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時基金肖瑞瑾&郭曉林:2021年科技板塊會迎來爆發嗎?

2021-01-08 和訊基金

  2020年中國高新科技成果「井噴」式爆發,彰顯中國科技實力,與此同時數位化進程也在顯著加速,對個人消費者的數字消費習慣產生深遠影響,科技板塊成為熱門投資行業。回顧2020,展望2021,科技板塊將在未來迎來怎樣的發展與挑戰?博時基金投研一體化小組TMT組組長肖瑞瑾和新能源組組長郭曉林帶來2021年科技板塊最新解讀。

  問:科技板塊包括哪些細分賽道?

  【郭曉林】:廣義的科技是包含幾個方面,凡是能夠通過科技創新改變行業的,都是科技行。具體從我們內部投研角度會定義為電子、計算機、傳媒網際網路、通信行業、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光伏、風電,都屬於廣義的科技行業。傳統行業裡面比如有些像一些給智能汽車裡面做電機驅動,我們認為也是科技企業。但凡有技術進步、技術革新的行業都可以定義為科技行業。

  問:對於科技板塊2020年的表現如何評價?

  【郭曉林】:科技板塊2020年整體來講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新能源,另一方面則是新能源以外的科技。新能源相關的科技板塊可以說從2020年頭到現在都表現比較好,最主要原因是這個行業處於一個比較景氣的狀態,另外你可以看到海內外政府都有很強的推動新能源發展的政策規劃,使得這個行業不僅短期業績很好,市場對它長期風險也會比較強,所以這個板塊中從頭到尾表現比較好。

  其他板塊是走了一個先抑後揚的路徑,年初先漲了一波,後面又有所調整,但科技行業拉長看還是很樂觀的,拉長看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肖瑞瑾】:2020年科技行業其實從下半年開始有一個比較明顯的變化,確實裡面分為兩類,一類是新能源,一類是新能源以外的科技,但是新能源以外的科技裡面也有顯著的分化,我發現很多主動管理類科技基金戰勝了很多被動的行業指數,表明行業內部分化在加劇的。晶片行業為例,我也統計了一下大家比較關注的晶片行業的股票,整個指數看下半年是沒有太好表現的,但是其實裡面依然有不少個股在下半年出現了30%,甚至50%以上的漲幅,科技公司主要是過去半年很多新的公司上市了,這個池子變大了,變大之後能夠從裡面做出很多主動研究帶來這種超額收益,如果再去配指數,反而會跑不贏我們做主動投資所帶來的收益,這也是科技下半年一個分化的背景。

  問:5G行業未來還有機會嗎?

  【肖瑞瑾】:首先我覺得從兩方面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5G還是有機會的,並不是最近下跌就失去了信心。首先跌的原因是大家對2021年整個中國還有全球5G基站的建設進度,特別是基站數量產生了一定的懷疑,覺得會有下修。上市公司往往提前反應遠期的基本面不利情況會出現回調。但是技術會面臨很多困難,實際上我們看到國內國外整個5G建設還是在穩步推進,所以市場應該會有下跌過多之後的修正,在2021年能夠看到這樣一個預期的反彈。

  第二,看5G整個指數構成,因為其實5G定義是很寬泛的,既包括5G的基站,包括後面大量的應用,另外我們看到有一個5G的子方向特別景氣,跟5G相關的車聯網。我們看到一些上市公司裡面做車聯網業務的公司,其實2020年漲幅是在5G裡面表現居前的。

  2021年IOT這個賽道也會比較景氣,智能家居也會比較景氣,所以我們可以在裡面找到局部性的機會。

  問:新能源車漲勢會持續嗎?當前估值是否過高?

  【郭曉林】:新能源汽車2020年確實漲幅比較高,但是我們要看幾點。第一,這個行業是處於什麼階段?如果我們把一個行業比喻成人的話,它大概相當於嬰兒期,2020年行業整個全球滲透率,新能源汽車佔汽車裡面的滲透率不到10%,還有非常遙遠,比現在智慧型手機8、90%的滲透率還非常遠。

  這個階段你會看到,包括歐洲最近幾個月每個月度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速度是非常驚人的。而國內2020年因為一開始受疫情影響差一些,後面你也看到了,在一些國內很多造車新勢力他們賣的車都很火爆。行業真正從過去的補貼驅動進入到產品驅動爆發點。

  這個行業的高速增長至少維持3—5年是沒有問題的。我們去類比的話,歷史上類似智慧型手機這個階段,他們估值都很高。如果回過頭現在再去看發現那些公司經過三五年之後,業績持續高速增長,後來就把這個估值消化了,股價創了新高。

  問:未來新能源中的哪些細分行業可能機會更大些?

