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掌故·廣州講古寮回憶:王袞甫《大公報》1957

2021-01-10 民國故紙堆

羊城掌故·廣州講古寮回憶

王袞甫 | 香港《大公報》1957.10

講古(圖片來自網絡)

凡是上了四十歲而年輕時曾在廣州住過相當時候的人,提到了「講古寮」,不但耳熟能詳,而且有不少人是身臨其地者;現在讓我把二十年前的回憶,約略記述起來,作為羊城的一段地方掌故。

「講古寮」是一座一通三便過,十分簡陋,坐東向西,幾十年間的建築物,位置在東校場靠南便(即現在省人民體育場男女共廁的舊址),至廣州淪陷時期,為日寇拆去。每天當正午前後總有成百以上的人,結集其地,大抵一時左右開講,到時,講古先生據上座,前置小長檯一,驚堂木一,茶壺、茶杯各一,小香爐一。講時,口沫橫飛,如從前的老師宿儒高頭講章一樣,講至興高採烈,往往手舞足蹈來形容書中人的一舉一動,聽眾則傾耳凝神而聽,煞是有趣。檯上還點了一枝一節節的粗香,燒了一節,便下來收一次錢,小休一下;這個時候,賣花生、瓜子等食物的聲浪,起於四座。過了一會兒再開講,一直到四時為止。

靠南便這一間,主講人叫先生年,聞說是前清秀才,他先前曾在市內善堂講《聖論》,後來才轉而講古。他的學問很好,又善插「花枝」,可惜晚年聲線帶沙,近年病故的何覺非,就是他曾經傳授心法的弟子。

中間這一座,曾由何粹初主講,他也是一個有相當學問的人,每天將書中較為艱深的字,寫出二三十個,貼在壁上,講完一字,則撕去一字,他解字不但詳細而且每字都是從《說文》和字典中參考得來的,對聽眾文化水平的提高也有幫助,可說是一個掃盲工作的先行者。

靠北邊這一間,高坐瞽者一人,手持小鑼、小鼓各一,專唱龍舟故事,又是別開生面。

寮的前面,另搭長廊一座,除牛雜和粉面一大檔外,兩旁還有葡萄糕、甜品和其他零星食物。寮後,在幾株繁蔭的大樹下,設一茶寮,中間置有大蒸籠幾個,滿盛餅餌糕點,不設盛器,任由茶客自取食品,結數的時候,也任由茶客自報茶點的數目,當時的人,稱為「問心茶寮」。

該寮每年必建「萬人緣」一次,在六七月之交,先選定主事者若干人,總理其事,分頭向附近店鋪和富戶勸捐,一到「中元節」這天,便張燈結彩,布置「盂蘭盛會」,入夜,盈千累萬的遊人,絡繹不絕的來看熱鬧,一面僱有瞽目的女曲藝人度曲,一面燒水陸大幽,恰如《西廂記》所謂「勝似鬧元宵」。

今天說書之風,更有改進,播音臺、文化公園、工人文化宮、茶館,都常有「講故事」的節目加插,如侯佩玉、陳乾臣、王蓋華、胡千裡諸君,都是街知巷聞的優秀說書工作者。

—完—

民國故紙堆整理 版權歸作者所有 轉載請註明

相關閱讀:

