本身研究的專業門檻比較高,且技術進步不容易被外界認知,非專業投資者往往獲得消息較滯後,不容易鑑別風險和把握機會。

  我當年看光伏的時候,協鑫是行業的老大,如果買當初行業的龍頭拿到現在,可能虧掉了九成,背後的原因就是技術的日新月異。就鋰電池行業來看,我們現在可以看到有多種技術路徑,如果一家公司技術出現停滯不前,也就意味著其股價的想像空間不大了。

  從逆向投資思維出發,我覺得2021年光伏行業競爭格局可能會有變化。雖然2021年全球需求的確定性還是蠻高的,但2020年最緊缺受益的環節很可能是2021年風險最大的環節。因為光伏的周期性很強,2020年盈利好了,我們看到很多企業通過二級市場融資的資本開支計劃都比較大,基本上6~12個月左右就有新增產出來。所以,投資者2020年看到的最好的那些行業很可能就是2021年相對受損的環節。

  《紅周刊》:除了光伏板塊,此前長期業績不佳的風電企業在2020年也有明顯好轉趨勢,對這一行業,怎麼看?

  陸彬:風電行業的成本在持續下降,尤其是在風資源較好或者風電發電比例有限制的地區,風電度電成本已經低於煤炭。我們判斷風電行業長期將有較好的發展,這個前景可以持續至少3~5年。長期來看,它有持續的業績,行業整體也將平穩發展,但短期來看,風電行業因為2020年的補貼退坡,業績已經處在比較高的位置了。

  新能源車處在景氣周期、業績確定性強

  《紅周刊》:新能源車2020年以來有上佳表現,特別是龍頭公司的表現更為喜人,但對於已持續大漲的新能源車,很多投資者認為其估值明顯偏高了。

  陸彬:新能源車這一板塊,我是從2019年三季度開始重點布局新的。當時我把特斯拉產業鏈完整地跑了一遍,可從各個方面傳來的聲音來看,基本是對這一行業不看好的,如行業經歷了國家補貼退坡50%、取消地方補貼等等,雖然如此,可我當時判斷新能源車的投資邏輯並沒有變壞,能源獨立和汽車產業升級的方向還是很清晰明了的:根據相關的規劃和目標測算,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有望從2019年的200萬輛左右提升至2025年的2000萬輛以上,未來五年行業有望實現從1到10的飛躍。在這種基礎上,我選擇了重倉持有。

  當然,隨著股價持續上漲,2021年新能源汽車行業也會有殺估值的風險,因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業績雖然會很好,但2021年市場估值水平可能會整體下降,其會隨著市場重心的下降而下降。所以,在2021年投資中,一定要投資哪些業績增長能夠匹配估值的標的。

  我個人判斷,2021年市場短期或許會有震蕩,但新能源車這一賽道的長坡厚雪卻是公認的事實。當下,鋰電池價格已經大幅下降,未來大概率降到0.6元/WH下面,以後鋰電池可能就是一個固態電池。同時新能源車一度遭人詬病的電池安全性能大幅度提升,充電時間大幅度縮短,續航裡程大幅增加。以我開的特斯拉為例,從駕駛來看,Model 3充滿電只需30~40元,而加滿一輛汽油車需要三四百元。總之,新能源車已經完成了從0到1的階段。

  提醒一下,投資人不能用傳統的車企思維來衡量新能源車,我們要用網際網路的思維來看待,其更多考慮的是未來,未來這家企業可以實現怎樣的發展和擁有怎樣的地位,暫時的利潤犧牲在未來可以換來什麼。

  《紅周刊》:這個行業目前的估值水平到底是高,還是不高?

