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募冠軍被提前鎖定 要抓牛基!先讀懂新生代基金經理愛買些啥

2021-01-20 天天基金網

摘要

【2020年公募冠軍被提前鎖定 要抓牛基!先讀懂新生代基金經理愛買些啥】在不少基金業內人士看來,伴隨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的持續擴容,很多時候經驗豐富的老基金經理管理的資產規模高達幾百億元,已很難獲取超額收益,一批新生代基金經理,憑藉個人比較鮮明的風格,較小的管理規模反而更容易捕捉超額收益。(每日經濟新聞)

  2020年公募基金冠軍寶座爭奪戰,並沒有上演火熱的廝殺場面,而是早早被提前農銀匯理4.0基金提前鎖定。

  公開資料顯示,該基金掌舵者趙詣出生於1988年,管理基金的年限不到4年。回顧往年公募冠軍者,趙詣可謂年輕。有趣的是,從當年創下公募基金年度收益220%的王亞偉,到2020年的趙詣,公募年度冠軍寶座上的基金經理正在年輕化。

  在不少基金業內人士看來,伴隨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的持續擴容,很多時候經驗豐富的老基金經理管理的資產規模高達幾百億元,已很難獲取超額收益,一批新生代基金經理,憑藉個人比較鮮明的風格,較小的管理規模反而更容易捕捉超額收益。

  任職5年以下基金經理佔比67%

  公開資料顯示,掌管4隻基金,合計管理資產規模早已過百億元的趙詣,歷任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機械行業分析師、農銀匯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農銀匯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助理。2017年3月起擔任農銀匯理研究精選基金的基金經理。

  數據進一步顯示,趙詣的基金經理年限為3.78年,幾何平均年化收益率為25.24%。如果從年限來看,趙詣屬於典型新生代基金經理。

  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0日,公募基金行業共有2375名基金經理。如果從任職年限來看,1年以下基金經理共有393人,1~2年基金經理有351人,2~3年基金經理為317人,3~4年基金經理為284人,4~5年基金經理有248人。

公募基金經理任職年限分布

  通常,公募基金行業習慣將5年以下的基金經理,定義為新生代。以此類推,這意味著新生代基金經理數量累計達到了1593名,佔比達到了67.07%。

  與此同時,具有5~10年管理經驗的基金經理總人數為650人,佔比27.37%,而具備10年以上基金管理經驗的人數為132人,佔比為5.56%。從分布來看,華安基金擁有8位具有10年以上經驗的公募基金經理,數量最多。匯添富、南方也都有6位10年以上的基金經理。易方達、華夏和工銀瑞信3家基金公司均為5位。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2020年券商資管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持續進行,部分基金經理擁有多年的A股投資經驗,但不具備公募基金管理經驗,使得上述數據略有失真,但不否認的是,還是基本能從上述數據中窺探出全貌。

  風格迥異的新生代

  提起新生代基金經理的操作風格,市場有時會打些標籤:個性化突出,喜歡劍走偏鋒,善於接受新鮮事物等。

  每年的公募基金業績冠軍很多時候都能踩準市場的風口,趙詣也是抓住了新能源,特別是光伏產業的大行情。成長風格傾向於「在更長的賽道中,選取更確定的馬」,選擇競爭格局已經穩定和已經具有領先地位的子領域龍頭企業,這是市場給予的評價。縱觀其管理的基金持倉組合,明顯呈現出高倉位、高集中度和低換手的特徵。農銀匯理研究精選的前十大重倉股佔基金淨值的比例長期維持在60%以上,今年三季度末這個數字則達到了65%,而農銀匯理新能源基金的比例就更高了。

  從走上基金經理崗位,試圖通過倉位管理和行業配置來管理基金,到重新界定自身的能力圈,那就是發現結構調整重過倉位調整。而這也可從趙詣管理基金的業績中感受。以農銀匯理研究精選來看,其2018年全年收益為-36.61%,排在同類基金的後1/4位置,而2019年的收益為55.94%,在同類型基金中表現得十分突出。

