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公募基金長期業績之王?

2021-01-08 騰訊網

2020對公募基金行業來說是收穫滿滿的大年,湧現出了一批業績表現優異的產品,讓投資者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除了今年的亮眼業績,可持續的中長期收益對投資者來說更加可貴。

近5年、近10年甚至近20年的基金業績,是檢驗一隻基金或者一位基金經理實力的重要指標。在這期間,A股市場出現過大牛市、大熊市、震蕩市,也出現過不少市場極端情況,參與其中並獲得較好業績實屬不易。

期間有一批優秀基金經理抓住了機遇,穿越市場表現神勇,不僅業績表現遠超大盤指數,更給投資者創造了豐厚的回報。

25隻基金近5年來業績超200%

五年前,A股市場正處於2015年上半年那輪牛市之後的「重創期」。在2015年6月下旬開始,成長股牛市結束,至9月底基本是一波慘烈的殺跌,尤其2016年初市場又出現一波殺跌,讓整體市場持續低迷,2016年、2017年、2018年整體平淡。2019年1月4日最低上證指數跌至2440.91點,隨後市場才真正開始表現。

而在這一期間中,湧現出一批抓住市場機遇的牛基。若從全部權益型基金來看,業績超越200%的產品達到25隻(數據來源於wind;各類型合併計算,剔除C類)。

期間前三強中易方達基金佔兩席,業績最好的是張坤管理的易方達中小盤,最近5年收益率高達315.30%,這隻基金成立於2008年6月19日,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其成立以來業績回報已翻10倍。

業績緊隨其後的是由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鼎益、蕭楠管理的易方達消費行業,期間收益分別達到300.95%和300.15%。此外,前海開源國家比較優勢、銀華富裕主題、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工銀瑞信文體產業A、中歐時代先鋒A、易方達新收益A、信達澳銀新能源等基金業績也位列10強。

這些基金背後都是一波實力較強的基金經理,如曲揚、周應波、張清華、馮明遠等。

易方達、工銀瑞信各有3隻基金上榜,前海開源、景順長城、嘉實各有兩隻基金上榜。

13隻基金近10年業績超400%

最近十年可以說市場波動非常大,對基金經理來說考驗極大。

一方面是指數震蕩起伏:2007年大牛市之後就遭遇2008年的股災,2009年一度市場有所表現,而2010年之後持續震蕩,2014年四季度至2015年上半年出現大牛市,但下半年就嘎然而止,又經過2016年至2018年的調整,在2019年和2020年迎來結構性牛市。

另一方面是風格變動較大:2015年的牛市是成長股牛市,一波中小創表現神勇;而2018年以來市場明顯偏價值風,更在意企業內生價值,各大行業龍頭股明顯溢價。

WIND統計顯示,截至12月31日,近10年有13隻主動偏股基金收益率超過400%(分級基金僅算母基金)。其中同時在近5年和近10年都進入榜單的只有易方達中小盤、易方達消費行業和景順長城鼎益。近10年業績表現最好的是興全合潤分級,這段時間的收益率高達600.32%。

