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8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消化社區
我們普通人判斷自己是不是有痔瘡
大約就是
「菊花」那裡掉了個「肉坨坨」
便血、疼痛
肛門長期「黏黏的」瘙癢
可是非常要這樣判斷
你置息肉、肛裂、肛周膿腫、肛竇炎、肛瘻,
甚至是直腸,
這些肛「兄」肛「弟」為何地?
要知道
不僅僅是痔瘡會便血、會肛痛、會瘙癢
臨床上,這些肛腸疾病症狀都極為相似比如,在就診的患者中,八成曾經將腸癌當痔瘡治從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要知道,直腸癌是極少數可防可治的惡性腫瘤之一初期5年生存率高達95%這樣可怕的誤診誤治令人惋惜,令人痛心疾首。
患者自己如何正確的診斷痔瘡?
大便時看到流血、滴血或者糞便中帶有血液或膿血,多數是由痔瘡引起的。因為肛裂的出血呈鮮紅色,伴有肛門劇痛,這點可與痔瘡作出鑑別。
如果大便帶血,血色暗紅或大便色黑暗,那是消化道出血所致。有的患者朋友排便時有腫物脫出肛門,伴有肛門潮溼或有粘液,那多數是由內痔脫出或直腸黏膜脫出。如果肛門有腫塊,疼痛激烈,腫塊標面色暗,呈圓形,可能是患了血栓性外痔。
得痔瘡是怎樣一種體驗?
該怎麼形容呢?痛的感覺,大概就是屁股一涼,菊花一緊,和拉玻璃有得一拼……
痔瘡,地處菊部,根據生長位置,可分為內痔、外痔以及「混搭」的混合痔。
外痔通常表現為肛門不適、瘙癢等;內痔最主要的表現是出血和脫出,當你發現菊花有腫塊狀的東西拉出來,卻沒辦法推回去時,就會發生劇烈疼痛。
但其實大多數痔瘡是處於靜止和無症狀的狀態,並不是每顆痔都會有它的脾氣。
提醒:總體來說如有以下症狀,說明你可能是有「痔」之士。
排便出血;排便時肛門腫物脫出;肛門瘙癢;疼痛;異物感;難以清潔的多餘皮贅。
肛腸科醫生是如何正確的診斷痔瘡?
在詳查患者病史的基礎上,肛腸科的醫生主要採用以下幾個方法對痔瘡進行診斷:
肛門視診
用雙手將肛門向兩側牽開,除一期內痔外,其他3期內痔多可在肛門視診下見到。對脫垂特別是環狀痔診斷,更有意義。
直腸指診
內痔無血栓形成或纖維化時,不易捫出,但指診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直腸內有無其他病變,是否患直腸腫瘤及息肉。
肛門鏡檢查
先觀察直腸黏膜有無充血、水腫、潰瘍、腫塊等,排除其他直腸疾患後,再觀察齒線上部有無痔,若有,則可見內痔向肛門鏡內突出,呈暗紅色結節,此時應注意其數目、大小和部位。
有痔瘡應怎樣治療?
痔瘡分為四期,如果是Ⅰ期、Ⅱ期痔瘡,保守治療是有效的,但是病情發展到Ⅲ期、Ⅳ期,運用藥物保守治療就效果甚微了。
「十人九痔」這句俗語,已經通俗的不能再通俗,以致很多人都冷漠處理,甚至將痔瘡當感冒對待,能拖就拖,能忍則忍,最終,小痔瘡拖成了大痔核,便血、疼痛、瘙癢、脫出等一系列的症狀也接踵而至。針對痔瘡不同的分期,處理方式也是不同的,專家提醒廣大患者朋友,真的到了需要手術的時候,還是儘快手術為好。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痔瘡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