  此前,趙詣接受採訪時表示,未來他會更加關注有增量的方向,一是技術進步帶來需求提升的方向,包括新能源和5G應用;二是國產替代、補短板的方向,尤其是以航空發動機、半導體為主的高端製造業。組合配置上仍然以5G產業鏈、新能源、高端製造為主。

  如果選取任期3~4年的基金經理為參考, 剔除固定收益和指數型基金方向的基金經理,那麼主動管理型權益類方向的基金經理仍有171位。數據顯示,以幾何平均年化收益來看,超過15%的基金經理數量剛好佔比一半。超過30%的則是有16人。

  事實上,不同的基金經理有著不同的投資半徑。如有3年多管理經驗的富國基金王園園,她有「大消費女神」之稱。深諳深度研究價值的她,對大消費有著自身的理解。在其搭建的消費行業框架中,除了食品飲料、輕工、農林牧漁等傳統消費領域外,並覆蓋了醫藥、電子、傳媒等新興消費領域,她將自己的能力圈劃分為「衣食住行康樂購」七大類。

  「通常情況下,從研究員到公募基金經理,任職3年以下的基金經理都還在摸索如何管理好組合,投資思路和風格還未穩定。差不多一隻基金管理3年後就能出成績。」一位在公募基金行業10多年的投研人士坦言。

  某券商分析人士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現在好的中生代基金經理管理規模少則百億,多則300億元以上,基本很難出現突出的超額收益了。如果基民要抓牛基,肯定要從新生代裡找。怎麼找?看業績只是輔助,更重要的是看他們關於自己理念的專訪或季報裡的觀點。對於投資者最重要的是,就是根據自己的需求,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原標題:2020年公募冠軍竟被提前鎖定,其基金經理趙詣掌舵不到4年!要抓牛基,還得先讀懂新生代基金經理都愛買些啥)

(責任編輯:DF150)

