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名言, 可秒懂周亞夫、年羹堯失敗, 印證王翦、衛青成功。|職場...

2020-11-25 夜讀聊齋魅添香

歷史,不是消遣,而應昭示現在、啟迪未來。歷史,不是冬裝,而要剝去偽裝、赤裸相對。歷史,不是詭詐,而需積正能量、行萬裡路。

我們都是職場中人,每天都會歷史重現,每天都在現場直播,學歷史漲見識避風險,善莫大焉。今天,我們來研究關於職場生存問題。從幾位歷史名將說開去。

第一,明君漢景帝雍正帝,為何要恩將仇報?

《漢武大帝》景帝

漢景帝繼位之初,先祖劉邦分封劉氏子孫為王以屏障京師之美好願景凸顯弊端,帝師晁錯提出削藩之策,繼而引發「七國之亂」,大漢王朝血雨腥風、風雨飄搖。

公元前154年(漢景帝三年),吳王劉濞聯合楚王劉戊、膠西王劉卬等叛亂。周亞夫臨危受命,以太尉職領兵平叛,匡扶大漢江山社稷於將傾之時。年羹堯平叛西藏與周亞夫平七國相比,不可同日而語,而雍正感激年羹堯稱呼「恩人」,而周亞夫對整個西漢政權來講,豈止是一個恩人能夠表達的?

最是無情帝王家。被「七王之亂」嚇得瑟瑟發抖,拉著周亞夫衣角期期艾艾的漢景帝,最終還是選擇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卸磨殺驢。

一代軍事家,在牢獄之中,絕食五天後吐血而死。另一位牛人年羹堯,最終從權位巔峰推下懸崖,直接被賜死。

漢景帝和雍正帝,難道是昏君嗎?一代聖主,為何要幹這種誅功臣、背罵名的事兒呢?那就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二人均該死!

第二,同為功高震主,為何王翦衛青得善終?

《漢武大帝》漢武帝

當年王翦率秦60萬大軍滅楚出徵前,向秦王三番五次「請美田宅園池甚眾」、「以請田宅為子孫業」。

下屬不解。王翦解密: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國甲士而專委於我,我不多請田宅為子孫業以自堅,顧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大秦帝國》王翦

王翦後被封侯爺、被尊帝師,不僅得善終而且富貴幾代人。

衛青任西漢大將軍,節制所有將領,成為皇帝之下的最高軍政首腦,位在丞相之上。但衛青雖然戰功顯赫,地位尊寵,但從不養士人門客。別人也很好奇,為什麼不養點人博取好名聲呢?

衛青也作了解釋:養士會讓天子忌諱,作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職就可以了,何必去養士呢?

王翦和衛青得以善終,難道是遇到好主子了嗎?雖不知道秦始皇是殘忍好殺的暴君,劉徹也是殺伐果斷的鷹主。既然都不好應付,那就說明這其中有秘訣。

第三,周勃逛一圈鬼門關,有什麼心得?

《大風歌》周勃

周亞夫之父猛將周勃,是跟著劉邦一起打天下的功臣,累功被封為絳候。當一幫生死兄弟被殺被剮之後,返回封地的周勃,心驚膽戰。後有人告發周勃謀反,皇帝指示廷尉捕捉周勃治罪。在獄中獄吏欺凌侮辱他,周勃拿千兩黃金送給獄吏,才找到求生之路。周勃出獄後說:百萬大軍之將,怎知獄吏之貴。(原話沒找到,小編美化成這句,意思相同。)

怎麼理解周勃這句話,小編以為可以概括為下面幾句話。

第一,率百萬之軍,正是今日牢獄之災根源。

第二,九盛之尊、下山猛虎,監獄也能煉成渣。

第三,縣母死,滿街白。縣長死,沒人來。上臺必有下臺時。富貴之時,莫忘磨滅之危。

第四,閻王管生死,小鬼管行刑,刀砍頭容易、鋸放血痛苦。天地生人,必有一人之用,貴賤誠不可偏私。

《漢武大帝》周亞夫

第四,懂政治之將為名將,似政客之將為蝦將!