近20年股票長期主動投資能力凸顯

易方達成立19年來收益近24倍

歷經牛熊,得益於資本市場的發展,公募基金行業22年來給投資者創造了實實在在的長期回報。

銀河證券最新發布的「基金管理人長期股票投資主動管理評價榜單」對過去二十年以來所有基金管理人的主動股票投資業績進行回顧,成立19年的易方達基金,目前也是國內管理規模最大的公募基金公司,在「過去19年」、「過去18年」、「過去17年」的榜單裡,長期股票投資主動管理能力都在可比公司中位居第一,其中「過去19年」的收益率接近24倍,年化收益18.44%,充分體現了專業投資、長期投資給投資者帶來的價值。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誰是公募真正的「消費之王」?消費主題產品良莠不齊
    資本市場上,每年的「雙11」消費潮都會很自然地與公募消費主題基金聯繫起來。作為內地最早一批生根發芽的主題類基金,消費類基金如今幾乎成為各家頭部公募的標配,而掌舵消費主題基金的舵手也基本屬於各家公募的一哥、一姐級人物。
  • 投研實力助力長期業績領先 中歐基金六獲金牛獎
    今年基金髮行可謂是異常火爆,截止目前,2020年基金髮行份額已經比2019年多出1.06億份,增幅近40%。居民資產配置已從房地產向公募基金轉移,公募基金已經成為重要的理財方式之一。以此同時,市場也對公募基金公司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批公司治理結構良好,理念清晰,長期業績突出的公司成為更多投資者的優先選擇。
  • 公募基金20年:26位冠軍基金經理風雲
    這裡的明星,有引人關注的年度業績冠軍,更有中長期業績出色的長跑健將   基金君今天先為大家按照時間順序回顧下歷年股市和奪冠基金的情況,後續將從相對較長期內梳理經受市場長期考驗的知名基金經理。   王亞偉還會在後面出現,此處簡單介紹下,王亞偉是首批公募基金經理,華夏基金元老,在華夏基金管理多隻基金,其中以管理華夏大盤精選業績最為出色。2012年5月離職奔私,同年創立千合資本,迅速發展進入規模最大的證券私募基金之列。至今仍是公募基金經理難以逾越的高峰。
  • 鵬華基金:每個時代都有與之相配的基金
    有道是每個時代都有與之相匹配的基金,在21世紀邁進全新的20年代之際,日前迎來22周歲生日、公募「老十家」基金公司之一的鵬華基金,可謂厚積薄發、大放異彩,基於投研基本功的深厚積澱,不斷推陳出新獲得市場青睞,以持續穩健的業績表現贏得權威評價機構認可及投資者信賴,展現出與時俱進、歷久彌新的可貴品質。
  • 20隻公募基金的冠軍魔咒:奪冠之後第二年,大部分跑輸行業平均水平
    每經記者:李蕾 每經編輯:葉峰 2020年公募基金排名戰終於塵埃落定,一年一度的冠軍基金又成了廣大投資人津津樂道的對象。 奪冠之後跑輸行業平均表現是常態 每一年的公募排名都是自帶流量,一旦成為冠軍就秒變網紅,成為眾多投資者來年選擇的對象。不過結果往往令人失望,因為能延續前一年輝煌業績的冠軍基金鳳毛麟角,大部分甚至連當年的行業平均收益率都難以達到或勉強持平,這就是著名的冠軍基金魔咒。
  • 1181隻公募新基金規模超2.5萬億元 興業基金為「新手」鄒慧發新混基
    在業內人士看來,22年來始終秉承「持有人利益至上」原則,高擎「長期價值投資理念」大旗不倒,是公募基金業歷經幾度浮沉,最終成為中國資本市場重要力量的根本原因。肩負廣大投資者理財重託、管理總規模約18萬億元的公募基金正再展行業新宏圖。
  • 業績不及預期 開年多隻基金密集清盤
    行業人士表示,小規模基金的投資業績是產品清盤時的重要考慮,通過清盤績差基金的優勝劣汰機制,有利於會讓公募基金的存量產品更具競爭力。根據該只基金的合同約定,自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在任一開放期最後一日日終,如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的,將根據基金合同的約定進入基金財產清算程序並終止,截至2021年1月15日開放期結束日日終,基金出現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的情形,已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條款。
  • 2020年公募冠軍被提前鎖定 要抓牛基!先讀懂新生代基金經理愛買些啥
    回顧往年公募冠軍者,趙詣可謂年輕。有趣的是,從當年創下公募基金年度收益220%的王亞偉,到2020年的趙詣,公募年度冠軍寶座上的基金經理正在年輕化。  在不少基金業內人士看來,伴隨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的持續擴容,很多時候經驗豐富的老基金經理管理的資產規模高達幾百億元,已很難獲取超額收益,一批新生代基金經理,憑藉個人比較鮮明的風格,較小的管理規模反而更容易捕捉超額收益。
  • 公募基金髮行遇冷 國金鑫金延募2次仍未達標
    8月5日,國金基金公告稱,旗下國金鑫金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國金鑫金)截至7月27日基金募集期限屆滿,未能滿足《基金合同》規定的基金備案條件,因而不能生效。《金證券》記者了解到,這也是今年以來第四隻募集失敗的公募基金,此前已有嘉合睿金、諾德天利、摩根史坦利華鑫多元安享3隻基金未能募集成功。
  • 對衝基金和公募基金有什麼區別?
    常年混跡於股市的投資者都知道,對衝基金常用的投資手法包括可換股套利、長短倉、市場中性等,而且在買入一隻股票的同時買入這隻股票的看跌期權,就可以對衝股票價格下跌帶來的風險。那麼,對衝基金和公募基金有什麼區別?
  • 公募基金清盤大考:年內157隻基金清盤 債基佔比四成贖回壓力加大
