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將相:周亞夫,一個敢於對皇親國戚說「不」的人
哈嘍,大家好。還記得幾年前的那部《美人心計》嗎,這部劇讓我們認識了以竇漪房為代表的許多集智慧與美貌的漢朝美人。但其中周亞夫這個角色,也讓小編非常的欣賞,這不僅僅是因為何晟銘演繹的到位,也是因為歷史上的這位人物也非常的厲害。其實很長時間以來小編也特別想寫一下關於這位為漢朝的歷史進程立下汗馬功勞的大將,周亞夫。因為他真正的做到了把國家放在首位,敢於對皇親國戚說「不」。
眾所周知,公元前154年,也就是漢景帝三年的時候,吳王劉濞帶頭起兵造反,得知這個消息漢景帝劉啟特別吃驚,於是趕緊派自己的得力幹將周亞夫前去平定叛亂。接到命令後,咱們的周亞夫大將軍也絲毫不敢怠慢,立馬率領軍隊奔赴滎陽。而此時,梁孝王劉武的求救信也立馬來了。
大家可能也會問為什麼劉武的求救信會來得這麼快呢?原來此刻的叛軍,已經攻進梁國,劉武已經無計可施。按說皇帝的弟弟向你求救,作為一個將軍,此刻應該是趕緊發兵救出梁王,在表明忠心的同時,也為自己以後的加官進爵鋪墊道路。但是周亞夫卻沒有這麼做,而是整理軍隊,研究作戰部署。雖然他也派出士兵去刺探敵情,但一直遲遲沒有發兵。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周亞夫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難道是因為他背後有更大的靠山嗎?還是他就是這麼的不懂人情世故,就是一介武夫?
原來,周亞夫此刻最擔心的其實不是吳楚軍隊 ,而是自己所帶領的這支隊伍。看過許多戰爭片,有點軍事素養的人都知道,如果想要指揮好一支軍隊是非常不容易的,要想使這支隊伍發揮出最大的威力,關鍵點在於領導者所擁有的領導能力,它也並不是看過幾本兵書就能夠參悟的。
在中國歷史上,這樣一位出色的將領,真是少之又少。說白了,周亞夫其實就是被皇帝拿來救火的,所以他手下的兵馬肯定也是從各處調過來的。那麼在這麼一個階段,要想打勝仗,一舉殲滅叛軍,這就必須有時間來調整軍隊,讓軍隊成為一把最有力的鋒刀。周亞夫用了五天的時間整治好了軍隊,然後就開始研究戰略部署。在周亞夫與鄧都尉商量之後,他們決定一路向西,然後在昌邑修築防禦工事,切斷無數叛軍與各地諸侯叛軍之間的聯繫。
而此時的劉武也已經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了,因為他根本不懂得這些軍事上的事情,他只知道現在的他真的快要被叛軍折磨瘋了,他也快要崩潰了。他肯定也在想我的皇帝哥哥是讓你周亞夫來救我的,不是來給我整治軍隊、修工程的,我真的不需要你做這些呀呀。於是他不斷向周亞夫求救,但是為了保全大局,為了漢朝的千秋萬代,周亞夫並沒有去。絕望的梁王真的是一點轍都沒有了,只能向他的太后老媽求救,竇太后也心急了,那可是他的親兒子呀,於是她就趕緊給漢景帝施壓,讓漢景帝下令讓周亞夫去救梁王。
最後,漢景帝也只能下詔讓周亞夫去救自己的親弟弟。但是,誰都沒有想到的是,周亞夫竟然沒有接旨,因為他對自己的戰術有自信,他確信自己會贏,他也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就這樣在他的堅持下,周亞夫帶領軍隊平定了「七國之亂」,為歷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如果沒有周亞夫的堅持,很有可能歷史就會被改寫,也很可能就不會有後來漢朝的強盛。
在小編看來,其實真正敢與皇親國戚叫板的沒有幾個人,像周亞夫這樣事事把國家放在首位,為了國家利益敢於對皇親國戚說「不」的人,更是鳳毛麟角。梁王、太后這些人對於周亞夫來說都是浮雲,在他的心中每件國事都是大事。所以小編也特別佩服這位英雄,佩服他的大公無私,也被他的人品所折服。不知道各位是不是也和小編一樣深深的被他的人品所折服呢?
你對周亞夫大將軍有什麼其他的看法嗎?歡迎留言評論,我們一起來交流。如果你喜歡周亞夫,也喜歡歷史,歡迎和小編多多互動,我們一起交換觀點,一起來暢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