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20年:26位冠軍基金經理風雲

2020-11-15 天天基金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金英雄!

  在中國公募基金行業20年並不算長的歷史中,基金經理和績優基金始終是行業和投資者討論和關注的焦點,他們所代表的基金管理人的主動管理能力成為驅動單一公司乃至整個行業穩步前行的核心力量。20年來,基金業湧現出一批能夠把握住市場的中長期投資機會,大幅戰勝市場,為投資者帶來可觀超額回報的績優基金經理,他們構成了公募基金星空中閃閃的明星。

  這裡的明星,有引人關注的年度業績冠軍,更有中長期業績出色的長跑健將

  基金君今天先為大家按照時間順序回顧下歷年股市和奪冠基金的情況,後續將從相對較長期內梳理經受市場長期考驗的知名基金經理。

  冠軍榮耀

  為了節省大家的時間,先上總覽,再細分說

  1998年,揚帆起航

  規範運作的公募基金是在1998年開始的,當年3月27日,首批兩隻封閉式基金基金開元和基金金泰宣告成立,隨後基金興華、基金安信和基金裕陽也在當年成立,這五隻封閉式基金截止到當年年底均取得正回報,其中基金安信單位淨值增長率為6.7%,收益最高,但由於這五隻基金成立時點不同,業績並不可比。因此,公募基金真正意義的排名之爭是從1999年開始的。

  1999年:小試牛刀

  1999年,A股總體走牛,上證綜指當年漲幅接近20%,振幅也較大。基金排名戰在1998年成立的5隻基金中展開,奪冠的概率高達20%!20年後的今天,參與排名爭奪的偏股基金數量已經超過2000隻,奪冠概率已經十分微小。

  最終,五隻基金都取得了遠超大盤的收益率,由林彤彤和王國衛擔任雙基金經理的基金安信基金收益率最高,達到46.74%,奪得當年基金冠軍。基金裕陽和基金開元收益率均在40%左右。

  作為基金業首批公募基金經理的林彤彤和王國衛身上發生的故事,也反映出整個基金行業的基金經理生態。林彤彤在華安基金曾任職多隻封基的基金經理,2006年加盟滙豐晉信基金,2014年初離職,後因老鼠倉被罰。王國衛則一直在華安基金任職,2011年「公奔私」,去年聯合多位基金業元老級人物發起設立基金公司,欲重返公募。

林彤彤

王國衛

  2000年,牛市延續

  2000年A股大幅走牛,上證綜指年度漲幅高達51.73%。由於1999年有多隻封基成立,參與2000年冠軍爭奪的基金增加到22隻,最終,共有8隻封基戰勝上證綜指,來自南方基金的基金天元年度收益率達到60.55%,奪得冠軍。

  時任基金天元基金經理分別是王宏遠和李旭利,其中王宏遠1999年8月25日到2000年3月15日擔任基金天元基金經理,李旭利則是2000年3月15日接替王宏遠擔任基金天元基金經理,一直到2005年4月2日他離開南方基金。

  這兩位合力在2000年奪冠的基金經理後來都成為基金業的風雲人物,只是命運截然不同。王宏遠作為首批基金經理,曾任職南方基金多隻基金經理,後任投資總監、副總經理。2009年離開南方基金,轉投中信證券首席投資官、自營負責人。2013年底重回公募,加盟前海開源基金並擔任聯席董事長,推動前海開源基金事業部制改革和股權激勵。使得前海開源基金取得了快速發展。引人矚目。

  而作為南方基金的元老級人物,李旭利1998年到2005年任職南方基金,後參與籌建交銀施洛德基金,任投資總監,並管理多隻基金。2009年奔私,參與創辦重陽投資。2010年10月離開重陽投資。後因老鼠倉被罰。

王宏遠

李旭利

  2001年,長熊開啟

  2001年,大盤在創出2245點的新高之後開始下行,也開啟了歷時四年多的熊市。當年上綜綜指大跌20.62%,多隻基金出現年度虧損。虧損幅度超10%甚至達20%。由王亞偉管理的基金興華單位淨值下跌3.84%,成為最抗跌的封基。王亞偉因此也嶄露頭角。

  也是在2001年,基金業首批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南方穩健、華夏成長先後成立,宣告公募基金進入到開放式基金時代,開放式基金規模的可變動性和內在的業績激勵,使得績優基金經理和管理人受到市場熱烈追捧,基金業的業績競爭從開放式基金時代真正開啟。

  王亞偉還會在後面出現,此處簡單介紹下,王亞偉是首批公募基金經理,華夏基金元老,在華夏基金管理多隻基金,其中以管理華夏大盤精選業績最為出色。2012年5月離職奔私,同年創立千合資本,迅速發展進入規模最大的證券私募基金之列。至今仍是公募基金經理難以逾越的高峰。

王亞偉

  2002年,虧損加大

  2002年,A股熊市延續,全年上證綜指大跌17.52%,公募基金虧損加大。無論是封閉式基金還是開放式基金,2002年全線虧損。熊市之下比拼的是誰虧得少,最終,基金興華以2.63%的虧損幅度蟬聯抗跌冠軍,而帶領該基金奪冠的則是在年初接替王亞偉的基金經理江暉。

