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性格」正引發一場心理學革命!心理學界竟然集體失明

2021-01-09 天演之源

早在二千多年的古希臘時代,偉大的醫學家希波克拉底就提出了「體液說」,這是最早的氣質與體質理論。他認為複雜的人體是由血液、粘液、黃膽、黑膽這四種體液組成的,四種體液在人體內的比例不同,形成了人的不同氣質。雖然「體液說」在當時還是一個概念上的物質,尚不能發現血型這一內在的體液與之相對應,但這種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已經為後來的血型性格發現埋下了伏筆。

希波克拉底提出假想中的體液說

公元2世紀古羅馬名醫蓋倫繼承和發展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的體液說基礎上,提出的關於人類氣質類型的著名理論:

1、性情急躁、動作迅猛的膽汁質;

2、性情活躍、動作靈敏的多血質;

3、性情沉靜、動作遲緩的粘液質;

4、性情脆弱、動作遲鈍的抑鬱質。

蓋倫提出的氣質分類說,因其準確界定了四種不同的人格氣質,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由於四中人格氣質對應的體液事實上一直沒有找到,這四種氣質類型劃分雖然科學,但缺乏內在的物質依據。於是,俄國的巴甫洛夫又提出了關於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的學說為這四種氣質類型的劃分提供了實驗室依據。

但依然沒有找到影響和形成這四種人格氣質的身體內在的對應物質。

比巴普洛夫創立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理論稍早,1901年奧地利醫學家蘭德斯泰納發現了血型。這一發現引發了醫療學的一場革命,以往那些失血過多註定要死去的人因血型的發現獲得了新生,以手術為特徵的現代西醫迅速發展起來。

蘭德斯泰納發現人類最基本ABO血型系統

蘭德斯泰納那看到了血型的發現,對醫療學產生的重大影響。但他做夢也沒有想到,他的這一發現將引發心理學的一場革命。對應且影響人格氣質的人體內在物質已經找到,而且血型性格與蓋倫的四種人格氣質幾乎是完全一致的。

膽汁質,對應的就是O型血;

多血質,對應的就是B型血;

粘液質,對應的就是AB型血;

抑鬱質,對應的就是A型血。

血型性格進而與巴普洛夫高級神經活動類型也實現了一一對應:

O型-膽汁質,相當於高級神經活動強而不平衡型,表現為直率、熱情、精力旺盛、情緒易於衝動、心境變換劇烈;

B型-多血質,相當於高級神經活動強而平衡靈活型,表現為活潑、敏感、好動、反應迅速、喜歡與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轉移、興趣容易變換;

AB型-粘液質,相當於高級神經活動強而平衡不靈活型,表現為安靜、穩重、反應緩慢、沉默寡言、情緒不易外露,注意穩定但又難於轉移,善於忍耐;

A型-抑鬱質,相當於高級神經活動弱型,表現為孤僻、行動遲緩、體驗深刻、多愁善感、善於覺察別人不易覺察到的細小事物。

完整的血型性格說理論,創立於日本,在日韓兩國比較流行。在我國國內也有很大的市場,尤其是必行居多的北方各省,血型類書籍的銷售成績也相當的火爆。

在個別大專院校的心理學書籍中,也提到了以血型為基礎人格劃分的理論。但是在大多數心理學家看來,他們仍然不相信血型和性格有關聯性。在這方面他們受方舟子影響非常巨大,方舟子曾撰文說血型血是為科學壞科學。作為生物學的博士,在大多數心理學家眼裡,具有了不可動搖的權威性。

一滴血可以反映人性的光芒

既然方教授說血型和性格無關,所以大多數心理學家,也不會再做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他們更多的是習慣於依賴既成的心理學理論開展心理輔導和諮詢。

通常情況下,他們會對血型性格理論嗤之以鼻,寧願相信樂嘉的色彩性格,說也不相信血型性格。

這也是中國的心理學事業長期無法發展起來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沒有創新,也不會第一個吃螃蟹。傳統心理學有一個最大的缺陷,就是對人格的判定,是基於一種心理學的測試。而不是根據內在的物質依據。

也就是說心理學家想要了解諮詢者的人格氣質,必須要他勾畫一個心理學測試問卷,然後根據它的分值所處的區間來進行判定。對於諮詢者來說,這種判定是100%的準確,無論把它歸於抑鬱質,膽汁質還是粘液質,因為他選擇的這個測試選項完全符合他自身的主觀感受。樂嘉的色彩性格與這種傳統的測試可謂同出一轍。也就是說受訪者,可以根據四種色彩性格的表述,來選擇最適合自己或最像自己的那種顏色。儘管這種他本人確定的這種顏色,在他的朋友和父母快看來未必符合。