  陸彬:對於這個問題,我舉一家我投過的新能源車龍頭股的例子。這個公司是2019年我們四季度的時候投資的,那時候大家的分歧也很大,我當時是因為看好新能源車行業最後才投資這家公司的。其實那時候投資,公司當時是有分歧的,首先是投資這個行業是否正確?我當時判斷政策已經進入拐點,行業可能要起來了,當然也有看好而不買的,理由是覺得估值並不低,50倍的估值對應著1000多億的市值在當時看是非常高的,而如果按照這種思路看現在估值當然就更貴了,超過百倍的滾動PE對應著超過7000億的市值。其實,若仔細分析一下,可發現貴是有特殊原因的,2020年因為疫情讓該公司有一到兩個季度沒有開工,業績是有所下滑,可若以這一特殊情況來判斷其估值是貴了,顯然是不合適的。

  第二點是,我發現這是一家會計上非常審慎保守的公司。作為行業龍頭,他對於費用和折舊計提是明顯高於同行業的,它在會計報表上提前計提了一些風險費用,考慮到萬一產品出事故的因素,它會將這一因素前置考慮。

  還有就是,該公司的一些折舊可能是加速的,然後同時包括它的一些研發費用,它是比同行業高很多。若那時候我們把這些加起來,業績可能還能再加回一個十幾二十億,而在這個基礎上再判斷估值,則是另一種情況了。

  《紅周刊》:談到新能源車,就不能不談其核心——動力電池。最近,市場上正在熱議氫能源電池,認為其或許會在2021年替代鋰電池。

  陸彬:我個人判斷,未來可能汽車等乘用車將大部分使用鋰電池為主的技術,而對於中遠距離運輸的重卡等商用車,可能燃料電池的特性更符合行業的需要。跟柴油車和汽油車在石油時代長期並存一樣,我們預計未來鋰電池和燃料電池是會並存發展的,而且時間會非常長。

  燃料電池產業化時間不長,限制燃料電池的瓶頸還比較多,核心點在於技術安全性和成本控制和加氫站。整個行業的材料,包括一些貴金屬比如鉑,還有一些容器裡會用到的碳材料等,當前成本非常高;另一個瓶頸是加氫站,因為加氫站的建設涉及到安全審批,在全球的推廣普及進度會比較慢。

  《紅周刊》:充電樁也是新能源車快速發展的重要一環,國家也出臺了相關政策扶持。充電樁這一細分賽道,2021年的機會大嗎?

  陸彬:雖然充電樁這個行業發展欣欣向榮,但二級市場投資機會還相對較少。究其原因,第一點就這個行業來看,商業模式比較差,它是屬於那種壁壘很低的行業,雖然充電樁全國需求巨大,但競爭激烈,所以相關業務盈利能力一般;第二個就是大部分充電樁業務上市公司,涉及較多其他電力設備業務,充電樁業務佔比不高,所以它的投資機會很少。

  《紅周刊》:最後再問一下,對於目前市場上機構抱團新能源板塊龍頭股的做法,您怎麼看?投資者是不是只要鎖定龍頭就可以了?

  陸彬:我並不完全贊同這類觀點。尤其是對於中遊製造業,行業龍頭地位並沒有像其他行業那麼穩固。歷史上我們也看到不少案例,某些中遊製造業的行業龍頭企業因為戰略預判錯誤,技術迭代等原因被淘汰。

  我對於行業明星公司和二線公司沒有任何的偏好,我會動態比較這些公司的基本面和估值情況,做出投資選擇。2020年之所以是一個結構性的牛市,實際是因為在A股的4000多家公司中,處於牛市的是400多家,剩下的3600多家可能是熊市。但並不代表剩餘的3600多家公司都不好,可能只是它們所處的行業不如新能源車那般光明,這就是給我們帶來主動研究和創造阿爾法的機會了。通過調研我發現,有很多二線公司的機會可能更好,風險也相對更小。當然,有些行業只要堅定地買行業龍頭可能就收穫不菲,但對於新能源行業則不一定。

