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掌故·廣州講古寮回憶
王袞甫 | 香港《大公報》1957.10
講古(圖片來自網絡)
凡是上了四十歲而年輕時曾在廣州住過相當時候的人,提到了「講古寮」,不但耳熟能詳,而且有不少人是身臨其地者;現在讓我把二十年前的回憶,約略記述起來,作為羊城的一段地方掌故。
「講古寮」是一座一通三便過,十分簡陋,坐東向西,幾十年間的建築物,位置在東校場靠南便(即現在省人民體育場男女共廁的舊址),至廣州淪陷時期,為日寇拆去。每天當正午前後總有成百以上的人,結集其地,大抵一時左右開講,到時,講古先生據上座,前置小長檯一,驚堂木一,茶壺、茶杯各一,小香爐一。講時,口沫橫飛,如從前的老師宿儒高頭講章一樣,講至興高採烈,往往手舞足蹈來形容書中人的一舉一動,聽眾則傾耳凝神而聽,煞是有趣。檯上還點了一枝一節節的粗香,燒了一節,便下來收一次錢,小休一下;這個時候,賣花生、瓜子等食物的聲浪,起於四座。過了一會兒再開講,一直到四時為止。
靠南便這一間,主講人叫先生年,聞說是前清秀才,他先前曾在市內善堂講《聖論》,後來才轉而講古。他的學問很好,又善插「花枝」,可惜晚年聲線帶沙,近年病故的何覺非,就是他曾經傳授心法的弟子。
中間這一座,曾由何粹初主講,他也是一個有相當學問的人,每天將書中較為艱深的字,寫出二三十個,貼在壁上,講完一字,則撕去一字,他解字不但詳細而且每字都是從《說文》和字典中參考得來的,對聽眾文化水平的提高也有幫助,可說是一個掃盲工作的先行者。
靠北邊這一間,高坐瞽者一人,手持小鑼、小鼓各一,專唱龍舟故事,又是別開生面。
寮的前面,另搭長廊一座,除牛雜和粉面一大檔外,兩旁還有葡萄糕、甜品和其他零星食物。寮後,在幾株繁蔭的大樹下,設一茶寮,中間置有大蒸籠幾個,滿盛餅餌糕點,不設盛器,任由茶客自取食品,結數的時候,也任由茶客自報茶點的數目,當時的人,稱為「問心茶寮」。
該寮每年必建「萬人緣」一次,在六七月之交,先選定主事者若干人,總理其事,分頭向附近店鋪和富戶勸捐,一到「中元節」這天,便張燈結彩,布置「盂蘭盛會」,入夜,盈千累萬的遊人,絡繹不絕的來看熱鬧,一面僱有瞽目的女曲藝人度曲,一面燒水陸大幽,恰如《西廂記》所謂「勝似鬧元宵」。
今天說書之風,更有改進,播音臺、文化公園、工人文化宮、茶館,都常有「講故事」的節目加插,如侯佩玉、陳乾臣、王蓋華、胡千裡諸君,都是街知巷聞的優秀說書工作者。
—完—
民國故紙堆整理 版權歸作者所有 轉載請註明
相關閱讀:
謀財劫色拳師身亡,年晚收帳遇盜,小武仗義破案:我是山人/1948
【廣派武俠短篇】妙尼發威拳師屈膝 少林絕脈法技擊教頭撞大板 六點半棍打破大放梅花鋼鞭:我是山人 / 1948
【廣派三及第】鳳眼拳大敗金鐘罩 教頭逞威風比武打瓜二花面:我是山人 / 1948
【廣派三及第】佛山祖廟冤鬼打架 幾條北帝須累死十條命:我是山人 / 1948
【廣派三及第】官窯金山寺東坡證前生 德雲和尚託生做蘇學士:我是山人 / 1948
【廣派技擊短篇】洪熙官始創洪家拳 傻廚夫竟是少林大拳師:我是山人 / 1948
【廣派技擊短篇】黃飛鴻妙計醒獅採青 無影腳一出老拳師抬亭:我是山人 / 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