因為他們總是能夠從4種人格氣質當中,選擇一種他們最滿意的人格氣質(而不必和內在血型對照),當然不會出現任何的偏差。這也是廣大心理家或愛好者寧願相信色彩性格,也不相信血型性格的原因。(因為血型性格對他們來說,無法選擇。而稍有貶義的描述,他們就認為不符合自己的性格)。

但傳統心理學建立人格測試基礎上的心理諮詢和輔導,讓心理學家們都淪為「事後諸葛亮」,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因為他無法從根本上掌握受訪者的人格氣質,無法推演或還原受訪者的行為狀態,所以最後提出的指導建議和應用的心理學工具往往無法起到實際的效果。

但血型性格理論創立之後,血型心理學家將成為事前諸葛亮。

他們不僅可以事先通過掌握的血型,對其性格進行一個更加準確的判斷和分析。還可以通過受訪者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反向倒推他是什麼血型。當然這種判斷未必100%的準確,但隨著理論能力的提高和更多的診斷實踐,從一個人外在性格表現來推定一個人的血型的正確率,也會越來越高。

擁有這種血型性格識別能力的人,將使受訪者刮目相看,或者讓受訪者在你面前變成幾乎透明的人。

而這種血型和性格相互推演,就是血型性格的科學性所在。

因為血型性格理論,即使在創始國日本都違背主流科學界承認,我國國內大多數心理學家對這門新興的理論更是嗤之以鼻,由於沒有先進的理論武裝頭腦,心理學事業包括心理諮詢業始終沒有在中國獲得長足的發展。

這讓大多數國內的心理諮詢師們丈二和尚摸不清頭腦,為什麼在歐美國家,人均心理諮詢師的比例很高,而我國卻低的可憐。美國人均心理諮詢師的比例(大概每1000個人有1個諮詢師),而中國每100萬人口中只有4.6個心理諮詢工作者。

差距之大,令人乍舌。

但因為大多數心理學家根本不了解血型性格理論,所以他們也永遠無法回答這個問題這個這個。而且也永遠無法預測這個市場到底有多大。

如果我們掌握了血型心理學,就會發現,即使我國人均收入達到美國水平,也無法實現1000人一名心理醫生的標配。

血型性格理論可使血型和性格相互推演

這是因為中國社會,O型的比例只佔34%左右(他們當中求助心理醫生比例最大)

其他三種血型,從性格上來看,基本屬於自愈性的。

A型血,遇到心理問題,不吭氣,自己默默承受,直到淡忘痛苦,自己想開。

B型血,天生的樂天派,今晚想不通,睡上一覺第2天就會想通,何況他們興趣多變,可以隨時切換自己的注意力,來淡忘某件事情對他的消極影響。

AB型血,他們大腦裡住著兩個人,當A型鬱悶時B就會出來調節,當B型傷感時A就會出來撫慰。可以說AB型本人就是自己的心理諮詢師。

加上這三種血型,往往又都是閨蜜朋友,他們相互之間的溝通完全可以解決歐美人需要通過心理諮詢來解決的心理問題。

這就是我國心理學事業的蛋糕,按人均永遠不會超過歐美的原因。

但如果心理學家能夠認識到血型性格的科學性,並率先把這門理論應用到心理諮詢事業當中,那麼他就可能成為第1個吃螃蟹的,率先抓住O型群體(4億人口左右),心理諮詢業仍舊可以做到足夠大。

