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國博700餘件作品系統展示孔子文化

2021-01-09 藝術精品導航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開幕現場(攝影:餘冠辰)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大概還找不出第二個人,像中國的孔子這樣,在差不多2500多年裡,受到無數人的關注。」2019年12月27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年度壓軸大展「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的開幕式上,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說到。「毫無疑問,孔子在我們中華文明史上,他就是一個高峰。」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現場(攝影:餘冠辰)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現場

早在西漢時期,史學家司馬遷在其《史記孔子世家》中專門讚美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高尚品德如巍巍高山讓人仰慕,光明言行似通天大道使人遵循。雖然不能達到(上面)這樣的境界,但心裡也知道了努力的方向。

有外國的歷史學家說,正是有了孔子,在其學說的影響下,偉大的中華民族比世界上別的民族更加和睦和平地共同生活了幾千年。

今年是孔子誕辰2570周年,中國國家博物館依託館藏文物資源,聯合國內文博單位策劃推出「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

本次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山東省文旅廳和孔子博物館協辦。展覽分為「孔子的生平與思想」「儒家學說的形成與發展」「儒家學說的國際傳播」「孔子題材藝術作品」四個部分,匯集了自新石器時期至當代的珍貴文物、古籍以及藝術品240餘件(套),總共700餘件,其中41位當代藝術家創作的40餘件孔子文化題材美術作品,是國家博物館第一次系統展示孔子思想形成、發展以及傳承的歷史,力圖為觀眾和研究者講述孔子文化的思想脈絡與深遠影響力。

《孔子燕居像》明(公元1368年一1644年)佚名繪 孔子博物館藏(攝影:餘冠辰)

這是孔子退朝燕居在家的畫像。《論語·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意思是孔子閒居在家衣冠齊整,容貌和舒。畫中孔子衣冠整潔,神態和悅,是廣為流傳的孔子形象。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現場(攝影:餘冠辰)

蟠螭紋編鐘(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認為樂具有教化人心的作用。「樂」是配合各貴族進行禮儀活動而製作的舞樂。舞樂的規模,必須同享受的級別保持一致。不同場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禮儀有別,所用的音樂也不一樣。

此組編鐘共9 枚,形制、裝飾花紋相同,大小依次遞減。器甬、舞、篆、鼓部飾蟠螭紋,細密繁複,凹凸有致。9 器均鑄銘文,字數不等,自名為「行鍾」。春秋時期,編鐘的數目比西周時期增加,構成完整的宮、商、角、徵、羽五聲音階。

東漢《熹平石經》殘石(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東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令蔡邕等人校正儒家經典著作,把儒家七部經典(《魯詩》《尚書》《周易》《春秋》《公羊傳》《儀禮》《論語》)抄刻成石書立於洛陽太學講堂前。《熹平石經》是中國刻於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因其字體俱為隸書,故又稱《一體石經》。

「潞國世傳」黑漆灑朱綠中和琴(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孔子幾乎一生都把古琴當成良伴,須臾不離,並且將琴瑟作為講學的必修課,教誨弟子「士無故不撤琴瑟」。該琴為仲尼式古琴。其底有「中和」二字及陰刻「潞國世傳」方印,有「敬一主人」題五言絕句詩一首:「月印長江水, 風微滴露清, 會到無聲處,方知太古情」。琴內底部刻有「大明崇禎辛巳歲孟夏潞國制貳佰叄拾肆號」字樣。古琴仲尼式,又稱「夫子式」,相傳為孔子所創製。孔子曾學琴於師襄,傳說後以自己的理想研製琴式,雖然尚未有歷史文獻表明仲尼式古琴確是孔子設計,但以「仲尼」命名此款琴的確很恰當,因其中正平和、簡捷流暢、含蓄大方的造型最能體現儒家思想中庸內斂的風格。

第一部分「孔子的生平與思想」分為思想涵育、聖跡流傳、思想學說三個單元。簡述面對春秋以來禮崩樂壞的局面,孔子如何「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系統總結、繼承、發展了上古三代的中華文明,並積極入世實踐,奠定了孔子思想的高度與深度。

