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小朋友也會得痔瘡 家長千萬不能小瞧便秘的「威力」

2021-01-21 紅網

紅網時刻1月18日訊(通訊員 舒麗)「十人九痔,十女十痔」,痔瘡不僅高發,而且任何年齡、性別均可發病。小孩子得痔瘡雖然很少見,但也不是沒有。近日,長沙東大肛腸醫院就接待了一位年齡很小的患者——5歲的胖胖。胖胖人如其名,長得非常壯實,原來是胖胖已經好幾天沒有排大便了,整個人變得非常煩躁,甚至哭鬧不止,家裡爺爺奶奶想了很多方法,都沒有得到緩解。於是,他們通過醫院微信公眾號預約了肛腸科的主治醫師夏炎,帶著胖胖來到了醫院就診。

經過詳細檢查,胖胖原來是得了痔瘡。5歲的小朋友怎麼會得痔瘡呢?胖胖的爺爺奶奶感到非常費解。對此,主治醫師夏炎表示,如果餵養不當,沒滿月的寶寶都能得痔瘡,別說5歲的寶寶了。原來胖胖從開始可以獨立吃飯開始,就非常不喜歡吃蔬菜和水果,只偏愛肉類等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幾乎是無肉不歡,爺爺奶奶心疼孩子,覺得孩子能吃就是福,都是讓他想吃什麼吃什麼,想吃多少吃多少。時間長了就慢慢形成了便秘,大便不但又幹又硬,還又黑又粗的,孩子排便困難,最後導致了痔瘡。

夏炎表示,小孩得痔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便秘,再加上兒童的直腸靜脈壁有先天性薄弱的缺陷,使得肛門附近的靜脈血液流動受到阻礙,從而靜脈逐漸擴張,造成小孩得了痔瘡。幼兒得痔瘡一般表現為排便、咳嗽、哭泣時,肛門會出現紫紅色的結節,寶寶會有異物感和瘙癢感,所以常常會去抓肛門。排便時,肛門的結節會變大,還可能會出血,一般不會有痛感。但是,家長也不要太過擔心,嬰幼兒一般得的都是單純性痔瘡,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

那麼,孩子出現痔瘡之後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1、注意飲食

兒童出現痔瘡之後有很多的注意事項需要了解清楚,特別是飲食這方面需要十分注意。部分人平時並沒有注意飲食的合理化,在出現痔瘡之後依然暴飲暴食,胡亂飲食,長時間下去身體就容易受到傷害而引發疾病,甚至讓痔瘡加重。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出現痔瘡之後應該注意飲食的合理化,多吃一些潤腸通便的食物,富含鐵元素的食物也可以多進食,對身體具有調節的作用,這樣痔瘡帶來的身體傷害才能減輕。因此,發現痔瘡後可以通過飲食這方面的調節來維持健康狀態。

2、規律排便

兒童出現痔瘡之後有很多的注意事項需要了解,特別是養成規律良好的排便習慣是十分重要的。排便不規律也會導致痔瘡加重,很多人平時排便這方面沒有重視起來,有時候產生便意還有憋大便的行為,這些行為無形中都在損傷身體,可能會導致痔瘡加重。

如果可以保證每天有一到兩次的排便,將腸道中垃圾廢物及時排洩出來,維持腸道健康環境,對痔瘡的緩解有利。因此,兒童出現痔瘡這種情況,此時可以結合排便習慣的養成來促進糞便的排洩,這樣可以防止健康受損。

3、適當鍛鍊

兒童出現痔瘡需要注意身體的調節,通過合理的方式維持健康。兒童出現了痔瘡之後需要注意多運動,增加體育鍛鍊的時間,能夠有效改善痔瘡病情。因為痔瘡的出現和長時間久坐不動有關,缺乏運動的情況下局部血液循環受到阻礙,痔瘡的發病率會增加許多。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改善痔瘡的過程中兒童需要適當運動,家長可以陪同孩子增加運動量,通過合理的運動來鍛鍊身體,既能夠改善痔瘡,還可以提高免疫功能,對孩子身心健康有幫助。

長沙東大肛腸醫院提醒,如果家長發現小孩大便時會哭鬧或者想要大便,卻又不敢用力時,需要檢查孩子肛門是否存在異常。如果孩子便秘,家長要多給孩子吃蔬菜和水果,多喝水,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如有必要,可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相關焦點