  和王亞偉一樣,江暉也是華夏基金元老級人物,管理多隻基金,2004年8月離職,轉投湘財荷銀基金(現泰達宏利基金),任投資總監,2005年6月加盟工銀瑞信基金,同樣擔任投資總監、基金經理。2007年5月離職。隨後創立私募北京星石投資,至今奔私已滿十年。江暉在2008年大熊市中空倉正回報一戰成名,奔私之後,成為私募中絕對收益和價值投資的代表,規模超百億。

  三隻2001年成立的首批開放式基金在2002年熊市中總體抗跌,由王亞偉管理的華夏成長僅下跌3.09%最為抗跌,南方穩健和華安創新分別下跌6.71%和7.51%。表現好於大多數封基。

江暉

  2003年,五朵金花

  在「基金黑幕」事件之後,公募基金勵精圖治,2002年,博時基金提出「做價值的發現者」,易方達也樹起了價值投資的大旗,2003年,以石化、鋼鐵、汽車、電力和銀行(被稱為五朵金花)為代表的藍籌股的投資價值被公募基金率先發掘,走出了大幅上漲的行情,大多數個股則跌幅較大。公募基金價值投資理念在中國股市靚麗登場,之後,上市公司基本面研究成為公募基金主流的投資方法。

  在分化行情中,不少基金抓住結構性機會,獲得了淨值的大幅上漲,多隻基金單位淨值增長率超過20%,而表現最為出色的是博時基金旗下博時價值增長,年度收益率達34.35%,封閉式基金中漲幅最大的為基金科翔,單位淨值增長率為32.75%。

  時任博時價值增長的基金經理為肖華和高陽,其中肖華為股票投資背景,而高陽是債券投資出身。肖華1994年1月至1999年3月於君安證券工作,歷任君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投資部經理、基金部經理、上海申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任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主管投資).2000年5月至2002年5月於長盛基金任基金同盛基金經理。2002年5月28日起加入博時基金,任基金管理部部門經理。2006年底從博時基金離職,2007年2月成立旗下私募尚誠投資,目前備案產品仍只有一隻。

  高陽1998年7月至2000年2月在中金公司銷售交易部工作。2000年3月2日起加入博時基金,任基金管理部債券組合投資經理;2001年6月至2002年4月受聘於英國一家基金公司,2002年4月回到博時基金工作,曾擔任多隻基金基金經理。2008年離職博時基金轉投鵬華,當年底被聘任為鵬華基金副總經理至今。

  而收益僅次於博時價值增長的基金科翔的基金經理則是肖堅,肖堅曾任職粵財信託,2001年4月加入易方達基金,2002年3月開始擔任基金科翔的基金經理,當年便取得較好的抗跌表現,2003年業績爆發。此後肖堅管理易方達公募、專戶總監,後來升至易方達基金副總裁。去年從易方達基金離職奔私,目前任廣州粵民投資產負責人。

肖華

高陽

肖堅

  2004年,熊市再現

  經歷2003年的結構性上漲,2004年股市重回跌勢,當年上證綜指下跌15.4%,雖然大盤下跌,但市場依然存在一定的盈利機會。基金總體表現出分化之勢,部分基金取得了一定的正回報,而同時也有不少基金淨值下跌,有6隻主動基金跌幅超過10%。但也有三隻基金收益率超過了10%,大幅戰勝市場。

  奪冠的基金來自泰達宏利,泰達宏利成長在2004年取得17.09%的收益率,而排名第二的基金科匯收益率也達到16.96%,兩者的差距極小。易方達基金因此連續兩年奪得封基冠軍。排名第三的則是嘉實增長,收益率為15.56%,排名第四的基金收益率沒有超過10%。

  時任泰達宏利成長基金經理是劉青山,他曾在華夏證券和華夏基金任職,2001年加入湘財證券後參與籌建湘財合豐基金(現泰達宏利基金),2003年4月擔任泰達宏利成長(合豐成長)基金經理,沒想到2004年便奪得冠軍。劉青山後來成為泰達宏利總經理,2015年5月離職奔私,創立北京清和泉資本。

  基金科匯和嘉實增長均在2004年有基金經理變更,即有兩位基金經理先後管理,其中基金科匯由朱平和梁天喜先後管理,嘉實增長由劉欣和邵健先後管理。朱平後來轉投廣發基金,並一直工作至今,而邵健則一直在嘉實基金任職,目前是嘉實基金副總經理。兩位都是在公募基金行業任職時間較長的元老級人物。

劉青山

朱平

邵健

  2005年,熊途末路

  2005年是四年多熊市的最後一年,大盤在當年6月21日創出998.23點的調整新低之後,迎來一波震蕩反彈。全年跌幅為8.33%。998.23點也成為歷史性的大底,隨後,2006年和2007年,在股權分置改革和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情況下,A股迎來一波罕見的大牛市。公募基金由此迎來第一個發展高峰。

  在2005年,雖然大盤收跌,但多數公募基金都取得了一定的正收益,收益率超過10%的接近20隻,公募基金的主動管理優勢在震蕩市和低迷市場中的優勢得到了印證。冠軍被來自廣發基金的廣發穩健增長奪得,年度收益率為16.93%。排名其後的是富國天益價值基金,收益率為14.84%。