謀財劫色拳師身亡,年晚收帳遇盜,小武仗義破案:我是山人/1948

【廣派武俠短篇】妙尼發威拳師屈膝 少林絕脈法技擊教頭撞大板 六點半棍打破大放梅花鋼鞭:我是山人 / 1948

【廣派三及第】鳳眼拳大敗金鐘罩 教頭逞威風比武打瓜二花面:我是山人 / 1948

【廣派三及第】佛山祖廟冤鬼打架 幾條北帝須累死十條命:我是山人 / 1948

【廣派三及第】官窯金山寺東坡證前生 德雲和尚託生做蘇學士:我是山人 / 1948

【廣派技擊短篇】洪熙官始創洪家拳 傻廚夫竟是少林大拳師:我是山人 / 1948

【廣派技擊短篇】黃飛鴻妙計醒獅採青 無影腳一出老拳師抬亭:我是山人 / 1948

相關焦點

  • 六旬「講古佬」首收七齡徒 「越秀·粵語講古名人堂項目」正式啟動
    金羊網訊 記者劉雲、通訊員蘇卓健攝影報導:「原文再續,書接上回……」相信對不少廣州人來說,這句話再親切不過。短短的八個字,帶出了兒時的集體回憶:每日放學飛奔回家,扭開收音機,一家幾代人聽著粵語長篇小說連播來「送飯」。
  • 羊城嗰啲古
    呢啲問題,係廣州民間文物保護協會近日組織文物愛好者逛沙面時提出來嘅。為咗講解呢段古,協會嘅人仲攞出平板電腦向大家展示以前嘅相,連路人都俾吸引住過來一齊聽。廣州好多地名、路名、歷史建築都有一段古,比如:狀元坊係點來噶?舊時嘅東山少爺有乜嘢娛樂生活?西關小姐要學啲乜嘢?相信好多人都好好奇。但係呢啲問題嘅答案依家知道嘅人已經唔多了,廣州本地嘅老街坊可能知道小小,至於後生仔,就咪指意咯!
  • 廣州仔拍「羊城十二時辰」!你看過了嗎?
    △廣州著名影視形象 「包租婆」「包租公」 但對於「廣州仔」Hobin來說 羊城廣州是定格於他心頭的美好
  • 廣州圖書館2014年3月15日免費「羊城學堂」講座介紹
    【導語】:廣州珠江新城新圖書館在這周末(3月15日)有什麼好玩的活動、講座嗎?廣州圖書館2014年3月15日免費「羊城學堂」講座介紹  廣州圖書館新館今周「羊城學堂」課程介紹(3月15日) 日期 時間 主講人 講題
  • 羊城百態:星座手繩DIY風靡廣州
    中新社廣州十一月六日電題:星座手繩DIY風靡廣州       中新社記者 邢健  一種用毛線和小鈴鐺、小環扣編織星座手繩的手工活動時下正風靡廣州,成為羊城小女生甚至是小男生的課餘消遣。  近一個月來,廣州許多中小學校和幼兒園附近的文具店和精品屋,都熱賣兩元人民幣一份的星座手繩DIY(DO IT YOURSELF,意為自己動手做)材料包,十二星座每個星座都有一種款式的星座手繩材料包,供不同星座生日的佩戴者選擇。每份星座手繩材料包內,包括有可編織兩條手繩的兩組毛線、兩副小鈴鐺小環扣,以及編織盤和圖紙。
  • 廣州首個羊城家政基層服務站揭牌,與51 家庭管家籤訂合作協議
    廣州市首個「羊城家政」基層服務站6月5日上午在海珠區南石頭街翠城花園翠城南街62號101「翠城生活理事會」掛牌成立。在基層服務站揭牌籤約儀式上,廣州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和海珠區政府領導,51家庭管家、南石頭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同志,共同為南石頭街「羊城家政」基層服務站揭牌。
  • 弄潮·羊城晚報60周年特刊-金羊網專題金羊網2017年10月26日
    擔當 驚天大案在羊城晚報上得到最及時、最深入的披露。 創刊 1957年10月1日,羊城晚報誕生在南粵天地間。 復刊 1980年2月15日農曆除夕,羊城晚報光榮復刊。 大氣 一紙風行數十載的羊城晚報,擔得起「大氣」二字。
  • 在廣州逛街,一不小心就是在古墓蹦迪
    北京路步行街 via 羊城博物館奇妙旅 如果你是第一次來廣州,你的廣州朋友招呼你去 令我們自豪的粵語,比其他方言都要「古」
  • 六十年前他深情禮讚這座城 盛世今日邀您續寫《廣州好》
    文/羊城派記者 鄧瓊圖/羊城派記者 陳秋明1959年,時任廣州市長朱光賦詞50闋刊載於羊城晚報,留下一段美談若非今日這番追尋,歲月已幾乎輕輕掩住了行跡:作為廣州城頭號地標的五羊雕像,與現代人詠嘆廣州最知名的詞作《廣州好》、同植根於這座古城的《羊城晚報》,竟是如此緊密相連!
  • 羊城後花園,廣州北大門,廣東花都必遊的六個旅遊景點
    花都位於廣東省中部,地處珠江三角洲北緣,為廣州市市轄區,有廣州北大門、羊城後花園、中國皮具之都等美稱。花都歷史悠久,人文昌盛,山清水秀。人文景觀主要有圓玄道觀、洪秀全故居、石頭記礦物園等,自然景觀主要是九龍湖、芙蓉嶂、高百丈風景區等。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廣東花都必遊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 大公報:溫家寶報告「心到眼到口到」