《三字經》清刻本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三字經》是中國傳統啟蒙教材。取材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方面的典範,貫穿其中的核心思想是儒家的「仁、義、誠、敬、孝」等。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認為人的本性相近,只是後天習學不同而產生很大差別,因此要注重教化對人性的引導作用,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出發點。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現場(攝影:餘冠辰)

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唐代榮啟奇問孔子葵花鏡(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此鏡畫面故事出自《列子·天瑞》。榮啟奇為春秋時人,孔子問榮啟奇為何而樂。榮啟奇告訴孔子,「以人為貴」「長壽「等是他快樂的緣由。故事包含著孔子「仁」的人本思想和樂觀的人生智慧。

清光緒紫色布綴繡花卉紋樂舞袍(孔子博物館藏)

鄭板橋繪《蘭竹軸》(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君子」是孔子的理想化的人格,君子以行仁、行義為己任。孔子將仁、知、勇當作君子之德。「梅蘭竹菊」千百年來以其清雅淡泊的形象,一直為世人所鍾愛,同時也以「四君子」之名成為一種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徵。

孫中山書寫的「天下為公大道行」橫幅(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天下為公大道行」出自儒家經典《禮記·禮運·大同篇》,是孫中山對孔子等聖賢心目中「沒有戰爭,人人和睦相處,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等理想社會內容的一種提煉、總結。

光緒鎏金銅欹器(故宮博物院藏)

欹器,又名「宥卮」,作為勸誡之器,在周代曾被供奉於廟堂之上。孔子曾於魯桓公之廟見過欹器,由其「滿則覆,中則正,虛則欹」的特點,告誡弟子「滿招損,謙受益,戒盈持滿」的中庸人生道理。這件欹器是清光緒年間造辦處製作進呈給光緒帝的。

第二部分「儒家學說的形成與發展」包括「早期傳承」和「歷代發展」兩個部分,展示了孔子開宗儒學,經兩漢時期的獨尊,魏晉隋唐時期與釋、道的交融,宋明理學的發展,清代的總結,以及近現代的反思,歷經200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甚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融匯到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現場(攝影:餘冠辰)

第三部分「儒家學說的國際傳播」分為「時代新聲」「美美與共」兩個部分。一方面展示了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在新時代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復興道路上煥發出新的光彩,另一方面表現了孔子思想所蘊含的哲學、倫理、政治、教育、文化、社會治理等智慧,為世界文明的發展提供了豐厚滋養和啟迪。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現場(攝影:餘冠辰)

第四部分是「孔子題材藝術作品」部分,國家博物館選取了40餘件國畫、油畫、雕塑等藝術作品,來表現「孔子的生平與形象」、「孔子的思想與學說」以及「儒家思想的國際化」等內容。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現場(攝影:餘冠辰)

本次展覽是國家博物館第一次舉辦以孔子文化為內容的展覽。展覽以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為基礎,同時還商借了孔子博物館、山東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甘肅省博物館等單位的文物以及多位藝術家的作品。

為充分表現孔子思想的源流及其時代特點、後世影響,展覽除了選取大量的文獻資料外,還為說明中國古代禮樂文明的萌芽和發展選取了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玉器,商周的青銅器、漢代竹簡等典型文物,展覽的展品時間跨度長、種類豐富。

此外,展覽中還配以多種相關輔助展品,並運用多媒體展示方式,讓文物能夠「活」起來、使孔子及其思想得以讓觀眾得到更直觀的表現、更明確的解讀。包括不同題材的《聖跡圖》多媒體展示、孔子文化主題沉浸式體驗、孔子文化知識問答、「仁」字演變互動、四子侍坐VR展示、各國版本《論語》書流互動等。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現場(攝影:餘冠辰)