相關焦點

  • 公募基金20年:26位冠軍基金經理風雲
    這裡的明星,有引人關注的年度業績冠軍,更有中長期業績出色的長跑健將   基金君今天先為大家按照時間順序回顧下歷年股市和奪冠基金的情況,後續將從相對較長期內梳理經受市場長期考驗的知名基金經理。   作為基金業首批公募基金經理的林彤彤和王國衛身上發生的故事,也反映出整個基金行業的基金經理生態。林彤彤在華安基金曾任職多隻封基的基金經理,2006年加盟滙豐晉信基金,2014年初離職,後因老鼠倉被罰。
  • 20隻公募基金的冠軍魔咒:奪冠之後第二年,大部分跑輸行業平均水平
    每經記者:李蕾 每經編輯:葉峰 2020年公募基金排名戰終於塵埃落定,一年一度的冠軍基金又成了廣大投資人津津樂道的對象。 今年戰績很特殊,農銀匯理的新生代基金經理趙詣一口氣包攬了主動權益類基金前四名,其中收益最高的農銀匯理工業4.0達到166.56%,創下近五年以來主動權益類基金年度業績的新高,一時風頭無兩。 不過另一方面,歷史上冠軍基金們在次年通常表現平淡,也被視為行業裡打不破的「冠軍魔咒」。
  • 11月牛基,奉上
    實在想不到寫啥,只能掏出我塵封已久的18CM乾貨了~整理了一份11月最新一批主動牛基經理,奉上各位讀者大仁們。其實之前有寫過一篇,但這次又新補充了幾位看好的選手,對主動基有興趣的可以收藏一波。袁芳—工銀瑞信圓興(009076)—工銀瑞信頭號選手也是一位新生代的明星女基金經理,工銀瑞信內部培養出來的頭號種子選手,研究方向比較專一,主打可選消費和科技成長股。代表作工銀瑞信文體娛樂,基金成立來年化收益28.5%,同期超越基準年化27.3%,牛基中的牛基。
  • 誰是公募基金長期業績之王?
    2020對公募基金行業來說是收穫滿滿的大年,湧現出了一批業績表現優異的產品,讓投資者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除了今年的亮眼業績,可持續的中長期收益對投資者來說更加可貴。近5年、近10年甚至近20年的基金業績,是檢驗一隻基金或者一位基金經理實力的重要指標。
  • 鎖定支付寶理財節,8月19日興證全球基金董承非做客「財富正前方」
    為此,支付寶智庫專家聯合中證報,對支付寶平臺上的6000多隻產品進行了專業和嚴格的篩選,全面考量產品過往業績表現、管理公司實力、投資經理及投研團隊投研水平等核心因素,於8月18日發布支付寶理財金榜。據了解,該金榜分為「穩健榜」和「牛基榜」。其中穩健榜囊括了績優穩健產品,如養老險和債券基金;牛基榜主要包含爆款權益類基金產品,集結頭部基金經理的代表作。
  • 年收益超150%!32歲清華學霸問鼎公募一哥?並「詣」箭三雕?獨家對話...
    農銀匯理基金經理 趙詣「三冠王」的神話或在2020年再次上演!庚子年還剩下最後6個交易日,公募冠軍已經極大概率被提前鎖定。農銀匯理新生代基金經理趙詣管理的農銀匯理工業4.0、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農銀匯理研究精選,位列全市場基金業績前三,收益分別為156.98%、155.2%、146.17%。
  • 公募基金清盤大考:年內157隻基金清盤 債基佔比四成贖回壓力加大
    截至12月21日,年內共有157隻公募基金清盤(各類份額合併計算,下同),涉及87家基金公司,較2019年全年的130隻基金和51家基金公司分別增長20.77%和70.59%。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2018年公募基金清盤數量同樣超百隻,分別為107隻和427隻。這意味著,基金清盤數量已連續四年破百隻。
  • 達人論市黎耀臻:「翻倍基」管理者平均從業年限不足5年
    黎耀臻,1983年出生,山東人,現居廣州。早年遊學歐洲,經濟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知名財經評論員;多家頻道媒體做過特邀嘉賓。曾擔任過知名投資公司研究策略首席投資顧問,以及4年私募基金經理。遊資圈活躍人物。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來得太晚,快樂也不那麼痛快。這話放在公募基金行業也同樣合適。
  • 基會| 天弘基金祭出新混基陳鋼劉洋「搭夥」管理 陳鋼最高任職回報...
    另一方面,截至10月末,使用「固收+」策略的公募基金產品中,偏債混合型基金達到389隻,資產淨值達到4,364.5億元,近一年來規模增長近三倍;同樣採取固收增強策略的二級債基,規模達到2,456.4億元,一年內擴容近兩倍。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多隻債券違約,部分持倉債基「受傷」頗深,淨值多次上演「驚魂一刻」,部分債基虧損甚至超過10%。
  • 1181隻公募新基金規模超2.5萬億元 興業基金為「新手」鄒慧發新混基
    二、基金公司動態 1、恒生前海恆頤定開債基增聘基金經理,10年投管經驗綦鵬「接盤」 恒生前海恆頤五年定期開放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下稱「恒生前海恆頤定開債基」)發布公告稱,增聘綦鵬為新任基金經理。
