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創作一本死了以後,可以放在棺材裡墊頭坐枕的書。"
陳忠實創作了很多短篇小說,卻沒有弄出一部硬氣的大作品,當年44歲的陳忠實發出這樣的感嘆。所以他精心準備數年,又歷時6年完成《白鹿原》。
陳忠實46歲的時候獨自在西安老家的祖宅裡,這裡也是《白鹿原》的所在地,開始構思這本長篇小說,終於提筆寫了第一句話
"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
從初稿到定稿,足足用了6年的是時間。
在1991年的深冬,陳忠實快要50歲了,而《白鹿原》上三代人的生的歡樂和死的悲涼也進入最後的歸宿。
在《白鹿原》寫完後,他先是寄了一份給人民文學出版社,後又將複印稿給了評論家朋友李星。
幾天之後,陳忠實收到了一封來自於人民文學的信件,在信中給予了《白鹿原》很高的評價,陳忠實讀完信之後,高興的大叫了起來,跌坐在沙發上,妻子趕緊問:"出啥事了,出啥事了?",陳忠實說:"咱不養雞了!"
因為他內心知道,那本他死了以後可以放在棺材裡墊頭的書,已經寫出來了。
不過,當時的陳忠實還沒想到,就是這樣一本書讓他成為了國內靠小說發財的第一個作家。
出版成功,版稅收入455萬
《白鹿原》出版之前,編輯曾經問陳忠實,是要稿費還是要版稅?其實陳忠實並不明白啥意思,憨憨地笑著對編輯說:"你說咋弄就咋弄。"
編輯對他說:"那就版稅吧,合同上籤10%的版稅。"就是這一句話直接改變了陳忠實的一生。
1993年6月,《白鹿原》一經出版就廣受好評,掀起了一陣加印狂潮。在《白鹿原》出版後的短短4個月內,已經先後7次加印,一共印了56萬多冊,
1995年,《白鹿原》進入了茅盾文學獎的初選,《白鹿原》全票通過。
1997年,《白鹿原》獲茅盾文學獎後,又被教育部列入"大學生必讀"系列,幾年內發行逾160萬冊,並先後被翻譯成法、日、韓等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傳播。
2006年12月15日,"2006第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重磅發布,陳忠實以455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13位。
不得不說,《白鹿原》是一部非常有深度的小說,曾有人形容:一部《白鹿原》,從小人物入手,寫盡半部泱泱近代史。
賈平凹悲痛撰文,稱其為"關中的正大人物,文壇的扛鼎角色"。
著名學者範曾稱《白鹿原》:
"一代奇書也,方之歐西,雖巴爾扎克、斯坦達爾,未肯輕讓"。
2016年4月29日,陳忠實去世,而在他的遺體告別儀式上,他的頸下枕著的正是《白鹿原》。
《白鹿原》主要講述了他們的下一代白孝文、鹿兆海、黑娃這一代人的生活:白家後代中規中矩,黑娃卻從小就顯現出不安分。長大後,白孝文繼任族長,黑娃在外做長工,認識了東家的小老婆田小娥,他將她帶回村後,受到村人的排斥。黑娃離開村子後投奔革命軍,又成為土匪。
鹿子霖、白孝文等都吸上了鴉片,將家敗光,去異鄉謀生。鹿三以兒媳田小娥為恥,最終殺了她,因終日被田小娥死時的情形折磨而死去。
一個家庭兩代子孫,為爭奪白鹿原的統治代代爭鬥不已。
生活不易,除了堅持,沒有選擇,當你迷茫困惑的時候,可以讀讀《白鹿原》,從書中尋找答案,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人生諸多不如意,但我們一定可以披荊斬棘。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總有堅持不下去的時候。
《白鹿原》無刪減版現在只要36元,不到一頓飯的錢,但這本書帶給你的力量卻不亞於一部好電影。
人生諸多不如意,但我們一定可以披荊斬棘。
點擊下方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