  【郭曉林】:我覺得新能源車和光伏都是比較確定的,光伏和新能源車這個行業有特點,這個行業裡面中國企業其實地位特別高,裡面龍頭基本都是中國企業,不管是電池領域龍頭、光伏裡面的矽片龍頭都是中國企業。其中可能存在比較細分的節奏問題,但大的方向新能源車和光伏都是很好的。

  問:如何看待半導體自主可控的未來的方向和投資機會?

  【郭曉林】:一個是晶片,最核心的晶片。晶片裡面又要細分的話更缺的是上遊的設備和材料。另外,在軟體領域,基礎軟體我們是很缺的。

  第二,國家在上遊材料方面確實是有些瓶頸,不光是半導體材料,各行各業你會發現有些最上遊的材料,我們都會遇到一些卡脖子的問題。

  問:2021年科技跟消費到底哪個可能會強一點?

  【郭曉林】:消費還是長期比較穩定的一個行業。但是確實2020年漲幅比較大,我個人覺得股價上漲肯定是透支未來收益率,不可能股價越上漲你收益率越高。就科技角度講,目前看到情況是很多有業績有增長,公司競爭力不斷提升,格局在變好的子板塊,這些行業裡面的龍頭,他們最近股價是調了很多的。它在歷史的估值區間裡面,甚至是處於中偏下的位置。都說2020年是流動性牛市,好像他們沒有享受到流動性。所以這種情況下他們越往下我是越有信心的,我相信市場最終會發現這個公司業績是有增長的,而且增長很好。中短期有些風格因素確實沒有辦法把握。你放到一年緯度,其實市場還是比較有效的,基本上業績增長好的公司,市場是會給你比較好的回報的。

  【肖瑞瑾】:如果對於科技和消費沒有辦法判斷,我會選取那些帶有科技屬性的消費品去投資。因為像現在A股有一批這樣的企業。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家裡面用的掃地機器人(300024,股吧)、吸塵器,我們經常用的滑板車、電動兩輪車,這些都是屬於科技消費品。它用了科技屬性又不完全是純科技行業,是通過消費品的方式賣出來。這些東西兼具科技跟消費的特點,可能選這些公司會兼具科技跟消費兩方面的投資機會。

  問:未來科技行業的增長,更多取決於國內本身的需求,還是國際環境的整體影響?

  【郭曉林】:目前來看我們剛才講的泛科技行業,無論是TMT還是新能源,整個需求都是全球的,是參與全球競爭的,不像很多周期品公司,可能就是基本上國內為主。所以這些公司我們去看的時候都是從全球產業鏈分析,包括我們看新能源汽車會看歐洲需求、美國需求,我們看光伏要看歐洲和美國裝機,甚至東南亞市場都要研究,這個市場來講可能全球影響會對我們科技行業更大一些。

  【肖瑞瑾】:因為很多比如說新能源、消費電子,甚至像一些半導體,中國都已經是某些領域全球最大的單一供應商,你一定要拿這個全球需求去看中國的景氣度反映。第二點就是看結構,因為疫情其實海外很多國家和地區,它的生產經營都中斷了,整個海外中斷的不僅是工廠,而且是整個人才梯隊,特別是很多工業或者技術,是有學徒制的,這個人才的傳承其實對海外的一些供應鏈有很大的影響,這也是中國一些企業競爭力跟份額提升的邏輯,2021年我會對中國企業的競爭力更加樂觀一些。

  問:投資科技行業是不是護城河很重要?有哪些細分板塊是國內具有競爭優勢和高壁壘的?

  【肖瑞瑾】:我覺得護城河確實很重要,跟消費品相比,科技行業的護城河更加難以去做定量測算。比如一個公司專利的質量,產品的競爭力,或渠道的營銷力,這都是潛在的一些護城河壁壘。中國相比整個國外公司的巨大競爭力在於我們的產業集群優勢。

  第二,中國的工程師紅利,每年中國畢業的碩士跟本科生學工程的學生人數,可能超過歐洲一個小型國家的總人數。

  因此要看哪些細分行業有優勢,大家可以圍繞這兩方面來看。第一方面,這個行業中國工程師很多。第二點,這個行業中國的製造業平均成本很低,同時技術又不會被卡脖子,這些細分行業大概率都是中國擁有很強比較優勢的行業。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責任編輯:任剛 HF008)

