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星座,早在隋朝就傳入了中國

2020-11-15 你不知道的文學與歷史

十二星座,又稱黃道十二宮,是現如今十分流行的文化符號。許多青年男女以此作為選擇戀愛對象的參考,也有神秘人士用它來進行佔卜預測。我們耳熟能詳的金牛座、摩羯座、處女座都是出自十二星座,那麼十二星座起源於何時何地,又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呢?

十二星座

據史料記載,黃道十二星座最早起源於古巴比倫,是阿拉伯佔星術術語。古巴比倫人將黃道從春分點開始均分為12段,每段稱為一「宮」,每宮以所在的星座命名,稱為「黃道十二宮」。

十二星座星圖

這一概念後來被希臘人吸納,十二宮(zodiac)一詞就來自希臘語zodiakos,意思是動物園。在希臘人眼裡,星座是由各種不同的動物形成,這也就是十二個星座名稱的由來。到了公元元年前後,由希臘傳入印度。公元6世紀,也就是隋朝時期又由印度隨佛經傳入了中國。

也就是說,十二星座的概念早在隋朝就傳入了中國。

關於黃道十二宮最早的譯名,出自文獻《大方等日藏經》,這是隋朝開皇初年天竺法師那連提耶舍從梵文翻譯的。這些名稱與現在的名稱並不完全相同,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十二星座最早的譯名。

1. 白羊座:最早譯為「特羊」,「特」是雄性的意思,形象是一頭公羊;

2.金牛座:譯為「特牛」,形象是一頭公牛;

3.雙子座:譯為「雙鳥」,形象為男女二人,大約是「在天願為比翼鳥」的聯想;

4.巨蟹座:譯為「蟹」,形象為一隻螃蟹;

5.獅子座:譯為「師子」,形象為一頭獅子;

6.室女座:譯為「天女」(處女座),形象為一名少女;

7.天秤座:譯為「稱量」,形象是一個秤;

8.天蠍座:譯為「蠍」,形象是一隻蠍子;

9.人馬座:譯為「射」(射手座),形象為半人馬射箭,梵文原文為「弓」, 故譯作「射」;

10.摩羯座:譯為「磨竭」,形象為羊身魚尾的動物,「磨竭」二字是梵文 makara的音譯(後來為了切合羊身的形象,改為羯,羯是閹割過 的羊),這也是後來88星座中唯一保留音譯的星座;

11.寶瓶座:譯為「水器」(水瓶座),形象是一個人傾斜水瓶倒水;

12.雙魚座:譯為「天魚」,形象是連在一起的兩條魚。

摩羯座形象
射手座形象

這些名稱後來經過多年的演變和更改,到了明清時期基本穩定,與現在用名基本相同,除去雙子座譯為「陰陽」,處女座譯為「雙女」。有趣的是,康有為的《諸天講》將「陰陽」、「雙女」譯為了「雙子」、「處女」,也就變成了我們今天所用的名稱。