  廣發穩健增長時任基金經理是何震,何震曾在君安證券、廣發證券工作。2002年8月加入廣發基金,任廣發聚富基金經理助理,2004年7月擔任新成立的廣發穩健增長基金經理,後來擔任廣發策略優選基金經理,2008年2月離職奔私,當年即創立上海匯利資產,成為一家知名私募。

  富國天益價值則在2005年先後由兩位基金經理管理,張暉在2004年6月該基金成立時任職,到2005年4月離任,接任者是陳戈,張暉離任後轉投匯添富基金,先後任基金經理,副總經理,目前任職總經理。陳戈則持續管理富國天益價值超過9年,目前任職富國基金總經理。富國天益價值則是目前少見的誕生了兩位基金總經理的基金。

何震

張暉

陳戈

  2006年,牛市來了

  熬過四年多股市寒冬的公募基金終於在2006年迎來了久違的大牛市,上證綜指全年漲幅高達130.43%,收盤超過2001年6月18日曾創出的2245.44點,達到2675點,公募基金也迎來了業績和規模的大爆發。全年收益率翻倍的基金超百隻,如此多基金在短短一年時間實現翻倍收益,這在公募基金史上還是首次。嘗到賺錢甜頭的投資者瘋狂追捧偏股基金,當年12月12日,嘉實策略增長募資419.17億元成立,成為成立規模最大的偏股基金,至今這一紀錄都沒被打破。

  王亞偉管理的華夏大盤精選奪得了半程冠軍,而在四季度的金融股行情中,幾乎沒有配置金融股的華夏大盤精選淨值漲幅落後。最終笑到最後的是景順長城基金旗下景順長城內需增長基金,年度收益率達182.27%。上投摩根阿爾法和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則分別以173.01%和171.56%的收益率排名亞軍和季軍。陳戈管理的富國天益價值以167.01%的收益排名第四。

  管理景順長城內需增長的李學文也一戰成名,李學文是在2005年12月16日才正式上任的,沒想到在2006年就迎來業績爆發,強勢奪冠。而在加入景順長城基金之前,李學文曾先後在博時基金、國投瑞銀基金(當時的中融基金)、銀華基金等多家公司任職,2005年9月才加入景順長城,任職投資副總監。沒想到第二年就奪冠,這也可以看作是公募史上最為成功的引援。

  不過,在2007年那樣的雞犬升天的股市炒作中,秉承價值投資的李學文業績沒能再那麼突出,李學文也於當年的9月15日即股市即將見頂之前一個月離職,引發業內和市場強烈關注。離職後李學文淡出公眾視野。

李學文

  2007年,牛市之巔

  時間來到2007年,充裕的流動性、過熱的經濟推動股市繼續大幅上行,以「5.30」為界,年初到「5.30」五個月時間是題材股和垃圾股的天下,不少缺乏業績的績差股雞犬升天,市場炒作氣氛濃厚。而「5.30」印花稅調整之後,績差股大幅殺跌,績優藍籌股接棒上漲,特別是中字頭股票漲幅巨大,推動上證綜指創出6124點的歷時最高紀錄,至今雖然過去了10年,這一紀錄都從未打破。

  這一年,上證綜指取得接近翻倍漲幅,全年上漲96.66%,但作為眾多基金業績基準的滬深300指數漲幅達到驚人的161.53%,而多數偏股基金都取得了超過100%的收益率,王亞偉管理的華夏大盤精選基金以226.24%的收益率奪得年度冠軍,也是截至目前唯一一隻年度率超2倍的主動偏股基金。

  2006年和2007年的大牛市,也造就了一批明星基金經理,比如博時主題行業基金經理鄧曉峰,2007年取得188.61%的收益,排名第三。連續兩年排名居前的興全趨勢投資基金經理王曉明等等。

  如今,無論是王亞偉、鄧曉峰,還是王曉明,都已經離開公募,投入自己的私募事業。

鄧曉峰

王曉明

  2008年,超級熊市

  連續兩年的大牛市讓投資者陷入瘋狂,但很快,2008年,隨著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的爆發,從美國到歐洲,再到亞太,全球股市開始大幅下跌,熊市幾乎襲擊了全球主要資本市場,包括A股。2008年全年,上證綜指暴跌65.39%,為有史以來最大年度跌幅。2008年10月28日,上證綜指最低探至1664.93點的新低,隨後才止跌企穩。

  在歷史罕見的大熊市之下,以偏股基金為主的公募基金遭到重創,多數基金虧損巨大,腰斬者不勝枚舉。泥沙俱下之下,倉位高低成為決定虧損幅度的最根本決定因素。一些經驗豐富的基金經理提前減倉從而減少虧損,有相當數量的基金將倉位降至契約規定的下限附近。

  在市場高位及時建倉的華夏基金總體抗跌,股票倉位最高可達80%華夏回報跌幅只有24.52%,成為最抗跌基金。滙豐晉信2016、博時平衡配置、國聯安安心成長等跌幅也在30%以內,王亞偉管理的華夏大盤精選跌幅只有34.88%。從2007年領漲到2008年極為抗跌,瘋牛到瘋熊轉換之間,王亞偉的進攻和防守能力得到了最充分發揮。