相關焦點

  • 「新基認購」博時創業板兩年定開發行:肖瑞瑾、郭曉林共同管理
    來源:新浪財經[新基]華安創業板兩年定開發行:蔣璆掌舵 過往偏股年化7.04%  [新基認購]博時創業板兩年定開發行:肖瑞瑾、郭曉林共同管理  [新基]工銀創新精選一年定開發行:單文管理 過往年化11%風險度中  [新基]國泰醫藥健康股票發行:徐治彪管理 過往年化16%風險度中等本周博時華安華夏等14家基金公司新發16隻產品 創業板主題在列8月17
  • 基金50|博時基金肖瑞瑾:讓投資之樹紮根
    時間回到2018年下半年。中美貿易戰的衝擊超越市場預期,滬深大盤持續大跌。烏雲蔽日之下,博時回報混合的基金經理肖瑞瑾感受著比同行們更大的壓力。該基金投資股票的倉位最低不能小於30%,最高不能超過80%。熊市之中,何處可以尋得庇護?這成為肖瑞瑾職業生涯中的一場嚴峻考驗。真金須經火煉。
  • 真正的科創板基金來了!基金經理肖瑞瑾攜課代表帶您劃重點
    來源:博時頭條主持人:各位投資者大家好,歡迎收看博時FUNDTALK,我是你們的投資課代表小卓。科創板基金最近新鮮出爐,今天我們就請到博時科創板三年定開混合基金得擬任基金經理肖瑞瑾,肖總來給我做一個全面得分析及介紹。肖瑞瑾:各位投資者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和大家進行交流。
  • 把握時代趨勢 博時匯興回報1月11日正式發行
    博時匯興回報的擬任基金經理吳渭作為博時權益「明星中生代」,擁有13.3年證券從業經驗,2007年碩士畢業後即加入買方投資機構成為研究員,研究功底紮實;2013年正式開始管理公募基金,現任權益投資主題組投資副總監,投研經驗豐富(數據來源:基金2020年三季報)。
  • 沒想到2020年基金賺得盆滿缽滿!爆款基金髮力,排名戰打響!2021年要「賺這些板塊的錢」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基金人士指出。從目前正在發行的基金情況來看,華夏基金、嘉實基金、廣發基金、博時基金等多家頭部基金公司新發產品依然不減。值得注意的是,從當前市場的基金收益情況來看,截至12月16日,年內已經有27隻主動權益基金收益翻倍,遠超去年。
  • 天弘基金展望2021:港股市場「水逆」將迎來退散 順周期資產行情有...
    順周期板塊方面:順周期資產2021年行情有望延續2020年下半年,坐了兩年冷板凳的A股順周期資產開始表現,一路走強,市場關注度越來越高。2021年順周期資產的表現還能繼續順嗎?谷琦彬入行10年,專門研究和投資順周期資產。在他看來,2021年順周期資產有望成為A股市場表現較好的一類資產。
  • 主動型基金迎豐收 20多隻基金年內收益超80%
    據記者了解,最近九年間,收益翻倍的基金其實並不多。2010年至今,非分級基金中,實現一年翻倍的基金不超過25隻。其中,2014年有1隻、2015年20隻,其次就是今年。總體來看,基金想要實現一年翻倍,需要滿足天時(市場行情好)、地利(重倉板塊熱)、人和(基金經理強)的三個條件。就廣發雙擎升級來看,今年市場整體行情不錯,而該基金重倉的醫藥、電子和計算機也都是熱門板塊。
  • 8年涉案51億:廣發、博時、中郵基金的「新時代老鼠倉」故事
    本部分的主角與馬良同姓,叫馬樂,博時基金的原基金經理,這也是一位「點石成金」的人物。不過「馬神筆」與上文的兩為基金經理不同的是,這位馬經理是親自操作老鼠倉帳戶。2011年3月9日至2013年5月30日期間,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博時精選股票原投資基金經理馬樂控制多個證券帳戶先於、同期或稍晚於其管理的「博時精選」基金買入相同股票並從中非法獲取巨額利益。
  • 公募基金20年:26位冠軍基金經理風雲
    2000年3月2日起加入博時基金,任基金管理部債券組合投資經理;2001年6月至2002年4月受聘於英國一家基金公司,2002年4月回到博時基金工作,曾擔任多隻基金基金經理。2008年離職博時基金轉投鵬華,當年底被聘任為鵬華基金副總經理至今。
  • 圓桌論壇|陳鵬揚&王曉冬&陳奧:2021年的市場適合GARP策略嗎?
    來源:博時頭條1月6日,「新價值 新投資」博時基金2021年權益投資開年論壇在線上全網播出,本次論壇集結數位博時重量級投資大咖,共話新一年FOF投資布局、MOM投資策略、消費板塊動向、GARP策略、智能化科技浪潮以及第四次工業革命等熱門話題。
  • A股猛漲100點 這一板塊被兩大基金減持,風格徹底轉換?後市怎麼走?
    經歷磨難一周之後,A股今日迎來大逆轉!本周一,A股市場展開大反攻,金融股、強周期全面爆發,滬指上漲100點,漲幅超3%,重返3300點。上證指數收盤漲3.11%,報3314.11點;深證成指漲2.55%,報13448.85點;創業板指漲1.31%,報2697.3點;兩市成交額連續13日突破萬億。
