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湖南省青少年天文知識競賽預賽在湘潭市九華和平科大小學舉行。
本次預賽吸引了700餘名學生參賽。
湘潭市九華和平科大小學的校園科普館,科學氛圍濃厚。
紅網時刻11月7日訊(記者 何超)11月6日,由湖南省地質博物館、湖南天文協會聯合主辦的湖南省青少年天文知識競賽預賽在湘潭市九華和平科大小學舉行。
在學校濃厚的科技氛圍下,本次預賽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熱捧,吸引了700餘名學生參賽。其中,成績優異的孩子將有機會參加全省決賽。湖南天文協會會長譚巍和湖南省地質博物館科教部副部長江河到現場觀摩。
雖然這是湘潭九華和平科大小學首次組織學生參加天文科學大賽,但是學校每年都會舉辦校園科技節、科普大篷車進校園、科學繪畫、科學日記、科學小創作以及機器人體驗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特有的校園科普館更是向學生全面開放,從小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素養。
「我們致力於打造一所天文特色學校,培養孩子們熱愛科學、相信科學、運用科學的能力。」在該校副校長鄧亦看來,天文學科有著神奇的魅力,可以培養孩子們更高的格局和視野,擁有更豁達的心胸,讓孩子們努力朝著光的方向前行。
湖南天文協會會長譚巍介紹,目前,今年的湖南青少年天文科學大賽已吸引長沙、嶽陽、湘潭等地2000多名學生參賽。即將進行的決賽規格比往年更高,將邀請國內知名的天文學家到現場與孩子們進行交流。比賽將沿用往年表演賽的形式,不僅展示孩子們的天文知識,還展示孩子們的口才,突出個人風採。
2020湖南省青少年天文科學大賽,分為天文知識競賽和「火星地質勘測計劃」天文作品設計大賽兩部分,旨在推動湖南中小學天文基礎教育,為全省熱愛天文學的師生提供交流平臺,對接「全國中學生天文知識競賽」,培養省內優秀天文知識競賽選手,擇優推薦參加2021年全國賽。
目前,天文作品設計大賽作品徵集正在火熱進行中,比賽面向小學學籍在校學生,徵集利用實物模型搭建、3D列印等方式,呈現未來火星探測計劃、未來火星探測器、未來火星基地、未來火星車、未來火星生活及火星地質探測等創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