  時任華夏回報基金經理是胡建平和顏正華,他們都是在2007年7月31日上任,顏正華於2009年3月離職,而胡建平一直到2014年1月離任。顏正華離任後加盟平安大華基金,任投資總監並任兩隻基金的基金經理,2013年5月底離職,之後淡出公眾視野。胡建平則在離職後創辦自己的私募基金,拾貝投資,以其穩健風格贏得不少投資者追捧。

胡建平

  2009年,超跌反彈

  經歷2008年大熊市的洗禮,2009年,在國家四萬億投資和一系列刺激經濟的舉措之下,A股迎來了一波幅度較大的超跌反彈行情,上證綜指全年漲幅達到79.98%。單單從大盤漲幅看,2009年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大牛市,只是因為發生在極端熊市之後,而且反彈速度很快,不少基金前期倉位較輕,並沒有分享到反彈收益,基金收益差異很大。

  有接近70隻基金漲幅超過了大盤,翻倍基金再次出現,全年共有12隻基金單位淨值增長率超過100%,冠軍爭奪戰也異常激烈,王亞偉掌舵的華夏大盤精選、陸文俊管理的銀華核心價值優選,以及王衛東和曹名長管理的新華優選成長,是冠軍的最有力爭奪者。而冠軍歸屬到最後一天才決出。

  截至當年12月30日,銀華核心價值優選以115.33%的收益率排名第一,華夏大盤精選以115.09%的收益率排名次席,兩者僅差0.24個百分點。12月31日,也就是當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王亞偉完成驚險反超,最終華夏大盤精選以116.19%的收益率力壓銀華核心價值優選的116.08%奪冠,從2006年到2009年,一次半程冠軍,兩次牛市年度冠軍,一次熊市抗跌之王,王亞偉奠定公募基金經理一哥地位。

  在2009年湧現出的知名基金經理還有陸文俊(後來加盟中歐基金)、新華優選分紅基金經理曹名長(後加盟中歐基金,今年他掛帥新基金一天銷售74億)、景順長城內需增長貳號基金經理王鵬輝(2015年離職,創辦私募基金望正資產),以及華商盛世成長基金經理即華商基金三劍客莊濤(2011年離職,去往中信產業基金任職)、梁永強(2015年9月起任職華商基金總經理至今)、孫建波(2013年離職,後加盟景林資產,今年創辦自己的私募基金).

  總之一句話,牛市是基金經理揚名立萬的時候。

陸文俊

曹名長

王鵬輝

  2010年,慢熊再啟

  牛短熊長,在A股沉浮多年的投資者,一定對此深有體會。2009年雖然漲幅巨大,但也僅是2008年大熊市之後的超跌反彈而已。從2010年開始,關於中國經濟轉型、人口紅利消失、傳統產業增速下滑等諸多討論開始增多,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前景和資本市場的信心開始動搖,以上證綜指為代表的大盤股開始走熊,直到2014年下半年,牛市重啟。這段為期四年半的慢熊才宣告結束。

  不過,雖然是慢熊,但並不缺乏投資機會,比如2010年,雖然上證綜指下跌14.31%,但大消費和產業升級板塊表現搶眼,一些基金抓住機會淨值逆勢大漲,其中收益超10%的基金多達100隻,而收益率超20%的有24隻,成為2010年的贏家,華商三劍客管理的華商盛世成長基金延續了2009年的強勢表現,全年取得37.77%的收益率,奪得年度冠軍。王亞偉繼續神勇表現,華夏策略精選和華夏大盤精選分別取得29.5%和24.24%的收益率,排名第三和第八名,邵健和張弢合作管理的嘉實增長上漲24.87%排名第四。

莊濤

梁永強

孫建波

  2011年,全線虧損

  2011年,對於股票投資者來說是備受煎熬的一年,股市從年初跌到年尾,上證綜指累計下跌21.68%,而且所有行業指數均出現下跌,2010年漲幅居前的電氣設備、電子、機械設備、計算機等跌幅居前,銀行和食品飲料兩大板塊跌幅最小,分別不足5%和10%。這樣,2010年業績領先的多數基金在2011年遭遇滑鐵盧,淨值大跌。倉位較輕或主要持倉銀行和食品飲料的基金跌幅相對較小。

  熊市之下,偏股基金再次到了比拼誰跌得少的時候。由夏春管理的博時價值增長基金全年單位淨值僅下跌7.94%,成為最抗跌偏股基金。一些知名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也非常抗跌,如鄧曉峰管理的博時主題行業基金僅下跌了9.63%,胡建平管理的華夏回報基金僅下跌11.77%,一哥王亞偉又一次領先,華夏策略精選僅下跌14.25%,華夏大盤精選跌幅也只有17.1%,均處於抗跌榜前列位置。王亞偉將他的領先紀錄延續到了六年之久。

  夏春作為2011年的年度抗跌王,夏春經歷了從賣方到買方的職業轉變。2001年至2004年,在招商證券研發中心策略部任高級分析師。2004年2月加入博時基金,歷任宏觀與策略研究員、研究部副總經理兼平衡配置基金基金經理助理、研究部總經理兼策略分析師、價值增長基金價值增長貳號基金基金經理,首席策略分析師等職務。2012年7月底公告離職後加盟英大基金,任職副總裁,但當年年底其便從英大基金離職,2013年4月成立私募深圳天生橋資產並首批在協會登記備案,目前備案私募共有4隻。

