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便秘、蹲坑玩手機?痔瘡不找你找誰?

2020-12-01 騰訊網

痔瘡,作為肛腸科最常見的一種病,如果說十人九痔成立的話,那麼還有一個可能就正在治。

什麼是痔瘡?

人體下端肛門黏膜有一層環狀血管,血管充血肥大、屈曲成一坨靜脈團,並且位置下移,壓出肛門,從而形成的肉球就是痔瘡了。

如果你問得痔瘡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也許少年得「痔」,有「痔」不在年高,就能輕易告訴你痔瘡的年齡分布寬度。得了痔瘡,你會感覺肛門處有異物感,總感覺夾著一坨東西。

痔瘡是如何形成的

目前有兩種主要學說,一種認為痔瘡就是由肛門部的靜脈曲張形成的。

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靜脈曲張,到夏天注意觀察以下幾種職業的人的腿,就能明了。像教師、理髮師、醫生、售貨員等需要長期站立的人,他們腿上就容易靜脈曲張,主要表現是腿上有像蚯蚓一樣的一小團一小團的團塊,這就是靜脈曲張。

原理就是血液瘀滯在靜脈裡,靜脈沒有能力收縮將它們一點一點向上送,導致血液在靜脈裡滯留,靜脈膨脹,出現了靜脈曲張。

痔瘡與它同理,也就是說肛門周圍的靜脈發生了血液瘀滯,導致靜脈曲張,於是肛門的位置突出了一個小團塊,名曰痔瘡。

另一種學說,認為痔瘡是肛墊下移導致的。這個學說認為痔瘡本身是身體正常結構的一部分,只不過痔瘡的位置下移了,移到肛門附近了,讓你能看到了一個類似肉墊的東西。

有了這兩種學說,你肯定就會明了,為什麼久坐、便秘、蹲坑玩手機容易得痔瘡?為什麼產婦、應酬男與重口味的人痔瘡如影隨形?

痔瘡與這5個因素有關

一、長期站立或久坐

長期站立或長期的久坐,容易影響靜脈回流的速度從而致使痔靜脈過度充盈。

於是血管就很容易淤血擴張。所以我們在過久的站立或者過久的坐下中我們需要得到休息,我們需要讓血管得到恢復防止其過度張大。

二、蹲坑太久

蹲坑太久除了站起來費勁外,還容易得痔瘡。因為蹲坑時間太長,讓肛門部分老是充血。有研究證實,蹲坑超過3分鐘就可以導致直腸靜脈曲張淤血,誘發痔瘡。

三、便秘

排便時間久和排便用力過度後,會使肛周皮下和直腸黏膜下的血管充血、擴張、屈曲成團,使支撐血管、支撐皮膚黏膜的纖維結締組織和平滑肌鬆弛、變性、下移,就是所謂的肛墊組織鬆弛下移,就形成了痔。

四、長期重口味

古話說的好「病從口入」痔瘡的形成其實與我們日常的飲食有著緊密的關聯。

過量飲酒或者食用過多辛辣的食物都會強烈的刺激到直腸和肛門致使靜脈壁抵抗力下降,最終形成靜脈團。

五、妊娠與分娩

由於許多的孕婦在妊娠或者分娩的階段會被胎兒擠壓到盆腔的靜脈,然後就會讓靜脈回流受阻。

同時由於懷孕,孕婦體內的孕激素含量上升,這樣就會造成血管擴張從而誘發痔瘡。

痔瘡的分類

按痔瘡的發生部位以齒狀線為界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三種。

內 痔

內痔就是痔瘡在齒狀線以上,沒有突出體表,所以質地比較柔軟,脆弱一些。當內痔碰上排便,就很容易出現出血和脫出,根據痔瘡的嚴重程度,臨床上通常將內痔分為這四個階段:

Ⅰ度的內痔,患者常常便時帶血、滴血甚至噴射狀出血,便後可自行停止。

Ⅱ度以上的,內痔還可以由於咳嗽排便而脫出肛門,便後可自行還納。

Ⅲ度的內痔在咳嗽、勞累負重時易脫出,需用手還納。

Ⅳ度的內痔脫出後,即使用手還納還會脫出,無法還納回肛門裡。

外 痔

外痔就是痔瘡的位置靠外接近體表,可以觀察得到,常常由靜脈曲張所致。主要表現為肛門瘙癢、潮溼不潔。

混 合 痔

混合痔就是既有內痔又有外痔,兩種表現並存。

痔瘡如何防治?

關於這個問題,主要要做到這3點!