說半天,其實周亞夫和年羹堯,雖然堪稱上將之才,但並非名垂千古之將,因為他們不懂政治,居功自傲,很任性,也很作,所以死得很快。

軍事,永遠是政治的延續。軍事,永遠是政治解決不了問題後的終極手段。一個在政治上弱智的將軍,是絕對不可能有多高的格局和多寬的縱深,充其量是一個會打仗的指揮員。

但更可怕的還不是不懂政治,而是那種只懂政治不懂軍事、只懂鑽營不懂專業的將領,那就是典型的政客,打起仗來指定要壞菜。

三人行,必有政治。在職場上,我們如果不能從政治視角來分析研究問題,用政治手腕處置解決問題,就很容易碰觸暗礁,遭遇雷區。

在單位,無論我們有多大功勞,都要低調做人、踏實做事,收斂鋒芒、隱藏野心,否則下場必然和周亞夫、年羹堯一樣,需要的時候用一下,不需要的時候就丟一邊,甚至還順帶踢一腳。

相關焦點

  • 漢武帝踞廁見衛青:西漢大將軍面對皇帝卑躬屈膝,實有難言之隱
    本期話題作為漢武帝最信賴的外戚,衛青建號大將軍,三子封侯。風光之極,可謂一時無兩。就算是歷史上的著名權臣如周勃、周亞夫和竇嬰也不能匹敵。可奇怪的是,衛青在漢武帝面前卻表現得卑躬屈膝,甚至武帝距廁召見衛青,衛青也不以為意,絲毫看不出他有一點周勃等人驕橫跋扈的態度。為什麼衛青成不了權臣?漢武帝駕馭他的秘訣又是什麼呢?
  • 為什麼漢景帝因為一雙筷子選擇放棄了周亞夫?
    周亞夫他爹周勃的好戰友陳平,就曾經在老家主持過裡中社的宰殺犧牲的活動。鄉老們都誇陳平公道。不是說他宰牛技術好,而是誇他分牛肉靠譜!父老曰:善!陳孺子之為宰!這可不是平均分牛肉就能得到的讚譽!老人小孩,男人女人,貧富貴賤,大家都挑不出毛病來,才能達到好「宰相」的標準。
  • 漠南大決戰:衛青三戰三捷,霍去病一戰封侯,從此漠南無王庭
    中國古代戰爭史 · 西漢篇(11)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專門拿出一篇來寫西漢的騎兵制度和戰術變革,因為接下來的漢匈戰爭將進入衛青、霍去病開掛吊打匈奴的階段。前128年秋,被衛青偷了老巢龍城的匈奴人不甘失敗,以兩萬鐵騎南下,先破遼西,殺遼西太守,後攻漁陽、雁門兩郡,屠殺邊郡漢人數千人。
  • 周亞夫:命中注定還是性格決定(武廟七十二將系列)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譯文: 廷尉責問說:「您是想造反嗎?」周亞夫說:「我所買的器物都是殉葬用的,怎麼說是要造反呢?」獄吏說:「您縱使不在地上造反,也要到地下去造反吧!」1細柳營中,軍紀森嚴,霸氣側漏。 七國之亂,百日平定,穩如泰山。
  • 漢武帝兵分四路北伐匈奴,衛青一戰封侯,李廣全軍覆沒
    前129年,匈奴再次興兵南下,等待十年的衛青,終於有了上場表演的機會。面對匈奴的挑釁,漢武帝吸取了馬邑之謀失敗的教訓,放棄不切實際的境內作戰,轉而開展一次試探性的主動出擊。為何說是試探性的出擊?原因在於這次的行動目標不是殲滅匈奴主力,而是考察新選拔的四位將領:衛青、公孫敖、公孫賀、李廣。
  •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為何不拉攏鄔思道,聯手反抗雍正?