夏春

  2012年,一哥奔私

  經歷了2011年的普遍下跌,2012年,各行業表現開始明顯分化,通信、電氣設備、商業貿易等板塊繼續殺跌。而房地產、非銀金融、建築裝飾和家電等板塊領漲市場,特別是房地產板塊漲幅超過30%,市場再次出現結構性機會。全年大盤小幅上漲3.17%,總體是個平衡市。一些偏股基金抓住市場中出現的結構性機會,取得了淨值的顯著上漲,來自景順長城基金的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基金全年取得31.7%的收益率,奪得年度冠軍。這也是景順長城基金繼2006年之後再度奪得冠軍。

  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基金是在2011年12月20日才成立,2012年便奪冠,沒想到冠軍來得如此之快。兩位基金經理餘廣和陳嘉平因此揚名。餘廣於2005年1月加入景順長城基金,任研究員,股票投資副總監,2010年開始管理基金,至今仍管理包括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在內的多隻偏股基金,已經是持續管理基金時間較長的資深基金經理。陳嘉平2007年11月加入景順長城基金,管理多隻基金,2015年4月離職,並於當年5月11日註冊成立上海擎松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長,投身私募,目前只備案了兩隻私募產品。

  對於股市投資而言,2012年總體還是一個非常平淡的年份,但對於整個公募基金行業來說,卻是難以忘記的一年。創造了六年十倍業績神話的王亞偉於2012年5月4日離任華夏大盤精選和華夏策略精選基金經理,並從服務了14年之久的華夏基金離職,當年9月28日,王亞偉創辦了自己的私募千合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至今奔私五年時間,千合資本已經發展成為一家規模居前的大型私募機構。王亞偉在私募基金領域延續著自己的傳奇。而公募一哥的謝幕,為基金業樹立了目前為止尚未逾越的業績高峰。

餘廣

陳嘉平

  2013年,成長崛起

  2013年的股市走出結構性分化行情,以TMT為代表的成長股大幅走牛,TMT集中的創業板暴漲82.73%,而傳統行業不漲反跌,採掘、有色金屬、鋼鐵、建築裝飾、房地產、金融等板塊指數跌幅居前,特別是資源股跌幅高達30%,使得上證綜指全年下跌6.75%。但傳媒板塊實現翻倍漲幅,計算機板塊漲幅近67%。新興產業和傳統行業的兩極分化可見一斑。

  在這種情況下,一批善於接受新事物、對新興產業研究較為擅長的新生代基金經理登上歷史舞臺,其中,中郵創業基金的任澤松管理的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以80.38%的收益率奪得年度冠軍。

  此外,一批表現出成長股投資偏好的基金經理如上投摩根基金的杜猛、華商基金的梁永強、易方達基金的宋昆管理的基金業績也排名居前。可以說,成長股投資在2013年取得了壓倒性勝利,堅守低估值價值的基金經理在2013年經歷了艱難的一年,其中就包括博時主題行業的基金經理鄧曉峰,當年他管理的該基金取得了2.56%的收益,在偏股基金中大幅落後,這也是該基金排名最差的一年。

  在2013年奪冠之後,堅持投資新興產業的任澤松在2014年和2015年延續了良好的投資表現,三年期業績做到行業第一。但2015年股災發生之後,成長股泡沫破滅。任澤松業績大幅下滑,2016年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淨值下跌26.7%,今年以來跌幅也達20%。特別是重倉股樂視網基本面發生的重大變化,公募基金多次對其下調估值,使得任澤松管理的基金淨值在今年蒙受較大損失。相比投資穩定性強的價值股和藍籌股而言,成長股投資的風險原本就很大,這一點在任澤松身上再次得到印證,雖然2013年到2015年業績驕人,但近兩年管理的基金表現不佳,這也許是基金經理成長的代價。

  實際上,2013年前7個多月和任澤松一起管理中郵戰略新興產業的基金經理還有厲建超,厲建超2015年因老鼠倉被判刑,2016年被證監會處罰終身市場禁入。

任澤松

  2014年,藍籌牛市

  進入2014年,大漲一年的成長股陷入震蕩,上半年大盤也繼續低迷,年中一度跌至2000點附近,三季度開始,在改革預期和寬鬆貨幣政策推動下,壓抑了四年半之久的傳統行業藍籌股開始走強,上證綜指從年中的2000點附近一路上漲,年底衝至3100點以上,半年時間漲幅超過50%。而全年上證綜指漲幅也達到了52.87%,一掃前四年的下跌陰霾。非銀金融成為下半年藍籌革命的絕對龍頭,板塊漲幅高達121.16%,建築裝飾、鋼鐵、房地產、交通運輸、銀行等周期股漲幅居前,板塊漲幅均超過了60%。大消費和TMT新興產業漲幅落後。