  • 2021新年看市!新能源車、科技還能看好嗎?人氣基金經理鄭澄然解讀...
    1月5日,天天直播間請來了廣發基金成長投資部基金經理鄭澄然,分享2020投資心得以及對2021年的展望。
  • 【調研快報】三峰環境接待博時基金等5家機構調研
    三峰環境2020年09月16日發布消息,2020年09月15日公司接待博時基金等共5家機構調研,接待人員是劉燕,朱用,接待地點重慶百果園教育基地。
  • 證券之星基金下午茶|2021年1月12日星期二
    由於基金在發行時需要對資金鎖定一定期限,產品本身募集難度就偏大;另一方面,新基金募集與基金公司的品牌、渠道能力,以及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和市場知名度都有關聯。2. 昨日誕生5隻爆款基金 吸金超1100億昨日,南方阿爾法、富國價值創造、博時匯興回報一年持有、易方達戰略新興產業和工銀瑞信圓豐三年持有基金等5隻新基金「吸金」均超百億,合計銷售超1100億元。
  • 博時價值優選A基金淨值上漲2.23% 請保持關注
    騰訊基金01月06日訊,博時價值優選A基金(代碼004091)公布最新淨值,數據顯示,博時價值優選A淨值上漲2.23%。本基金單位淨值為1.632元,累計淨值為1.632元。
  • 九位公私募大佬直擊2021年市場關鍵詞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球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但中國經濟強勢復甦,上證綜指站上3400點。回首基金市場,不僅新發行基金產品數量和規模均創歷史新高,而且出現了逾60隻「翻倍基」。俯仰之間,悲喜之中,藏著我們對2020年的全部記憶,以及對2021年的期許。新的一年,市場又會走出怎樣的行情?政策、經濟、公司、海外等又會有何種變化?
  • 基金「開掛」出場 6天「吸金」超2500億!一季度超300隻...
    而今年一季度還有超300隻基金獲批待發行。公募基金連續兩年的賺錢效應已在市場中顯示出超強的「吸金能力」,2021年一季度無疑是公募基金又一發行高峰。數據顯示,1季度共有395隻(僅統計新發產品)基金需完成募集,若平均發行規模與2020年4季度相同,為27億份,以此粗略推算一季度合計募集將達到1.07萬億份。
  • 1181隻公募新基金規模超2.5萬億元 興業基金為「新手」鄒慧發新混基
    業內人士認為,短期內周期性板塊佔據優勢,長期看好科技、醫療、消費板塊投資價值。 Wind數據顯示,以區間成交均價估算,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淨流出16.33億元,華夏上證50ETF淨流出12.64億元,南方中證500ETF淨流出7.04億元,華夏滬深300ETF淨流出6.93億元,華安創業板50ETF淨流出6.45億元,易方達創業板ETF淨流出6.39億元。
  • 2021生財有道:如何挖掘10倍牛股 尋找爆款基金
    美股方面,10年10倍股共有131隻,消費、科技板塊貢獻93隻,佔比71%。市場認為A股消費、科技行業的「10倍股」佔比,正在慢慢靠攏美股。美股市場在用過去10年幫市場「劃重點」,2021年可能70%同樣會來自消費、科技板塊。2021年,根據「十四五」規劃,5G、晶片、新能源、人工智慧等行業,都有可能成為10倍大牛股的後備軍團。
  • 天箭科技跌停 華夏人壽富國基金財通證券等持股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3日訊 天箭科技(002977.SZ)今日跌停,截至收盤報125.87元,跌幅10.00%。根據公告,截止2020年9月30日,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財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富國基金、博時基金、國投瑞銀基金旗下公募基金,青驪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涇溪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旗下私募基金出現在天箭科技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 其中,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資金持股數量為79.34萬股,佔流通股比例為4.432%,是天箭科技的第一大流通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