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腸醫生是如何診斷痔瘡的?真的一根指頭就夠了?

2020-12-01 澎湃新聞

肛腸醫生是如何診斷痔瘡的?真的一根指頭就夠了?

2020-05-08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消化社區

我們普通人判斷自己是不是有痔瘡

大約就是

「菊花」那裡掉了個「肉坨坨」

便血、疼痛

肛門長期「黏黏的」瘙癢

可是非常要這樣判斷

你置息肉、肛裂、肛周膿腫、肛竇炎、肛瘻,

甚至是直腸,

這些肛「兄」肛「弟」為何地?

要知道

不僅僅是痔瘡會便血、會肛痛、會瘙癢

臨床上,這些肛腸疾病症狀都極為相似比如,在就診的患者中,八成曾經將腸癌當痔瘡治從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要知道,直腸癌是極少數可防可治的惡性腫瘤之一初期5年生存率高達95%這樣可怕的誤診誤治令人惋惜,令人痛心疾首。

患者自己如何正確的診斷痔瘡?

大便時看到流血、滴血或者糞便中帶有血液或膿血,多數是由痔瘡引起的。因為肛裂的出血呈鮮紅色,伴有肛門劇痛,這點可與痔瘡作出鑑別。

如果大便帶血,血色暗紅或大便色黑暗,那是消化道出血所致。有的患者朋友排便時有腫物脫出肛門,伴有肛門潮溼或有粘液,那多數是由內痔脫出或直腸黏膜脫出。如果肛門有腫塊,疼痛激烈,腫塊標面色暗,呈圓形,可能是患了血栓性外痔。

得痔瘡是怎樣一種體驗?

該怎麼形容呢?痛的感覺,大概就是屁股一涼,菊花一緊,和拉玻璃有得一拼……

痔瘡,地處菊部,根據生長位置,可分為內痔、外痔以及「混搭」的混合痔。

外痔通常表現為肛門不適、瘙癢等;內痔最主要的表現是出血和脫出,當你發現菊花有腫塊狀的東西拉出來,卻沒辦法推回去時,就會發生劇烈疼痛。

但其實大多數痔瘡是處於靜止和無症狀的狀態,並不是每顆痔都會有它的脾氣。

提醒:總體來說如有以下症狀,說明你可能是有「痔」之士。

排便出血;排便時肛門腫物脫出;肛門瘙癢;疼痛;異物感;難以清潔的多餘皮贅。

肛腸科醫生是如何正確的診斷痔瘡?

在詳查患者病史的基礎上,肛腸科的醫生主要採用以下幾個方法對痔瘡進行診斷:

肛門視診

用雙手將肛門向兩側牽開,除一期內痔外,其他3期內痔多可在肛門視診下見到。對脫垂特別是環狀痔診斷,更有意義。

直腸指診

內痔無血栓形成或纖維化時,不易捫出,但指診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直腸內有無其他病變,是否患直腸腫瘤及息肉。

肛門鏡檢查

先觀察直腸黏膜有無充血、水腫、潰瘍、腫塊等,排除其他直腸疾患後,再觀察齒線上部有無痔,若有,則可見內痔向肛門鏡內突出,呈暗紅色結節,此時應注意其數目、大小和部位。

有痔瘡應怎樣治療?