  由於A股猛刮藍籌風,藍籌風格基金自然成為2014年的大贏家,全年共有超過40隻基金收益率在50%以上,價值投資老司機鄧曉峰管理的博時主題行業基金年度收益率達到61.36%排名第12位,而重倉金融股和地產股的工銀瑞信金融地產基金年度收益率達102.49%,領先第二名寶盈核心優勢20多個百分點奪冠。管理寶盈核心優勢兩年多業績出色的王茹遠當年10月離職奔私。

  工銀瑞信金融地產是雙基金經理,由王君正和鄢耀共同管理。工銀瑞信金融地產基金2013年8月26日成立,王君正和鄢耀也都是首次擔任基金經理,沒想到基金風格契合2014年藍籌風,他們攜手奪得了冠軍。新任基金經理次年便奪冠的例子在基金業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目前,兩位基金經理依然任職該基金。

王君正、鄢耀

  2015年,暴漲暴跌

  對於億萬A股投資者來說,2015年股市的暴漲又暴跌註定是刻骨銘心的。2014年藍籌股的大漲,到了2015年演變成全面的牛市,特別是中小創受到資金瘋狂追捧,股價飆升。上證綜指從年初的3000多點一路上漲到6月12日最高的5178點,短短5個多月時間大漲65%,中小創更瘋狂,創業板指數從1471點暴漲至6月初最高時的4037點,5個月漲幅達到驚人的174%,股市進入全面泡沫階段,各種形式的槓桿資金成為推動股市快速上漲的推手。機構投資者對中小創的瘋狂追逐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隨後過高的估值和強力去槓桿之下,股市泡沫快速破滅,6月15日開盤,股市暴跌,展開一輪史無前例的大幅殺跌。不少股票流動性近乎喪失。隨著國家出手救市,大盤在9月中下旬開始企穩反彈,反彈之勢持續到年底,最終上證綜指全年僅上漲9.41%,創業板指數則大漲84.41%。

  總體上,由於成長股在2015年漲幅領先,成長風格基金在2015年取得了集體領先優勢,共有20隻主動偏股基金年度收益率翻倍,由宋昆管理的易方達新興成長基金在最後一個月發力,戰勝富國低碳環保、長盛電子信息產業、新華行業輪換配置等多個競爭對手,以171.78%的收益率奪得冠軍。

  宋昆曾任易方達基金行業研究員、公募基金投資部總經理助理、公募基金投資部副總經理、投資二部總經理,目前擔任易方達科訊(自2010年9月11日起任職)、易方達新興成長(自2013年11月28日起任職)、易方達新常態(自2015年4月30日起任職)等多隻基金的基金經理。

宋昆

  2016年,熔斷之殤

  2016年開始,股市實施熔斷機制,一開年即遭遇現從次熔斷。市場流動性喪失。整個1月份,上證綜指罕見暴跌22.65%,刷新了2008年金融危機時創出了單月跌幅紀錄。創業板指數1月跌幅更是達到26.53%。2月份市場繼續下跌。隨後,市場開始了緩慢的震蕩反彈行情,結構性機會開始出現。但由於年初兩個月跌幅過大,最終上證綜指全年下跌12.31%,創業板表現更差,全年下跌27.71%。食品飲料成為2016年唯一取得上漲的板塊,建築裝飾、家電、銀行、採掘、有色、鋼鐵等傳統行業跌幅較小。

  能否躲過年初熔斷暴跌成為決定2016年基金業績的最重要決定因素,而成長股的大跌也使得成長風格基金遭到較大損失。最終,年初空倉、後來逢低加倉藍籌分享反彈的興業聚利全年取得29.85%的收益率問鼎年度冠軍。不過,能在2016年實現正收益的基金畢竟是少數,多數基金淨值下跌,跌幅最大的超過四成,而2015年冠軍易方達新興成長跌幅接近四成。

  作為2016年的冠軍得主,興業聚利基金經理臘博是做賣方策略研究和債券投資出身,2008 年5 月至2010 年8 月在長城證券擔任策略研究員;2010年8月至2014年12月就職於中歐基金,擔任宏觀策略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擔任中歐穩健收益債券基金經理。2014年12月加入興業基金。2015年5月14日起任興業聚利基金經理,在2015年管理基金期間,他大舉清倉了股票,躲過了股市的暴跌和2016年年初的熔斷,後來在股市低點果斷建倉,最終在2016年逆勢獲得不菲正收益。

臘博

  2017年,價值歸來

  2017年以來,業績和價值成為市場的主流,擁有較好業績和合理估值的龍頭白馬股受到各類投資者的追捧,股價不斷創出新高,其中以食品飲料和家電兩大板塊漲幅最大,均超過40%,非銀金融、鋼鐵、電子、銀行等板塊也取得20%左右的可觀上漲。而紡織服裝、傳媒、軍工、商貿等板塊跌幅居前。市場呈現強烈的二八分化行情。出現所謂的漂亮50行情。藍籌風格的滬深300指數、上證50指數漲幅可觀,而缺乏業績支撐的個股漲幅落後甚至不漲反跌,市場涇渭分明。

  有人說,2017年有點像2003年五朵金花時的行情,從市場的風格和特徵看,確實有不少相似之處。而在今年價值投資回歸市場的情況下,重倉龍頭白馬股的基金成為市場的大贏家,截至目前,有數十隻基金年內收益率超過50%,更有基金收益率超過60%,成為年度冠軍的有力爭奪者。究竟冠軍將花落誰家,答案很快就會揭曉。