配合此次孔子文化展,國家博物館還自主開發了涉及文具、家居品類十餘款文創產品,希望以文創產品的載體形式將孔子的形象、思想和禮儀進行更為生動的傳播。

相關焦點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什麼意思,該怎麼用?一文讓你明白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語句出自《詩經·小雅·車舝》。間關車之舝兮,思孌季女逝兮。匪飢匪渴,德音來括。雖無好友?式燕且喜。依彼平林,有集維鷮。辰彼碩女,令德來教。式燕且譽,好爾無射。雖無旨酒?式飲庶幾。雖無嘉餚?式食庶幾。雖無德與女?式歌且舞?陟彼高岡,析其柞薪。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020-10-14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記那些無私奉獻的老先生們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記那些無私奉獻的老先生們  2014年9月11日中國廣告博物館  在中國廣告博物館籌委會中,有眾多熱心的老先生們,他們年事已高,且畢生心血都奉獻給了摯愛的廣告事業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生們的高風亮節、古道熱腸,值得我們深深地敬佩。  劉保孚先生:中國廣告協會副會長,原國家工商行政總局廣告司司長,曾任職於全國總工會、糧食部、商業部等國家部委機構,兼任中國商標協會秘書長、副會長。長期從事國家廣告事業管理及經濟管理工作。擔任廣告監督管理工作達二十餘年。
  •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將成國博2019年壓軸大展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25日電 (記者 應妮)今年是孔子誕辰2570周年,作為中國國家博物館2019年的壓軸大展,「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將以240餘件(套)珍貴文物、古籍以及藝術品的規模亮相,這也是國家博物館第一次系統展示孔子思想形成、發展以及傳承的歷史。
  • 讀二十四史——《史記》一〇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至聖孔子
    是為孔子「刪詩說」,今本《詩經》共三百零五篇,這些詩作都配合音樂舞蹈,可以演奏歌唱,合於《韶》、《武》、《雅》、《頌》這些樂曲的音調。孔子強調音樂的作用,「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孔子希望刪作《詩經》以使先王的禮樂制度恢復舊觀而得以稱述,王道也因此完備,孔子完成了《詩》、《書》、《樂》、《易》、《春秋》的編修。
  •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版畫中的魯迅形象與魯迅精神
    原標題: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版畫中的魯迅形象與魯迅精神 上半年,中國美術館和北京魯迅博物館聯合推出了「只研朱墨作春山——紀念魯迅逝世80周年美術展」,藉助224件文物、書籍裝幀和美術作品展示魯迅美術思想的形成、建構、影響過程,揭示魯迅與20世紀中國美術流變的關係;下半年,在魯迅博物館建館六十周年之際,該館又推出了「含英咀華——北京魯迅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展」。
  • 一卷書︱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專門引以讚美孔子:「《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漢鄭玄註解說:「古人有高德者則慕仰之,有明行者則而行之。」 把「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為,是人們行動的準則。【高山景行】現在縮略成為成語。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或高尚;景行,大路,比喻行為光明正大。
  • 高山仰止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出自:《詩經·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近義詞有:高山仰之,高山仰止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分句;常與「景行行止」連用。高山仰止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高山仰止(gāo shān yǎng zhǐ)成語釋義: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成語出處:《詩經·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近 義 詞:高山仰之成語用法:可作謂語、分句;常與「景行行止」連用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感情色彩:中性成語高山仰止的例句:1、在我的印象裡,這位在中國歷史上劃時代的偉人,高風峻節,平易近人,和藹可親,令人高山仰止。