痔瘡分為四期,如果是Ⅰ期、Ⅱ期痔瘡,保守治療是有效的,但是病情發展到Ⅲ期、Ⅳ期,運用藥物保守治療就效果甚微了。

「十人九痔」這句俗語,已經通俗的不能再通俗,以致很多人都冷漠處理,甚至將痔瘡當感冒對待,能拖就拖,能忍則忍,最終,小痔瘡拖成了大痔核,便血、疼痛、瘙癢、脫出等一系列的症狀也接踵而至。針對痔瘡不同的分期,處理方式也是不同的,專家提醒廣大患者朋友,真的到了需要手術的時候,還是儘快手術為好。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痔瘡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女子治個痔瘡十天竟花了一萬二 寶雞遠大肛腸醫院:患者自願的沒有...
    因為肛周瘙癢和痔瘡問題, 48歲的寶雞市民王女士在去年12月19日來到寶雞遠大肛腸醫院就診,十天花費了一萬兩千多元,出院後回到家仔細一想懷疑「被坑了」。之後,王女士向華商報-二三裡資訊反映投訴。
  • 武漢漢西博仕肛腸醫院脫肛與痔瘡有什麼區別
    武漢漢西博仕肛腸醫院表示,痔瘡和脫肛都是肛腸疾病中易多發的兩種肛腸疾病,雖是兩種不同的肛腸疾病,但症狀也有幾分類似,總是容易誤解廣大患者,容易混淆,以致於不少脫肛患者被當成痔瘡治療,最終延誤了病情,給身體帶來更大的危害。
  • 從誤診痔瘡出血到直腸癌,如今康復17年,原來他是這麼走過來
    我就到鎮醫院肛腸科就診,那天不湊巧,寧波肛腸科的專家沒來坐診,只有普通門診醫生檢查。醫生說我是痔瘡出血,沒有大事,於是配了點藥回家。服用治療痔瘡的藥兩個多月不見效果,血絲變成了小血塊。家裡人覺得不對勁,要我去縣裡的大醫院檢查。經肛腸科專家指檢後,說不是痔瘡出血,在距肛門七釐米處有一個腫瘤,初步診斷是直腸癌,概率在90%以上。醫生做了切片化驗,並且需要住院手術。
  • 父女一同被確診為中晚期 醫生:大便帶血,別把它當痔瘡!
    紅網時刻1月8日訊(通訊員 危為)便血、排便困難、排便疼痛是得了痔瘡的典型症狀,這種病雖然很痛苦,但不少人都認為不要緊,要不了命,往往自行處理,隨便吃點藥了事,殊不知,這種便血症狀不僅是痔瘡獨有的,直腸癌也有類似症狀。下面,長沙東大肛腸醫院帶大家看個案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視。
  • 大便拉出血,是痔瘡,還是直腸癌?醫生:要學會正確區分才行
    其實大便拉出血,不一定就是患有直腸癌,也有可能是出現了痔瘡,不過直腸癌在早期的時候,有很多症狀跟痔瘡還是比較相似的,大家也要學會正確的區分方法,避免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期。痔瘡與直腸癌都有大便拉出血的症狀,大家如何才能區分開來?這3點是關鍵1.
  • 經常便便帶血,你誤會痔瘡了!很有可能是全球死亡率第二的癌症!
    在當地醫院經過腸鏡檢查,醫生發現他距離肛門15釐米處的直腸有一個腫塊,經過活檢診斷為直腸腺癌,並建議他到浙大一院就診。「當時他來的時候診斷還是比較明確的,以直腸癌收治入院。」浙大一院肛腸外科副主任醫師盛勤松說,完善相關檢查後,毛叔接受了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Dixon),術後6天便恢復出院。由於病理報告提示已是癌症中期,因此術後一個月,毛叔還需要接受化療。
  • 痔瘡出血可能還會引起貧血 這些危害要了解
    紅網時刻9月2日訊(通訊員 石豔芝)半年前,劉女士檢查出有痔瘡,但是她選擇保守的藥物治療,後來發現自己出現了便血的情況,也沒有引起重視。直到一個星期前劉女士的家人發現她臉色蒼白,詢問之下才得知劉女士因為痔瘡便血出現了貧血的情況。在家人的催促下,劉女士來到了長沙東大肛腸醫院就診。
  • 有「痔」難言:引起痔瘡集中在5個方面,痔瘡發作怎麼辦?
    痔瘡是一種常見病,民間就有「十人九痔」的說法,可見其發病率之高。但因其發病部位的特殊性,很多人都不好意思談及自己的這個「小毛病」。其實談及痔瘡,不必有羞恥感或心理負擔,它是一種不應該被忽視的肛腸疾病,大大方方去醫院治療才是明智的選擇。
  • 重慶同仁肛腸醫院:拉屎出血沒疼痛感,是有痔瘡嗎?
    大便時出血,是得了痔瘡? (注意:常聽說「十人九痔」看來痔瘡完全是無處不在,但是便後出血不一定是痔瘡,具體還需分析分析。) 1、便後出血.......這就痔瘡了? 痔瘡患病的人太多,所以一發生便血,第一想法就是痔瘡。
  • 有哪些預防痔瘡的生活小常識?