血型性格引發一場心理學革命

那些不願正視血性性格理論的心理學權威們,將與這門新興科學失之交臂。在抱殘守缺中,逐漸退出權威的舞臺。血型心理學家們將取而代之。

那麼為什麼O型人最願意心理諮詢呢

後文待續

關注天演之源,更多新知創見

相關焦點

  • 血型與性格有關嗎,血型影響性格嗎?西方心理學界早已通過雙胞胎...
    殊不知,同卵雙胞胎在基因上的一致性恰恰是以血型上的完全一致性為前提的(不僅僅是大類的一致,而且是血型所有分類上的一致),如果心理學試驗能夠證明:遺傳基因對人的氣質性格有重大大影響,那麼就沒有理由否認血型基因同樣也會對人的氣質性格產生重大影響。
  • 你的血型決定了你的性格|心理學解析血型性格論
    關於血型對於性格的影響,現代醫學界、心理學界爭論不斷。四種液體早在古希臘,被稱為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就曾經提出過血型影響性格的觀點,他認為,人體有四種液體:血液,黑膽汁,黃膽汁,粘液。四種液體的不同量混合可以把人類的性格基本分成四類。雖然這種學說最終被推翻了,但不可否認的是,該觀點影響深遠,引發了那個時代人們無限的遐想。
  • 一個人的血型決定了他的性格?
    生活中,人們通常所說的血型,是指ABO血型系統,這也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 血型是先天的,是從父母那裡遺傳而來,而性格卻是後天的。關於兩者之間的關係,科學家們一直在進行不懈的研究。這也正是心理學界長期爭論不休的話題——先天與後天之爭,其中的一個部分。
  • 你的血型早已決定了你的性格
    血型是與生俱來的,醫學上的解釋是一種由紅白細胞和血小板組成的血液成分,是其表面抗原的一種類型。 生活中我們所說的血型主要是指ABO血型系統,這也是大家熟知的。 我們的血型是從父母遺傳而來,性格卻是後天形成的。
  • 血型決定性格嗎?
    1902年奧地利著名醫學家、生理學家卡爾·蘭德斯坦納(Karl Landsteiner),從輸血失敗的研究中,發現人類血液按紅血球與血清中的不同抗原可分為許多類型,於是他把血型分成A、B、O、AB四種。由此,現代血型系統正式確立。血型被確立之後,由此也誕生了各種各樣的血型與性格的研究。
  • 你的血型,正在「偷偷」影響你的性格!心理學解釋:血型性格論
    導語:眾所周知,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血型,這是由父母遺傳基因控制。血型籠統的可以分為四種:A型、B型 、AB型、O型,早在1927年,一位名為古川竹二的心理學研究者,就針對不同血型做過相關調查,發表了 《血型與性格的研究》的論文,這也是「不同血型代表不同性格」這一觀點第一次進入大眾視野。
  • 性格和血型有關?心理學研究告訴你,你是如何被血型影響的……
    周圍有這麼一類人,特別的迷戀血型,並且根據你的血型分析你的性格特徵。每每這個時候我們聽了覺得說得真對,我就是這樣子的,順便給對方投去了個崇拜的眼神。大拇哥送上,你太厲害了,更有甚者自己也加入了研究血型與性格的關係。那麼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剖,血型與性格到底有沒有某些聯繫呢?
  • 《革命心理學》:法國大革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非理性現象?|文化客廳
    《革命心理學》是從心理學來研究法國大革命的經典學術著作,跟其他從歷史學角度或用歷史學方法進行研究的同類著作相比,它提供了很多獨到的見解。近日,新京報文化客廳舉辦了以「法國大革命中的群眾及其心理」為題的《革命心理學》線上讀書會。
  • 血型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心理學解釋:血型性格論
    我們知道,人的性格是受到先天和後天社會環境的雙重影響的,血型作為人類的一種與生俱來的生理特徵,是否也會與人後天的性格產生關聯?針對這一問題,諸多專家展開了思考與討論。 血型與性格論 古希臘先賢希波克拉底精於醫術,被西方醫學界視為「祖師爺」。他就認為人的氣質是可以與其身上的體液產生聯繫的。
  • 血型:無關性格與命運
    中科院健康與遺傳心理學研究室研究員王力則從專業角度分析了迷信泛濫的心理學基礎。「從心理學角度說,這種情況叫作『受試者期望效應』,即某人相信一個理念後,就有一種依賴,不願改變。」對於相信「血型決定性格」的人們來說,儘管血型並不是決定因素,但一旦看到同樣血型的人也擁有和自己相同的某種性格,他們的期望就會得到滿足。「這樣的過程反過來又加重了他們對此觀念的相信。」
  • 血型真的決定性格嗎?