  冠軍基金和複利效應

  說了那麼多,可能大家還沒有什麼概念。

  這麼說吧,假如你20年前開始入市,拿10萬塊錢每年重倉到上述的基金冠軍,到了今年會變成2億元。一下子實現兩個小目標。

  當然,這只是一種臆想,運氣好到買中當年的基金冠軍?現實當中幾乎不可能出現這樣的神操作。

  目前基金數量已經快5000隻,你每年捕獲冠軍的概率已經很小很小。而根據過往中長期業績選擇靠譜的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則是更現實的選擇,到底20年來有哪些長跑明星,基金君下回為您分解。

(責任編輯:DF355)

相關焦點

  • 2020年公募冠軍被提前鎖定 要抓牛基!先讀懂新生代基金經理愛買些啥
    (每日經濟新聞)   2020年公募基金冠軍寶座爭奪戰,並沒有上演火熱的廝殺場面,而是早早被提前農銀匯理4.0基金提前鎖定。  公開資料顯示,該基金掌舵者趙詣出生於1988年,管理基金的年限不到4年。
  • 20隻公募基金的冠軍魔咒:奪冠之後第二年,大部分跑輸行業平均水平
    每經記者:李蕾 每經編輯:葉峰 2020年公募基金排名戰終於塵埃落定,一年一度的冠軍基金又成了廣大投資人津津樂道的對象。 2019年,劉格菘包攬了公募年度冠亞季軍,成為公募基金行業「三料王」第一人。在此之後,他在2019年底、2020年年初連發新基,每一隻都受到了市場的熱捧,目前以總規模843.27億元的管理體量成為國內管理資金量最龐大的基金經理之一。 在這其中,新基金的銷售無疑是基金公司營銷的重點。
  • 主動型基金迎豐收 20多隻基金年內收益超8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離2019年收官僅剩不到一個半月,公募基金排名戰開始進入白熱化階段。雖然滬指年內增長16.65%,但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年內平均收益均超過20%,不禁讓人感嘆:「炒股不如買基金!」今年雖然還未結束,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最高已有基金實現收益翻倍,此外還有20多隻基金收益超80%。哪些基金是今年冠軍的種子選手?其優勝的配方又是什麼呢?已有基金年內增長100%雖然總有人想通過投資發家致富,但資本市場風雲詭譎,能做到小賺已是不易,真正能夠實現這一目標的,終究是鳳毛麟角。為了儘可能實現自己財富增值的目標,「炒股還是買基金?」
  • 134位基金經理重名 出現這些字的最多
    公募基金也不能豁免。公募基金也不能豁免。  關於基金經理的名字,中證君梳理發現,總有那麼幾個名字的基金經理特別多。  有多少重名的基金經理?共計2300名基金經理,其中有134位基金經理重名。其中僅有1位女性基金經理,其餘5位均為男性。顯然,按照「大吳昊」、「小吳昊」的區分方式,已經不夠用了,所幸上述基金經理們分屬不同的基金公司,在跟蹤基金經理之時,仍有方法應對。  或許是出於巧合,名字中同樣有「昊」字的招商基金經理侯昊,還是一位知名基金經理。
  • 誰是公募基金長期業績之王?
    2020對公募基金行業來說是收穫滿滿的大年,湧現出了一批業績表現優異的產品,讓投資者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除了今年的亮眼業績,可持續的中長期收益對投資者來說更加可貴。近5年、近10年甚至近20年的基金業績,是檢驗一隻基金或者一位基金經理實力的重要指標。
  • 2600點下方基金經理蓄鬚明志:股市不漲不刮鬍子
    隨著基金四季報披露,這些「骨骼驚奇」的基金也都悉數亮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長時間空倉「躺贏」的冠軍已經把倉位加到了八成。更有意思的是,近期記者在見到某位明星基金經理時,他甚至捋著已經長得很長的鬍子說,「股市不漲鬍子不刮」。
  • 如何挑選基金?如何判斷基金的潛力?
    左邊是說,前5年排名前20%的基金在後5年的分布情況。可以看得到,只有1/4還留在前20%,其他散落各處,沒任何規律。右邊是說,後5年排名前20%的基金,在前5年的業績表現。這個更離譜,有將近一半業績甚至是墊底的。
  • 1181隻公募新基金規模超2.5萬億元 興業基金為「新手」鄒慧發新混基
    公告顯示,綦鵬目前具有10年證券投資管理從業經驗,曾任南方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管理部副總監,信達澳銀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經理,浦銀安盛基金管理公司投資經理,廣發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原資金部)債券交易員等。 天天基金網信息顯示,恒生前海恆頤定開債基成立於2020年11月,成立規模為26億元。
  • 股市巨震,量化對衝基金跑贏滬指!AI替代基金經理的時代來了?
    背景回顧:2019年12月27日是2019年的最後一個星期五,中國證監會批准了多家基金公司的量化主題基金。獲得批文的基金公司有:德邦、華夏、富國、海富通、景順長城……自2016年1月21日華泰柏瑞量化對衝基金獲批後,公募量化對衝基金的審批已暫停多年。
  • 對衝基金和公募基金有什麼區別?
    常年混跡於股市的投資者都知道,對衝基金常用的投資手法包括可換股套利、長短倉、市場中性等,而且在買入一隻股票的同時買入這隻股票的看跌期權,就可以對衝股票價格下跌帶來的風險。那麼,對衝基金和公募基金有什麼區別?
  • 2020年新發基金託管年度戰報出爐,招商銀行拿下雙料冠軍