    受風寒後,人的身體會發冷,此時肛門的括約肌緊張,有痔瘡的患者會有疼痛感。受寒後,肛門墜痛,患者感到痔瘡下墜感明顯加重,加之冬季人們的活動量相對減少,容易因受風寒引起痔瘡復發。 冬季如何預防痔瘡復發?
  • 這4類女性,容易被痔瘡「盯上」,應付這種問題,要看其嚴重輕度
    人們常說:十人九痔,由此可見痔瘡的發病率有多高。痔瘡是常見的肛腸疾病,每個年齡段的人群都會發病,不過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會慢慢增高。痔瘡的主要表現是便血、排便困難以及疼痛。一般女性易患有肛腸疾病,尤其是懷孕期、月經期和更年期發病率最高。哪些階段的女性易患上痔瘡?
  • 肛腸、胃腸疾病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疾病,很多人受到這兩種...
    肛腸、胃腸疾病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疾病,很多人受到這兩種疾病的困擾,但是很多人也不願意來醫院就診,尤其肛腸疾病,患者都比較難以啟齒。
  • 如果你得的「痔瘡」不是痔瘡...
    溫馨提示:本平臺文章僅供醫院內部員工學習參考,不作為對外宣傳使用,且不可作為診斷依據 痔瘡很常見,每個人對痔瘡的看法和對待它的態度都不一樣。 樂觀者得痔瘡:反正痔瘡要不了人命,不算個事兒。
  • 痔瘡是如何形成的?醫生說:這3個小方法,讓它不再找你麻煩!
    立足科學理念,傳播營養健康,又到了和友們說健康的時刻,今天要和友們分享的健康話題是痔瘡。痔瘡是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疾病之一,發病時常讓病人疼痛難耐、坐立不安,甚至影響日常工作與作息。民間有「十男九痔」、「十女九痔」的說法,它更是老年人的常見困擾。臨床發現,很多門診還經常接診「痔孩子」。
  • 痔瘡外痔肉球怎麼消除 終於找到快速解決痔瘡肉球的妙招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是什麼,與痔瘡打過交道的人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是痔瘡」!可千萬別小看痔瘡,有這樣一句話「痔瘡不是病,疼起來要了命」,由此可見痔瘡雖小這威力卻是大的驚人。
  • 痔瘡是如何形成的?怎麼調理?醫生:這3個小方法,或能幫到你!
    俗話說,十人九痔,痔瘡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發病時讓人疼痛難耐,坐立不安,甚至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同時痔瘡也困擾著很多老年人,近幾年來由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不愛運動,長期坐著,導致越來越多的人都出現了痔瘡,痔瘡是如何形成的?該怎麼調理?今天教給大家4個小方法,或許能夠幫到你。
  • 大便拉出血,不一定是痔瘡,常暗示這3種疾病
    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25-64歲的中青年人群罹患肛腸類疾病的機率很高,但很多人肛腸疾病的認知卻很低,還達不到50%,而且就診率大約只有30%。可能肛腸類疾病對人而言是比較隱私的疾病,有些人會羞於去醫院看病。
  • 武漢博仕肛腸醫院:肛門口有個小肉球,不痛不癢還流血?那是啥?
    肛門外有個小肉疙瘩是一種很常見的肛腸疾病症狀,對於此情況,很多患者不知道如何處理,那麼肛門外有個小肉疙瘩怎麼辦?首先需要弄清楚產生疙瘩的原因,然後針對性的進行處理。肛門外有個小肉疙瘩是怎麼回事?
  • 5歲小朋友也會得痔瘡 家長千萬不能小瞧便秘的「威力」
    紅網時刻1月18日訊(通訊員 舒麗)「十人九痔,十女十痔」,痔瘡不僅高發,而且任何年齡、性別均可發病。小孩子得痔瘡雖然很少見,但也不是沒有。近日,長沙東大肛腸醫院就接待了一位年齡很小的患者——5歲的胖胖。
  • 痔瘡不找你找誰?
    痔瘡,作為肛腸科最常見的一種病,如果說十人九痔成立的話,那麼還有一個可能就正在治 也許少年得「痔」,有「痔」不在年高,就能輕易告訴你痔瘡的年齡分布寬度。得了痔瘡,你會感覺肛門處有異物感,總感覺夾著一坨東西。 痔瘡是如何形成的 目前有兩種主要學說,一種認為痔瘡就是由肛門部的靜脈曲張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