  • 千萬不要小瞧痔瘡帶來的麻煩
    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發生最多的肛腸疾病是痔瘡,包括內痔、外痔、混合痔。 中晚期痔瘡、外痔、混合痔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釋放,痔瘡被肛門嵌頓簡單暴露,導致部分代謝物積累。
  • 痔瘡外痔肉球怎麼消除 終於找到快速解決痔瘡肉球的妙招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是什麼,與痔瘡打過交道的人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是痔瘡」!可千萬別小看痔瘡,有這樣一句話「痔瘡不是病,疼起來要了命」,由此可見痔瘡雖小這威力卻是大的驚人。
  • 久坐、便秘、蹲坑玩手機?痔瘡不找你找誰?
    也許少年得「痔」,有「痔」不在年高,就能輕易告訴你痔瘡的年齡分布寬度。得了痔瘡,你會感覺肛門處有異物感,總感覺夾著一坨東西。 痔瘡是如何形成的 目前有兩種主要學說,一種認為痔瘡就是由肛門部的靜脈曲張形成的。
  • 千萬別小瞧了它……
    絕大多數家長都很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但卻往往忽視了孩子的腳。如果腳出現問題,不僅影響到腳型和腿型,孩子的行走和運動,還有可能對膝蓋、腰椎、背部、運動關節、大腦等部位造成危害。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孩子腳的問題,絕大部分都不是天生的,很多都是由於兒童時期穿鞋不當造成的。
  • 想拉拉不出來,嚴重便秘憋得要爆炸了怎麼辦!5招幫你保持通暢
    便秘是一種常見疾病,所謂的便秘是指人體排便次數明顯減少,並且排便時出現排便費力,糞質硬結、便量較少的情況。而且,便秘時長期用力排便的行為,會導致血壓升高刺激血管壁,久而久之很容易患上痔瘡。便秘的5大危害,別不當回事1、肛腸疾患糞便乾燥、排便困難,都是引發肛門直腸疾患的「真兇」。如:直腸炎、肛裂、痔瘡等等。
  • 長沙29歲司機得了痔瘡,排便有很多鮮血,羞於看醫生拖成重度貧血
    家住星沙街道的劉先生今年 29 歲,是一名司機。半年前就得了痔瘡,每次排便都會出很多鮮血。仗著自己年輕而且身強體壯,加上不好意思去看醫生,就一直拖著。直到一周前,準備去上班的劉先生感覺頭暈得厲害,一照鏡子面色慘白,想到平時總是很疲憊,體力也大不如從前,這才決定去醫院看看。
  • 天然「洗腸高手」就在手邊,腸道垃圾一掃而空,多年老便秘好了!
    現在,便秘已經成為了一個普遍存在的難言之隱,患病率逐年上升,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尤其是20 多歲的年輕人,佔便秘患者的30%左右,而且發病率呈增長趨勢。在我們的生活中,「健康無小事」這句話是對的。有很大一部分人沒有重視,又或者亂用藥物,造成長期便秘,這樣嚴重影響了生活的質量和心情。
  • 屁股上有「肉疙瘩」,還認為是長了痔瘡?千萬別自己嚇自己
    這就是三種類型的痔瘡。但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這三種其實並不代表疾病的嚴重程度,只是供醫生用來分型的名詞。其實很多人屁股上長了東西的話。認為是自己患上了痔瘡,其實還有其他的原因。首先就是肛門皮疹,有很多的原因引起的。首先可能是是平時不注意個人衛生,另一個就是生活中喜歡穿那些緊身的褲子。因為這兩種習慣會讓肛門處的細菌大量繁殖,刺激到了皮膚,就容易出現溼疹,從而出現許多小疙瘩。
  • 有「痔」難言:引起痔瘡集中在5個方面,痔瘡發作怎麼辦?
    痔瘡多是由於日常生活不規律所造成,集中表現在以下5個方面:1、慢性疾病:如長期營養不好的,體質虛弱,導致肛門括約肌鬆弛無力。長期患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由咳喘造成腹壓上升,盆腔瘀血。慢性肝炎、肝硬變、腹瀉、結腸炎等均是肛腸疾病發生的誘因。   2、不好的大便習慣:上廁時下蹲位看書看報,造成下蹲和大便時間延長,容易造成肛門盲腸內瘀血而引發疾病。
  • 最不能小瞧的5個星座,明明很有實力,卻偏偏很低調!
    喜歡以貌取人,憑藉自己的主觀感受去看待一個人的能力大小,往往因此而小瞧了別人。其實,身邊很多人都是不能小瞧的。有些人看上去老實本分,沒有什麼特別,其實僅僅是因為不喜歡出風頭逞能而已。這些人都是很有實力,卻喜歡低調的人。只十二星座中,有5個星座就是這樣的,實力很強又很低調,千萬不要小瞧了這5個星座哦!
