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1月18日訊(通訊員 舒麗)「十人九痔,十女十痔」,痔瘡不僅高發,而且任何年齡、性別均可發病。小孩子得痔瘡雖然很少見,但也不是沒有。近日,長沙東大肛腸醫院就接待了一位年齡很小的患者——5歲的胖胖。胖胖人如其名,長得非常壯實,原來是胖胖已經好幾天沒有排大便了,整個人變得非常煩躁,甚至哭鬧不止,家裡爺爺奶奶想了很多方法,都沒有得到緩解。於是,他們通過醫院微信公眾號預約了肛腸科的主治醫師夏炎,帶著胖胖來到了醫院就診。
經過詳細檢查,胖胖原來是得了痔瘡。5歲的小朋友怎麼會得痔瘡呢?胖胖的爺爺奶奶感到非常費解。對此,主治醫師夏炎表示,如果餵養不當,沒滿月的寶寶都能得痔瘡,別說5歲的寶寶了。原來胖胖從開始可以獨立吃飯開始,就非常不喜歡吃蔬菜和水果,只偏愛肉類等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幾乎是無肉不歡,爺爺奶奶心疼孩子,覺得孩子能吃就是福,都是讓他想吃什麼吃什麼,想吃多少吃多少。時間長了就慢慢形成了便秘,大便不但又幹又硬,還又黑又粗的,孩子排便困難,最後導致了痔瘡。
夏炎表示,小孩得痔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便秘,再加上兒童的直腸靜脈壁有先天性薄弱的缺陷,使得肛門附近的靜脈血液流動受到阻礙,從而靜脈逐漸擴張,造成小孩得了痔瘡。幼兒得痔瘡一般表現為排便、咳嗽、哭泣時,肛門會出現紫紅色的結節,寶寶會有異物感和瘙癢感,所以常常會去抓肛門。排便時,肛門的結節會變大,還可能會出血,一般不會有痛感。但是,家長也不要太過擔心,嬰幼兒一般得的都是單純性痔瘡,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
那麼,孩子出現痔瘡之後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1、注意飲食
兒童出現痔瘡之後有很多的注意事項需要了解清楚,特別是飲食這方面需要十分注意。部分人平時並沒有注意飲食的合理化,在出現痔瘡之後依然暴飲暴食,胡亂飲食,長時間下去身體就容易受到傷害而引發疾病,甚至讓痔瘡加重。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出現痔瘡之後應該注意飲食的合理化,多吃一些潤腸通便的食物,富含鐵元素的食物也可以多進食,對身體具有調節的作用,這樣痔瘡帶來的身體傷害才能減輕。因此,發現痔瘡後可以通過飲食這方面的調節來維持健康狀態。
2、規律排便
兒童出現痔瘡之後有很多的注意事項需要了解,特別是養成規律良好的排便習慣是十分重要的。排便不規律也會導致痔瘡加重,很多人平時排便這方面沒有重視起來,有時候產生便意還有憋大便的行為,這些行為無形中都在損傷身體,可能會導致痔瘡加重。
如果可以保證每天有一到兩次的排便,將腸道中垃圾廢物及時排洩出來,維持腸道健康環境,對痔瘡的緩解有利。因此,兒童出現痔瘡這種情況,此時可以結合排便習慣的養成來促進糞便的排洩,這樣可以防止健康受損。
3、適當鍛鍊
兒童出現痔瘡需要注意身體的調節,通過合理的方式維持健康。兒童出現了痔瘡之後需要注意多運動,增加體育鍛鍊的時間,能夠有效改善痔瘡病情。因為痔瘡的出現和長時間久坐不動有關,缺乏運動的情況下局部血液循環受到阻礙,痔瘡的發病率會增加許多。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改善痔瘡的過程中兒童需要適當運動,家長可以陪同孩子增加運動量,通過合理的運動來鍛鍊身體,既能夠改善痔瘡,還可以提高免疫功能,對孩子身心健康有幫助。
長沙東大肛腸醫院提醒,如果家長發現小孩大便時會哭鬧或者想要大便,卻又不敢用力時,需要檢查孩子肛門是否存在異常。如果孩子便秘,家長要多給孩子吃蔬菜和水果,多喝水,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如有必要,可帶孩子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