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型基金迎豐收 20多隻基金年內收益超80%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離2019年收官僅剩不到一個半月,公募基金排名戰開始進入白熱化階段。

雖然滬指年內增長16.65%,但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年內平均收益均超過20%,不禁讓人感嘆:「炒股不如買基金!」

今年雖然還未結束,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最高已有基金實現收益翻倍,此外還有20多隻基金收益超80%。哪些基金是今年冠軍的種子選手?其優勝的配方又是什麼呢?

已有基金年內增長100%

雖然總有人想通過投資發家致富,但資本市場風雲詭譎,能做到小賺已是不易,真正能夠實現這一目標的,終究是鳳毛麟角。為了儘可能實現自己財富增值的目標,「炒股還是買基金?」一直是困擾投資者的問題。

從今年的業績情況來看,是「真,炒股不如買基金」。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8日,在滬指增長16.65%的情況下,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平均回報分別為24.69%和23.6%,均遠超滬指漲幅。其中的拔尖者更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實現了淨值翻倍。

數據顯示,截至11月15日,當前6000多隻基金中,廣發雙擎升級年初至今淨值增長100.49%。據記者了解,最近九年間,收益翻倍的基金其實並不多。2010年至今,非分級基金中,實現一年翻倍的基金不超過25隻。其中,2014年有1隻、2015年20隻,其次就是今年。總體來看,基金想要實現一年翻倍,需要滿足天時(市場行情好)、地利(重倉板塊熱)、人和(基金經理強)的三個條件。

就廣發雙擎升級來看,今年市場整體行情不錯,而該基金重倉的醫藥、電子和計算機也都是熱門板塊。如康泰生物、聖邦股份和中國軟體,今年以來(截至三季度末)一直在前十大重倉股中,且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為該基金的前三大重倉股,3隻個股年初至今漲幅分別為145.34%、370.38%和237.78%。

此外,該基金的基金經理劉格菘研究科技成長股多年。據悉,其從研究員到基金經理,期間一直密切關注網際網路、科技行業的發展。今年初,在市場對科技股的關注度還不是很高的時候,劉格菘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如果從行業比較框架層面去思考科技性行業未來幾年的趨勢,2019年大概率是中國科技行業爆發的元年,未來三年可能會有一波波瀾壯闊的大行情,科技成長股走牛的時間會比較長。」正因為前期的積累,今年也成為厚積薄發的一年,在科技股大熱的時間段淨值得到顯著提升。

權益基金大豐收

距離2019年還有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不到最後一刻,誰能問鼎業績冠軍猶未可知。今年行情的走高,讓主動型基金產品收益迎來了久違的豐收年。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5日,除了業績翻倍的廣發雙擎升級,還有23隻基金收益超80%(A,C份額分別計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當前的業績前十大非分級基金列出,不難發現,目前股票型基金年初至今業績排在前十的,其醫藥特徵明顯。暫列前三的基金分別為廣發醫療保健、農銀匯理醫療保健主題和廣發多元新興,截至11月15日,收益分別為94.82%、90.44%和85.72%。此外,創金合信醫療保健行業A、鵬華養老產業、創金合信醫療保健行業C、寶盈醫療健康滬港深、工銀瑞信醫藥健康A、工銀瑞信前沿醫療和工銀瑞信醫藥健康C都榜上有名。