    為什麼雄踞西北的年羹堯為何沒有拉攏鄔思道呢?如果這二人文武搭配,年羹堯豈能落得被鴆殺的結局?劇中的年羹堯腹黑、貪婪、自私也確實有能力:奉命查封《百官行述》卻為了數百萬兩白銀屠戮江夏鎮數百口,卻讓四爺黨背黑鍋;在平定西北過程中雍正甚至抄貪官的家補貼軍費,但是年羹堯卻表現奢靡,在被貶後出手給桑成鼎的就幾百萬兩;作為四阿哥的門人並不忠心,與八爺黨始終曖昧不清;也許他認為後期對雍正是絕對忠誠的:貪婪無論是效仿王翦也好還是真正貪汙也罷,這都是在忠誠的大前提下進行的。
  • 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周亞夫私藏盔甲獲罪冤不冤
    前言:西漢名相開國元勳周勃,有一兒子也曾官拜丞相,那就是周亞夫。他擅於治兵領軍,曾平定七國叛亂為王朝立下赫赫功勞。然而這名功勳彪炳的丞相,卻沒有獲得善終,晚年在獄中絕食而死。當時西漢司法官廷尉,以周亞夫私藏盔甲,將其罪名定為謀反,最終周亞夫不堪受辱絕食而死。關於周亞夫一案,古往今來的讀書人都在替他喊冤,認為這都是誣告。
  • 年羹堯是如何被雍正賜死的?一個人情商的重要性,這是職場規則
    說到年羹堯,我們都從影視劇中得到信息比較多,比如說年羹堯是雍正的包衣奴才。同時也是親戚關係,年羹堯的妹妹在雍正還是雍王時就嫁給了雍正,在雍正奪位的過程當中,年羹堯是雍正的得力助手。雍正繼位了,更是給予年羹堯大權。那要說到年羹堯的官運和起步,應該是從年羹堯的出身開始,年羹堯父親年遐齡,歷任河南道御史、工部侍郎,官至湖廣巡撫,可謂封疆大吏,要知道這樣的二品大員家的公子,能沒有機會嗎?
  • 周亞夫與李世勣2種應對,1個被殺、1個富貴
    有些員工試圖奪取股份,有些員工卻一心一意為公司付出,然而職場生涯,如何才能越走越遠?周亞夫和李世勣同樣被皇帝刁難,但是他們卻有不同的結局,他倆的故事給了我們答案。而到了周亞夫所駐紮的細柳,卻發現這裡軍令嚴明,讓漢文帝大受感動。 也正是因為此事,周亞夫受到了重用,文帝臨終前還叮囑漢景帝有事重用周亞夫,就這樣他做了車騎將軍。可惜的是,周亞夫正是因為太過剛直不阿了,不懂得看人臉色,在職場上在混不下去,最終落得個被殺的命運。
  • 懂王的成功和美國的失敗
    文 / 洛水鐘鳴別再說什麼 " 懂王敗選說明美國具有強大的自我修正能力 " 了。四年前懂王的成功,早已證明了美國的失敗。早在去年 11 月初,我就在拙作裡說:懂王的陰影絕不會因為他離開白宮就消散。在過去的四年裡,他開創了美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最糟糕的公共討論範式,不管他贏不贏得大選,一個對立情緒更重、火藥味更濃、更加孤立和保守的美國社會都會到來。
  • 秦國憨厚老實的王翦,通過3件事看出滿腹心計,所以才長命
    是金子在哪都能發光,其實以王翦的能力在哪個國家都會被重用,他也成為秦王統一六國不可缺少的人才。 王翦在攻打趙國的時候,與名將李牧相遇。 雙方打了一年多,最後一代名將李牧被王翦施反間計被除掉,成功打下了趙國。
  • 《大秦賦》憨厚老實的王翦,通過3件事看出滿腹心計,所以才長命
    雙方打了一年多,最後一代名將李牧被王翦施反間計被除掉,成功打下了趙國。在之後的發生了荊軻刺秦王,讓秦王找到了出兵伐燕的藉口,領兵的正巧又是王翦,由於實力懸殊,順利攻取了燕都城薊。隨後王翦領兵伐楚,秦國軍隊圍困住了楚軍,楚王看著洶湧的秦軍,也不敢輕舉妄動,雙方僵持不下。一年後終於按捺不住的楚軍,開始調動軍隊,王翦就在此時,一舉擊潰楚軍。