  • 羊年"吉慶生肖設計大賽"徵集1800餘件作品 9作品獲獎
    羊年"吉慶生肖設計大賽"徵集1800餘件作品 9作品獲獎   2015年02月01日14:08 王軍強《雙福納祥 三羊開泰》等9件作品從1800餘件徵集作品中脫穎而出,分獲一二三等獎。 本次活動同時受到文化部外聯局、北京市僑辦的支持。經過兩個月的作品徵集,共收到來自海內外的設計稿件1880餘件。全國23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港澳臺地區、新加坡等地區均有設計者參與。
  • 讀《論語》:「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讀《論語》有感(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張恩恩這是大約2009年前後的一篇舊文,一共有二十章,今分為兩部分來獻醜,真誠期待各位讀者的批評指正。序 《論語》博大精深,自非我輩所解。然常讀之,亦有所想,故摘每章一節,且以私見述之。自知淺薄,胡言亂語,不成體統。
  • 湖南青少年天文科學大賽走進湘潭 700餘名小學生比拼天文知識
    本次預賽吸引了700餘名學生參賽。 在學校濃厚的科技氛圍下,本次預賽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熱捧,吸引了700餘名學生參賽。其中,成績優異的孩子將有機會參加全省決賽。湖南天文協會會長譚巍和湖南省地質博物館科教部副部長江河到現場觀摩。
  • 一周觀展指南|「黑石號」特展倒計時,清宮遺珍現國博
    呈現了巴西知名街頭藝術家組合奧斯吉美奧斯的12組藝術作品、約200餘件,涵蓋大幅繪畫、藝術裝置和多媒介等作品。組合由孿生兄弟——古斯塔沃和奧塔維奧組一起組成。他們於1974年出生於巴西聖保羅,現生活和工作於巴西聖保羅。
  • 2021年《國博日曆》,桌面上的藏品寶庫,帶你領略千年華夏文明
    圖片源自網絡總建築面積近200000㎡,大大小小的展廳有48個,收藏了1400000+件(套)文物。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推出2021年《國博日曆》,精選出365件珍貴館藏,將厚重的歷史文化以更輕巧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許多難得一見的博物館珍藏,只能在特展見到的罕見珍品,現在在家就能細細瀏覽,堪稱一本「美好生活的編年史,百代匠心的備忘錄」。
  • 一周觀展指南|唐代沉船特展倒計時,盛京清宮遺珍現國博
    」「以玉事神」「萬物有靈」以及「文明的延續」四個單元,較為完整地展示了三星堆文明的青銅文化、玉文化、自然崇拜以及其與金沙文明的淵源。——明清以來人物畫中的家族生活與信仰」專題展,以60餘件明清以來的人物畫及相關展品,為廣大群眾呈上一個以「慎終追遠」、「修身齊家」、「敬天愛民」等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內容的展覽,迎來吉慶的新歲。
  • 孔子研究院——智者樂山,仁者樂水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批准,曲阜孔子研究院於孔子2547年誕辰紀念日一1996年9月28日舉行了奠基儀式。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也是偉大的世界文化名人。孔子創立的儒學,曾對中國乃至整個東方世界過去二千多年的歷史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對當今世界和現代化的發展也潛發著越來越引人矚目的作用。孔子研究院的園林設計取意於古代「書院」,「它們多立於山林之中,有山有水,環境優美,設計中在建築群的西北部堆山,象徵「尼山」,上立「仰止亭」喻「高山仰止」之念。
  • 2020年山東省「年度漢字」優秀徵文作品展示(二)
    一種符號,萬千個方塊,穿越了五千年時空,在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中奔騰不息。這種符號,帶著歷史的印記——陶符甲骨、篆隸楷宋,幾千年來,記錄了太平盛世,描繪了戰火硝煙,承載著中華智慧,傲視著全世界蠻荒至文明的各種文化,彰顯著十四億華夏兒女豪情滿懷的文化自信。
  • 398件展品兩成首露面!頤和園將辦建園270年文物特展
    頤和園398件(套)展品將亮相展覽,其中20%是首次與公眾見面。相關負責人介紹,展覽分為山稱萬壽水清漪、無雙風月屬昆明、中間宮殿排雲起、觀魚勝過富春江等四個單元,集中展示清漪園時期、重建頤和園時期和現當代時期三個時間節點的頤和園展品和文化。展覽期間,398件(套)具有顯著頤和園特色的展品將亮相文物特展,其中20%是首次與公眾見面。
  • 十二生肖等9件作品「泰」有創意
    活靈活現的十二生肖盤扣、古樸大方的木雕、以泰州知名景點為元素創作的立體卡片……12月14日,首屆中國吉祥文化創意設計大賽表彰儀式在泰州美術館進行。據悉,自今年5月泰州面向全國徵集吉祥文化創意作品以來,共收到2400多件參賽作品,入圍200多件,經過專家評審,最終十二生肖等9件作品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