混合型基金中,廣發雙擎升級暫列第一;TOP5中,另外4隻分別為博時醫療保健行業A、廣發創新升級、銀華內需精選和中歐醫療健康C,年初至今業績分別為92.09%、91.86%、91.06%和88.25%。此外,中歐醫療健康A、交銀成長30、國泰融安多策略、匯安豐澤A和匯安豐澤C也是潛在「種子選手」。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2021年新基金髮行火熱「開場」 1167隻基金獲正收益表現「搶眼」
    除此之外,截至2021年1月4日,2016年1月4日以來,主動偏股型基金五年期間的平均淨值增長率達到78.44%,1,167隻基金獲正收益,佔比超96%,表現「搶眼」。1月6日,基金公司發行延續「高溫」。
  • 旗下3隻基金年內收益超60% 民生加銀金牛基金經理孫偉新基重磅發售中
    全年來看截至10月底,大盤整體上漲不足6%,創業板上漲47%,成功把握階段性行情的基金經理,管理基金投資收益可觀。民生加銀成長投資部總監孫偉,所管理超過半年的3隻基金年內收益均超越60%,由他掛帥的新基金——民生加銀成長優選股票基金11月23日正式發行。銀河證券數據顯示,孫偉目前管理超過半年的基金共有3隻,分別是民生加銀策略精選、民生加銀新興成長和民生加銀創新成長。
  • 公募基金20年:26位冠軍基金經理風雲
    由於1999年有多隻封基成立,參與2000年冠軍爭奪的基金增加到22隻,最終,共有8隻封基戰勝上證綜指,來自南方基金的基金天元年度收益率達到60.55%,奪得冠軍。當年上綜綜指大跌20.62%,多隻基金出現年度虧損。虧損幅度超10%甚至達20%。由王亞偉管理的基金興華單位淨值下跌3.84%,成為最抗跌的封基。王亞偉因此也嶄露頭角。
  • 公募基金清盤大考:年內157隻基金清盤 債基佔比四成贖回壓力加大
    截至12月21日,年內共有157隻公募基金清盤(各類份額合併計算,下同),涉及87家基金公司,較2019年全年的130隻基金和51家基金公司分別增長20.77%和70.59%。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2018年公募基金清盤數量同樣超百隻,分別為107隻和427隻。這意味著,基金清盤數量已連續四年破百隻。
  • 上一隻產品任職期年化收益超27%!海富通周雪軍的第二隻新基金來了
    2008年加入天治基金後,周雪軍先後管理了兩隻產品天治財富增長、天治趨勢精選,據銀河證券數據,其代表性產品天治財富增長任職期內回報為75.36%,任期內年化回報23.7%(任職時間為2012年6月29日至2015年2月17日)。加入海富通基金後,周雪軍的均衡配置風格進一步清晰、穩定,業績也頗為靚麗。
  • 這隻基金7日年化收益102%,1萬元一天可賺82元
    作為一隻貨幣基金,它的7日年化竟然超過了100%,A、B份額分別達到創紀錄的102.6320%、103.0420%,4月26日當天的每萬份收益也分別達82.9967元、82.9983元。這隻貨基,就是西部利得基金旗下的天添益貨幣。  話不多說,理財不二牛。  4月26日當天,西部利得天添益貨幣A、B的萬份收益和7日年化都出現了激增。
  • 1181隻公募新基金規模超2.5萬億元 興業基金為「新手」鄒慧發新混基
    在此背景下,股票型基金淨值上周加權平均上漲3.49%,納入統計的522隻產品中有474隻產品淨值上漲。指數型基金淨值上周加權平均上漲3.56%,納入統計的1,187隻產品中有1,138隻產品淨值上漲,整體表現出色,配置汽車、能源主題的基金周內領漲。混合型基金淨值上周加權平均上漲2.54%,納入統計的4,216隻產品中有4,075隻產品淨值上漲。
  • 業績不及預期 開年多隻基金密集清盤
    來源:中國基金報原標題:啥情況?多隻基金新年密集清盤了  中國基金報記者李樹超 見習記者 吳雨其2021年以來,權益類新基金延續了發行火爆的態勢,不少新基金獲得資金追捧。但在指數震蕩走高、新基金髮行火爆的同時,部分業績不佳的小規模基金也在加速退出市場。
  • 又一隻百億爆款基金來了!新基金髮行最旺一周,四天狂賣超1000億!楊...
    來源:中國基金報2021年紅火的A股市場,直接帶熱了基金的熱度。不僅基金就登上微博「熱搜」,爆款基金也層出不窮。基金君了解到,1月4日出現四隻基金一日售罄的盛況之後、1月5日進入發行的銀華旗下新基金也一日售罄,吸引來130億的認購資金、1月6日是前海開源和興證全球實現一日售罄,雙雙認購額超200億。而1月7日,廣發旗下新基金又出現一日售罄。
  • 2017年一季度中國對衝基金八大策略收益前十排行榜
    私募排排網4月13日訊 私募排排網「2017年一季度中國對衝基金八大策略產品收益前十排行榜」新近發布。截至3月底,在同期滬深300指數上漲4.47%的情況下,納入私募排排網統計排名的成立期滿3個月的8845隻中國對衝基金產品一季度整體收益為1.72%,跑輸同期滬深300指數。
  • A股六連陽,經歷19、20賺錢大年,手裡賺錢的基金要贖回止盈嗎?