  • 一年兩隻「翻倍基」,竟都有這位90後基金經理!運氣還是...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林一南 鄭澄然自己也沒有想到,擔任基金經理的第一年,他和同事孫迪共同管理的廣發高端製造會成為公募基金冠軍的熱門之選,很多基金經理奮鬥了十幾年的榮譽和光環,瞬間加身。對此,一位周期研究背景出身的基金經理認為,一批2007年入行的基金經理,只能先從周期行業的衰退中走出來,再重新去研究新的行業,年輕的基金經理入行即碰到好賽道,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基金公司每年新進的研究員很多,能夠做到出類拔萃的,只能是少數。鄭澄然入行兩年,就在製造業產業研究中找到了感覺。
  • 2021年新基金髮行火熱「開場」 1167隻基金獲正收益表現「搶眼」
    2、部分中小基金公司無緣「快車」,2020年全年權益類基金「零發行」2020年,「炒股不如買基」再度得到印證,公募基金髮行規模水漲船高,全年新基發行量超過3萬億元,股票型、混合型基金髮行量佔比過半。不過,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卻並沒有感受到「基金大年」的溫暖,部分公司甚至全年權益類基金「零發行」。
  • 2021生財有道:如何挖掘10倍牛股 尋找爆款基金
    換句話說,想買到10倍股,找到連續3年ROE>15%的公司,成功率會高一倍。生財有道·基金「最牛基金經理」收益超1.6倍 2021年是否可以繼續買入?基金行業2020年繼續上演了規模和業績雙豐收行情。截至目前,2020年新發行的基金募集規模已經突破3萬億元,創出歷史新高。
  • 明星基金經理李曉星掌舵 銀華心佳1月5日起發行
    明星基金經理李曉星掌舵 銀華心佳1月5日起發行 2020-12-18 12:14:25 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者:陳玥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玥)近日,上證指數再次轉入震蕩
  • 興證全球攜新基亮相,興全合興擬任基金經理陳宇詳解12字投資箴言
    興證全球2021年首隻基金——興全合興將於1月6日正式發售,由基金經理陳宇掌舵,除了可參與A股市場外,還可投資港股通標的,投資選擇更加多元化《投資時報》記者 齊文健自《甲方乙方》拉開賀歲檔電影大幕至今已超過20年,而想在賀歲檔嶄露頭角,獲得豐厚的票房,電影除了要有「流量明星」外,老戲骨、演技派同樣必不可少。
  • 2020年新發基金託管年度戰報出爐,招商銀行拿下雙料冠軍
    來源:中國基金報2020年,中國公募基金市場交出了一張令人滿意的成績單,不僅新發基金規模持續攀升,資產管理總規模也創歷史新高。數據顯示,截至12月31日,國內公募基金總資產規模超18.75萬億元,公募基金行業有史以來管理規模首次突破18萬億元,其中今年新發基金貢獻了增長規模的絕大部分,據統計,2020年累計成立新基金1400餘只,合計募集規模3.2萬億元。得益於新發公募基金的大幅增加,以及爆款基金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公募基金的發展呈現乘風破浪之勢。
  • 一位70後基金經理的「擇時觀」
    同樣的問題,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基金經理而言,回答的優先與側重卻各有不同。王林是天弘價值精選、天弘新價值基金經理,自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70後」基金經理。王林做投資的基本思路只有兩句話——「選股有效時選股,選股無效時避險」。顯然,他是一名既講究「擇股」,又看重「擇時」的基金經理。
  • ...要找的「丈母娘」找到了!買基大賺28倍,秘訣竟然是這個……金牛...
    一位姑娘的媽媽,2003年在某基金成立時買了4.7萬元基金份額,不久這位媽媽華麗麗地忘記了這筆錢的存在。由於買入時選擇了紅利再投資,所以她持倉的單價更低了,持倉份額反而增加了。2020年10月14日,這位媽媽欣喜地發現,她的這隻基金資產已經高達137萬元,持倉收益高達132.3萬元,持倉收益率接近28倍!
  • 鵬華基金:每個時代都有與之相配的基金
    無論內外環境如何演變,2020年堪稱公募基金的歷史性「超級大年」,新老基金齊發力,爆款與牛基共舞,讓2020年成為不平凡的年份。這一年,各類豐富的主題基金和創新產品紛紛問世,廣受投資者追捧,全年新發基金規模首度超過了3萬億元,創出了歷史紀錄新高。這一年,公募管理機構繼續發揮專業實力,搶抓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普遍為投資者創造了豐厚回報,再度驗證「炒股不如買基金」的非凡實力。
  • 業績不及預期 開年多隻基金密集清盤
    來源:中國基金報原標題:啥情況?多隻基金新年密集清盤了  中國基金報記者李樹超 見習記者 吳雨其2021年以來,權益類新基金延續了發行火爆的態勢,不少新基金獲得資金追捧。但在指數震蕩走高、新基金髮行火爆的同時,部分業績不佳的小規模基金也在加速退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