    一提到血型,很多人就會想起日本的一部動漫劇《血型君》,劇中將A、B、O、AB這四種血型設定了各自的特性以及可愛的動漫形象,描述了不同性格的四個人的長處、短處、戀愛以及生活方式等。的確,血型是一個非常讓人興奮的話題:血型與性格、血型與工作、血型與戀愛……根本停不下來,突然,一個聲音問到:準嗎,血型真的能反映性格、控制行為,甚至決定命運嗎?
  • 血型與性格有關係嗎
    原標題:血型與性格有關係嗎  血型性格說純屬迷信,把血型和性格聯繫起來不僅不科學,還是錯誤的。   如果說星座、屬相能影響性格,估計稍有科學常識的現代人都會笑笑說:迷信!那麼血型呢?這種有一定生理基礎的性狀,是否能夠影響性格,進而與個人的成功或幸福有關?
  • 血型與性格有關係嗎?
    如果說星座、屬相能影響性格,估計稍有科學常識的現代人都會笑笑說:迷信!  其實,很多科學家都在探討血型的問題。這其中,支持血型論的研究很少,少數幾個研究的結論還相互矛盾、錯誤百出,例如沒有量化的數據,違反統計學規則,使用了有缺陷的研究方法等。  最新的研究也不斷證明:血型與性格沒有必然聯繫。2005年,臺灣有學者調查了2681人,沒有發現血型和性格存在聯繫。
  • 通過血型測試性格真的準嗎?
    喝酒時或者隨意聊天時,通過血型測試性格的話題非常流行。然而,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這種測試性格的方法並沒有科學依據,而且有大量的科學數據表明,這種方法在很多情況下都是不準確的。那麼,血型對我們的性格有沒有影響呢?如果站在心理學的角度,就不得不回答「NO」。
  • 父母血型O和A,孩子卻是B,不符合遺傳規律的血型引發了一場鬧劇
    就在剛剛過去的6月14日,是世界獻血者日,而這一天,是發現ABO血型系統的卡爾·蘭德斯坦納的生日。被譽為血型之父的奧地利血液學專家蘭特斯坦納由於發現了ABO血型系統,對安全有效地輸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此他獲得了1930的諾貝爾醫學獎。
  • 血型星座僅為情趣與性格無關 B型AB型受歧視
    找對象要了解對方血型,是不是防備日後受傷大出血,或者要做大手術,以免血庫缺血而做好互助輸血的準備?非也,填寫這項是因為人們相信血型跟性格有密切關係,這和星座性格如出一轍。  血型性格說是東洋人拿著醫學上血型的知識加以發揮,添上一點心理學的佐料炮製而成,在日本流行了80餘年,又蔓延到全球。其中中國、韓國等東亞近鄰深受薰陶,人們紛紛信以為真。
  •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你的血型,決定了你的性格
    在心理學研究領域,許多學者一直試圖探究二者間的聯繫,想論證血型與性格間也許會相互影響。 血型性格理論 1927年,東京大學的古川竹二完成了《血型與性格學的研究》的寫作,挑選了1245個樣本,採集其資料,對血型與性格間的關係進行研究,核心觀點為:人的血型與性格間存在相互對應的關係。
  • 榮格心理學:分析心理學的基本理論
    說起心理學巨人,大家都會想到弗洛伊德,熟悉心理學的人都知道,弗洛伊德為心理學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潛意識理論和對夢的研究解析至今還深刻影響著心理學界。在現代心理學中,分析心理學不但與精神分析學齊名,而且還被看作是弗洛伊德經典分析學說的超越,更被譽為後現代心理學的先鋒。榮格把心靈看作人格的總體,劃分為三個層次:意識,個體潛意識和集體潛意識。意識:是心裡中唯一可以被個體直接感知到的部分,意識的整個本質就是辨別、區分自我和非我,主體和客體,肯定和否定等等。
  • 血型影響也決定性格?日本心理學家解析血型性格論
    導語:眾所周知,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血型,這是由父母遺傳基因控制。血型籠統的可以分為四種:A型、B型 、AB型、O型,早在1927年,一位名為古川竹二的心理學研究者,就針對不同血型做過相關調查,發表了 《血型與性格的研究》的論文,這也是「不同血型代表不同性格」這一觀點第一次進入大眾視野。
  • 理科生多不相信血型性格。專家:因為他們右腦不如文科生發達
    提出這些問題的人我不敢說都是O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對有關血型的知識知之甚少,而且不是很感興趣。我自然會說,「它當然有科學根據,不過,我的確沒有去美國做過實地調查!」曾經去過好多書店,都呈現一個共同的規律,在四種血型性格書籍中,有關O型血性格的書籍剩餘最多。一來我沒有資金,二來我沒有精力,更主要的是根本就沒有必要那樣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