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東劍拔弩張全球股市集體下調 投資者淡定持貨未見恐慌)
中東緊張局勢持續升級,全球股市在辭舊迎新之際,迎來了第一隻「黑天鵝事件」。
據新華社報導,當地時間1月8日,伊拉克西部的伊拉克-美國聯合空軍基地阿爾·阿薩德(Al Asad),遭到多枚火箭彈襲擊。新華社援引伊朗半官方媒體報導,伊朗已開始針對伊拉克境內的美軍基地發起第二輪打擊。如果美國對伊朗的飛彈襲擊做出回應,將在美國境內發動攻擊。
這讓全球股市集體陷入拋售狀態,投資者避險情緒急劇升溫。儘管公布的最新經濟數據好於市場預期,美股三大指數1月7日仍全線回調。8日股指期貨開盤集體暴跌,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期貨盤中跌幅一度超過350點。
「過往的經驗顯示地緣政治危機通常會對股市等風險資產帶來短期震蕩,但這種影響往往不會持續太久。目前我們看到投資者並未出現恐慌,儘管股市出現一定回調,這是典型的避險對策,我認為市場的整體反應還是比較理智的,但中東局勢暫時不會引發美國經濟出現衰退。」1月8日,摩根大通私人銀行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吳安瀾(Alex Wolf)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
瑞銀財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資總監Mark Haefeler認為:「基於我們的基準情景,即不會出現重大軍事行動升級,此事件對於全球經濟和企業獲利的影響應該不大。因此,我們維持加碼全球股票以及美國股票的立場。」
亞洲股市全線下跌
1月8日亞洲開盤時間,恒生指數低開322點報27999點,失守28000點大關。盤中跌幅一度擴大至約400點,恆指最終收報28087點,回調0.83%。藍籌股幾乎全線下跌,中國人壽(02628.HK)下挫2.5%,大市全日成交額965.54億港元。
「過去10年,投資者經歷了無數的政治、經濟危機,股市大起大落。如果以前發生類似的危機,(香港)股市可能下跌了過千點,但今天開盤後,恆指的跌幅開始收窄,證明投資者仍然表現得比較鎮定,選擇持貨觀望。」中國銀盛財富管理首席策略師郭家耀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坦言。
截至1月8日收盤,日本日經225指數下跌1.57%,報23204.76點。韓國KOSPI指數收盤報2151.33點,下探1.11%。同時,印度孟買SENSEX指數下調0.11%,收報40825.79點。紐西蘭NZX50指數下跌0.63%,報11556.98點。
同日收盤,上證指數收盤報3066.89點,下跌1.22%。深證成指及滬深300指數的跌幅分別為1.13%、1.15%。
「美伊衝突可能會加劇市場的擔憂,從而導致資本市場的動蕩。對A股市場的影響並不直接,A股走勢主要受國內經濟、政策面的影響,與國際資本市場的走勢相關度不強,目前A股市場估值較低,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窪地。在全球市場動蕩之際,反而能吸引更多外資流入,在開年伊始就走出了獨立行情。」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郭家耀認為,目前市場主流意見仍然認為中東爆發大規模地區性戰爭的可能性較低,「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不應貿然沽貨減持,我們建議投資者應適當增加一些防禦性股票以及受經濟周期影響較小的個股,從而提升整體組合的風險防禦能力。」
去年恒生指數的表現差強人意,漲幅僅為9%左右,大幅落後於全球大部分市場。「恆指成分股有近一半是金融股,尤其是內地銀行股,這些股份難免拖累整體指數的表現。恆指公司計劃在5月宣布調整恆指成分股,有望將第二上市及同股不同權的股票納入成分股,這將為恒生指數帶來結構性的改變,從而為恆指帶來新的上漲動力。」
恆指公司行政總裁關永盛1月6日向媒體透露,將在近一兩周內針對同股不同權及第二上市股份應否納入恒生指數及國企指數等進行市場諮詢,預計在5月季檢時公布結果。恒生指數每季度檢閱一次,通常每年5月有一次季檢,季檢結果在6月生效。這意味著美團點評、阿里巴巴、小米等數隻股票最早有望在今年中正式納入恆指成分股,即所謂的藍籌股。
歐洲股市8日開盤普遍下跌,泛歐指數Stoxx 50報3741.76點,下跌0.47%。截至發稿,英國富時100指數最新下跌0.5%,報7536.6點;德國DAX指數回調0.64%,報13142.48點;法國CAC 40指數報5984.57點,回落0.46%;西班牙IBEX 35指數報9536點,下滑0.46%。
美股風光不再?
剛剛結束的2019年全球股市可謂一片歌舞昇平。其中,美股創下2013年以來的最佳年度表現,標普500指數年度漲幅近29%,在全球市場中獨拔頭籌。
凱投宏觀經濟學家Simona Gambarini認為,美國市場對中東危機作出的短期反應似乎暗示「美國經濟仍將安然無恙,即使美國股市仍然堅挺,我們並不認為美股將再現2019年的大幅上漲。」
顯然,美股不太可能再現如此驚人的漲幅。Gambarini坦言,一旦因供應受影響導致的油價暴漲,美國與伊朗之間爆發全面戰爭,將會拖累全球GDP增長下滑0.5%,「美國本身作為一個產油大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度較小,因此產生的經濟衝擊將小於第一次海灣戰爭。」
事實上,CNBC最近調查的華爾街分析師普遍預測標普500指數將在年底達到約3300點。瑞銀美國股市策略主管Francois Trahan則認為美股將在今年上演過山車行情,「隨著製造業指標ISM繼續探底,以及市場對盈利水平的預期持續下調,標普500指數到5月的跌幅可能最多達到16%,然而隨著低利率對經濟的正面影響逐漸浮現,美股會在下半年出現V型反彈。」
2019年第四季度的美股企業盈利預計仍將繼續下滑,跌幅預計為0.6%。然而,根據Refinitiv的預測,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盈利有望在今年第一季度出現反彈,同比上漲6.2%。
「從長遠來看,股市的回報仍然取決於經濟周期、貨幣財政政策這些基本因素。我們依然看好全球股市,包括美國、中國等市場,但由於去年全球市場的漲幅太高,今年美股的漲幅可能在中高單位數,背後的動力主要來自於企業盈利的改善。」吳安瀾表示。
此外,他認為,由於中東局勢不斷升級,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投資興趣也可能受到影響,「持續流入的資金可能出現暫停,投資者需要重新評估這場危機對不同新興經濟體的影響,比如一些依賴石油進口的國家如印度、韓國、土耳其等,石油價格上升對這些國家的經濟可能帶來較大的壓力。」他說。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的統計數據,去年12月全球新興市場股市共有129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其中中國股市流入101億美元。新興市場債市同期則錄得178億美元的資金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