    儘管今年公募基金髮行火爆,募資額創出超過3萬億元的歷史新高,不過仍有不少產品管理不善,最終走向清盤。  截至12月21日,年內共有157隻公募基金清盤(各類份額合併計算,下同),涉及87家基金公司,較2019年全年的130隻基金和51家基金公司分別增長20.77%和70.59%。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2018年公募基金清盤數量同樣超百隻,分別為107隻和427隻。這意味著,基金清盤數量已連續四年破百隻。
  • 華富基金尹培俊:「固收+」生逢其時 三維度優選基金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徐金忠「廣義無風險利率下行、剛兌信仰被打破、銀行理財替代、公募基金『固收+』產品不斷湧現」,這是華富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尹培俊為「固收+」產品近期走紅總結的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尹培俊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各類「固收+」產品大量集中湧現,投資者可以精挑細選,「了解產品類型、參考長期業績、挑選基金經理可以成為投資者選擇『固收+』產品的三個維度。」 三個維度精挑細選 「『固收+』產品近期的火爆,是行業長期投資實踐積累所致。」擁有14年證券投資經驗、專注債券投資與研究十多年的尹培俊在回顧行業發展時表示。
  • 左手握科技,右手抓成長 紅土創新基金朱然業績彪炳
    近幾年,機構投資能力的優勢得到充分展現,「炒股不如買基金」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有數十隻權益類基金收益率超過100%,實現業績翻倍,績優基金經理不斷湧現,成為投資信賴的託付對象。紅土創新基金投資總監助理朱然,自其2017年開始管理基金以來,業績表現逐節攀升,其管理的紅土創新新科技基金更是已實現年內業績翻倍,是當之無愧的「明日之星」。
  • 華安基金出來走兩步:業績不佳 佣金那麼高怎對得起基民?
    作者:葉玫來源:GPLP(ID:gplpcn)這兩天,公募基金界的一位基金經理「火了」,不是說他的業績太厲害了,而是因為管理的基金那鶴立雞群的管理費。他就是華安基金的基金經理廖發達。據他管理的華安創新基金2018年中報顯示,該基金只有20.58億元的規模,但是卻大手筆給券商交了2506.91萬元的交易佣金。
  • 如何挑選基金?如何判斷基金的潛力?
    挑選基金自然是為了找到好基金,但什麼是「好基金」?這個簡單的問題,其實有很多誤區在裡頭。   什麼是好基金?當然是業績好的基金。如果一隻基金的業績能持續領先於同類(我們叫有超額收益能力),這個基金自然是好基金。但是,這是基金研究領域裡的一個虛幻的「夢想」:基金很難有持續的超額收益能力。同類基金的短期業績有不確定性,但長期業績會趨同。
  • 32歲清華學霸問鼎公募一哥?並「詣」箭三雕?獨家對話...
    農銀匯理基金經理 趙詣「三冠王」的神話或在2020年再次上演!庚子年還剩下最後6個交易日,公募冠軍已經極大概率被提前鎖定。農銀匯理新生代基金經理趙詣管理的農銀匯理工業4.0、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農銀匯理研究精選,位列全市場基金業績前三,收益分別為156.98%、155.2%、146.17%。
  • 六月衰基金血淚之五:興全合潤分級混合虧損近10%
    普跌之下,分級基金同樣賺錢難,隨著A股大幅調整,分級基金頻頻拉響下折「警報」。而分級B又具槓桿屬性,回撤較大,因此市場風險偏好有所回落,高溢價的分級B受挫也是在所難免。而禍不單行的是,今年出臺的資管新規進一步明確了公募基金不得進行份額分級,這預示著分級基金正式進入尾聲階段。
  • 對話範勇宏:中國基金「大時代」即將到來
    20多年來,伴隨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居民財富急劇增加以及資本市場快速發展,公募基金行業得到了健康發展。基金規模實現了從1998年初期的40億到2020年9月底的17.80萬億的大跨越。基金產品不斷創新,產品種類越來越豐富,已經成為社會公眾實現財富長期保值增值的重要方式;投資者對基金的認識也從陌生、半信半疑到認可甚至搶購。
  • 指數型權益類基金賽道分化 增強指數基金領跑量化對衝基金掉隊
    中國網財經1月7日訊(記者 張明江) 過去的2020年又是公募基金一個大豐收之年,各類權益基金均取得優異的成績,公募基金的認可度也創下歷史最高。但近兩年的公募大年屬於主動權益類基金,部分量化基金尤其是對衝策略基金業績也明顯不給力,而增強指數基金和多數ETF基金卻憑藉相對平穩的業績實現份額大增。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20年混合型基金整體平均上漲43.47%之多,甚至超過2019年平均漲幅,混合型基金漲幅最高的基金當年累計上漲超160%,但與其同時,2020年依然有18隻混合型基金淨值下跌。
  • 公募基金最新研判來了
    公募基金最新研判來了】2020年三季度以來,新能源汽車板塊異軍突起,成為A股市場名副其實的香餑餑。數據顯示,2020年新能源汽車指數漲幅為63.29%。  進入2021年,該板塊依然熱度不減,在受訪公募人士看來,新能源汽車賽道雖然目前估值不低,但因為行業高景氣度較為確定,2021年依然存在較好的投資機會。  行業空間巨大  景氣度持續提升  華商基金研究員陳夏瓊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正處於高光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