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每日一薦|書本中常說的狐假虎威,來自哪一個歷史故事?

2021-01-09 百聞教育科普

1.狐假虎威 [hú jiǎ hǔ wēi]

基本釋義:假:借。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出處:《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典故:

戰國時代,當楚國最強盛的時候,楚宣王曾為了當時北方各國,都懼怕他的手下大將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問朝中大臣,這究竟是為什麼。當時,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敘述了下面這段故事:,「從前在某個山洞中有一隻老虎,因為肚子餓了,便跑到外面尋覓食物。當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時,忽然看到前面有隻狐狸正在散步。他覺得這正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便一躍身撲過去,毫不費力的將他擒過來。可是當它張開嘴巴,正準備把那隻狐狸吃進肚子裡的時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說話了:『哼!你不要以為自己是百獸之王,便敢將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經命令我為王中之王,無論誰吃了我,都將遭到天地極嚴厲的制裁與懲罰。』老虎聽了狐狸的話,半信半疑,可是,當它斜過頭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鎮定的樣子,心裡不覺一驚。原先那股囂張的氣焰和盛氣凌人的態勢,竟不知何時已經消失了大半。雖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為是百獸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獸見了我都會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來統治我們的!,這時,狐狸見老虎遲疑著不敢吃它,知道他對自己的那一番說詞已經有幾分相信了,於是便更加神氣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後指著老虎的鼻子說:『怎麼,難道你不相信我說的話嗎?那麼你現在就跟我來,走在我後面,看看所有野獸見了我,是不是都嚇的魂不附體,抱頭鼠竄。』老虎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便照著去做了。於是,狐狸就大模大樣的在前面開路,而老虎則小心翼翼的在後面跟著。他們走沒多久,就隱約看見森林的深處,有許多小動物正在那兒爭相覓食,但是當它們發現走在狐狸後面的老虎時,不禁大驚失色,狂奔四散。這時,狐狸很得意的掉過頭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這種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驚膽戰,但他並不知到野獸怕的是自己,而以為他們真是怕狐狸呢!,狡狐之計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勢完全是因為假借老虎,才能平著一時有利的形勢去威脅群獸而那可憐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還不自知呢!,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懼昭奚恤,完全是因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裡,那也就是說,他們畏懼的其實是大王的權勢呀!」,從上面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凡是藉著權威的勢力欺壓別人,或藉著職務上的權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來形容。

相關成語:諂上驕下 恃勢凌人 仗勢欺人 獨擅勝場 獨步天下

2.同心同德 [tóng xīn tóng dé]

基本釋義:同德: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統一,信念一致。

出處:《尚書·泰誓》:「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典故:

商紂王寵信妲己,過著酒池肉林的生活,誰要敢反對他,就會被挖心或受火烙之刑。老百姓被逼得活不下去了。周武王決定討伐他,在盟津會師各路諸侯,舉行了誓師大會。武王說:「將士們,請聽我說!善良的人做善事,只怕時間不夠用。兇惡的人行起惡來,也怕時間不夠用。現在商紂王荒淫無道,把大臣當成賊人,把朋友當成仇敵。說自己代表天,作惡多端卻無所畏懼。老百姓只能祈求上天讓自己遠離他。從前夏桀很強大,但是倒行逆施,上天就派成湯來將他流放。今天他們雖然有千萬人,但是離心離德,我們雖然只有十個人,但是同心同德,上天一定會看見百姓的心願、一定會聽到百姓的聲音。請讓我們為老百姓討伐他,請讓我們把成湯的事業發揚光大。」,武王的軍隊勢如破竹,在牧野打敗了強大的商朝軍隊,商紂王自殺,商朝滅亡了。

相關成語:步調一致 協力同心 一心同體 明爭暗鬥 三心二意 各行其是

3.同心協力 [tóng xīn xié lì]

基本釋義:心:思想;協:合。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出處:漢·賈誼《過秦論》:「且天下嘗同心併力攻秦矣,然困於險阻而不能進者,豈勇力智慧不足哉?」《周書·崔謙傳》:「然後與宇文行臺,同心協力,電討不庭,則桓文之勳,復興於茲日矣。」

相關成語:同心同德 同心葉力 同甘共苦 同室操戈 明爭暗鬥 分崩離析

4.瓦釜雷鳴 [wǎ fǔ léi míng]

基本釋義:瓦釜:沙鍋,比喻庸才。 聲音低沉的沙鍋發出雷鳴般的響聲。比喻無德無才的人佔據高位,威風一時。

出處:《楚辭·卜居》:「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相關成語:庸才顯赫 雷鳴瓦釜 小人得志 黃鐘毀棄

5.捨己為人 [shě jǐ wèi rén]