    回顧A股近兩年的市場表現,尤其是2020年,全球市場確實存在一定波動,但是有個事實不能否認:那就是基金整體漲得不錯!以主流指數為例,2021年開年,上證指數突破3500點高位。截至今年1月6日,2020年以來滬深300指數漲了32%,創業板指上漲了73%,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漲幅也高達61%。
  • 指數型權益類基金賽道分化 增強指數基金領跑量化對衝基金掉隊
    但近兩年的公募大年屬於主動權益類基金,部分量化基金尤其是對衝策略基金業績也明顯不給力,而增強指數基金和多數ETF基金卻憑藉相對平穩的業績實現份額大增。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20年混合型基金整體平均上漲43.47%之多,甚至超過2019年平均漲幅,混合型基金漲幅最高的基金當年累計上漲超160%,但與其同時,2020年依然有18隻混合型基金淨值下跌。
  • 買基金不要盲目下手,這些分類你都知道嗎?
    相信大家接觸基金的時間也不短了,但還是有些朋友分不清什麼是指數基金、什麼是股票基金、什麼是主動型基金,或者說各種基金眼花繚亂的,自己一股腦的全買了,但是卻分不清是什麼種類? 1、股票型基金咱們先來說說股票型基金。根據中國證監會對基金的分類標準,基金資產80%以上投資於股票的為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投資股票的比例很高,所以這類基金在所有基金類型中風險最高,但長期收益也最高。2、貨幣型基金那說完風險最大的股票型基金,咱們再來說說風險最小的貨幣型基金。貨幣型基金指的是投資於貨幣市場的基金,那貨幣市場又是什麼呢?
  • 基金「開掛」出場 6天「吸金」超2500億!一季度超300隻...
    而今年一季度還有超300隻基金獲批待發行。公募基金連續兩年的賺錢效應已在市場中顯示出超強的「吸金能力」,2021年一季度無疑是公募基金又一發行高峰。數據顯示,1季度共有395隻(僅統計新發產品)基金需完成募集,若平均發行規模與2020年4季度相同,為27億份,以此粗略推算一季度合計募集將達到1.07萬億份。
  • 龍頭公募頻繁依託明星基金攬規模:千億資金已備入場,1月百隻新基金...
    四隻基金的募集目標份額分別為80億、120億、100億、80億,總計為380億,但根據其最終配售比例33.18%、78.46%、93.23%、85.26%計算,大量資金在第一天湧入,它們當天的募資額分別高達241億、153億、107億、94億,即新年後的第一個工作日1月4日,上述4隻基金共有近600億資金準備入市,總共達595億。
  • 多隻主動權益基金下調管理費,背後原因是…
    機構資金話語權抬升近6成機構權益基金管理費低於1.5%自2020年12月份以來,北信瑞豐豐利混合、新華積極價值靈活配置混合、紅塔紅土穩健精選混合、國聯安德盛安心成長混合、國聯安睿祺混合等多隻主動權益類基金,發布降低管理費公告,上述基金最新年管理費率多數降至1%、0.8%、0.6%。
  • 貨幣基金回暖,多數7日年化收益重上2%關口,能否再度成為風口?
    財聯社(北京,記者 黎旅嘉)訊,此前一度低迷的貨幣基金收益悄然回暖。數據顯示,當前不少「寶寶類」基金7日年化收益重新站上2%。在貨幣基金收益回暖的同時,偏股型基金同樣銷售火爆。值得一提的是,貨幣基金在淨資產中佔比由2019年10月的54.40%下降至41.85%,但同期總份額卻仍增加超1000億份。表明投資者依然有現金管理和避險的需求。
  • 2021生財有道:如何挖掘10倍牛股 尋找爆款基金
    剛剛過去的2020年,對很多個人投資者來說,既是收穫頗豐的一年,也是跌宕起伏的一年。年初疫情後開市的大跌讓人心驚膽戰,此後市場卻一片長虹,甚至出現數隻10倍股;一直沉寂低調的基金變得炙手可熱,至少70多隻基金都翻了倍;銀行理財收益雖一路下滑,但投資者心裡不慌,賺個踏實和心安。
  • |興全|養老基金|興證全球基金|...
    三隻產品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權益資產的配置中樞:穩健策略、平衡策略、積極策略的權益資產配置中樞分別為20%、50%、70%,因此其對應的預期收益和預期風險水平也是由低到高。(下表對其預期風險與預期收益的描述,只是三隻產品之間的對比)。3.本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是誰?歷史業績如何?本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林國懷,擁有十餘年基金配置經驗,是業內資深FOF基金經理之一。
  • 超20家基金實地調研卻無奈「遺憾」錯過 所...
    超20家基金實地調研,卻無奈「遺憾」錯過,所為何因? 摘要 【不足兩年股價暴漲15倍!超20家基金實地調研卻無奈遺憾錯過 所為何因?】在相同的故事和邏輯推動下,堅朗五金從名不間經轉的小盤股,兩年時間暴漲15倍,市值超過520億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