  • 戰國四大名將中,為何只有王翦得到善終?王翦:珍愛生命遠離政治
    此後無路可走的廉頗,只好投奔魏國避難。六年後,趙國在秦、燕夾擊之下風雨飄搖,國弱思良將,悼襄王又開始懷念廉頗。又是「趙奸」郭開,阻止了廉頗的報國之心,他以四兩撥千斤的「尿頻」(頃之三遺矢),打消了趙王重新啟用廉頗的念頭。廉頗報國無門,魏國也不敢重用他,於是流落到楚國,最後終老楚國,享年84歲。
  • 雍正王朝:雍正請年羹堯吃飯提出三個要求,年羹堯為何敢全部否決
    在年羹堯好不容易平定西北以後,雍正想著從他做皇子時就跟著他的包衣奴才年羹堯能理解他,縮減軍隊開支,誰知道在雍正幾乎用懇求的語氣跟年羹堯商量的時候,年羹堯一點面子都不給,反而變本加厲要求雍正同意他保舉的一百多官員名單。那麼年羹堯為什麼敢於全盤否定雍正提的這幾個條件呢?
  • 現在想要成功的人,請記住北島10個字的名言,就一定可以走向成功
    是什麼樣的名言能讓人記住,走向成功呢?如果不讓大家往下讀,也不讓大家去讀北島的名言,大家會怎麼回答呢?相信很多人會回答說,想要成功,首先就是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因為方向錯了,再怎麼努力,也是徒勞無功,不會走向自己理想的彼岸。更有人會回答說,想要成功,那只有堅持,不放棄,一路走到底,自然就會成功。
  • 有關成功的勵志名人名言
    5、一個人幾乎可以在任何他懷有無限熱忱的事情上成功。6、沒有一種不通過蔑視忍受和奮鬥就可以徵服的命運。7、如果不想做點事情,就甭想到達這個世界上的任何地方。8、擁有夢想只是一種智力,實現夢想才是一種能力。9、沒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斷培養的信心。
  • 「飛將軍」李廣和衛青的因為一戰,一個被封侯,一個被貶
    於是馬上就開始行動起來,派人組織了四支騎軍,從四個方向出擊分別是上谷郡、代郡、雲中郡、雁門郡,分別由衛青將軍,公孫敖,公孫賀,李廣四人帶領軍隊出擊。每支軍隊的首領都帶兵一萬多人;派出的這四個將軍,除了李廣與匈奴交過手,其他幾人都是年輕的將領。皇帝知道漢朝缺少能徵善戰的大將軍,這次派他們出徵就是希望能夠培養出一群漢朝的將軍。
  • 「朝乾夕惕」和「夕陽朝乾」各是什麼意思,為何年羹堯因此喪命?
    遠在西北的年羹堯也隨著大流上了一份奏摺,本來這也屬於正常操作。但是年羹堯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將「朝乾夕惕」錯寫為「夕陽朝乾」。本來年羹堯寫錯了,也不是多大的事情,但萬萬沒想到的是雍正帝是勃然大怒,於是乎年羹堯先是被免職,調任為杭州將軍。
  • 年羹堯作為兩朝老臣,為何雍正一定要將他置於死地呢?
    《雍正王朝》中的年羹堯演繹的很悲慘,不肯認錯,但真實歷史中的年羹堯不是不向雍正認錯,而是連真正認錯的機會都沒有。他執著的是傲慢與貪婪,最終為自己安排了一條不歸路。年羹堯與雍正本身「感情」基礎薄弱對於年羹堯來說,從情感角度來看,他更感激的是康熙帝,與雍正帝的結合,看上去更像「拉郎配」。一個人家世好,在個人發展的道路上佔據著一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