一、多運動

通常長痔瘡的朋友一般都不經常運動,所以我們需要經常的運動,因為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液回流被阻的機會。

而且運動可以鍛鍊身體提高自己的抵抗力同時減少被感染的概率。

二、注意肛門處衛生

要注意肛門處的衛生,由於多天沒有換洗的內褲有著許多的細菌,所以容易導致痔瘡的產生,所以我們需要勤洗澡勤換洗內褲,減少肛門部位滋生的細菌。

三、及時就醫

如果已經產生了痔瘡,並且嚴重到疼痛難忍應該及時就醫,遵醫囑,吃藥。

更甚者需要做手術去切除痔瘡,在手術之後建議病人家屬每天用溫水給患者的肛門處進行擦洗,換藥。這樣可以更快的使患者恢復。

更多

四、提肛運動

痔瘡是因肛門靜脈曲張、血液回流不暢所引起。提肛運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及肛門括約肌功能,預防肛門鬆弛,對防治痔瘡和脫肛頗見功效。

提肛運動就是我們常說的縮肛運動,這是一個非常簡單,老少皆宜的運動,不需要高大上的場地,不需要專業的器械,躺位或站立均可以,只需收縮肛周的肌肉,隨後放鬆,再收縮再放鬆,反覆50次左右,持續5-10分鐘。運動時保持呼吸平穩即可,不需要調整呼吸的頻率和深度。