    來源:中國基金報2020年,中國公募基金市場交出了一張令人滿意的成績單,不僅新發基金規模持續攀升,資產管理總規模也創歷史新高。數據顯示,截至12月31日,國內公募基金總資產規模超18.75萬億元,公募基金行業有史以來管理規模首次突破18萬億元,其中今年新發基金貢獻了增長規模的絕大部分,據統計,2020年累計成立新基金1400餘只,合計募集規模3.2萬億元。得益於新發公募基金的大幅增加,以及爆款基金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公募基金的發展呈現乘風破浪之勢。
  • 2021年新基金髮行火熱「開場」 1167隻基金獲正收益表現「搶眼」
    封閉式新發基金數量也超過20隻,大多數產品設定了「一年持有期」。這意味著,相關基金在申購確認後持有一年才可申贖,此舉可避免投資者追漲殺跌,便於基金經理以相對長期投資的理念進行大類資產配置和行業個股的選擇。
  • 鵬華基金:每個時代都有與之相配的基金
    以2020年旗下爆款產品層出不窮的「現象級」廠牌、享譽「基本面投資專家」稱號的鵬華基金為例,據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12月31日,上證指數全年漲幅為13.87%,鵬華旗下有53隻主動權益類基金淨值增長率超20%,40隻基金淨值增長率超40%,26隻基金同期淨值增長率超60%,13隻基金同期淨值增長率超80%,2隻基金淨值增長率更是超過了100%,為投資者提交了亮眼的2020成績單。
  • 明星基金經理李曉星掌舵 銀華心佳1月5日起發行
    明星基金經理李曉星掌舵 銀華心佳1月5日起發行 2020-12-18 12:14:25 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者:陳玥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玥)近日,上證指數再次轉入震蕩
  • 基金圈大消息!又一家個人系基金公司獲批名字有點熟悉註冊在山東...
    基金募集申請公示表顯示,2016年8月4日,蘇華基金遞交設立申請,2017年2月20日獲證監會正式受理,同年6月15日獲第一次反饋意見,歷時三年多時間,終於以「興華基金」的名字正式拿到批文。證監會同時批覆張磊任興華基金法定代表人兼總經理、王海濱任督察長。張磊、王海濱應自核准之日起30日內辭去在其他經營性機構所兼任的職務。
  • 一位70後基金經理的「擇時觀」
    同樣的問題,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基金經理而言,回答的優先與側重卻各有不同。王林是天弘價值精選、天弘新價值基金經理,自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70後」基金經理。王林做投資的基本思路只有兩句話——「選股有效時選股,選股無效時避險」。顯然,他是一名既講究「擇股」,又看重「擇時」的基金經理。
  • 龍頭公募頻繁依託明星基金攬規模:千億資金已備入場,1月百隻新基金...
    4隻1月份成立的「開門紅」基金廣發興誠A、富國均衡優選、中歐悅享生活A、景順長城核心招景等全部是偏股混合型基金,這4位基金經理都有優秀的過往業績。比如,景順長城核心招景混合擬任基金經理餘廣,是景順長城基金總經理助理兼股票投資部投資總監。Wind數據顯示,目前在管基金規模近200億,其管理的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基金,成立於2011年12月20日。
  • 2021生財有道:如何挖掘10倍牛股 尋找爆款基金
    據天天基金網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30日收盤,公募基金市場的主動權益基金中,年內回報率超100%的產品高達80多隻。目前趙詣管理的農銀匯理工業4.0以162.24%收益率居混合型基金冠軍,也是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業績冠軍。
  • 公募基金清盤大考:年內157隻基金清盤 債基佔比四成贖回壓力加大
    儘管今年公募基金髮行火爆,募資額創出超過3萬億元的歷史新高,不過仍有不少產品管理不善,最終走向清盤。  截至12月21日,年內共有157隻公募基金清盤(各類份額合併計算,下同),涉及87家基金公司,較2019年全年的130隻基金和51家基金公司分別增長20.77%和70.59%。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2018年公募基金清盤數量同樣超百隻,分別為107隻和427隻。這意味著,基金清盤數量已連續四年破百隻。
  • 年內已有11家申請公募基金牌照,外資管巨頭審批獲新進展
    事實上,據「金融1號院」統計,目前仍有26家新設公募排隊待審,僅2020年申請材料的新設公募就有11家。在大資管時代的背景下,各金融機構及海外資管公司爭相進駐中國公募市場的願望正酣。從擬發起股權結構來看,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系利得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與蘇州海匯投資有限公司聯合申請設立,於2019年10月9日首次遞交申請材料,同年10月15日獲補正通知,直至2020年8月11日才獲受理決定。天眼查數據顯示,擬發起股東之一利得資本為利得科技的全資子公司,目前利得科技持股另一家公募基金公司——西部利得基金49%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