(文章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責任編輯:DF515)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股還能不能大漲?公募基金最新研判來了
    摘要 【新能源汽車股還能不能大漲?公募基金最新研判來了】2020年三季度以來,新能源汽車板塊異軍突起,成為A股市場名副其實的香餑餑。
  • 這幾天突然流行一句話:降低2021年收益率預期!
    新能源車、光伏板塊昨日再度下挫,截至1月14
  • 小散還未嘗到大牛滋味 突然流行一句話:降低2021年的收益率預期
    來源:上海證券報 小散還未嘗到大牛滋味,這幾天突然流行一句話:降低2021年的收益率預期!為什麼?新能源車、光伏板塊昨日再度下挫,截至1月14日,中證新能源指數(399808)本周跌幅已超6%。經過幾日波動,新能源抱團是否會瓦解的聲音也越來越多,各大機構隔空喊話,多空觀點激烈碰撞,令投資者雲裡霧裡,只想問一句:你們到底調倉了沒?昨晚,去年主動型權益類基金冠軍趙詣在媒體平臺直播時,針對當前新能源板塊的波動,說了些真心話……到底有沒有調倉?重倉新能源板塊並摘得去年「四冠王」頭銜的趙詣,到底有沒有調倉?
  • 小散還未嘗到大牛滋味 這幾天突然流行一句話:降低2021年收益率預期
    (上海證券報)   新能源車、光伏板塊昨日再度下挫,截至1月14日,中證新能源指數(399808)本周跌幅已超6%。
  • 中國股市:2020年豐收之後,2021年該看好什麼行業?
    2020年基金業績出爐,再一次讓公募基金在資本市場發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經財聯社記者統計,截至12月31日,2020年共有91隻權益類基金收益率超過100%(不同份額合併計算,剔除分級基金)。而在2019年,僅有5隻主動權益基金年內收益率超過100%。
  • 2021生財有道:如何挖掘10倍牛股 尋找爆款基金
    美股方面,10年10倍股共有131隻,消費、科技板塊貢獻93隻,佔比71%。市場認為A股消費、科技行業的「10倍股」佔比,正在慢慢靠攏美股。美股市場在用過去10年幫市場「劃重點」,2021年可能70%同樣會來自消費、科技板塊。2021年,根據「十四五」規劃,5G、晶片、新能源、人工智慧等行業,都有可能成為10倍大牛股的後備軍團。
  • 證券之星基金下午茶|2021年1月12日星期二
    首隻股票基金四季報出爐1月11日,首隻股票型基金四季報——天弘甄選食品飲料股票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2020年第4季度報告正式出爐,其倉位和十大重倉股也浮出水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弘甄選食品飲料倉位達78.15%,前十大重倉股中白酒股佔一半,其中前四名分別為山西汾酒、貴州茅臺、五糧液和瀘州老窖。此外,口子窖列第六大重倉股。
  • 沒想到2020年基金賺得盆滿缽滿!爆款基金髮力,排名戰打響!2021年要「賺這些板塊的錢」
    餘廣是景順長城基金股票投資總監,自2010年起管理公募基金,也是業內為數不多的投資經驗超過10年的投資老將。事實上,過去的一年中,明星基金經理的規模效應已經得到市場的充分驗證。「造星」運動也成為各機構吸金的利器。
  • 緊跟光伏板塊行情,深市首隻光伏ETF1月25日即將開售
    來源:資本邦光伏產業發展日益火熱,市場對新能源領域關注度顯著提高,光伏產業行情繼續發酵。疊加技術革新、政策加持等市場因素合力影響,2020年光伏可謂是最炙手可熱的板塊之一。從長短期收益來看,光伏指數表現大幅優於寬基指數。
  • 2020年公募冠軍被提前鎖定 要抓牛基!先讀懂新生代基金經理愛買些啥
    摘要 【2020年公募冠軍被提前鎖定 要抓牛基!
  • 新能源板塊降溫?鋰礦股下挫 雅化集團跌停 投資大佬提示風險
    來源:Wind自2020年四季度開始,雅化集團就保持上揚態勢,從2020年三季度末的9.28元/股的區間低點,至2021年1月7日盤中走出30.5元/股的新高,區間內漲幅高達228%。2020年12月29日,雅化集團發布公告稱,下屬全資子公司雅化鋰業(雅安)有限公司與美國特斯拉公司籤訂電池級氫氧化鋰供貨合同,約定從2021年起至2025年,特斯拉向雅安鋰業採購價值總計6.3億美元-8.8億美元的電池級氫氧化鋰產品。雅化集團表示,合同的履行將對公司2021年-2025年期間業績產生積極影響。新能源板塊要降溫?