  • 痔瘡不開刀 苗家土辦法非常管用(組圖)
    400-703-0515  「這個土辦法真管用,痔瘡治一個好一個!」近年來,北京、上海等地的痔瘡患者熱捧一個苗族土辦法:免開刀,吃野果,據說1-2天就能止血止痛,2-3療程後便秘、肛裂、脫出等現象全消失,連最難除的痔核也摸不著了。
  • 科普:有痔瘡的人不能吃什麼?直腸息肉和痔瘡的區別?
    談到痔瘡相信絕大多數朋友都不陌生,不有一句話叫「十人九痔」嗎?可以說絕大多數人都和它打過交道!然而對於痔瘡的症狀很多人並不是很熟悉,甚至很多人認為只有菊花疼或者便血才是痔瘡,事實上痔瘡的症狀遠遠不止這些,甚至一些很容易被人們忽略的症狀要比菊花疼更嚴重。
  • 便秘憋到要爆炸怎麼辦?了解便秘危害,常吃1物,便秘不再來打擾
    「老公,我又便秘了!快進來幫我一下上班快遲到了!」這是一位患有便秘一年的患者。她叫麗麗,在麗麗患有便秘的這段時間裡,2-5天便秘是常有的事情,每次便秘,麗麗都感覺自己像是懷孕三四個月的樣子,每天肚子跟個球是的。每次便秘,麗麗的脾氣都是異常的火爆,動不動就會發次脾氣,她的老公是深受其害。
  • 屁屁上的小「肉球」 莫把息肉當痔瘡
    不經意間發現,屁屁上居然有一個小肉球,或許你認為可能是痔瘡,因為生活中有很多患痔瘡的小夥伴,自己也就完全不把它當回事兒了。但事實上這個小「肉球」也很有可能是肛門息肉哦,千萬別把二者混淆在一起,後果不堪設想。
  • 同樣是大便出血:痔瘡出血和腸癌出血有什麼區別?醫生詳細告訴你
    大家好,我是葉醫生:本篇文章是本專欄的第11篇,本專欄主要跟大家科普便秘和痔瘡的問題,文章共有12篇左右。主要科普一下大家對便秘的焦慮和一些誤區,教大家便秘該如何預防和保養,該如何改善;以及如何正確認識便後滴血和便血的區別,如何辨別痔瘡和腸癌的出血等。
  • 不要錯把便血當痔瘡,如果有這些情況,可能是腸道出現病變
    50多歲的張大媽,最近發現肛門處長了幾個小肉球,開始她以為只是痔瘡沒有放在心上,買了一些痔瘡藥用了,沒有多大效果,後來發現大便出血有些嚴重了,這才去醫院,最後發現是大腸癌。臨床顯示,每10名大腸惡性疾病患者中,就有9人合併有痔瘡。許多腸道疾病患者卻常把血便誤以為是痔瘡,因而延誤就醫時機。那麼大便有血是痔瘡呢,還是其他疾病?
  • 痔瘡是如何形成的?醫生說:這3個小方法,讓它不再找你麻煩!
    痔瘡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會得痔瘡?又如何遠離痔瘡呢?下面就讓大眾微健康的專業醫生來告訴我們答案吧!十人九痔,為什麼會得痔瘡?痔瘡是如何形成的?1、痔瘡愛吃貨有話說:痔瘡愛吃貨。的確不錯,現代社會,從大人到小孩都很少在家裡吃飯,經常去外面的飯店吃飯,火鍋、串串香、海鮮自助餐都是這時候的最愛,麻辣、肉類、油膩、冷熱不均強烈刺激著人們的腸胃,很多人因此大便乾燥、便秘等問題叢生,從而誘發了痔瘡的發生。
  • 如果你得的「痔瘡」不是痔瘡...
    溫馨提示:本平臺文章僅供醫院內部員工學習參考,不作為對外宣傳使用,且不可作為診斷依據 痔瘡很常見,每個人對痔瘡的看法和對待它的態度都不一樣。 樂觀者得痔瘡:反正痔瘡要不了人命,不算個事兒。
  • 大腸癌和痔瘡有差異,出現這5個特點,很可能是腸癌的症狀
    現代人由於生活和節奏過快,經常忽視飲食和作息的健康,久而久之就會出現便秘的情況。而一旦糞便在大腸中積累過久,很容易導致大腸癌。由於大腸癌和痔瘡又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所以很多人都會誤認大腸癌為痔瘡,從而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其實大腸癌和痔瘡具有一定的差異,以下將詳細介紹大腸癌和痔瘡的區別,一旦出現這五種情形,很可能是大腸癌的症狀。
  • 頻繁上廁所,竟是得了癌!出現這個症狀,千萬別大意!
    不過,在這些本能裡,吳先生一直有一個難言之隱,沒錯,吳先生經常會覺得排便不乾淨,而且這種始終拉不乾淨的感覺,已經折磨了他一年多,每天要上七八次廁所。  49歲男子無症狀,查出大腸癌  今年49歲的趙先生,是一家大公司的主管會計師,他不抽菸、不喝酒,還注意鍛鍊,所以平時身體很好。前幾天,他偶爾聽同事說起,一個親戚50多歲診斷為晚期直腸癌,不到一年就去世了。而且那人的初期症狀就是大便帶血,當成痔瘡治療了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