相關焦點

  • 「黃道十二宮」隨佛經傳入中國
    「黃道十二宮」隨佛經傳入中國   黃道十二宮傳入中國的時間,學界一般認為在公元六世紀後半期,大致為高齊至隋初。  按照主流的說法,星座起源於古巴比倫。隨後「黃道十二宮」傳入古希臘,然後從古希臘傳到天竺(印度),被天竺僧人吸納進佛經中。
  • 很多人關注的「星座文化」,其實早在千年前就傳入中國
    其實,不光現代人著迷於此,「星座控」們早在千年前便為數眾多,而我們現在所說的十二星座相傳便是由佛教傳入中國的。本期「佛教文化」,我們就來聊聊「十二星座」。後來黃道十二宮傳入希臘。希臘人在此基礎上,將其與希臘神話結合起來,星座序列的雛形至此形成。再後來十二宮的天文體系又傳入印度,被吸收入梵文佛典,隨佛教一同傳入中國。
  • 十二星座在隋代就已傳入中國(圖)
    人民網>>文史>>文史漫談 十二星座在隋代就已傳入中國(圖) > 2012年07月03日10:14  來源:文史參考   十二星座即黃道十二宮,是佔星學描述太陽在天球上經過黃道的十二個區域
  • 十二星座何時傳入中國的?十二星座是誰發明的?
    [內容導讀]十二星座十二星座即黃道十二宮,是佔星學描述太陽在天球上經過黃道的十二個區域,包括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處女座、天秤座、天蠍座、射手座、摩羯座、…十二星座十二星座即黃道十二宮,是佔星學描述太陽在天球上經過黃道的十二個區域,包括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處女座、天秤座、天蠍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雙魚座。
  • 十二星座洋氣嗎?其實在宋朝的時候,星座研究就已經很火了
    西遊記的故事,是以唐朝為背景,但是,十二星宮圖被傳入中國的時間卻並不是在唐朝,而是在隋朝,是由一位名叫那連提耶舍的天竺僧人帶進來的。隋朝開皇初年,他從印度帶來了一批佛經,並且著手將那些佛經翻譯成中文,促進佛教文化在中國有一個更加深入的發展。在他所帶來的一本書中,就有提到過關於十二星宮的事情,這是我們國家最早出現十二星宮的時候。
  • 追根溯源,十二星座的來歷
    雖然十二星座是舶來品,但它在中國年輕人心目中的地位卻是很高,幾乎掩沒了老祖宗傳下來的二十八星宿。很多人知道它和希臘神話有關係,卻不知道它的原產地卻在遠古的巴比倫(今伊拉克地區)。  3500年前,巴比倫人發明了黃道十二宮,後來傳入了希臘,和希臘神話融合在一起,初步形成了我們現在熟知的星座序列。後來從希臘又傳入印度佛典中,之後,跟隨佛教傳入中國。  十二星座在中國最早的記錄,是隋朝開皇初年。公元556年,烏萇國(今印度周邊地區)有一位高僧,叫那連耶舍,來中國宣揚佛教。不料,中原烽火不斷,正遇周武滅齊。周武帝尊崇儒道,下令滅佛。
  • 中國的十二生肖傳入越南後,越南有了貓年
    而中國的十二生肖傳入越南後越南卻過起了貓年01貓的中國史要知道貓為什麼沒有進入我國十二生肖,單單一句:那十二位裡已經有了一隻大貓(虎),是不是糊弄過去了?抑或是「老鼠背信棄義,沒有叫貪睡的貓」的故事?但真正科學解鎖這個問題,了解貓的歷史是個繞不過去的坎兒。
  • 11月是什麼星座 - 天氣加
    星座與我國的生肖一樣,被分為12個不同的星座。十二星座早在隋朝就已經傳入中國,並逐漸形成了相對應的日期。  11月份共有天蠍座和射手座兩個星座。天蠍座是有著極高判斷力和敏銳洞察力的星座,出生日期為10月24日至11月22日。明代傑出軍事家戚繼光就是天蠍座人,他的一生為國家立功無數。
  • 古代天文學探秘——十二星座真形圖
    十二星座是佔星術的主流派別之一,在社會上有著廣泛的影響。而關於十二星座的源頭,有古印度來源說、古希臘來源說、道教來源說、。 說十二星座源於古印度,其理由是隋朝時翻譯佛經《大乘大方等日藏經》中,已經有了專門的「星宿品第」:「是九月時,射神主當……是十一月,水器之神主當其月……」。
  • 趣讀歷史:時下流行的星座佔卜,其實古人一直在玩兒
    比較年輕的朋友們、同事們一起喝酒聊天時,星座是活躍氣氛的極好話題,很容易讓人們熱絡起來。事實上星座文化在當今中國的流行文化中地位頗高,特別是在網際網路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其影響還在不斷膨脹。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星座文化是近二三十年才從西方傳入中國的,然而星座文化傳入中國的時間實際上要早得多,而且早已與中國文化深度融合。
  • 歐亞、北非星空文化面面觀:東漢末年,星座跟佛教一起傳入了中國