  • 新能源板塊降溫?鋰礦股下挫,雅化集團盤中跌停,投資大佬提示風險
    來源:Wind 自2020年四季度開始,雅化集團就保持上揚態勢,從2020年三季度末的9.28元/股的區間低點,至2021年1月7日盤中走出30.5元/股的新高,區間內漲幅高達228% 2020年12月29日,雅化集團發布公告稱,下屬全資子公司雅化鋰業(雅安)有限公司與美國特斯拉公司籤訂電池級氫氧化鋰供貨合同,約定從2021年起至2025年,特斯拉向雅安鋰業採購價值總計6.3億美元-8.8億美元的電池級氫氧化鋰產品。雅化集團表示,合同的履行將對公司2021年-2025年期間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新能源板塊要降溫?
  • 博時基金肖瑞瑾&郭曉林:2021年科技板塊會迎來爆發嗎?
    2020年中國高新科技成果「井噴」式爆發,彰顯中國科技實力,與此同時數位化進程也在顯著加速,對個人消費者的數字消費習慣產生深遠影響,科技板塊成為熱門投資行業。回顧2020,展望2021,科技板塊將在未來迎來怎樣的發展與挑戰?博時基金投研一體化小組TMT組組長肖瑞瑾和新能源組組長郭曉林帶來2021年科技板塊最新解讀。  問:科技板塊包括哪些細分賽道?
  • 年收益超150%!32歲清華學霸問鼎公募一哥?並「詣」箭三雕?獨家對話...
    農銀匯理基金經理 趙詣「三冠王」的神話或在2020年再次上演!庚子年還剩下最後6個交易日,公募冠軍已經極大概率被提前鎖定。農銀匯理新生代基金經理趙詣管理的農銀匯理工業4.0、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農銀匯理研究精選,位列全市場基金業績前三,收益分別為156.98%、155.2%、146.17%。
  • 2020年百億私募63家,石鋒資產摘取百億榜單業績冠軍
    百億私募2020年投資成績單出爐,前三甲收益超過100%整體來看,百億私募今年獲得業績大豐收,旗下股票型基金(含量化股票多頭)的平均收益達48.81%,高於股市大盤表現(滬深300上漲27.21%,萬得全A指數上漲25.62%),前三甲業績更是超過100%。從股票策略來看,石鋒資產獲得百億私募業績排名榜首,優秀的選股能力則是石鋒資產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
  • 2020年百億私募63家 石鋒資產摘取百億榜單業績冠軍
    百億私募2020年投資成績單出爐,前三甲收益超過100%整體來看,百億私募今年獲得業績大豐收,旗下股票型基金(含量化股票多頭)的平均收益達48.81%,高於股市大盤表現(滬深300上漲27.21%,萬得全A指數上漲25.62%),前三甲業績更是超過
  • 2020年股市十大關鍵詞:讀懂股市風向標|光伏|食品飲料|概念股|產業...
    這一年,北鬥組網、光伏大熱、新能源車一騎絕塵,這一年,豬肉漲價、白酒狂飆、醫藥火了全年……一個個概念,組成了2020年A股的投資主線,也成為投資者全年口中的"熱門板塊"。騰訊自選股依據專業機構分析報告梳理出10大關鍵詞,回顧波譎雲詭的2020年A股投資。
  • 牛年新風口來了!011130,這個代碼一定要記住
    2020年,A股走出一輪強勁的結構性行情,消費、新能源、醫藥、科技等板塊輪番表現,部分基金業績表現突出。這些績優基金大多得益於靈活的投資策略,緊跟優質賽道,同時堅定持有板塊龍頭,獲取長線收益。業內人士認為,2021年,A股大概率仍將延續結構性行情,市場資金將不斷地流向業績優良的龍頭股,龍頭企業的投資價值凸顯,選擇好賽道、投資好公司將成為獲取超額收益的關鍵。
  • 《中國證券報》就新能源板塊行情分化相關話題採訪戊戌資產
    2020年11月18日,《中國證券報》就近期A股分化行情及後市展望相關話題採訪了戊戌資產,報導原文名《新能源車「家族」分道揚鑣!分化嚴重,私募精選策略來了》。 以下為觀點分享,Enjoy~
  • A股首隻光伏場外指數基金來了!天弘光伏產業1月11日起發行
    來源:資本邦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誰是A股市場閃亮的星?很多人或許都會給出同樣的答案:光伏。中證光伏產業指數(931151)在2020年大漲110.94%,遠超同期上證指數的13.97%,戰績打敗了99%的中證主題指數。在此背景下,天弘中證光伏產業指數型基金(A:011102,C:011103)自1月11日起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