點擊「閱讀原文」

開啟你的健康之路

相關焦點

  • 得了痔瘡後,我學會用女朋友的衛生巾
    如果你有痔瘡的症狀:便血、痔核脫出或肛門不適等請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痔瘡情況治療原則沒有症狀平時注意,不用治療症狀不嚴重找醫生建議保守治療出血嚴重找醫生建議手術治療脫垂嚴重保守治療無效果痔瘡可以分為內痔和外痔。
  • 痔瘡是如何形成的?醫生說:這3個小方法,讓它不再找你麻煩!
    痔瘡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會得痔瘡?又如何遠離痔瘡呢?下面就讓大眾微健康的專業醫生來告訴我們答案吧!十人九痔,為什麼會得痔瘡?痔瘡是如何形成的?1、痔瘡愛吃貨有話說:痔瘡愛吃貨。的確不錯,現代社會,從大人到小孩都很少在家裡吃飯,經常去外面的飯店吃飯,火鍋、串串香、海鮮自助餐都是這時候的最愛,麻辣、肉類、油膩、冷熱不均強烈刺激著人們的腸胃,很多人因此大便乾燥、便秘等問題叢生,從而誘發了痔瘡的發生。
  • 上廁所蹲坑和坐坑,哪個更科學?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你知道一個人一生中要上多少次廁所嗎?世界廁所組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每個人每年要上2500次左右的廁所,也就是一生中,大約有3年時間都是在廁所度過的。那上廁所有沒有正確姿勢呢?蹲著和坐著,哪種更健康呢?蹲坑和坐坑,哪個更科學?
  • 痔瘡是如何形成的?怎麼調理?醫生:這3個小方法,或能幫到你!
    俗話說,十人九痔,痔瘡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發病時讓人疼痛難耐,坐立不安,甚至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同時痔瘡也困擾著很多老年人,近幾年來由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不愛運動,長期坐著,導致越來越多的人都出現了痔瘡,痔瘡是如何形成的?該怎麼調理?今天教給大家4個小方法,或許能夠幫到你。
  • 5歲小朋友也會得痔瘡 家長千萬不能小瞧便秘的「威力」
    經過詳細檢查,胖胖原來是得了痔瘡。5歲的小朋友怎麼會得痔瘡呢?胖胖的爺爺奶奶感到非常費解。對此,主治醫師夏炎表示,如果餵養不當,沒滿月的寶寶都能得痔瘡,別說5歲的寶寶了。原來胖胖從開始可以獨立吃飯開始,就非常不喜歡吃蔬菜和水果,只偏愛肉類等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幾乎是無肉不歡,爺爺奶奶心疼孩子,覺得孩子能吃就是福,都是讓他想吃什麼吃什麼,想吃多少吃多少。
  • 痔瘡症狀大便出血只是其中之一,還會出現腫物脫出,學會預防復發
    導言:在日常生活中,便秘可以說得上是非常常見的了,但是便秘過多,有時還會有痔瘡的出現。在一開始很多人都會不重視,但是後來病情逐漸地嚴重,痛苦的還是自己。那麼這篇文章就來帶大家了解痔瘡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得了痔瘡,大便會出現異常嗎?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 關於「痔瘡」的方方面面,十七個問題為你全面剖析!
    醫生解答 經常生活不規律,飲食辛辣刺激,或者如廁時蹲坐很久玩手機看報紙,或者行走站立時間長和太過勞累,再或者因為生育、年老體弱等原因,導致肛門直腸下端的靜脈血液循環回流不暢,促成痔瘡的形成和發展。 提問者 痔瘡有哪些類型?
  • 世界廁所日,讓我們聊聊與「蹲坑」有關的事兒
    而廁所,不只是進行生理排洩和處理排洩物的地方。對於當代社畜來說,是職場解壓的情緒避難所,「帶薪拉屎」更是打工人每天最大的快樂之一。對於新手爸媽來說,每一次如廁都是奢侈又珍貴的甜蜜獨處……一方狹小的空間裡,人們可以將疲憊與煩躁暫時放置,放空大腦思緒。總之,「廁所」並不是個難登大雅之堂的話題,它的重要性,超出你的想像。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廁所那些事兒。
  • 科普:有痔瘡的人不能吃什麼?直腸息肉和痔瘡的區別?
    談到痔瘡相信絕大多數朋友都不陌生,不有一句話叫「十人九痔」嗎?可以說絕大多數人都和它打過交道!然而對於痔瘡的症狀很多人並不是很熟悉,甚至很多人認為只有菊花疼或者便血才是痔瘡,事實上痔瘡的症狀遠遠不止這些,甚至一些很容易被人們忽略的症狀要比菊花疼更嚴重。
  • 初發痔瘡先調整飲食 久治不愈需排除腸癌
    資料圖片吃飯無辣不歡,課業壓力增大,不良排便習慣……前幾天,大二男生小李痔瘡發作,不得不偷偷用上衛生巾,以解燃眉之急。北京中關村醫院普外科主治醫師李強認為,小李的痔瘡如此嚴重,多半是患有混合痔,也是痔瘡中最嚴重的一種。
  • 屁屁上的小「肉球」 莫把息肉當痔瘡
    不經意間發現,屁屁上居然有一個小肉球,或許你認為可能是痔瘡,因為生活中有很多患痔瘡的小夥伴,自己也就完全不把它當回事兒了。但事實上這個小「肉球」也很有可能是肛門息肉哦,千萬別把二者混淆在一起,後果不堪設想。
  • 3個緩解痔瘡的小偏方,痔瘡護理小妙招
    痔瘡在生活裡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而且特別是經常久坐在辦公室的一族,可以說對這個詞更是熟悉,因為它正是常常發生在久坐族的一種疾病。但是在初期的時候它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症狀,痛感也不明顯,所以很多人就往往會忽視,一直到痔瘡嚴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這個時候才想起來去治療,但是往往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
  • 千萬不要小瞧痔瘡帶來的麻煩
    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發生最多的肛腸疾病是痔瘡,包括內痔、外痔、混合痔。 中晚期痔瘡、外痔、混合痔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釋放,痔瘡被肛門嵌頓簡單暴露,導致部分代謝物積累。
  • 大便拉出血,是痔瘡,還是直腸癌?醫生:要學會正確區分才行
    其實大便拉出血,不一定就是患有直腸癌,也有可能是出現了痔瘡,不過直腸癌在早期的時候,有很多症狀跟痔瘡還是比較相似的,大家也要學會正確的區分方法,避免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期。痔瘡與直腸癌都有大便拉出血的症狀,大家如何才能區分開來?這3點是關鍵1.
  • 有哪些預防痔瘡的生活小常識?
    中醫認為,冬季不應擾亂閉藏的陽氣,注意防風防寒不要耗散精氣、元氣。受風寒後,人的身體會發冷,此時肛門的括約肌緊張,有痔瘡的患者會有疼痛感。受寒後,肛門墜痛,患者感到痔瘡下墜感明顯加重,加之冬季人們的活動量相對減少,容易因受風寒引起痔瘡復發。
  • 到底是蹲坑廁所好?還是馬桶好?看看你家選對了嗎?
    其實,對於新裝修的房子來說,衛生間到底是安裝蹲坑還是馬桶好,一直是人們的話題,請原諒我坦率,我覺得廁所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排放髒物不是一種享受嗎?隨著時代的進步,衛生間也是馬桶現在佔據了半個江山的地方,起初廁所多麼不舒服!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衛生間用具呢?
  • 痔瘡是怎麼形成的?主要與這4個因素有關!
    02、便秘易導致痔瘡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便秘也會導致痔瘡的產生。這是因為排便的時間太長或者經常性排便所導致的。 不管是過長的排便或者是經常性的排便都會使肛門直腸部充血從而導致痔靜脈的曲張。
  • 痔瘡外痔肉球怎麼消除 終於找到快速解決痔瘡肉球的妙招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是什麼,與痔瘡打過交道的人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是痔瘡」!可千萬別小看痔瘡,有這樣一句話「痔瘡不是病,疼起來要了命」,由此可見痔瘡雖小這威力卻是大的驚人。
  • 不要錯把便血當痔瘡,如果有這些情況,可能是腸道出現病變
    然而,常見的初期症狀,包括大便帶血且有黏液、排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小、經常腹瀉或便秘等,症狀並不明顯。 但假如糞便帶有暗紅色,且血液和糞便是混合在一起的,那就很有可能是大腸惡性疾病,建議進一步就醫確診。此外,患者常有裡急後重的症狀,也就是明明感覺想大便、但又上不出來,並且會出現腹部疼痛或腫脹、體重莫名減輕、暈眩、喘不過氣等症狀。
  • 身上這兩個地方可有效緩解痔瘡疼痛
    相信大家對痔瘡都不陌生,別看它不起眼,它要是發起威來真能要人半條命,俗話說的好「痔瘡不算病疼起來要人命」,就是這個小毛病能讓你吃飯吃不香、睡覺睡不好,有它在就別想有好狀態!不過說到底,痔瘡也不過是一個良性的肛腸疾病,算不上什麼疑難雜症,想要解決它,咱們方法有的是。老中醫就說了,痔瘡有兩大「死穴」,每天常按輕鬆就能趕走煩人的痔瘡小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