    北宋開寶五年(972年)雕刻在石板上的《熾盛光佛頂大威德銷災吉祥陀羅尼經》,經文首圖正是一幅環狀的「西方十二星宮圖」。 實際上西方星座體系傳入我國非常早。東漢末年的時候,星座就跟著佛教一起傳入了中國,蘇東坡就曾以自己是摩羯座來嘲笑自己多災多難的人生,在漢語言文學史上增添了一股酸湯。
  • 難道古人也信星座?河北農民發現遼代古墓,出土文物讓人震驚
    難道古人也信星座?專家學者在墓中掘出74件珍貴文物,但最讓人震驚的是,墓後室頂部居然畫了十二星座圖!從這幅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到,蓮花周圍的黑點指的是二十八星宿的排列。而在外圍,畫了平衡秤,瓶子,螃蟹,羊,蠍子等等。除了一個圖案所在的地方被打了一個盜洞,其他十一個圖案和十一星座一一對應,這難道只是巧合嗎?在場的專家學者都無法做出結論。
  • 12星座發源於2000年前的中國荊州
    28星宿,只不過西方的12星座是將黃道帶均分為12等份,而中國的28星宿分為28份。佔星學就這樣先是傳入了阿拉伯,於是就有了歐洲的「中世紀佔星學」,再由阿拉伯往東傳到了印度,叫「吠陀佔星學」,最後由印度的佛教傳入傳入了中國,於是有了中國的「果老星宗」,而那個時候的中國是隋朝。
  • 你什麼星座?可能唐朝人已經這麼問了
    ,星座流行,其實不僅僅是迷信,其中更有青年亞文化的印記,也有青年人進行自我認知、溝通交流的渠道。其實,星座來到中國比幾乎所有人想像的都要早很多。十二星座什麼時候傳到中國?十二星座的來歷黃道十二宮起源於古巴比倫人的天文發現,距今4000多年歷史。中國幾乎同期的天文學發現是二十八星宿。
  • 天主教最早傳入中國的先驅「景教」
    那麼天主教最早傳入中國算是什麼時候呢?今天就來簡單說一下「景教」。此後聶斯多略一派的人前往波斯,受到波斯國王的保護,而隨著唐朝與波斯的貿易往來,景教也被傳入大唐。景教為什麼要從敘利亞傳入波斯、阿拉伯、印度、再由波斯東傳中國呢?
  • 中國歷史上,那些霸氣的宣言,隋朝的很讓人意外,有內味了
    導語:中國歷史上,那些霸氣的宣言,隋朝的很讓人意外,有內味了作為已經傳承5000年的中國,雖然在近代的時候遭受過一次重大的創傷,但是我們很快就重振鼓,重新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在中華這片土地上,大大小小無數的朝代,每個朝代,都是一段難忘的歷史,總有些朝代會留下讓中國人聽了會熱血沸騰的誓言,我們今天就挑幾個讓人盪氣迴腸的宣言讓大家感受一些,不過說實話,隋朝是真的讓我想不到的。
  • 在隋朝時期,這些藻井圖案最具有代表性!
    卷草紋承襲中國傳統繪畫的表現手法,大多以剛勁的線條來勾勒形狀,回卷、連續的波狀結構使得整個紋樣更加奔放流暢,更具美感,給觀者以酣暢淋漓之感。隋代二世而亡,時間跨度較短,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十年,但卻處於上承北朝、下啟初唐的重要過渡時期,由於統治者的改革,推行佛教,建窟較多,藻井圖案在隋朝時期呈現出早、中、晚三期變化較大的不同風貌,具有較為典型的時代特徵。方井套疊結構藻井。
  • 電影傳入中國後其實不稱為「電影」,你知道叫什麼嗎?
    但是你知道電影在傳入中國後,最早是不叫電影的。一部早期的電影放映機電影是於1896年8月11日傳入中國上海的,當時在上海雜耍娛樂場徐園「又一村」放映了幾部短片,那時人們還不知道什麼叫做電影,當時人們就稱為「西洋影戲」、「電光影戲」等,簡稱「影戲」。
  • 宋朝人的十二星座圖
    ,用十二星座來分析性格、預測運程等等。似乎談十二生肖已經過時,而談十二星座則緊跟潮流、很現代。實際上,一千年前的宋朝人,已經跟你一樣在談論十二星座的運程了。只不過那時稱作「十二星宮」。 古巴比倫的天文學家將黃道十二宮等分成十二個星宮,並記錄在一部叫《當天神和恩利勒神》的泥板書上。隨後「黃道十二宮」傳入古希臘,再從古希臘傳到天竺(今印度),被天竺僧人吸納進佛經中。
  • 馬伯庸走進浦圖 暢談「十二星座在中國」
    圖片說明:馬伯庸在浦圖為讀者講解「十二星座在中國」。   他,就是去年憑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成功「出圈」,俘獲萬千粉絲的原著作者馬伯庸。這次他在浦圖的演講題目,同樣有著「數字梗」:「十二星座在中國」。「很多人都覺得十二星座的話題很時尚,是近代才從西方傳來,但其實它和中國的歷史文化淵源特別深。」馬伯庸說道,「上海是一座中西文化交匯的城市,我在這裡介紹和中西文化交融的話題,有著特別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