    中新網3月6日電 對於5日開幕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香港《大公報》報導說,宋代思想家朱熹有句話:「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隨著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在20多次熱烈掌聲伴隨下宣讀完畢,讓人想到了這「三到」。   報導說,「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溫家寶總理的報告,民心、信心都很到位。
  • 廣州「新乞巧」15載:古老民俗突圍之路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豐西西 鄢敏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鄧勃(署名除外)    8月21日,2020廣州乞巧文化節在天河珠村開幕。自2005年首屆「廣州乞巧文化節」在天河成功舉辦以來,至今已有十五個年頭。今年,廣州乞巧文化節一改以往政府主導的模式,首次通過社會化運營的方式舉辦,以此為乞巧文化注入新活力,同時激發乞巧文化與文化產業的深度融合。
  • 6名青年粵菜師傅獲頒「羊城工匠」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鄧瀟麗 通訊員穗工宣)去年12月30日,首屆廣州市「青年粵菜師傅」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從化南平靜修小鎮舉行
  • 「110節日快樂」3536架無人機組成警察節圖案致敬平安廣州守護者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付怡通訊員 公新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桂炎實習生 趙翊辰南國冬日花團錦簇,珠江兩岸流光溢彩。10日晚,廣州市公安局在廣州塔二樓平臺舉辦廣州公安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暨廣州110成立35周年鐵軍形象展示活動。
  • 肇慶這座古門樓氣派恢弘,前身竟是……
    所以,當時書院廣收門徒,傳道授業,以士人講讀為主。」曾為高要糧食局倉庫古崧臺門樓也曾被歷史的塵沙所淹沒。清末書院被廢,建國後,受不同因素影響,門樓遭改建,題額被灰沙遮蓋;20世紀60年代轉作高要縣糧食局倉庫。
  • 廣州新電視塔成羊城新圖騰 1000噸水箱鎮住塔身
    珠江邊上這座拔地而起的通天塔令廣州有了一個驕傲的「世界第一」。  廣州新電視塔位於廣州新中軸線與珠江景觀軸的交匯處,總高度61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電視觀光塔。其中,塔身主體高達450米,天線桅杆160米。廣州新電視塔正處在新中軸線的中心位置,將中軸線建築的恢宏氣勢推向高潮。
  • 1957年4月15日:第一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廣州舉行
    1957年4月15日,第一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廣州舉行。從第一屆開始,以後每年的春季和秋季中國都在廣州各舉行一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會期1個月。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從當年起把每年兩屆的交易會規模縮小,每屆的時間由原來的1個月縮短為20天。1989年開始每年兩次的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縮短會期,由原來的20天改為15天。
  • 廣東廣州:廣泛開展全民閱讀活動 讓全民閱讀成為常態
    4月將成為廣州的「讀書四月天」。2019年廣州讀書月將圍繞「閱讀,讓花城更美好」的主題,繼續將「花城」名片與閱讀緊密結合起來,致力打造全民閱讀的「珠江潮」,形成少長鹹集的閱讀嘉年華,為廣州市民開啟為期30天的全方位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