基本釋義:捨棄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別人。

出處:《論語·先進》朱熹註:「曾點之學……初無捨己為人意。」

相關成語:光明正大 為人作嫁 先人後己 見死不救 獨善其身 損人利己

相關焦點

  • 成語每日一薦|書本中常說的凍浦魚驚,來自哪一個歷史故事?
    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典故: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一直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史上有行孝道成仙的東晉道士許遜,還有晉時為母臥冰求鯉的王祥,等等。後來,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演變為成語「凍浦魚驚」,為孝親之典。王祥,字休徵,琅邪人,是個至孝之人。他早年喪母,繼母朱氏待他不慈,數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不好,於是失去了父愛。
  • 成語每日一薦|書本中常說的大器晚成,來自哪一個歷史故事?
    崔琰勸說袁紹不要這樣做,袁紹認為他說得對,封他為騎都尉。後來,崔琰跟隨曹操,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在他作尚書時,曹操想立曹植為嗣子,而崔琰反對,他說:「自古以來的規矩是立長子,怎麼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儘管是親屬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個堂弟叫崔林,年輕時既無成就也無名望,親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卻很器重他,崔琰常對人說:「才能大的人需要長時間才能成器,崔林將來一定會成大器。」後來,崔林果然當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還在魏文帝手下任過司空。
  • 成語每日一薦|書本中常說的得心應手,來自哪一個歷史故事?
    師襄無奈地說:「你可以回家去了。」師文扔掉琴,嘆息道:「我不是不會指法,也不是不能完整地彈一首曲子。而是我心不在琴弦上,心裡也沒有音樂。由於內心找不到音樂的感受,所以手指就不能和琴弦相配合了。你再給我一些時間,讓我找一找音樂的感受。」,過了不久,師文回來見師襄。師襄說:「你的琴煉得如何?」師文告訴他:「我已找到音樂的感受,請聽我彈一曲。」,當春天時叩擊商弦彈南呂調,涼風突起,草木都結出了果實。
  • 成語每日一薦|書本中常說的兔死狗烹,來自哪一個歷史故事?
    輔助越王勾踐報仇雪恨的主要是兩個人,一個是範蠡,還有一個是文種。當時勾踐在會稽山一戰中大敗,國力也不足以與吳國相抗。他就和範蠡、文種兩個大臣商議怎樣才能報仇雪恥。範蠡勸勾踐主動向吳王示好,以便爭取時間發展生產,增強國力,提高軍事力量。這時候,夫差因當上了霸主,驕傲起來,一味貪圖享樂。文種勸勾踐向吳王進貢美女。越王勾踐就派人到處物色美女,結果在浣溪邊找到了花容月貌、沉魚落雁的西施。
  • 成語故事之狐假虎威
    歡迎來聽故事~今晚,我們以動畫的形式來學習這則很有名的成語「狐假虎威」,相信寶貝們對它並不陌生,好啦,我們一起來看故事吧! 寶貝們喜歡這個故事嗎?你們可以把這個故事分享給爸爸媽媽或者朋友哦!也可以造個句子告訴小太陽人哥哥啦,小太陽人等著寶貝們的留言哦!今天的故事就是這樣啦,我們明天見!
  • 狐假虎威的成語故事
    一天,一隻兇猛的老虎來到一片茂密的森林裡尋找食物。忽然他看到前面有隻狐狸正在散步。老虎高興極了,躍身撲過去,毫不費力地將狐狸逮住了。當老虎張開大嘴,準備享用眼前的美味時,狡猾的狐狸突然說話了:「嘿!你不要以為自己是百獸之王,就敢吃我。你還不知道吧,天帝已封我為王中之王了。
  • 故事小主播|徐寧馨:狐假虎威(中國成語故事)
    在她的公眾號裡(ID:xiaolijianggushi),每天都會更新一個故事音頻,分享育兒故事,已經吸引了百萬媽媽關注。小莉點評現在的小主播是徐寧馨,她給小朋友講的狐假虎威的故事,估計很多小朋友都聽過吧。寧馨小朋友今年4歲了,別看寶貝年齡小,講起故事來還是很流利熟練呢,語速不緊不慢,節奏感也把握得不錯,棒棒噠,寶貝要繼續加油哦!
  • 文化闢謠:成語《三人成虎》被多少人誤解了!揭開歷史真相
    成語是中國文化中獨特的語言表現形式,在語言交談中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所謂一個成語就是一個故事,就是每個成語誕生的背後都有著一個歷史典故,通過典故分析給人們啟迪。 每個成語背後都有著一個經典文化故事 比如咱們常說的:臥薪嘗膽、水滴石穿、刻舟求劍、狐假虎威等。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我們早已經爛熟於心。
  • 語文同步學部編版2年級(上)《狐假虎威》字詞學習
    學習目標1 文題解說「狐假虎威」指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嚇跑百獸,比喻倚仗別人的勢力來欺壓人。成語故事「狐假虎威」出自《戰國策·楚策一》,本文是根據這個故事改寫的。文章以「狐假虎威」為題目,點明了文章的主要內容,簡潔明了。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金口木舌,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仲尼駕說者也;不在茲儒乎?如將復駕其所說,則莫若使諸儒金口而木舌。」典故:夜久月高風鐸響  在銅鐘的家族中有一種稱為「鐸」的。它的式樣象鍾,但個頭很小,上有孔,裝上木柄,可以執在手中。鐸裡裝有鐸舌,搖動時鐸舌撞擊鐸壁而發出清脆的聲音。有以銅為舌的,稱為「金鐸」;有以木為舌的,稱為「木鐸」。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一字千金,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典故:戰國末期,秦國有一個大商人,名叫呂不韋,他因在趙國經商時,曾資助過秦莊襄王(名子楚)又把他的妾趙姬送給子楚為妻,待子楚接王位後,便被封為文信侯,官居相國。莊襄王在位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歲的兒子政(趙姬所生)接王位,便是歷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呂不韋為仲父,行政大權全操在呂不韋和趙姬的手中。
  • 「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課文是一篇文言文,全文只有39個字,故事通過宋耕者「因釋其耒而守株」,最後「身為宋國笑。」從而讓學生明白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能作為必然事件,從而懂得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要想有收穫,必須付出勞動。故事內容學生大部分聽過、讀過,作為文言文更簡潔精煉。最近有同學問,「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呢?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這裡給大家來說一說。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居高臨下,你還知道哪些具有聯合式用法的成語?
    相關成語:建瓴高屋 高高在上 高層建瓴 降尊臨卑 禮賢下士 降貴紆尊2.諸子百家 [zhū zǐ bǎi jiā]基本釋義:原指先秦時期各種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個派別,後用來對先秦至漢初各種流派的總稱。出處:《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發憤忘食,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後來子路把沈諸梁的問題告訴給孔子,孔子說:你為什麼不這樣回答呢,孔子的生活態度是'發憤忘食'(發憤求學,連飯都忘記了吃),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會高興得忘記憂愁,而不知自己慢慢衰老了。這個成語形容勤奮好學,忘我工作。相關成語:發憤忘餐 廢寢忘食 好吃懶做 委靡不振 遊手好閒2.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萬馬齊喑,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龔自珍27歲中舉,11年後才中進土。倒不是他不肯用心,而是因為他從小討厭那些禁錮思想的八股文,不願寫華而不實的文章;他所鑽研的,都是對興國濟世有作用的學問,並以此引為驕傲。參加殿試時,龔自珍交卷最早。便離開了考場,有人問他考得怎樣,他把文章內容大概說了一遍,朋友們慶賀說:「龔老兄一定高中榜首!」龔自珍哼了一聲,說:「要看他清朝的國運如何了!」
  • 狐假虎威=fox and tiger?雁蕩山風景區中英文翻譯遊客直呼「太直白」
    近日,熱心讀者給溫都新聞熱線88868886(公共微信號wd8886886)來電,說在雁蕩山風景區旅遊時,發現大龍湫景區內的一處景點「狐假虎威」,被翻譯成「fox and tiger」(狐狸和老虎),這樣的翻譯能表達狐假虎威的真正內涵嗎?  帶著讀者的疑問,記者來到大龍湫景區,在一處山路上果然看到了這塊路牌。
  • 從成語「狐假虎威」中看肖戰與粉絲的行為
    還是像現在一樣不發一言……還記得小時候學過的一個成語嗎:狐假虎威狐狸為了不被吃掉,騙老虎說自己很厲害,森林裡的動物都怕他,為了證明自己說的是實話,狐狸就大模大樣的在前面開路,而老虎則小心翼翼的在後面跟著,所有的動物看到狐狸都倉皇而逃,狐狸很得意的掉過頭去看看老虎,老虎卻不知道,這些動物其實是看見了他才跑的,他卻還以為是因為狐狸真的很強大。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一言九鼎,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形容所說的話分量很重,作用很大。出處:《史記·平原君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典故:戰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形勢十分危急,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平原打算帶領20名門客前去完成這項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強帶著他一起前往楚國。
  • 歸納小學語文有趣的成語!
    漢語博大精深,成語就是大家庭中一份子含有比喻:如花似玉 如狼似虎 冷若冰霜 膽小如鼠 多如牛毛有擬人:鳥語花香 狐假虎威狐朋狗友 鬼哭狼嚎 狗仗人勢帶有誇張:一手遮天 度日如年一目十行 人山人海 淚如雨下這些成語含有修辭方法的成語,運用在作文中,表達效果生動,形象。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璞玉渾金,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典故:「璞玉渾金」這則成語的「璞玉」是未經人工雕琢的玉;「渾金」是沒有冶煉過的金子。比喻人的品質純美質樸,或指天然渾樸的精美之器。  這個成語來源於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  魏晉時期有七位文人,他們在文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其中有一名叫嵇康的,家附近有一大片竹林,風景秀麗,七位賢才常在那裡遊玩,毫無顧忌地開懷飲酒。